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已经走过了30个春秋,在激励与约束机制方面积极推行过承包制、年薪制、期股期权、经营者持股的试点,不断的促使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投入和产出趋于一致,经营者的工作积极性也得到了提升,但随着国有企业改革进程的深入,如何建立一套更为完善、更符合中国国情的激励约束机制仍然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通过对我国报酬制度的变迁与发展以及国内学者对相关课题的研究,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概括了现行报酬制度的主要缺陷。通过对股票期权和经营者持股两种激励模式的长期激励效果的比较研究,提出了在我国现阶段经营者报酬结构的最优选择是“基本薪酬+奖金+经营者持股”这一模式。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国有企业经营才激励与约束机制所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建立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对策措施,为切实解决目前国有企业中存在的该项问题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3.
以一个由上游制造商和下游零售商组成的二级供应链为建模背景,在汇率风险和需求风险聚集(pooling)在下游零售商的情况下,分别建立了有无批发价激励情形下的两个动态博弈模型,获得了相应的均衡。通过分析相应的均衡,结果表明,(1)在两种情形下,零售商的汇率风险对冲行为具有稳定供应链生产行为的作用,但批发价激励能够提高零售商的汇率风险对冲比例和供应链节点企业间的交易价格;(2)与无批发价激励的情形相比,有批发价激励时的制造商利润较高,从而制造商有使用批发价激励零售商对冲汇率风险的动机;(3)在风险聚集下,"通过较低的批发价来激励零售商对冲汇率风险"这一策略能够实现供应链盈利水平与风险承担之间的权衡:需求和汇率风险增加均会使得供应链节点企业和供应链整体的盈利水平降低,同时也将降低风险聚集处的节点企业和供应链整体的利润方差。 相似文献
4.
5.
<正> 国有独资公司法人治理机构,是指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国有独资公司中的经营机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从法律上规范了国有独资公司法人治理机构怎样组织和行为,为国有企业推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指明了方向。可是,一些进行试点的国有独资公司法人治理机构在改革 相似文献
6.
现代企业经营的基本特点是经营权与所有权相分离,也就是说所有者将自己的物质资本交给职业经理人进行经营,从而获取资本保值和增值。逐步完善市场体系的建设,形成规范的、市场信号真实的产品市场、要素市场和资本市场,为企业创造一个充分、公平的市场环境,以利于企业和企业经营者的发展以及所有者的评价与监督。 相似文献
7.
构建高效的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与约束机制,对于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与约束机制存在激励方式不当、对经营者约束弱化等问题。应当建立合理的企业股权结构,促进资产所有者对经营者进行有效约束;切实规范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的职权,使其相互制衡;建立健全长期有效的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激励与约束机制;规范和加强企业党组织对企业经营者的监督与约束。 相似文献
8.
9.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企业逐步成为自主经营的实体,作为企业在市场经济海洋中航行的掌舵人,经营者在企业中的作用日益突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国有企业经营者的管理、选拔、培养中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一大批素质高能、能力强、业绩突出的企业经营者脱颖而出,为国有企业的发展壮大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从计划经济演变而来的经营者管理体制上的弊端日益显露出来,已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如政企不分,缺乏科学的考核评价标准,平均主义严重,缺乏合理的激励和有益的监督约束,造成一些经营者滥用权力,给国家和企业带来了较大的损失等等。尽快建立和健全适应市场要求的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经营者激励和约束机制,强化市场在配置经营者这一特殊资源方面的作用,从而形成一支高素质的经营者队伍,已成为关系我国经济发展前途和命运的一项战略性任务。 相似文献
10.
11.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国有电力施工企业如何取得和保持竞争优势,这是一个现实而又迫切的问题,人的因素越来越成为电建企业实现自己战略目标的关键因素。如何更好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创新人才机制管理,是目前电建企业管理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以国有电力施工企业为研究对象,针对目前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现状,提出人才机制创新管理的办法和解决方案,这也是实施电力施工企业人才强企战略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随着国有大中型企业公司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国有企业公司治理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并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和国有企业深化改革中的一项重要议题。面对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国有企业能否完善公司治理,降低代理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是否能担当起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任。基于此,本文探讨了我国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的公司治理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并从公司治理机制的角度提出了完善我国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3.
