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是党在新世纪提出的新的战略目标,文章从当代中国科学发展观的角度研究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实现条件.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必须有科学的发展观作指导,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必然选择,全面小康社会又为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提供必要的物质保证.  相似文献   

2.
周金良 《金陵瞭望》2009,(16):14-15
科学发展观是我党针对当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适应市场经济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也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进一步深化认识取得的重大成果。科学发展观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原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针,也是城市建设又好又快发展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3.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在执政兴国过程中对发展本质和规律认识的深化,它与当前正在进行的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之间具有内在一致性。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导方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有利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4.
以科学发展观来探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妇女发展的关系,是新时期妇女发展的一个新视角:科学发展观的确立使妇女发展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性问题;科学发展观导向妇女发展必须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快车道";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强化了当前妇女发展的科学性与实践性.  相似文献   

5.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永恒的社会理想,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发展既对立又统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新的阶段,人的全面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归属,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和基础,我们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一致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价值追求。坚持科学发展观要以人为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法治和德治相结合,才能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7.
县域经济发展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发展内涵、发展要义、发展本质的进一步深化和创新。牢固树立和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联系县情实际,抓紧抓好各项工作,对促进如皋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加快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程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今后二十年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新的社会阶层大量涌现,是我国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他们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已真正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统战工作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营造非公有制经济大发展的大环境,做好新的社会阶层的统战工作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9.
作为后起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既要遵循现代化的一般规律,也必须结合本国的国情,走出具有自己特色的现代化道路。各个地区实现现代化的道路和时序不一定完全相同。从2005年底起,以昆山为代表的苏南地区陆续达到全面小康社会指标,率先达到全面小康社会的水平,正向基本现代化迈进。苏南的实践证明,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  相似文献   

10.
梳理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过程,“三步走”现代化发展战略的接力推进进程;论证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 “中国梦”的关键一步;阐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发起全力冲锋;按照党的十九大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 社会和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作出的全面部署,我国一定能够胜利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中 国人民的千年夙愿。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任务,对整个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影响。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以人为本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内在、必然的联系。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和重要原则,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体现。在新农村建设中必须贯彻和落实以人为本,不断满足农民群众多方面的需要,促进农民群众的全面发展,以实现新农村建设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2007年以来,全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着力点,紧紧围绕“争当全省江北‘两个率先’排头兵”、“全面达小康、建设新南通”的奋斗目标,国民经济延续近几年来的上升势头,呈现出持续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13.
白莉莉 《山西老年》2009,(11):52-52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说到底是要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小康社会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范畴来说,就是要构  相似文献   

14.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工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加快多民族聚居的西部地区的发展至为关键。而维护和发展西部多元文化对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人的全面发展是个动态概念,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现实可能性,要在“三个代表”思想指导下,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指出了“小康”一词的源出及“小康社会”概念的提出 ,论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战略地位 ,提出了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面”之理解方式 ,分析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目标的量化标准 ,论证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实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首先要全面理解小康社会,它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的奋斗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仅是经济建设和改革的新目标,而且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新目标,是民主政治建设的新目标,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目标。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七大在十六大确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了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将深刻理解、全面领会十七大的新要求,更高更全更快更实地推进“全面达小康,建设新南通”过程。 “更高”——立足率先。坚持高点定位。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上确立更高的要求,树立更高的标准 发展协调性要更高,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着力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切实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  相似文献   

19.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共同富裕,都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的重要目标和具体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要准备,实现共同富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结果,二者相互衔接、相互对应,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具体实践中。与小康社会一样,共同富裕也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产物。实现这两个目标的关键都在于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不断促进我国社会的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20.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共同富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对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继承、丰富和发展。本文分析和阐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科学内涵及其与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之间的内在联系,并立足中国社会现状,论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实现共同富裕的伟大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