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美国早期对华建立外交关系的努力始于19世纪40年代,其标志为1844年来华的顾盛使团以及同年签订的中美《望厦条约》。但最早鼓动美国政府和清政府建立外交关系并在条约谈判中扮演过重要角色的,却是美国的传教士医生伯驾。尽管伯驾鼓动美国政府建立对华外交关系的动机是为了在华传布基督教的便利,而且伯驾在对华外交上曾极力推行过武力威胁的侵略政策,但他为开拓美国对华外交所取得的成就,依然是我们今天研究中美关系发展所不可忽视的。  相似文献   

2.
杨儒是晚清时期著名的外交家,曾经担任过近四年的驻美公使。在此期间,杨儒一方面敦促美国政府废除排华法案、切实维护华工权益,并促成了1894年《中关华工条约》的签订,希望能部分解决美国的排华问题;另一方面又为该问题的根本解决提出了自己的构想,即从根治当地华人社会存在的恶习着手,提高华人自身素质,同时考虑转移部分华工到墨西哥。杨儒解决美国排华问题的实践和构想并未取得预想的成效,这与他的认知局限有关,同时也是清廷国力贫弱、无力对美国的排华进行有效的反击使然。  相似文献   

3.
1856年法俄接近之原因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克里米亚战争后期,当塞瓦斯托波尔于1855年9月8日被攻陷之后,法国也是力主对俄国继续进行战争的。然而,时隔月余,即在10月中旬,法国不仅已放弃了对俄国继续进行战争的意图,而且还与俄国开始了秘密的外交接触,为法俄接近作了准备。在1856年2月底至4月初的巴黎和会期间,法俄两国继续进行秘密的外交接触并默契合作达成双方之接近。到了莫尔尼被任命为法国驻沙皇宫廷特命大使,法俄接近已成为公开的事实。法俄接近,产生了出人意料的影响,即导致了撒丁王国弃英亲法联俄,打开了撒丁王国通往伦巴底之路。法  相似文献   

4.
20世纪70年代,中美文化外交并不仅仅局限于“乒乓外交”。完整的文化外交概念应包括如下三个层面即中关之间展开了积极的战略对话;美国公众与精英之间的政治文化互动为中美和解提供了有力的舆论导向和心理基础;美国精英阶层所奉行的政治哲学和意识形态通过文化方式得到有力地输出。  相似文献   

5.
李育民教授的著作《近代中外条约关系刍论》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运用详实的史料,对近代中外条约关系的演变做了深入的分析与论述,对近代中外条约关系的内涵、外延、性质;条约关系与国际关系、外交关系的联系;条约关系在国际交往中的地位、作用等做了深入细致的考察分析,并提出了作者在研究过程中的思考和研究趋向,是一部很有思想和价值的学术著作。《中美商约》是一个非常具有争议的条约,签订之后即引起了不同的反应。  相似文献   

6.
晚清中国用条约强化中朝宗藩关系的失败(1876-1895)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治维新后,中日双方围绕中朝宗藩关系的存废问题,展开外交斗争。为了使中朝宗藩关系取得国际合法性,清廷主动让朝鲜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其后,又与朝鲜订立双边条约,从而使宗藩关系被纳入条约体系当中。清廷在很大程度上是模仿近代不平等条约的范式来实行“立约保藩”,导致表面的不平等转化为内在实质上的不平等。由于中国的实力的衰弱,无力反击日本的军事攻击,最终在甲午战争中失败,被迫彻底放弃中朝宗藩关系。  相似文献   

7.
鸦片战争后,基督教逐步从中国沿海传播到新疆,这与基督教全球化运动、西方列强对中国的殖民侵略、人口迁徙、新疆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暂时安定的社会环境不无关系。然而新疆浓厚的伊斯兰教传统、交通的闭塞、传教士的不光彩角色以及20世纪30年代新疆社会的动荡不安最终导致基督教传教失败。只有综合分析政治、地理和文化等各方面因素,才能对近代基督教传入新疆及传教失败的原因作出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8.
中美关系中最重要但却不断发生渐变的情况是美国对华军事战略的调整,这种调整对塑造新世纪中美关系的走向和地区安全局势至关重要。自从2001年1月20日布什政府上台以来,美国就开始了调整对华军事战略的步伐,不仅重新对中国进行军事定位,而且采取了相应的军事应对手段。在反恐战  相似文献   

9.
10.
近代以来,传统的工商性会馆继续存在,并随着社会变过日益损失自己的功能。在建立行业规范、对外开展商战,稳定社会秩序等方面商业性会馆都发挥了积极作用。商会与工商性会馆有一些共同的职能,会馆可成为商会的团体会员;会馆组织是一种有效的社会整合组织,而商会却先天孱弱,因而在许多地方不如会馆那样具有凝聚力。  相似文献   

