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旋律。中国在新世纪提出的和平发展战略为中国与国际社会关系的发展定下了基调。虽然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余年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中国未来的和平发展之路不会很平坦,风险与挑战无处不在。如何实现国家  相似文献   

2.
《领导文萃》2013,(12):134-135
从俄罗斯、非洲再到海南博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最近出访及在国际舞台上的平实直白发言,让中国坚守和平发展的外交战略愈发清晰。受访学者认为,中国外交积极争取做到权衡兼顾的意图也越来越明显。刚接任国家主席不久的习近平不论是在非洲大谈"中国梦、非洲梦和世界梦",或是在博鳌将和平形容为"空气和阳光",和平发展与合作共赢始终是习近平对外演讲  相似文献   

3.
李超  潘双龙 《经营管理者》2013,(24):224-225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国力显著提高,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关注越来越多。中国自上个世纪70年代末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时,就选择了一条争取和平国际环境来发展又以发展来维护世界和平的道路,也即和平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4.
中国改革开放30几年来不管在经济,政治还是在军事上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着。中国的高速发展增添了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失落之余的防范限制,亦使周边近邻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忧虑加深。但我国一贯主张和谐世界,奉行反霸权政治及国家不论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理念。因此,我国应以实际行动展示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心。  相似文献   

5.
《领导文萃》2015,(4):135
近年来,无论是大国外交还是周边外交,中国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韬光养晦"转向了"有所作为"。由中国外交的实际行为及话语来看,从十八大到今天,中国的大外交战略基本形成。新的外交思路就是"两条腿走路"的大外交:一方面是与美、欧、俄等建立新型大国关系,另一方面是面向发展中国家的"一带一路",连接这两个方面外交的则是"周边外交"。这个大外交战略的核心话语就是和平与发展,在维持和平的基础上求发展,在发  相似文献   

6.
<正>核心提示:回顾过去一年中国的外交,既保持了连续性,又有新的突破。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三点:首先,以共赢深化和平发展战略;其次,中美达成建立新型大国关系的共识是历史性的突破;第三,重视发展周边关系并提出明确的方针。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中国新一代领导人,在2013年走上了各自的领导岗位,全世界都十分关注中国今后的走向,中国已经来到了世界舞台的中心。中国外交上如何行事,不仅影响中国,而且会影响世界。2013年中国的外交是活跃的,丰富多彩的。中国外交包含四个大方面:大国关系、周边关系、与发展中国家  相似文献   

7.
2005年12月22日.《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白皮书发表.对未来中国发展的对内对外政策做了系统阐述。参与向皮书起草工作的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教授岳晓田接受专防——  相似文献   

8.
2003年12月10日.温家宝总理在哈佛大学发表了题为《把目光投向中国》的演讲,首次全面阐述了“中国和平崛起”的思想。温家宝总理明确地把中国选择的发展道路称作“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温家宝总理说:“中国是个发展中的大国,我们的发展,不应当也不可能依赖外国,必须也只能把事情放在自己的力量的基点上。这就是说,我们要在扩大对外开放的同时,更加充分和自觉地依靠自身的体制创新,依靠开发越来越大的国内市场,依靠把庞大的居民储蓄转化为投资,依靠国民素质的提高和科技进步来解决资源和环境问题。”中国和平崛起发展道路的要义就在于此。  相似文献   

9.
21世纪,随着中国的发展、崛起 进程加快,中国日渐踏进国际"深水 区",成为国际舞台的主角,中国与世 界的关系将发生根本性变化,国际社 会也将对中国充满新的期待,中国面 临的国际环境将更加复杂,这要求中 国调整自我,树立全新的外交理念,适 应新形势的变化。在和平崛起的大背 景下,中国应追求四大外交理念,可用 八个字来概述:和平、发展、参与、责 任。 和平理念 在中国对外政策所追求的理念 中,和平理念具有基石作用。追求和平 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是中国古代 战略文化的精髓。"和为贵"、"协和万  相似文献   

10.
《领导文萃》2010,(20):9-10
作为崛起中的大国,中国强调“核心利益”的潜台词,就是希望国际社会能理解和接受中国的正式崛起。“核心利益”外交是中国和平崛起战略的一部分,也是中国外交的一次主动出击。外交是原则,但也是艺术。中国“核心利益”外交成功的关键。在于中国是否能有效地向国际社会.  相似文献   

