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求职简历求职中,个性突出、特征鲜明的求职者容易在竞争中取胜,而简历也需要个性突出,特征鲜明。个性化的简历会从众多简历中折射出光芒,吸引招聘官的目光。但在各种简历模版、写作规则、注意事项前,许多求职者迷失了自我,简历失去了个性,把简历当成了自我吹捧的抒情散文,过于专注自己取得的每一项成就。这些八股文似的简历在求职竞争中不仅不能为求职者带来帮助,反而会将原本有个性的求职者淹没在众多泛泛而谈的垃圾简历中。  相似文献   

2.
简历是求职的敲门砖.有的人一敲门就有回应,有的人敲到砖都碎了却无人应答.当然,这和砖头本身的质量有关,也和敲门人的技术有关.近日,某网通过1495位网络求职者对简历投递行为习惯进行了一番调查,总结了一系列网投简历的疑难杂症.从调查中可以发现,通过招聘网站求职是当下主流的方式,96%的参与调查者都通过招聘网站投递简历,使用招聘网站移动客户端投递、维护简历的比例增长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3.
每发出一份求职简历,相信你的内心就多了一份期盼与渴望,但往往事与愿违,因为我们发出的简历,有时如同石沉大海,毫无音信,这会屡屡打击我们的求职信心,但究竟是什么原因会造成这种情况呢?什么样的简历才能受到HR的重视呢?通过细心翻阅了数十份求职者的简历,以及对专业人士的采访,把简历被阻碍的主要原因归纳为以下五点:一、求职信不注明应聘基本信息基本信息就像是人的四肢、五官,缺一不可。然而这些看似最基础的信息,却频频被遗漏。一些求职者只专注于实习经历、培训  相似文献   

4.
一种新颖的简历形式--"微简历"正在网上迅速流行.在微博大行其道的今天."微简历"也是一张重要的求职名片."微简历"以短小精辟示人,在简短的140个字里介绍自己、展示自己.制作"微简历"的核心关键是:提炼商业价值,展示卖点.体现明晰的职业规划.  相似文献   

5.
易名 《新劳动》2002,(17):8-8
在众多的简历中,任何人都想成功地描述过去的工作成果,这里有个含水量与含金量的区别。不少人写简历喜欢采用一些华丽的词藻进行描述,给人的印象是华而不实,令人生疑;相反,采用具体实在的精道陈述,就会让人感到信服。求职者要学会使用数字语言,以提高简历的含金量。  相似文献   

6.
简历的撰写一直是大学毕业生关注的热点问题,特别是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毕业生们对这一问题尤为重视。当用人单位的招聘经理面对成千上万份求职简历时,每份简历往往只看几秒钟。做出一份能让考官看一眼就决定面试你的简历,大学生不  相似文献   

7.
现在的大学毕业生都觉得找到合适的职位很难,写简历也挺困难的.其实,一项完整的简历至少需要简介、履历,还有各种证明材料.证明材料准备起来比较简单,只要把手头上的资料扫描一下就行了.而履历却要保证最近的经历比往年丰富,比如你去年有过工作经验,前年也有工作经验,这两次工作单位不一样的话,在写简历时,必须把你去年的工作内容写得稍微丰富一点.  相似文献   

8.
如何求职?     
远州 《劳动世界》2016,(1):38-39
“居然又没过,简历关简直就是‘鬼门关’嘛!”1月2日晚上9点,在武汉开往上海的火车上,刘晓星望着窗外掠过的夜景,叹了口气,自嘲说自己得了“求职焦虑症”.即使是在元旦放假期间,而且是在火车上,这位来自湖北一所二本高校的大四学生,也会不时地打开手机,登陆求职网站,查看自己的简历是否通过审核.  相似文献   

9.
求职信是打开求职大门的金钥匙,写好求职信要做到三忌三要和三突出。所谓三忌,即一忌高枕无忧,以为自己有技术、有经验、有文凭,就拥有了求职成功的全部资本,过分地坚信自  相似文献   

10.
自考本科生刘志刚在求职简历中,摇身一变成了北大博士生在读,并给自己戴上了“中国证监会研究员”、“信息产业部电信规划咨询师”等头衔。在郑  相似文献   

11.
5月16日天还没大亮,家住剑阁县普安镇的张美英就出门了,急匆匆地赶往广元市永隆广场参加"民营企业招聘周"活动的首场招聘会。在经过两个多小时的选择后,张美英向一家汽车销售公司投递了自己的求职简历。这一天的招聘会共有60家企业进场,提供岗位2000个,有455名签订了就业意向性协议,给高校毕业生求职建立了通道,给民营企业吸纳人才搭建了平台。  相似文献   

