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郭艳华 《探求》2013,(4):10-17
新型城市化是广州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创新实践,是城乡一体、城乡和谐发展的城市化。当前广州新型城市化发展已到一个新的历史转折点上,面临着二元结构和体制严重制约和束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发展差距扩大、高度发达的城市经济与落后的农村经济并存、农村改革发展滞后、城乡资源配置不均衡等主要挑战。基于城乡和谐发展的广州新型城市化实现路径应突出"一个核心、两大重点、三大支撑"。其中,"一个核心"即提升城乡统筹与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两大重点"即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三大支撑"即产业发展互补、空间发展融合、社会发展和谐。  相似文献   

2.
城市化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研究城乡二元结构转换过程中的城市化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城市化过程存在着城市化网络体系均衡发展问题,城市化网络体系的变动的原因是报酬递增所引起的,城市规模就是根据其边际收益的大小而变化的.建立引力均衡模型,提出了在网络经济条件下,没有恒定性的最优城市规模范围的观点.聚集规模的不同,城市由小到大,其边际收益逐级加大,要素从规模边际收益相对低的聚集点向规模收益相对高的聚集点流动.应建立城市发展从分散的乡村到集中的城市、从封闭的农村和城市到开放的互联的城市网络结构转型的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3.
浙江农村工业化与城市化联动发展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城市化和农村工业化都是浙江未来发展亟待加强的方面,而实行二者的联动发展,改变以往的相互掣肘状况,则需要进行制度创新和政策导向,以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促进农村资源和生产要素向城市流动集聚,实现城乡协调和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4.
城市现代化和郊区城市化的过程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过程。郊区城市化要打破二元结构 ,缩小城郊之间的差别 ,实现城乡融合 ,协调发展。目前 ,北京郊区还不足以通过农村的经济积累为城市化迅速发展支付必要的成本 ,各省富裕劳动力向沿海地区流动也对本市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就业转移产生影响。因此 ,有必要采取一些措施 ,推进郊区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5.
破解中国“三农”困境,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缩小城乡差别,农村城市化是至关重要的手段。可是,在城市化快速扩张的同时,“三农”问题却并未随之消失,反而更加突显,成为制约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本文探讨的即是诸如北京、上海这样一些城市化高度发达地区“三农”问题的成因及破解途径。  相似文献   

6.
农民工、土地制度与城市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民工群体作为土地制度和城市化之间的互动产物,对中国城市化的路径选择产生了重大影响.一方面,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市民是城市化的必然要求,但在现实中,农民工市民化却存在着难以逾越的障碍.另一方面,农民工进入城市后就不再是纯粹的农民了,他们的生存和发展不单纯地依赖于土地,职业的改变切断了农民工与土地的密切联系,农民工已经难以回到原先的乡村社会之中了.农民工处于被城市和农村"双重边缘化"的境地.农民工的"双重边缘化"处境不仅对农民工群体本身不公,而且也不利于中国新农村建设和城市化健康发展.追根溯源,这是由于对农民工与土地关系处理不当造成的.因此,农村土地制度必须进一步改革.只有尊重农民工对于土地的合理权利,才能解决影响城乡均衡发展的共同性问题.  相似文献   

7.
对中国农村流动人口"半城市化"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长时间以来,农村流动人口在城市社会的处境深受社会各界关注.有人认为,农村流动人口的出路是返回农村;也有人认为,城市应该完全接纳他们,使他们城市化.但是在目前的政策和制度设计框架内以及社会结构中,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既无法返回农村,又不能彻底融入城市,而处于一种"半城市化"状态.我们在对温州的抽样调查中,从市民权、日常生活、社会认同和主观体验三个层面进一步证明"半城市化"格局的存在以及可能带来的社会结构性变化.在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形势下,国家应该积极地把推进农村流动人口彻底城市化纳入刺激经济发展的对策中,以便更好地把刺激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解决民生问题与促进社会结构调整有效地结合起来,打破中国农村流动人口"半城市化"格局.  相似文献   

8.
近代日本作为东方后进国家工业革命一个成功的典型,其原始积累与工业革命同步,城市化也因此呈现出比较典型的显著特征。一是城乡对立、劳资对立、工农对立、官民对立关系突出;二是历程短,程度不高,在城市化的过程中伴有大量浮动人口和人口倒流现象;三是在城市化过程中,日本超先发展起来的大城市拥有相当规模的国营大企业、矿山和军事工业,这在近代各国城市发展中具有独特性。  相似文献   

9.
农民公民权利缺失对中国城市化的制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实现科学发展的路径选择,但是我国由二元经济变为一元经济所经历的历史阶段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历明显不同,传统的新古典二元经济分析框架主要关心价格对资源配置的影响,忽略制度和公民权利因素,因此传统的二元经济理论也无法诠释中国的经济转轨现象.中国公民权利的二元性制约了城乡一体化进程,具体表现为:政治权利的二元性造成了城乡分离制度的累计效应;教育权利、社会保障权利和土地财产权利限制了农民选择的能力;迁移自由权利限制了农民选择的空间.我国现在进入城市化和现代化关键发展时期,要实现经济社会一体化,必须破除二元公民权利制度障碍,实现制度一体化.  相似文献   

