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论曰:《人间世》篇虽已转向内心,但总体上说,还是相当注目于外部世界的,可以说,此篇内心、外在两个层面的阐述,其目的都在处理好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小心谨慎地防止受到伤害。而《德充符》篇就不一样了,它所写的人是已经受到伤害的,它所注目的是受到伤害以后如何生活的问题,它以“德”作为人生的支撑点,这同《人间世》“求无所可用”的意趣已大不一样。应该说《人间世》比之《养生主》,确是转向了内心的层面,但还不完全,至《德充符》方才完全转向内心,并以明德作为这种转向之深入化的内容。这是因为在《人间世》中,木材之木式…  相似文献   

2.
《说文拈字》是清代安康学者王玉树撰写的一部研究《说文》的著作,其《订误篇》是为考订汲古阁本《说文》而作。经考察发现《订误篇》实为因袭前人之作,创见甚少。  相似文献   

3.
“孔子删《诗》说”之再清算许廷桂一自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提出“古者《诗》三千馀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三百五篇”而孔颖达表示怀疑,《诗经》学上有特定内涵的所谓“孔子删《诗》说”这个不大不小的问题,扯了千年尚无一致认同的结论。虽然清代...  相似文献   

4.
齐国人殉之风试探梁方健商代盛行的人殉制度,虽然总的来说自西周以来已逐渐衰落,而且越来越受到社会舆论的指责、反对,但一直到春秋战国时代,这种制度仍然存在,只是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其表现程度有所不同。《墨子·节葬》篇说:“天子杀殉,众者数百,寡者数十。将...  相似文献   

5.
朱熹在《楚辞辩证》中说:“《九歌》诸篇,宾主彼我之辞最为难辨.旧说往往乱之,故文意多不属,今颇已正之矣.”他之所谓“正”,后人并不十分满意,又做了许多正其“正”的工作.时至今日,这依然是个有待解决的难题.分辨诸篇宾主彼我之辞,实际上就是探讨各篇的文意.正确理解各篇文意,是研究《九歌》的基本情调、创作目的、创作时  相似文献   

6.
《论语·阳货》:“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这是一个有名的难句。古今注家都认为“患得之”当做“患不得之”,其说有三:1.引文说,2.俗语说,3.急读说。本文对以上三说加以驳正,认为《论语》原文的“得”字不误,在这里使用的就是它的常用义。并通过三方面的分析,指出:“患得之”的字面义是“为要得到它而忧愁”,其隐含义是“为尚未得到它而忧愁”。“患得之”是《论语》时代一种特殊的句意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7.
萧统与钱钟书对《闲情赋》的评价最得其实。苏轼批评昭明是因误解陶赋之“强生事”;现当代部分学人说《闲情赋》大胆敢于反礼教,是拔高其在文学思想史寂之地位,为全集“缩小”眼界之故。另通过对昭明在《陶渊明集序》中高度评价陶渊明其人其文,而《文选》仅录陶作寥寥数篇这一问题进行了细致的考辨,指出:此非如国内外某些学人所说的是昭明之矛盾,而是其采取道德(功用)与审美分殊之价值取向所致。  相似文献   

8.
未雪 《江海纵横》2002,(5):34-34
魏晋时期,“言意关系”受到极大重视,发展为“言意之辩”。随着三玄之学的兴起,庄子的“言不尽意”说甚为流行。《庄子·秋水》篇云:“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庄子一天道》中说:“世之所贵者,书也。书不过语,语有贵者,意也。”庄子认为语言文字只不过是人们领会“意”的一种工具罢了。因此《庄子·外物》篇曰:“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  相似文献   

9.
首先怀疑“孔子删《诗》说”的不是孔安国许廷桂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称:“古者(诗》三千馀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三百五篇。”后人据此概括为“孔子删《诗》说”。司马迁的这一说法,自唐代起始受到学者怀疑,但程俊英教授在《诗经漫话》中说...  相似文献   

10.
一、关于《诗经》的话(代序)《诗经》是我国最古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反映上古社会生活的一部百科全书.《易》、《书》、《诗》、《礼》、《乐》、《春秋》合称为《六艺》,又称为《六经》.《乐经》今无其书.或说亡于秦火;或说《诗》《乐》为一,自诗言之叫做《诗》,自乐言之叫做《乐》.或说《周礼·大司乐》章;或说《礼记·乐记》,原出于《乐经》;这都无据.现在就只有《五经》了.有谁提到《六经》,我们就知道这是说的《五经》.其称为《经》,最初见于《庄子·天运》篇、《礼记·经解》篇.朱彝尊《经义考》说:"《诗》  相似文献   

11.
萧统与钱钟书对《闲情赋》的评价最得其实。苏轼批评昭明是因误解陶赋之“强生事”;现当代部分学人说《闲情赋》大胆敢于反礼教,是拔高真在文学思想史上之地位,为全集”缩小’眼界之故。另通过对昭明在《陶渊明集序》中高度评价陶渊明其人其文,而《文选》仅录陶作寥寥数篇这一问题进行了细致的考辨,指出:此非如国内外某些学人所说的是因明之矛盾,而是其采取道德(功用)与审美分殊之价值取向所致。  相似文献   

