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一尽管马克思大量地吸收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和费尔巴哈的机械唯物论,然而他本人自称的真正的科学(他的“经济学”著作仅仅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完全可以被肯定和理解为是他一生全部著作中所关注的问题,即对整个人本主义的本质进行审美的问题。正像《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一节中告诉我们的那样,马克思的唯物主义本身与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不同,它关注的是作为“实践”、“主观方面”的“人的感性活动”,而不“只是客体的、“观方面的形式”。就这点而论,马克思是把人类当作相对独立的、有思想的、有感性的和注重实践的动物来论述的,而不只是当作所谓“资本主义运动的普遍规律”制约下的抽象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我国理论界对西方科学哲学采取简单化的否定态度。“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中,更是与世隔绝,对西方科学哲学一无所知,又谈得上什么批判?粉碎“四人帮”以来,打破了闭关锁国的局面,关于西方科学哲学的论著不断介绍进来,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启发了我们的思路。但是,近年来,却出现了另一种现象,这就是有些人对西方科学哲学中的一些错误观点和反马克思主义的谬论,不仅不敢理直气壮地加以批判,反而为之百般辩护,把革命的、科学的批判与林彪、“四人帮”的扣帽子、打棍子混为一谈。更有甚者,有些人把西方科学哲学捧上了天,对之顶礼膜拜,以拾人牙慧为时髦,不惜贬低和否定马克思主义。这种态度当然是极其错误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的目的在于对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研究提出一个概略性的看法,并且指出它与传统凯恩斯经济学的异同。凯恩斯本人对经济如何运行曾有一个新颖的、著名的观点。他用形象的语言描述企业家的行为:他们被“乐观的情绪”所驱动。但是当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成为体系时,上述观点变为一个简单的模型,从而倒回到早期的思维方式中去了。我们坚决主张他的上述观点,这个观点在他的一些重要文章中受到了高度重视,它比正统的凯恩斯模型更有助于理解失业和经济周期问题。一、凯恩斯主义的某些重要观点  相似文献   

4.
1984年日本发生了一场经济政策论爭。凯恩斯经济学派极力主张改变现行的紧缩政策,转而实行膨胀政策,恢复凯恩斯主义在经济政策思想上的主导地位;反凯恩斯经济学派则针锋相对,主张坚持紧缩政策,以民间为主导推动经济发展。为了便于研究这一新的动向,本文拟从经济政策角度,对凯恩斯主义和日本经济的关系进行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5.
十九世紀六十至七十年代,拉薩尔和拉薩尔主义曾經是馬克思主义在德国的主要敌人,也是国际工人运动早期的机会主义流派之一。斐迪南·拉薩尔(1825—1864)出身于犹太富商家庭,以律师为业,曾参加过184s年萊茵省的革命运动,一度为“新萊茵报”写稿。革命失敗后,他还与馬克思保持密切的通信联系,甚至自称是馬克思的信徒。因为他无恥地剽窃了馬克思的著  相似文献   

6.
本文着重谈以下几个问题:效率和公开性;列宁曾把发展区分为“普鲁士道路”和“美国道路”;从新经济政策时期起,苏联就很重视美国,企图改变俄国社会传统的惰性;民主问题和对过去的反思是表明相互对立的不同观点的根本分界线;“新思维”的基本思想;持不同政见者的作用等等。苏联新政治方针的两个关键性观念就是效率和民主公开性。“美国主义”问题,是苏联历史上从新经济政策时期起的一个经常被提到的问题。列宁就认为,美国是文化和政治的重要基准点。众所周  相似文献   

7.
一真善美是人类精神生活的不同组成部分,是人掌握世界的三种不同方式。 第一,真是科学性的代名词。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强调的科学性是以客观性为前 提和基础的,它强调人类活动所指向的对象对人有着独立性、制约性。无论对世界做怎样的划分——自然界、社会,还是属人世界、非人世界等等,社会的活动必须建立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属人世界无非是非人世界的“人化”,只有主体在客体给定的时空场域,通过探索、猜测、“对话”,找到物的尺度后,两个世界才能过渡、转化,即“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本主义”(马克思语)。没有两个…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哲学发展史的视角,对“新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了分析论述,认为,新唯物主义贯穿了辩证法;新唯物主义颠倒了唯心史观;新唯物主义以实践观点为基石,并对哲学发展中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论说.  相似文献   

9.
英国学者安德鲁·杜伯森 (A .Dobson)在其《绿色政治思想》(GreenPoliticalThought)一书中 ,将生态主义与自由主义、保守主义、社会主义等当代主要意识形态相提并论 ,认为它是在新千年值得重视的崭新的政治意识形态。作者对生态主义与上述意识形态进行比较 ,着重指出了它区别于其他意识形态的特点。其基本观点是 :自由主义者、保守主义者、社会主义者盗用生态思想为己用的企图是空想。正如这些意识形态彼此区别一样 ,生态主义也与它们各不相同 ,是一种独立的意识形态。一、自由主义与生态主义  杜伯森指出 ,…  相似文献   