11.
抗战后期美国对华战略目标:一是调动中国社会各方面力量彻底打败日本侵略势力;二是使中国成为一个强大和对美“友好”的国家,在战后能够遏止苏联向东亚和太平洋地区扩展的势头。赫尔利来华后的实际结果是使美国终止了现实主义的对华政策而确立了扶蒋反共政策,导致美国对华战略目标最终走向失败。赫尔利赴华使命失败的原因一是对中国共产党的发展状况缺乏应有的了解;二是对国民党的专制主义本性缺乏认识;三是低估了中共的政治智慧。  相似文献   

12.
西部地区人力资源的困境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西部大开发中面临的最大困境是人力资源问题 ,其主要表现为 :西部地区人力资源整体素质低 ,人才匮乏 ;教育投资低 ,人才培养机构少 ;高素质人才大量流失。这种状况已形成西部地区人才流失的“马太效应” ,即人才越是匮乏 ,经济越是落后 ,从而越是无法吸引和留住人才 ,并使经济更加落后。本文指出 ,导致西部地区经济与人力资源困境的最根本的原因主要在以下二个方面 :其一是中央政府的经济政策和投资倾向 ,特别是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的经济政策和发展战略 ,使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长期以来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 ,从而形成东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的巨大差别。其二是由于中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户籍制度 ,这种制度一方面允许高素质人才向发达和富裕地区流动 ,另一方面又控制国内人口的自然流动 ,并阻碍了市场对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这种制度导致的结果是 ,东部发达地区利用其经济优势挖走西部大量高素质人力资源 ,却又将西部低素质人口挡在户籍大门之外 ,从而导致西部地区陷入人才大量流失和人力资源严重匮乏的困境之中。文章指出 ,要想真正实现西部大开发的宏伟目标 ,就必须从国家经济政策和户籍制度这两个最根本、最关键的问题上予以认真反思和进行重大改革。否则 ,西部大开发战略将难以取得应有成效  相似文献   

13.
主要对国内外史学界在俄国驻华宗教使团及其汉学方面的研究历史与最新成果加以简要评述,指出了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中由于对俄文档案史料挖掘不够以及我国学界资料欠缺所造成的影响,并提出今后在扩展资料的利用和扩大研究层面上的一点认识。  相似文献   

14.
幽默本是意于运用其滑稽、夸张等表现手段使受话者会心一笑或心情开朗,但有时却会使受话者不知所云反而心情低落甚至发怒,此时便是失败的幽默交际.幽默交际作为交际的一种特殊形式,其成败由众多主客观因素决定.从心理,审美经验,语言能力与关联理论着手,分析幽默失败的原因.希望能通过克服这些原因使幽默交际更和谐更融洽.  相似文献   

15.
我国企业资产重组的成功率很低,失败率很高。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我国企业资产重组的政 府行为太严重、我国企业存在盲目的资产扩张冲动、一些企业领导素质低下以及资产重组中官僚腐败 现象的存在。因此,为了提高企业资产重组成功率,应采取五个方面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语用失误是跨文化交际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本文探讨了语用失误的原因及语用策略,以求提高外语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7.
我国失业问题的影响、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指出了失业的影响 ,探讨了现阶段我国失业问题形成的原因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我国失业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1942年至 1945年中国远征军入缅抗日是东方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的重大战略行动之一。本文全面阐述了缅甸防御战的战争背景和主要战役 ,客观分析了其失败原因。  相似文献   

19.
社会工作者在我国城市反贫困中的使命和角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社会工作的使命是“扶贫济弱、助人自助”,贫民和劳工是社会工作的两大传统服务对象。由于对致贫原因看法的不同,社会工作在反贫困中的助人活动主要分为两类:一是围绕改变贫困者个人而开展的助人活动,二是围绕改变贫困者周围的社会环境而开展的助人活动。这两类活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的城市贫困问题主要是社会结构变迁造成的,所以社会工作在城市反贫困中以推动社会政策制度和改变为主,同时也强调贫困者的自立。由此形成了社会工作在政策制定环节中的贫困者利益维护者,政策执行过程中需求的评估者;致力于提升贫困者能力的使能者;积极参与劳动力市场活动的倡导者和为贫困者解决实际困难的服务提供者等多重角色。  相似文献   

20.
在现代性境遇下 ,大学的使命被功能化而失去形而上意义。现代性迫使大学突出专业教育而削弱甚至是取消博雅教育。是践行传统的大学理念还是承担社会功能 ?现代大学性格发生了分裂。但是 ,只要我们转换角度 ,从“生活世界”和“系统”两个层面理解大学 ,大学的现代性焦虑就能够得到克服。大学是“生活世界”的一部分 ,自由民教育和公民道德养成是大学必须担当的责任 ;大学又是社会“系统”中的一个“组织” ,理应为社会的发展输送人才 ,提供知识。现代大学的使命是 ,在履行文化启蒙和人格养成同时 ,也把自己的关注放在科学的技术应用价值上 ,放在训练生产技能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