12.
陶渊明留存的诗风一百多首,却以平谈自然之风卓立于大家之林。其赋现存三篇:《归去来兮辞》、《闲情赋》、《感士不遇赋》。虽仅三篇,亦令人为之侧目。其中,《闲情赋》更引起了一场文坛公案。其缘起是萧统在《陶渊明集序》中的一段话:“白壁微瑕,惟在《闲情》一赋,扬雄所谓‘劝百而讽一’者,卒无讽谏,何足摇其笔端?惜哉?无是可也。”此言一出,遂成千古诉讼。围绕着萧氏此言,文人持对立的两方意见,或赞成,或区对,亦有模棱两可者。由于自唐代以来陶渊明影响渐大,集矢于萧统者皆是居多,如宋之苏轼、王观国、俞文豹,明之袁宏…  相似文献   

13.
《文心雕龙》研究,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已有“龙学”之称,但人们却冷落了其《史传》篇。总观有关研究成果,除诸家注释外,专论之文,实为罕见,然对其评价却有两种不同倾向:一曰“彦和(刘勰字)妙解文理,而史事非其当行,此篇文句特烦,而约略依稀,无甚高论,特敷衍以足数耳。学者欲析源流,有刘子玄之书在。”二曰《史传》是我国史评的第一篇专论,开我国“史评的先河”。以上两种观点,流传颇广,多见书文,有失偏颇。为了正确评价《史传》在我国史学发展中的意义,本文分为:一、中国史评  相似文献   

14.
说《关睢》     
毛诗以为“《关雎》后妃之德也,《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毛诗的基本精神是“以史证诗”。从文学角度看,“以史证诗”只能作为参资之助,从经学角度看,“以史证诗”,只可备一说。北宋欧阳修,于经书多所疑议,而在其《诗本义》中却把《关雎》坐实为文王、太姒,这就更近“史学”,其见解又在毛诗之下。近代以来,治诗者多以“文学”相尚,其惑更甚。此诚如朱东润先生所云:“今之治《诗》三百五篇者,一洗前人之故习,而矫枉过正,又惑于欧美之旧说,以是非未定之论,来相比附,为说益多,纠纷益滋。”诗,原本即所谓“赋…  相似文献   

15.
《小弁》是《诗经.小雅》中的一篇名作,自古以来聚讼纷纭。考察关于其作者及本事的几种观点,"伯奇"说存在着文献上的重大不足和难以自圆其说的若干问题,"太子之傅"说因缺乏文献支撑及非亲历其事的代言特点而难获认可,至于新出的"弃妇"说,也因举证不力、忽视重要文献及《小弁》中一些关键话语和情节,而形成解读上的若干盲点。从文献、文本、事理、训诂诸层面看,"太子宜臼"说最具说服力,而《小弁》也应是中国历史上现存最早的一篇弃子逐臣作品。  相似文献   

16.
《孟子》有"见而知之"与"闻而知之"说,但语焉不详。早于《孟子》的帛书《五行》对"知"、"之"以及见知与闻知的结果——智、圣进行了全面的界说。"闻而知之"的"之"指"君子道","见而知之"的"之"指"贤人"及贤人之德。"知之"的"知"包括心知与践行,心知强调内心的体验与积极思考,在帛书《五行》中即为"思"。践行是在心知基础上的实践。智、圣既是实践主体认知领悟的能力,又是实践主体经由见知、闻知而形成的德行境界,它们还是天人到德善的转折点,是五行与四行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毛诗、周南、关雎》主题思想的再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绪言《毛诗、周南、关雕》是列入《诗》三百零五篇中的第一篇,也是“周南”和“风”的第一篇。它和“小雅”的第一篇《鹿鸣》、“大雅”的第一篇《文王》和“颂”的第一篇《清庙》,古称“四始”。《诗》的这样编次司马迁曾说是有其特定的涵义的。但这篇诗古今学者对它的认识特别纷歧。有位著名的学者概括地说:“《关雄》是恋爱或婚礼之歌,但它的钦定解释却是后妃之德的礼赞。”并且指出称述“后妃之德”的是“御用文人”。这个见解是有代表性的,可引两例明之。蓝菊荪《诗经国风今译》说:“这是歌颂农村青年男女自由恋爱结合的贺婚…  相似文献   

18.
我们知道,现存的《史记》绝非司马迁《史记》的原貌。这个问题最先提出的人是东汉的卫宏。因为他在《汉书旧仪注》中说过,“太史公作《景纪》,极言其短及武帝过,武帝怒而削之。”《太史公自序》云:“凡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而现存的《史记》却比原书要多将近三万字。  相似文献   

19.
前人在论及文学源流、《楚辞》地位之时,尝以为屈子骚赋为继往开来之一代文学。刘勰云:“自《风》《雅》寝声,莫或抽绪,奇文郁起,其《离骚》哉!固己轩翥《诗》人(《诗经》的作者们)之后,奋飞辞家之前,岂去圣之未远,而楚人之多才乎!”(1)王国维称:“楚之骚,汉之赋,六朝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2)鲁迅说:“战国之世……在韵言则有屈原起子楚,被谗放逐,乃作《离骚》。逸响伟辞,卓绝一世。”“然则《骚》者,固亦受三百篇之泽”,“《离骚》之出,其沾溉文林,既极广远”。(3)  相似文献   

20.
试说《管子》三《匡》命名之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管子》书中有《大匡》、《中匡》、《小匡》三篇。三《匡》因何而别,学界迄无定说。本文对此进行考辨,兼及《诗经》小、大《雅》及《逸周书》诸“大、小”篇,提出异乎前人之新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