12.
人才见面会上,许多面试官对应聘者的浮夸和油腔滑调颇有微辞:"语言反映一个人的行为方式,讲话夸夸其谈,将来工作也不务实。"一位面试官表示,"诚信是招聘考虑的重点,一旦发现毕业生在简历中弄虚作假,就会被一票否决。"如何做才能增加求职的命中率呢?不妨看看下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3.
在人力资源行业从业多年,最大的好处就是能有机会与职场中各类人群广泛接触,对其也算有一定的观察和了解.职场中最难就业的人群可以说是大学毕业生.大学毕业生由于从未规划过自己将来的职业发展方向,或者对于自己将来要从事的具体职业没有明确清晰的认识,导致在求职过程中困难重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一直都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作为一名HR管理者,笔者想对大学毕业生求职给出五点忠告.  相似文献   

14.
又到一年求职季,应届生如何在“一屋子”的简历中脱颖而出呢?有媒体说,“红色纸张”之类早就不新鲜了,更多“不走寻常路”的简历正在丰富着招聘方的视野。去年10月12日,某网络购物网站发布2012年新版广告,广告由其CEO陈欧主演。陈欧的内心独白,配上考试录取、工作受挫、恋爱告白等镜头,讲述了一名年轻人在质疑声中坚守理想,不懈奋斗,最终获得回报的故事,引发网友热捧。网友认为,“陈欧体”唤起了年轻一代被压抑的失落的梦想,其被传诵与走红呈现出潇洒的自信:说自己,做自己,为自己代言。  相似文献   

15.
毕业季即将到来,如何准备好简历,成为应届毕业生们在求职大军中突出重围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6.
日前,广东韶关千年寺庙东华禅寺的一则招聘广告在微信朋友圈火了,这则“我佛要你!”的招聘广告在发布5天之后,被点击100多万次,吸引了超过四千份简历。由此,朋友圈招聘再次成为企业和求职者的话题。记者发现,不仅朋友圈,微群招聘和微信公众平台招聘也不断被使用,当下微信求职招聘一时风头劲起。  相似文献   

17.
卞文志 《劳动世界》2016,(22):44-45
最近,美国康奈尔大学进行了这样一项调查,研究人员向各大公司投递了伪造的简历,简历内容基本相仿,唯一的区别在于候选人是否已经为人父母。结果发现:“职场妈妈”投递简历后收到的回复率为45.9%,无子女的职场女性简历投递后收到的回复率为78.3%;有子女的男性简历投递后回复率是72.4%,无子女的男性简历投递回复率是86.1%。报告认为男性是否有子女对求职“几乎不存在影响”,但对女性影响很大。由麦肯锡公司近期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也显示:当一位女性增加了“母亲”的身份后,人们就会潜意识地认为其工作能力下降,会在职业道路上分心,因此她们获得的机会更少。与此同时,来自康奈尔大学的一份调查报告同样显示:目前,社会上有很多雇主,都对“职场妈妈”抱有一定的歧视倾向。  相似文献   

18.
闻之 《劳动世界》2017,(19):60-61
时下,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上,对应聘者来说,面对就业市场的竞争压力,必然只能处在被选择的弱者地位.而招聘规范的缺失及法律法规的疲软,更助长了招聘单位的傲慢和无理.对于大部分应聘者来说,在求职时,面对用人单位的招聘歧视,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怎样受到了歧视,所以也就不可能拒绝回答歧视性的问题.但反过来说,拒绝了又怎样呢?拒绝了也就意味着你将彻底失去这份或许还有可能属于你的工作.无知与无奈、希望与失望,就是求职者每天都要面临的选择.在此情况下,许多求职者面对招聘歧视,不仅不敢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而且只能被动地接受用人单位种种的既不合法也不合规的歧视条件.  相似文献   

19.
用人单位面试官最不喜欢的求职者有两种:一种是“只要单位要我,让我干什么都行”的人;第二种是要高职位、高薪水,但是能力和岗位需求明显有差异的人.而女大学生遇到的挫折就更多. “求职的时候,把自己表现得像男孩子一样,他们说我形象不好;把自己打扮得像个淑女,又会说我娇气.”“应聘文秘也需要男士,应聘工程师也需要男士,应聘教师也需要男士,真的不知道女士还能从事什么工作!”  相似文献   

20.
正值招聘求职淡季,企业招兵的步伐已进入缓慢阶段,在挑选人才时更加严格,因“为什么我投递了那么多简历却没有回复”、“我觉得我符合企业的要求为什么一直没有接到面试电话”等问题而困惑的求职者也越来越多。其实,归根到底还是求职者简历在制作中存在问题,没有把自身的优势和亮点展现出来,导致简历投递成功率低,面试机会寥寥无几。对此,专家总结出四式治疗简历致命伤的绝招,指导求职者如何正确、高效地填写简历,赢得更多面试机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