10.
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群体分化与相关社会公助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民工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社会群体.近年来,农民工群体发生分化,从单向由农村向城市流动,转为了双向流动.长期以来,无论是在城市打工还是返乡回流的农民工,就业和生活都遇到了重重困难;农民工市民化也遇到诸多障碍.这些问题的解决,依靠农民工本身是远远不够的,目前,这一群体迫切需要有效扶助的社会公助.根据农民工群体分化的不同层次,在其自助基础上,实施积极有效的社会公助,既有极强的针对性,又可以降低中国城市化的成本,是中国农村劳动力双向流动的根本保证,对推进城市化进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都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梁红秀  谭培文 《创新》2019,13(4):38-48
近年来,中国城市化己成为西方学者的研究热点。西方学者普遍认为,中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是全球城市化潮流的主要组成部分和重要推动力量,他们研究了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全球背景、全球数量和质量发展前景及其对全球经济、生态、社会发展意义,集中关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政府作用、土地制度、城市移民等几个方面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西方学界的中国城市化研究有富于问题意识和危机意识的优点,但西方视角解决中国问题缺乏解释性和指导性,西方的中国城市化研究整体上尚未形成理论体系。中国学界应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强化问题意识和危机意识,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城市化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2.
浙江"十二五"发展应突出城市化的引领带动作用,走以城市带农村、以城市化提升工业化、以增加市民减少农民为主导的"增城减乡"的城乡一体化发展路子.为此,要顺应未来发展环境、发展条件和发展趋势的变化,以城市群为主形态加快推进城市化,以信息化为粘合剂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以综合治理"城市病"为重点全面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以创新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为重点深化城乡配套改革.  相似文献   

13.
现代化与城市化发展使我国一亿多农民工进入城市,以至构建和谐城市面临新的问题.国家农民工政策调整对解决农民工生存与发展问题、对促进城市和谐起到很大作用,但由于传统二元社会结构与计划体制时期形成的政策的影响,农民工在城市中仍处于边缘化的地位.尚未真正融入城市社会,其权益保障缺失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不和谐因素.我们要充分利用国家调整农民工政策的契机,实现农民工最基本的待遇,构建覆盖全民的待遇体制,这是目前解决中国农民工问题的最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4.
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城市产业结构的改变都对教育资源的配置、教育结构的调整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在农村,由于生态移民、劳务输出及劳务移民、教育移民等活动造成农村居民大规模流动导致生源逐步萎缩,教育规模逐步缩小。研究探索城市化进程中统筹城乡教育协调发展、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为城乡居民提供优质教育,对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提高全体国民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宁夏为研究对象,总结分析了城乡教育发展现状、未来发展趋势和社会需求,提出了统筹城乡教育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城市化发展的速度、品质、效率令人瞩目,但其拓展与深化也带来了日益突出的问题.化解高速城市化带来的诸多城市危机,建设美好、和谐的城市,满足人类居住的向往,生态城市化理应成为探索可持续城市化的理想路径.要真正认识并走向生态城市化,应充分了解时代以及城市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树立合理的城市生态价值观念,最终将对生态城市化的把握和认同落实到人类的道德实践之中.  相似文献   

16.
农民工城市化是一个面临多重风险的社会变迁,中国特色的城市化进程就是要为农民工提供进入城市的社会保障通道。我国现行的城镇社会保障制度共济性较差,农民工被排斥在制度范围之外,现行社会保障制度与农民工城市化的冲突日益凸显。结构性制度排斥是现行社会保障与农民工城市化冲突的根源,二元结构下的户籍制度形成了严格的城镇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二元结构下的就业制度导致农民工难以承担城镇社会保障的高投入,二元结构下的政策规定和行政手段更是难以维护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权益。城乡一体化的制度安排是化解现行社会保障制度与农民工城市化冲突的有效途径。维护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权益,必须推进一元结构的户籍制度改革,消除农民工城市化的壁垒。在此基础上,明确农民工社会保障建设的方向,以农民工市民化为基点,改革和完善城镇社会保障制度,建立有效的农民工社会保障的转移转换机制,逐步将进城落户的农民工完全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农民工从农民到市民的身份转换。  相似文献   

17.
赵殿国撰文指出,三农问题是一个大问题,提了十几年,没有解决.实践过程中大致有这么几个问题:第一,定位不准。有一批专家认为要先发展城市,只有城市发展了,才能够支持农村.但只发展城市,会加剧城乡的二元经济结构,强化城乡的分割状态。第二,有一种超前的、激进的观点——城乡一体化。现在这种提法是脱离实际的。因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差距,不可能在短时期消灭这种差距.如养老保险制度,农民工进了城,都参加城乡一体的城镇养老保险,结果是农民工流动,除  相似文献   

18.
少数民族人口流动,是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必然结果,是城市化进程的必然现象。受流出地推力和流入地拉力的双重影响,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呈现出一定的特点,并为城市发展带来正面效应。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政府发展战略的视角,研究中国城市化滞后、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的原因。结果发现,旨在鼓励资本密集型部门优先发展的政府战略,造成城市部门就业需求的相对下降,进而延缓城市化进程,农村居民不能有效地向城市转移,城乡收入差距扩大。以技术选择指数作为政府对资本密集性部门政策倾斜程度的度量指标,利用1978-2008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对理论假说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还发现,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规律。  相似文献   

20.
《社科纵横》2019,(3):64-66
吴景超对中国现代城市的研究是非常早的,在上个世纪30年代他便提出城市化的主张,那时中国的城市人口还不足10%,是个十足的农业国家,他的研究可谓高瞻远瞩。他的城市化思想是以解决中国的问题为出发点的,中国人口密度大,而且农村人口多,他主张发展城市工业以使中国走上富裕的道路。他认为城市与工业是紧密结合的,城市与它的附庸也是连为一体的,而城市与城市之间不仅有竞争,也有互助。吴景超的城市化思想对于我们今天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仍然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