11.
陈艳 《决策》2004,(6):36-38
和平崛起战略、和平崛起道路挺出以后.引起了国内的广泛计论。中华艮族的崛起、国家的振兴是没有分歧的,和平共处的外交方针也是没有争议的,但和平崛起却引起了很太的争论。争论的关键是中国是否能阻和平的方式崛起。4月6日,上海市社会科学院小礼堂.众多专家齐聚一堂.由上海市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主办的“建设经济强国与中国和平崛起”学术研讨套在此举行.有关和平崛起的不同观点与思想在此交锋、碰撞,表刊特约记者陈艳博士作为会议纪要整理人.自上海发回报道。现摘要编辑.以期启迪决策思维。  相似文献   

12.
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与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因此接纳和教育来华留学生已经成为了我国和平外交的一项战略组成部分。由于我国高校越来越追求国际化的进步,引进国外学习方式和来华留学生已经逐渐演变为一种潮流,而这种现象也成为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文明的主要途径之一。由于我国高校地处位置不同,招收的来华留学生侧重点也不同,经调查,来华留学生最多的是韩国,其次是俄罗斯。  相似文献   

13.
趋势     
《领导文萃》2013,(3):135-136
中国进入公共外交时代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继续深化,更好地向世界说明中国的真实情况,成为中国和平发展的基础工程。中国人不但要会听,还要会说,会交流。公共外交的场合无处不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中国公众与世界公众广泛交流的机会,这两会标志着中国进入了公共外交时代。公共外交是一个了不起的跨国文化交流的大工程,不能一蹴而就。"随风潜入夜,  相似文献   

14.
资讯     
《决策与信息》2006,(7):78-80
中国和平发展将给周边国家带来机遇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题为《共创上海合作组织更加美好的明天》的讲话中说,世界关注中国的发展,关心中国未来的发展道路。他重申:中国将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奉行睦邻、安邻、富邻的周边外交政策。中国的和平发展,将首先给周边国家特别是本组织成员国带来巨大机遇。  相似文献   

15.
我国改革开放的30年,经历了世界军事格局从美苏两极对峙到一超多强局面的形成,世界军事格局的变化为我国的国防和军队建设事业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同时由于国际战略格局中不确定因素的增多,我国面临的挑战也是前所未有。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我国的快速发展与和平崛起极大的促进了世界军事的多极化进程,不断推动着国际战略格局的发展与重组。  相似文献   

16.
虽然国际总体形势趋于和平,但国际关系的复杂性和运动性往往使得各国间的关系扑朔迷离。认清这些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是年轻一代能成为社会主义建设合格接班人的需要。但从当代青年的表现来看,我国部分青年还缺乏国际意识。因此,本文主要从国际发展趋势和时代背景两方面对提高当代青年的国际意识提出了若干意见,望能引导当代青年将满腔热情注入理性爱国的行动中去,从而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的和平发展。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家实力不断增强,GDP逐年递增,2004年达到15.99万亿元,在世界排名上升至第六位。在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中国正在构建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和”式发展战略,即对内建立和谐社会、对外推行和平外交,与世界各国共同建设和谐世界,这种战略一经提出就显示了强大的影响力和示范效应,赢来舆论界潮水般的赞誉。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的崛起成为当今国际社会的热门话题,中国的强劲发展引起了许多国家尤其是西方国家的担忧,它们提出"中国威胁论"等论调。中国为了打消它们对中国发展的疑虑,提出了"和平崛起论"。中国"和平崛起论"的提出,是要向世界展示中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致力于国内建设的和平形象,是要促使国际主流舆论开始意识到中国和平崛  相似文献   

19.
徐步 《决策与信息》2009,(11):20-27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结束了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一百多年的屈辱历史。从此,中国历史掀开了崭新的一页,中国外交也开始了光辉的发展历程。6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中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20.
<正>"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战略是邓小平外交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战略的提出体现了中国外交的成熟与进步,推动了外交实践的新发展,并为自身发展谋求了良好的国际环境。进入21世纪以来,尤其是进入第二个十年以来,国际局势和中国自身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一新的背景下,是否以及如何继续坚持"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战略,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问题,也成为决定中国未来外交走向的重要问题。当下,国内外学界、政界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众说纷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