10.
在后殖民文化研究中 ,一个令人感到奇怪的现象是 ,甘地和甘地主义一直处于缺失状态。本文试图从印度传统的村社制社会问题出发来分析甘地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区别与联系 ,进而理解甘地在后殖民文化研究中缺失的原委。  相似文献   

11.
福特主义与后福特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特主义与后福特主义(Fordism/Post-Fordism)福特主义与后福特主义这两个术语,指的是20世纪工业社会中生产组织的两个不同历史阶段与不同特征,它们通常也用来表示文化与政治的关系和过程中发生的更大的变迁,从而赋予这两个术语以更大的含义—...  相似文献   

12.
在人类面临生态危机寻求解决方案的时候,生态理论领域展开了马克思是否具有生态学思想、马克思是否主张人类中心主义等相关问题的争论,这表明了时代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呼唤,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是离不开马克思的思想。实践唯物主义是马克思的哲学立场,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学思想。实践唯物主义的自然观是生态自然观,主张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是人的无机身体,人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的人道主义相统一。实践唯物主义的目标是要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加以控制,从而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双重和解。共产主义是实现这一目标的社会。  相似文献   

13.
庞飞 《唐都学刊》2001,17(4):38-40
当代马克思主义人学的研究必须注重它的实践唯物主义特征,这主要基于两个层次的理由其一,实践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这是人学研究兴起的深层动因;其二,实践唯物主义与人学的研究领域有着共同的支点,即现实活动中的人。现实活动中的人是人学研究的中心内容,也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实践唯物主义品格的主要体现之处。  相似文献   

14.
近两年来,我国哲学界越来越多的人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应该规定为实践的唯物主义,因为实践唯物主义概括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点。但是,如何理解实践唯物主义本身的含义,对象及功能等问题上,理论界还有各种不同的观点。本文仅就这个问题,谈一点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15.
后凯恩斯主义的由来和发展──漫评《后凯恩斯主义》程秋珍凯恩斯(1883~1946年),20世纪著名的英国经济学家。他长期在剑桥大学任教和主编《经济学杂志》,是经济学方面重要的、影响深远的国际知名人物。他写过许多论文和专著。但影响最大、最重要的著作则是...  相似文献   

16.
中性主义     
  相似文献   

17.
啤酒主义     
崔燕 《青岛画报》2021,(7):56-59
1897年,德人进入青岛.对于视啤酒为至高生活主张的德人而言,如何能没有啤酒.最高长官遂写信给德皇威廉二世"诉苦",威廉二世派人用海轮将酿造啤酒的设备运到了青岛.1903年,由英、德商人共同出资40万墨西哥银元(相当于如今2800万元人民币),在青岛登州路56号建造了啤酒厂,起初名为"日尔曼啤酒公司青岛股份公司",年生...  相似文献   

18.
当代英国小说的现实主义和实验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英国小说的发展轨迹是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反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调和折衷的“后小说”。目前的发展趋势是折衷主义,而不是回归传统现实主义。作者对洛奇的小说语言学研究提出三条修正意见:1.把英国小说的发展变化理解为现实主义和实验主义之间的摆动;2.摆动停止的时间是八、九十年代;3.用辩证唯物主义“否定之否定”螺旋形上升模式来阐述,似乎比洛奇的钟摆模式更为贴切。20世纪英国小说的发展演变以及现实主义与实验主义的往复循环,有多方面的外因和内因。因此,我们的文学研究方法也应该是多方面、多层次的系统分析方法,而不是单一的社会学方法或语言学方法。  相似文献   

19.
本世纪初,索尔斯坦·邦德·凡勃伦和约翰·罗杰斯·康芒斯等人对古典经济学展开了批判,创建了制度学派,这个学派强调整个社会环境对人的经济行为的影响。自此,制度学派在美国名噪一时,影响颇大。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约翰·凯尼兹·加耳布  相似文献   

20.
比起别的作家,莎士比亚的一个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他更加富有历史感。他善于从历史哲人的居高临下的地位,以睿智深卓的眼光,俯视历史的全貌,体察历史的脉搏,并从中摄取足以表现历史运动,概括历史精神的艺术图景。他是反映历史面貌的清醒的坚定的追求者。 莎士比亚当然不懂得历史发展的辩证法,但是他从他的人文主义世界观出发,坚信历史毕竟要向前发展的,这发展又是有规律可循的。这个规律在他看来,就是善恶的不断斗争和善的最终胜利。为了表达这一思想,他不遗余力地展示他所理解的历史的本来面目,尽可能提供历史的善胜恶败的复杂丰富、生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