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肖双荣 《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报》2007,20(1):115-119
苏格拉底“美是什么”追问本体,要求一个本质定义作为回答,是西方式的美学话语模式;希庇阿斯“什么是美的”以指示定义的方式指出美的形态,是中国式的美学话语模式。前者表现为封闭的终极模式,后者表现为开放的生成模式。苏格拉底和希庇阿斯的一场问答预示了西方美学和中国美学对话的不可能性与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3.
唐仲清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5):56-58
美国现实主义法学针对传统法学独尊“纸面上的法律”提出了“活法”概念。卢埃林认为:法律是官员关于纠纷的行为;弗兰克认为:法律并不是“书本上的法律”,而是“行动中的法律”;“活法”概念向人们揭示了:影响人们行为、决定司法审判的不仅只有国家立法机关创制的成文法和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的法官所创之法(判例法),社会现实的其他事物,如政治、经济、道德、习俗、甚至人们的感觉情绪都对法律生活发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活法”将“法律”概念泛化,与其他社会规范混同;法律的“意义”并非必须期待“活法”来填充,现行法(实体法)已具有“先决强制力”;官员行动并不等于法律规则本身,而只是适用法律的行为。 相似文献
4.
从回答方式、信息结构和概念等角度探讨文学是什么和什么是文学两种问句是否相同。从回答方式看,两种问句都能够用文学(就)是B或B(就)是文学回答,从这一点来看两种问句追求的是相同的东西;从信息结构来看,文学对于问话人来说是已知信息,他已经知道有文学这个东西存在,只是他不知道是什么,因此用两种问句追问文学的含义,从这一点来看两种问句所追求的还是相同的东西。另一方面,一种观点认为是什么只能描述事物的既定形态而不能追问事物的定义,文章从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角度出发,认为这个句式完全可以追问事物概念的内涵(定义);而什么是除了追问事物概念的内涵外亦可追问其外延。 相似文献
5.
企业深化改革,特别是国营大中型企业的内部改革,仍处于徘徊不前的状态。《企业法》已颁布多年,迟迟不能落实,《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也已颁布1年多,但国务院颁布的许多好政策、企业应该拥有的14项自主权,职工应该拥有的“当家作主”的主人翁权利,却如月亮高悬,看得见,摸不着,很难实施。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企业之间互吃大锅饭 相似文献
6.
7.
在分析弗雷格关于自然数定义的基础上,提出了由弗雷格的逻辑方向转为生活方向的思想。通过对日常生活中大量事例的分析,发现自然数1的本体论含义是,与有限性和连续性相关。 相似文献
8.
《异议》杂志联合主编作者同一位哲学界专家试图通过探讨寻找事物的本质。作者:这篇文章或许是错误的。人类文化是如此的多元化,怎么会只有一个理想的社会? 相似文献
9.
苏黎士大学教授奥特(W. Ott)是西方最著名的法理学家之一。他著有许多批判分析法律实证主义方面的著作。按照奥特的话说:法律实证主义“是在根据情况而变化的经验主义特征的基础上,并与任何一种形而上学均无关的范围内,对法的概念作出定义的理论总和。”这是广义的法律实证主义, 相似文献
10.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1)
本文通过对《庄子》关于“无无”的观念的考察和对几种关于“无无”的有代表性的观点的辨析,从“无无”作为一种境界、作为一种本体、作为一种感受方式和作为一种生活态度等方面阐释了“无无”的基本涵义。 相似文献
11.
2003年8月,北京市房山区青龙湖镇组织低保人员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发挥低保人员的特长,将公益劳动的过程变成低保人员相互教育、回报社会的过程,培养了低保人员的奉献意识和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和竞争力,受到社会各界和广大低保人员的积极响应。长期以来,民政工作者在开展城市低保工作时,为了防止有人企图钻空子,关注的更多的是如何“公正、公平、公开”地做好城市低保工作。各地基本上都将拟纳入低保的家庭上墙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和举报。这是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极大程度地保证了低保对象该保应保,另一方面将这些家庭的困… 相似文献
12.
本刊编辑部经常接到读者来信来电,询问社区建设的有关知识、问题和政策法规。有些询问内容带有一定的普遍性。为了帮助广大读者释疑解惑,推动社区建设工作顺利开展,我们特别增设了社区咨询栏目,邀请有关专家和权威部门回答读者的提问,欢迎广大读者参与。 相似文献
13.
14.
黄武强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3)
“落英”的真义是什么黄武强偶读《桂中日报》1994年8月22日第三版李振刚先生的《“落英”未必坠地花》一文,受到很大启发。陶渊明《桃花源记》中“落英”的真义是什么?本人也想就此谈一谈自己的一些浅见。敬请教师、学者、专家和广大读者教正!(一)“落英”究... 相似文献
15.
“经验”两字犹如就业路上的拦路虎,把一个个刚从学校毕业欲奔赴工作岗位的学生纷纷拉下马来。面对林林总总的招聘广告,毕业生不禁想问:“我还没毕业,上哪积累经验?”。即将毕业的同学,你们想过如何改变这局面,积累就业资本吗? 相似文献
16.
17.
19.
20.
历史学者说宋代的社会经济发展有一个时期非常好,看当时的大都市,开封有《清明上河图》为证,杭州就不用说了,到了今天也是世界公认的好地方。但是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力强盛似乎不是一码事,北宋从开国就面临北方的问题,南宋被没文化又强悍无比的金元压得要死要活,最后连半壁江山也失去了。国将不国的刻骨铭心之痛,永远留在宋词大家辛弃疾、李清照的字里行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