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既是社会文明的核心价值取向,也是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既是实现社会稳定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当前我国社会公正与公平的问题日益凸现:贫富差距不断拉大,城乡差距不断拉大,地区差异日益扩大.我们要加强国家的再分配职能,建立有效的收入调节机制;大力推进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编织"社会安全网";坚持依法治国,充分发挥法治对实现社会公正的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在经济发展变革时期的美好愿望。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公正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由于目前社会正处于转型期,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当前社会公正存在的问题,提出实现社会公正的举措,以期实现社会公正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理念的提出适应当前我国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深刻变化的需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应该是社会公正的社会。当前,社会公正缺失现象阻碍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发展。在我国社会的转型过程中,我们要以社会公正为基本导向,加速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4.
社会公正已成为全社会高度关注的社会问题。从中国国情出发探讨影响当前中国社会公正的主要因素,不解决社会公正问题会产生诸多的对构建和谐社会不利的社会问题和社会风险。构筑社会公正,才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分析等方法对社会公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根本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基础这一命题进行了论证。认为当前社会公正在一定程度上的缺位对构建和谐社会造成了不利影响。因此,采取得力措施,努力实现社会公正,对构建和谐社会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6.
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基础和目标。从十六大提出的“社会更加和谐”的要求,到四中全会提出的进一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从今年2月胡锦涛在中央党校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重要原则和主要特征的深刻阐述,到五中全会提出的一系列新思  相似文献   

7.
社会公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前提。坚持并实现社会公正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宗旨。当前我国还没有形成一个完全开放、公正的社会环境,阶层利益矛盾缺乏有效协调机制。实现社会公正,必须发展生产力、加强人力资本投资、打破体制性壁垒、提高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为依赖路径,构建良性运行的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8.
社会公正是人类千百年来的理想目标,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追求。社会公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首要价值体现,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同时为社会主义民主发展指明了方向,为社会稳定提供了保障。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需要我们本着公正的价值理念,改革完善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整合各种复杂的利益关系,使每位公民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  相似文献   

9.
中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人民收入的差距不断扩大,而这种差距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经济不公正引起的,经济领域的不公正在很大程度上导致社会领域的不公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经济公正和社会公正、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以及公平与效率等关系的重新审视。要解决目前在经济和社会领域所存在的问题,首先需要以社会公正为逻辑起点,确立社会公正理念,在此基础上建立公平的竞争秩序和利益分配机制。  相似文献   

10.
教育公正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当前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公正问题逐步凸现出来.教育公正作为其中的组成部分,是社会公正的重要内容,愈发引起人们的重视;教育公正作为社会公正的基础之一,是社会公正在教育领域的延伸,也是达到社会公正的重要手段和途径.通过推进教育公正进而逐步消除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不公正现象,对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顺利进行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现阶段中国仍然存在着男女不平等的现象,这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阻滞因素。从分析当前中国男女平等现状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矛盾入手,提出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用发展的办法解决目前存在的男女不平等问题,营造妇女进步发展的良好环境,实现男女平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阐明和谐社会涵义的基础上重点从四个方面论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途径和具体方法,更深层次、更宽领域地研究了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大到十六届三中全会再到十六届四中全会逐步提出和完善的一个崭新理念,它有着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特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顺应历史发展变化,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做出的重大战略举措,其意义重大而深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一体化建设,切实做好"关心民生、发扬民主、优化民风"的群众基础工作,加快社会事业蓬勃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举措。  相似文献   

14.
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平和正义从古至今表达着人们对正常、合理的社会制度和人际关系的期望,也是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代价值取向.文章指出我国要确立和坚持效率与公平兼顾的原则,保证效率与公平的动态平衡,促进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5.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伦理关系,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生态基础,它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了物质基础和保障,而生态伦理又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精神保障,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定要坚持生态伦理观。  相似文献   

16.
论社会文明建设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我们必须加强物质文明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经济基础;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精神动力;加强政治文明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驾护航;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可持续保证.  相似文献   

1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路径选择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能否实现.文章论述了对实现和谐社会进行路径选择要有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论指导,要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主要矛盾方面及其表现形式,准确把握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辩证分析和解决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对社会和谐的认识不断深化,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地位,作出了一系列决策部署,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新的成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教育.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教育的基本功能之一就是促进社会发展.它涉及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多个方面.这多个方面,正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基本的方面.因此,必须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和生态功能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介绍胡锦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的发展脉络,分析党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主要内容和意义,指出胡锦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是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不断深化的基础上形成的,有着丰富的理论内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深化和拓展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认识,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加强农业基础性地位的重要措施,是促进城乡互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提升我国综合国力的具体体现。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增加农民收入;必须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改变农村的整体面貌;必须加强制度建设,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