与传统文献将风险下降比率作为风险对冲效率指标不同,本文引入期望效用理论来比较最小方差对冲策略、最小在险价值(VaR)对冲策略和最小条件在险价值(CVaR)对冲策略的对冲效率,从而将人们的风险态度同对冲策略选择联系起来,以实现不同风险态度的投资者选择不同风险对冲策略的目的。借用风险中性效用函数、二次效用函数和CARA效用函数,本文严格证明:在这三种对冲策略中,最小方差对冲策略过于保守,最小VaR对冲策略最为激进,风险厌恶程度大的投资者偏好最小方差对冲策略,风险中性投资者和风险厌恶程度小的投资者更偏好最小VaR对冲策略,最小CVaR对冲策略介于二者之间。 相似文献
14.
如何完善股票市场融资融券交易机制,避免股价暴跌,既对于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至关重要,亦对于“去杠杆”政策的落实具有借鉴价值。本文基于我国融资融券市场非对称性这一独特现象,考察其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融资融券市场非对称性导致融资交易与融券交易无法实现风险对冲,加剧了股价崩盘风险;进一步利用中介效应模型验证了融资融券非对称性难以对冲信息风险与流动性风险,从而引发股价崩盘风险提升。本文研究表明,完善融资融券交易机制,加强融资杠杆与融券杠杆的风险对冲作用,对于降低股市波动与系统性金融风险,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国有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以生存和发展,关键是要建立一套对企业的管理者激励与约束机制,这样使管理者的创新潜力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以服务于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对国有企业来说也具有非常紧迫的现实意义。一、国有企业管理者激励约束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1.激励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1)激励强度不足。与其他所有制企业的经营者相比,国有企业管理者的总体收人偏低,机制不合理,激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因内部控制缺失所导致的企业倒闭的数量逐渐增加。其原因,一是原国有企业通过改组上市后,国有股“一股独大”,董事会完全被国有股东控制,企业的经营管理权完全掌握在国有股东手上,董事会形同虚设;二是民营企业上市后,原有家族企业的弊端导致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被侵犯。从四川长虹巨额欠款、中航油巨额亏损等典型案例看, 相似文献
17.
乌卡时代是对世界本质的一种当代解释,描绘的是社会发展中呈现出的具有高风险和高度不确定性的现实图景。对冲思维是一种能够降低决策风险的多元化决策模式,意在切断风险的上下两端,谋求盈亏平衡的抵消效应,采用负面相关性的政策组合,力图获得风险抵消后的总体盈余。领导者掌握并运用对冲思维管控决策风险要注重界定对冲对象、选择对冲资源、形成对冲策略、实现对冲平衡。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完善,以及市场波动的更加剧烈,投资者对于相关性风险的关注日益增强,如何对冲相关性风险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在基于跳跃的不完全市场中,以带有跳跃的价格过程为基础,引入相关性随机过程,依据期权的希腊字母对冲原理,构建相关性风险的对冲策略——卖出一份股票指数看跌期权同时买入若干份对应个股的看跌期权和若干份标的股票,使投资组合保持资产波动率以及价格跳跃风险中性,进而通过卖出组合中指数期权的相关性风险溢价来对冲个股组合的相关性风险。本文选取2007年3月到2013年3月香港恒生指数及其成份股期权的日数据用以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该策略能够对冲个股投资组合的相关性风险,且在大部分情况下获得显著为正的收益。本文对事前构建对冲策略以规避极端事件发生时的相关性风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20.
国有公司治理结构的构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特征之一是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股东、董事会与经营者之间关系随之转化为信任托管关系和委托代理关系。一般来说,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在公司的发展目标方面并不存在实质性对立。但是由此也产生一些新问题。一是出现公司“内部人控制”现象;二是所有者与经营者分属两个不同利益主体,经营者可能对委托人利益漠不关心;三是如何对经营管理者进行有效监督以保证委托人的利益。为了规避上述风险,国有公司必须正确构造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