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谈中国古人的几种梦赵东玉除了有某种严重生理缺陷的人之外,他梦大概可以说是人人都有的经历。对此,中国古人早已有了较为清醒、自觉的认识。如《墨子·经上》谓:“梦,卧而以为然也。”乃是把梦看做人睡眠过程中的一种正常生理活动。《周礼。春官·大卜》云:“(大...  相似文献   

2.
避讳、文字狱、株连九族是中国封建专制独裁统治的特有产物之一,是中国封建暴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日益腐朽,这种封建的禁锢、镇压、杀戮手段也愈来愈厉害,愈来愈骇人听闻。 中国的封建专制制度连同皇帝老子早在一九一一年被推翻了。但是,这种被封建独裁统治者使用了二千多年的禁锢、杀戮手段,并没有随着旧制度的死亡而失去效用。在林彪、“四人帮”得势之时,从“避讳”、“文字狱”到“株连九族”这一套全都用上了。  相似文献   

3.
本文两位作者均在南京师院任教。段熙仲教授早年精研《礼经》,著有《礼经十论》。现年八十二岁,虽年事已高,但著述更勤,令人感佩。——编者  相似文献   

4.
清代文字狱远胜于历朝历代,而乾隆朝又是文字狱的高潮时期,乾隆帝以索隐的方法罗致罪名,在文学创作领域制造了恐怖气氛。志人小说和以时事为题材的小说不再有人敢写,而一切小说家在创作时也不能不畏惧头上悬着的文字狱利剑。作家的关注点从时事政治转移到人和人的精神世界,却创作出《红楼梦》这样的伟大作品。  相似文献   

5.
古人论读书     
读书须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不知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惟知出知入,得尽读书之法  相似文献   

6.
清代乾嘉学派是中国封建社会思想文化史上的重要学术流派。关于它的产生原因和历史作用,人们有着不同的看法。五十年代,批判胡适和资产阶级学术思想,史学界曾对乾嘉学派做过评价,认为它是清朝统治者政治绝对专制,采取文化高压政策的产物;论其作用,则贬多誉少。六十年代,有人针对当时史学界出现的一些议论,又把乾嘉学派端出来批判一番。今天,在学术领域内贯彻实事求是精神,回过头去看看以往的这些文章,不免使人感到有重新探讨的必要。因此,去年九月在北戴河举行的清史学术讨论会上,这个问题再次提了出来。尽管目前大家的观点还不径相一致,分歧甚大,但只要展开讨论,认真分析,求同存异,逐步深入,是可以取得比较公允的结论的。这里我想简单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作为引玉之砖,就正于学术界同仁。  相似文献   

7.
清代乾隆时期,"文字狱"的情况各有不同,这于发生在广西,或与广西有关,或波及广西的"文字狱"狱案中可反映出来。乾隆初期,文网宽疏,对文字之罪的处理较为宽大;乾隆中期,文网密布,"文字狱"狱案频发,处理严酷,发生在广西的狱案就有数起;乾隆后期,从乾隆帝对一宗始发于广西的"文字狱"狱案的宽大处理可看出他在处理涉及民族宗教问题案件时的谨慎,也反映出当时因形势所迫,朝廷无力苛求文字,文网弛禁的状况。  相似文献   

8.
弘历的思想统治观念,可分为王朝正统观念与意识形态正统观念。为确立王朝正统思想统治观念,弘历掀起了一场搜剿明末清初诋毁清朝书籍的查禁书运动,并牵引出大量的文字狱,意在从思想层面上维护其政权统治。从个案“谢济世案”和“陈安兆著书案”可以看出,弘历并没有一贯地、强行地利用文字狱维护程朱理学的独尊地位,也没有一味地刻意究责毁低程朱理学的言行。从弘历对讥评满清的文狱的处理来看,凡刺痛了他的一律予以严惩。  相似文献   

9.
吕炜  尚田 《江西社会科学》2002,(Z2):118-119
“文字狱”是我国封建王朝统治者为推行思想、政治、文化专制,利用文字对知识分子罗列的罪案,文字狱自古就有,清代是我国封建社会文字狱发展的高峰。清朝统治者入主中原后,为了巩固政权,一方面大力发展生产,整顿吏治;另一方面,在全国范围内大兴文字狱。清朝的“文字狱”延续了100多年,到乾隆后期才逐渐停……  相似文献   

10.
在阅读古文的时候,我们常常接触到大量的方位名词。如“东面”、“西面”、“南面”、“北面”、“上”、“下”、“左”、“右”等等。这些方位名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并不表示方向。如东汉时曹操作《答袁绍》书说:“诸君北面,我自西向。”所谓“北面”,是“称臣”、“臣服”的意思。又如宋代王安石《上皇帝万言书》:“凡在左右通贵之人,  相似文献   

