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化哲学在新世纪的学术使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鹏程 《求是学刊》2002,29(5):39-44
在 2 1世纪已经来到的时候 ,文化哲学的研究者在新的世纪应该有更新的思考和学术作为。为此作者提出文化哲学在新世纪的学术使命。文章第一部分主要从学科的对象比较与方法比较的角度 ,阐述文化哲学的学科定义和特征 ,认为文化哲学是哲学而不是文化学 ,认为文化哲学研究是哲学的事业。文章的第二部分认为 ,文化的根本特质是“生活”。作为人类的全部生活样式系统 ,文化具有自己的自足性特色和规定 ,在不同民族的文化中 ,哲学并不一定都是起决定作用的最重要的意识形式。所以 ,哲学是文化的派生物、附着物。探讨哲学的文化属性 ,是研究哲学的真正基础工作。文章的第三部分主要阐述哲学的研究对象———存在和理念———的文化性质。指出哲学理念实际上是文化理念 ,哲学的抽象实际上是文化的“合象”。文化哲学应该研究文化间的哲学冲突与融会的可能性。这一迫切的崭新事业 ,首先要求建构中国文化的当代基本哲学理念。  相似文献   

2.
当今时代,文化传承创新已成为大学的第四大职能和使命。当前,我国的大学文化面临着把大学文化建设简单地理解成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和把大学文化简单地等同于意识形态化这两大问题。大学文化是一个动态系统,主要包含相互关联的四个层面的文化,即国家文化、作为整体的大学组织文化、大学自身的特定文化和大学校园文化。在当今社会转型时期,我国大学要切实履行自己的文化使命,就要坚持理想主义,进行理论创新,坚持文化综合创新,实施文化育人,服务好社会。  相似文献   

3.
4.
论中国共产党文化使命与文化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其文化使命是实现共产主义文明。文化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文化使命在中国现代化中的重要体现,践行党的文化使命是文化现代化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文化现代化要在践行中国共产党文化使命的前提下"以人为本",中国共产党文化使命要在推进文化现代化进程中"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5.
王辉斌 《阅江学刊》2012,4(1):107-114
清代是竹枝类乐府的泱泱大国,各类《竹枝词》现存23000馀首。其中,"海外竹枝词"数量众多,所涉及的国家主要有日本、朝鲜、法国、德国、英国等。内容上,或记录亚洲各国的风土民情,或介绍欧洲各国的工业文明,在乐府诗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于清代的对外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创新性学术的生成需要以天赋、勤奋、灵感三位一体为基础,这就决定了优质学术研究者的稀缺性、学术作品自身成长的长期性、学术作品评价的公正性,学术生成规律是建立科学学术评价机制的基础.稀缺性要求学术评价机制的筛选性质,将具有学术天分和爱好的人挑选进学术队伍,没有学术天分和兴趣的人则排除出去;长期性要求不能急功近利年年考评,以三五年或更长为一个周期较为合理,优秀的学术作品需要一个如琢如磨的较长过程;公正性要求期刊的运行要规范,作者和论文要一致,论文质量和期刊档次要一致,避免平庸之作进入权威期刊而将学术庸才装扮为学术天才.  相似文献   

7.
宪法学的研究内容实可分为规范的正当性、确定性(权威性和逻辑性)和实效性三个部分.因此,宪法学在强调宪法哲学、解说宪法学、宪法教义学等多种研究方法运用的同时,必须重视宪法社会学的研究.宪法社会学通过融会贯通当代社会科学的诸多理论知识,以宪法与社会关系为中轴,从历史和知识谱系发展过程角度以及社会效果层面研究宪法规范的正当性和实效性.由此言之,宪法社会学在宪法学学科大厦中占据着基础性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建构公平的学术评价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关于核心期刊的讨讼 ,反映的本质问题是学术评价的公平性。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事关中国学术命运、前途的大事 ,关键是要建立合理的学术评价机制 ,以杜绝各类学术腐败现象。借鉴司法公正体系 ,成立以研究方向为单位的同行专家评审团 ,是中国未来学术体制改革中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改革方革。  相似文献   

