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汉语象征诗学的萌芽缘于"五四"时期对西方象征主义思潮的引进,但这种引进一直是在非自觉的状态下进行的.最初的译介,多集中于对象征主义作家作品的诸如暗示、对应等突出特征的介绍上,其在表面的一致性背后其实隐藏着极大的混乱和误解,甚至相互矛盾,一种异域的观念如何在本土生根的问题是此一时期最为根本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张红运 《南都学坛》2005,25(4):57-60
古典诗词中充满着各种形态的时间因素,它们既是古诗词构筑意境、抒写性灵的不可或缺的构件,也是人们阅读、鉴赏、体会诗词境界时应该格外留心的一个方面。诗人运用时间词语,明确地传达出了对时光的感悟;用自然界中的春花秋草、飞鸟来燕等物象的盛衰来去感悟时光的匆匆;用历史故实内含的“事”、“史”进行“今”、“昔”对比。古典诗学中的时间表现形式具有明显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3.
陕北文化的分期及其基本特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北文化是陕北人历数千年而创造的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陕北文化的发生、发展,可以按照历史的自然演进序列划分为远古到秦汉、魏晋到宋辽金元以及明清时期三个阶段,每一阶段又可细分为若干历史时期。陕北文化的基本特质表现为文化的开放性和多元性,浓重的军事文化色彩,以及文化中的原始性和历史延续性。这些基本特质赋予了陕北文化顽强的生命力和丰富绚烂的神奇魅力。  相似文献   

4.
马静 《九江学院学报》2011,30(1):71-72,84
中国文化诗学的精髓是追求一种整体性研究,它是一种立足于文学文本的跨学科跨文化的综合性研究方法.而双向建构是文化诗学的基本方法.其重点有三:一是内外结合的双向建构,二是异质文化的双向建构,三是文本在古今对话中的双向建构.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特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民俗节日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保护名录,正日益受到国人的重视。以神圣与世俗的交替这一新视角来考察这些传统节日的文化特质,需强调指出的是,既要在民众节日活动中保持传统节日固有的神圣性,使其合理文化内核或文化基因得以延续,不可过度商业化娱乐化;同时也须防止那些迷信愚昧活动的蔓延。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古代文论研究中存在着一个相当普遍的理论误区,即把意象说、意境说和境界说三种不同质的诗学理论形态混为一谈.从意象说到意境说再到境界说是中国古代诗学理论经历的三次大质变,也是中国古代诗学中的泛理论型、典范型和崇高型三大形态.  相似文献   

7.
语言教学是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媒介.鉴于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多元文化视野的教学目标以及扭转"中国文化失语"的实际需求,我国英语教学在引介西方文化的同时,应更多地印记中国文化特质.  相似文献   

8.
斯蒂芬·格林布拉特的新历史主义"文化诗学"理论催生了中国当代"文化诗学"的研究,在经历了最初的翻译和介绍后,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已逐渐步入了本土化阶段.目前的理论研究大致呈现出了两类不同的情况:一类是以童庆炳为代表的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学者倡导的本土化的中国文化诗学理论;一类是以刘庆璋为代表的福建漳州师范学院的文艺学学者对格林布拉特文化诗学理论的承继性研究.这两种文化诗学理论都与格林布拉特的文化诗学理论有着直接和间接的联系,其理论研究给中国的文艺批评领域带来新的方法和思考,开启了新的探索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情性本位,是中国文化的特质。而这种特质,又影响了中国传统主流思想哲学———儒学———之性情形而上学的形成。这种文化逐渐流转为一种同崇尚精神、理性的印度文化、希罗文化不同的情性本位的文化。但值得注意的是,西方后现代对理性的反思,似乎也并不意味着东方的情性文化和儒家的性情形而上学已经成为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骈文作为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学样式,其产生和发展从诸多方面展现了中国文化的特质。一方面,汉语言文字的特殊性为骈文的产生提供了最基本的材料和物质手段;另一方面,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诸如阴阳对称思维、尚古尊经的意识等都对骈文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的作用。骈文文体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语言表达方式,充分体现出中华民族特有的语言特质和民族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1.
<正>大学就是由一批热爱学术、以学术研究和培养人才为人生终极目标的人组成的一个特定群体。这个特定群体也可谓"学术共同体"。人以群分,物以类聚。学术共同体不同于一般的团体或团队,它有其共同的价值、共同的追求、共同的操守。事实上,有学术的存在,就必然有学术共同体的存在。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以孔子为领头者、以其72名弟子为骨干的学术共同体,他们在一起共同探讨社会治  相似文献   

12.
艾略特诗学具有大众基本不能接受的主要成分,其在中国的接受状态也由最初的狂热经逐渐的反思而至最后的"扬弃".对此作出分析,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文化接受的主题共鸣、内容通俗、形式新颖、表达清晰等规律性要求,并确认情感因素和个性化风格的客观重要性,这对促进当今文化双向传播具有较好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诗歌有着由《诗经》所开创的抒情诗传统。诗歌表现人性和人情的特点,在历代诗论中受到普遍的关注,逐渐形成传统诗学的核心范畴———性情。性情理论,也就成为传统诗学的核心内容。因此,中国传统诗学是肯定和张扬人性、人情的人文诗学,是突出诗人主体作用的主体诗学,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4.
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内在规定性决定其具有的内在特质为:鲜明的进步性与时代性,民族性与开放性,科学性与前瞻性,大众化与精英化。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监护制度是由“孝”、“慈”、“男尊女卑”、“矜老怜幼”和“天伦之乐”等五个法文化特质构成的。这些特质之间互相支持、互相制约,从而构成一个稳定的整体。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哲学思想是中国哲学的继承和发展,它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延伸,具有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质,中国传统文化是毛泽东哲学思想深厚的民族根基和主要来源之一。探究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质,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历史渊源及精神实质。  相似文献   

17.
中国钢琴音乐是中国文化传统与西方音乐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可以说,华夏文明的一切问题都是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体系内展开的.所以,中国钢琴音乐始终沿着一条具有民族文化传统特质的人间伦常之路向前发展.在当代全球化语境下,对中国钢琴音乐中蕴含的这种文化特质进行深入探究,必将有助于明晰中国钢琴音乐文化的主体性地位,从而进一步唤起属于中国钢琴音乐的艺术自觉.  相似文献   

18.
先进文化本质上是先进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它又对先进的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科学技术在为先进文化建设奠定物质基础的同时,又为先进文化建设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手段。文化形态的转换必然反映文化在全球化时代发展变化的特点。科学发展观已内在地涵盖了全球化和科技革命时代文化发展的特点和现实要求。只有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把握时代潮流,在推动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意义上实现文化形态的转变,才能真正使文化的先进性成为引领社会进步的巨大力量。  相似文献   

19.
“诗圣”杜甫的“集大成”诗歌艺术是一座令后人开采不尽的诗学宝藏,但同时不应被误解为简单的众多风格之“大拼盘”或者玄妙的“奇变”和“天机”。通过当代中西诗学理论的汇通与契合,从悖论诗学理论的学术视角来重新深入审视杜诗艺术风格的特质,杜诗风格组合确实呈现出典型的诗学悖论特质,亦即前贤诗评家  相似文献   

20.
政治文化是由与政治制度和政治问题有关的社会态度、信念、情感与价值所构成的。这些态度可能不是有意识的,但却可能潜在地存在于个体或群体与政治体系的关系之中,因此它们没有必要遵循严格的规定。尽管如此,只要了解了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