11.
谥号是古代帝王、诸侯、高官大臣等人死后的一种特殊名号,是封建礼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谥号产生的原因大致有三:一是为了避讳;二是为了区别尊卑,建立等级制度;三是为了惩恶劝善,维护封建礼教.谥号用字分美、恶、平三类,一般根据死者的是非功过来确定,是对死者的盖棺论定.谥号源于周,废于秦,复行于汉以后的各个朝代,辛亥革命爆发后,伴随着封建等级制的废除,终于油尽灯灭,寿终正寝.  相似文献   

12.
霍丽萍 《快乐青春》2006,(8):97-104
哪里像妖怪 我张着嘴,不知道要怎么充分完整全面透彻公正客观地表达我此刻的难过! 今天孤儿院组织去郊游,我刚才明明还和柳儿边尖叫着边玩高空跳跳球,结果,竟"跳到"这个奇怪的地方游乐园呢?还有那一大堆的客人怎么不见了?就连柳儿也不见了踪影……我怎么会在这里?怎么会坐在这个洞里?这个洞好大,活像是陨石掉落在地球上了,不仅如此,我的身上还冒着烟.  相似文献   

13.
古人的用人之道告诉我们 ,选才用人是关系到国家兴亡、事业成败的大事。坚持德才兼备、唯贤是举是选才用人的原则 ;当今 ,我们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 ,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正确处理好德与才的辩证关系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4.
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慎重地提出来的。但长期以来,这个完全正确的方针却没有得到认真的贯彻执行,一直弄到如毛泽东同志一九七五年所说:“百花齐放都没有了。”在分析造成这种反常状况的诸种原因时,我们看到,在文艺理论领域内,从一九五七年以来,姚文元一伙就不断鼓吹、煽动一种随意把一切文艺论争同政治斗争、甚至同党内路线斗争硬扯在一起的极左思潮。文化大革命期间,这种极左思潮恶性发展,得到了更为明确的表述。例如:  相似文献   

15.
我国古代保健之法,可谓浩瀚如海。其中的“三戒”、“三有”、“三去”,被后人称为养生“三支点”,或“三定律”。 三戒: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孔子在生活上主张:“君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足,戒之在色;及其壮  相似文献   

16.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伟大创造,是永葆青春的文化精灵.它的创制,载负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也凝聚了我们祖先的心血和智慧.而这种智慧的集中体现,就是传统“六书”.  相似文献   

17.
在古典文学教师中,我也算个厚古薄今的人;忽然摇身一变,反对厚古薄今,不免见笑于大方之家。但这有什么关系!从旧垒中来,比较了解情况,反戈一击,不是更容易击中要害吗?——这也是坏事变好事的一例。厚古薄今者的特点之一是:迷信古人。在古典作家面前,总要扬麈舞蹈一番。在课堂上,斋戒沐浴,捧出古典作品,不但不敢批判,而且嗟叹咏歌,手午足蹈,焚香顶礼之后,还要  相似文献   

18.
古人之“乐”樊美筠后人所谓的“音乐教育”,在我国有着渊源流长的传统,早在两、三千年前的周代,明确的“乐教”意识就已经产生,不过,古人之“乐”与今天人们所说的音乐教育还是有很大的不同,它有自己的侧重点,了解这一点,不仅对于我们今天进行音乐教育有借鉴和启...  相似文献   

19.
朱元璋的历史评价褒贬不一,赞之者称之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毁之者谓之屠夫皇帝,一生刻薄寡恩,杀人如麻.后世正史野传多言朱元璋文字狱血案累累,甚有添枝加叶、捏造事实之举,诸如表笺之祸中的徐一夔案、来复案等严重失真,违背史实.但我们不能由此怀疑“太祖文字狱说”的历史真实性与必然性,朱元璋性多猜忌,专权滥杀,明初文人多屈死其手是铁定事实,后世出于仇视帝王或影射时政需要,随意夸大、歪曲明初文字狱历史真相,则是别有用心.  相似文献   

20.
我国历史悠久,历朝历代,在众多出入于官场的人之中,上至朝庭、下至州县,掌权为官者,虽有贪婪和腐败之辈,但也有为人正直、为官清廉,突显而载入史集而流传于今的。他们的人品、官品不仅得到世人的称颂,同时,也给后人以深远的影响。对今天的依法治国、反腐倡廉、整顿作风仍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笔者从所读史书中抄录列举几例,以供赏析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