9.
人文社会科学以它特有的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功能,引导和规范人的行为的功能,教育和管理社会组织的功能在社会中发挥着它的积极作用。目前,我国高等学校都有对教师和学生的研究成果进行考核的各项制度和标准,但其中存在不少问题。本文结合作者近几年开设“学术创新与学术规范”课程的实践,提出了目前我国高校学术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在高校中开展学术创新和学术规范教育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李沁叶 《社科纵横》2014,(8):139-142
以色列著名作家阿摩司·奥兹的童话《忽至森林深处》以隐喻方式反映大流散过程给犹太人带来的文化同化、身份困惑与身份特征再造诸问题。身处异质文化中的犹太人屡遭迫害,种种迫害就其文化本质而言,很大程度上可以被视作以不同方式对犹太人进行的诸种强制性文化同化与文化消解,但其结果是在客观上唤醒了犹太人的身份意识、民族意识,推动了犹太民族的生存与发展。被欧洲文化同化后的犹太人将自己视为欧洲文明的一部分,他们有着强烈的身份困惑。对自身多重性身份特征的认可使身居异质文化中的犹太人在"犹太"与"非犹太"间获得了某种平衡,这种平衡对于犹太人寻找文化归属、界定自身文化属性、化解身份困惑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1.
论社会科学学术评价的应有趋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进社会科学学术评价是推动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当务之急和关键所在。从伴生评价转向自主评价,从形式评价转向内涵评价,从行政思维转向学术思维,从管理评价转向发展评价,从单维评价转向多维评价是我们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社会科学学术评价体制和机制的必然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2.
西方的公民身份研究在过去一二十年间出现了由政治—法律维度向文化维度转向的趋势。文化公民身份研究强调,仅仅把公民身份理解为政治—法律意义上的成员资格,就排斥了文化非主流群体,恰恰违背了公民身份的包容理念。但是,这种把各种文化群体整合进一个共同体中的努力势必会因群体的文化差异而导致冲突,因此,寻找超越所有文化之上的一种新的文化便成了文化公民身份理论家奋力努力的方向。理论家们建议,应该通过广义的教育,在公民中发展出一种以反思和沟通为根本的、开放性的公共领域和公共文化。文化公民身份探讨的最终目的在于通过一场基于教育的漫长革命,最终摈弃资本主义,建立伦理社会主义;以互联网等新媒体为特征的文化全球化浪潮给这场革命提供了条件和机会。文化公民身份理论的发展理念为新的认识和研究指明了一个重视公民主体性和人类关系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3.
《求是学刊》2021,(1):63-71
文化身份长期被视为固定不变的本质。然而,斯图亚特·霍尔从历史唯物主义认识论视角出发,对"正统"文化身份发出了强有力的挑战和质询。霍尔以微观话语视角切入文化身份议题,揭示了宰制性资本主义主导权力话语对从属社会群体和边缘民族文化身份压制和剥夺的实质,对意识形态的霸权微观机制给出了新的批判维度。与此同时,霍尔还致力于逆向文化策略的探索,以期通过话语斗争夺回文化身份署名权,力图实现文化身份被压制后的重返。当今,后现代的全球化进程促使文化身份焦虑问题愈发凸显,霍尔的文化身份研究作为资本主义社会演进的回应,为"反抗霸权阶级及其盟友"的压迫提供了崭新的视野和工具,对其深入阐析有助于推动文化身份问题的中国省思。  相似文献   

14.
引文、引文分析与学术论文评价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试图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来探讨引文、引文分析对学术论文的评价作用。引文对引用论文(学术论文本身)和被引论文都有不同程度的微观评价作用。引文分析则以客观数据为基础,对期刊学术论文的整体质量有宏观评价作用。并进而指出这些评价作用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5.
孟克  孙婷 《阅江学刊》2012,(6):59-64
现代化进程中的高等教育创新发展需要发挥大学的文化创新职能。大学文化的本质在于"化"人,是大学文化的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统一。在新的历史时期,大学文化的传承创新是时代赋予大学的重要使命,是高教强省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此进程中,要建设各具特色的大学文化,包括高职院校的特色文化建设。将文化传承创新拓展为大学的第四职能是建设中国特色的大学与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6.
对话中的中国文化身份及意义确证原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蓬 《浙江学刊》2004,(4):91-97
本文认为我们处在文化对话的语境中,但当下却不知道我们自己是谁,应该和谁对话,如何对话.我们患了文化对话的失语症.在中国近现代的文化史中,有良知的知识分子一直没有放弃寻找对话中的中国文化身份的努力,这里有"中体西用"、"西体中用",马克思主义为体,古、西为用,以及"元文化"等模式.这些模式都是"体用"的对话态度,其内涵的是一种先在的预设,结果却是不得不陷入一种文化普遍主义和文化特殊主义的对话悖论.福柯的"知识考古学"的观念和方法,给出了一种可资借鉴的文化对话态度.由此,我们试提出一个具有普泛意义的,在文化对话中如何确证中国文化身份的原则底线.  相似文献   

17.
从学术话语的本质出发,阐释社会学术文化观念和社会建构论思想。把学术文化当作一种社会活动而不是离散的语言技能,恢复了社会语境对于理解和重构学术文化的重要性。社会建构论认为,学术知识,乃至社会现实本身,是通过人们之间的日常交往用话语构建的。学术话语并不是客观现实的表征,而是个体之间的对话。学术话语不仅在学术共同体中构建知识,还代表不断地寻求学科的地位和声望。学术话语研究必将对政治、经济语境和国际学术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社科纵横》2017,(12):127-131
殖民主义和反殖民主义并存斗争的历史背景决定了加缪文化身份的多重性和复杂性。多元混杂的文化身份不仅使加缪文字书写中呈现出一种"殖民情结",而且在面对阿尔及利亚民族独立问题时,文化身份的复杂性让加缪处于一种十分尴尬的境地,迫使他不得不做出艰难的伦理选择。谴责一切暴力行为是作家伦理选择的出发点。从文学创作到"介入活动",加缪都在向世人传达一种真挚而朴素的人道主义。  相似文献   

19.
学术界学术不端和异化现象已经不再是新鲜事,虽然这种丑陋现象为大多数学者所严厉批评,并且有关部门和教育机构也出台了一些条文予以积极杜绝,但其还是时有发生,特别是在人文学科,这种现象似乎更为严重。现行学术评价非科学性的单一模式,即以核心期刊、来源期刊、权威期刊和课题基金项目数为衡量科研学术的主要依据,是其根本原因中的决定因素。因此,提高学术评价的科学性也就成了根治学术不端和异化现象,使学术回归为对真理的探求,而非为教育主管机构、高校和个人追名逐利的功利性工具最主要的举措。而提高学术评价的科学性在于坚持三项原则:一是重视不同学科科研特质,实事求是地制定长期和短期相结合的评价体系;二是建立多种科研数据综合评价机制;三是对学术腐败者实行解聘,严重者予以法律追究。  相似文献   

20.
对学术研讨会论文进行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增加定量评价因子,体现评价的层次性与综合性。改变目前科研管理中学术研讨会论文评价“惟行政化”、“图章化”的学术失范现象。以“入选论文”作为学术研讨会论文的评价方式,不以奖励等级进行即时评价,以延时评价验证论文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