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女大学生的比率在逐年增加,但其就业难现象却越来越严重,这主要是受中国传统文化和女大学生自身弱势(生理差异、自卑心理、就业期望值)的影响,为了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全社会要大力倡导男女平等观念,确立性别平等的意识,学校要加强女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女大学生自身则应树立信心,不断完善自我。  相似文献   

2.
女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对于她们个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社会文化诱因、大学环境以及理工科院校和专业的文化氛围导致了理工科女大学生自主意识削弱。为了培养理工科女大学生的自主意识,应当从理想信念、心理因素、学习方法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3.
随着高等学校扩招及社会改革的深化,高等学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遭遇性别歧视,具体表现在就业机会不平等、就业竞争不公正和就业结果不公平,使女大学生产生焦虑与恐惧、自负与自卑、求稳与惧苦、依赖与从众等心理困扰.在无法改变就业环境的客观条件下,女大学生要树立正确就业观,客观认识自己,增强综合素质,树立创业意识,调适心理,积极适应社会,找准自己的位置,实现就业.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高校中的女生人数已经超过男生人数。然而,由于生理结构特殊,心理不够成熟、社会经验欠缺等原因,女大学生权益受损的现象屡见不鲜。要有力捍卫自身合法权益,女大学生必须增强维权意识,自强自立、自重自爱、自制自律、自防自护,理智维权。  相似文献   

5.
女大学生是女性中的佼佼者和出色代表,是女性人才资源构成的核心部分,女大学生的素质直接关系到21世纪中国妇女的整体面貌,其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我国现代化能否顺利实现,也直接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全面素质。但目前中国女大学生面临着就业难和女生“高分低成就”的残酷现实以及女大学生的女性意识困惑、人生追求迷茫等现象。女大学生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培养对女大学生个人发展、对社会发展和人类的发展都有重大的意义。针对当今女大学生面对的现实挑战和困惑彷徨等现象,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培养可从五种方法入手:构建新的教育理念、加强主体意识教育、优化认知意识教育、正确定位优秀品质、培植终身学习的理念。  相似文献   

6.
实施有针对性的女大学生创业教育策略,对于缓解高校就业压力、促进社会公平具有重要意义。调查发现,女大学生创业普遍以微型企业为主,且主要分布在服务业。当前女大学生创业教育主要存在重视程度不够、支撑体系不完善、师资队伍不健全等问题,鉴于此,一要完善女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教学体系;二要培养女大学生的创业意识;三要完善女大学生创业支撑体系;四要优化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相似文献   

7.
潜规则是一个盛行于社会各个领域的特殊文化现象,其产生很大程度源于官僚体系高度集权导致的正式制度脱缰,而传统文化中的畸形化也为潜规则的盛行提供了文化基础.长期隐而不发却大行其道的高校性骚扰是潜规则在高校的延伸,嵌于正式规则和传统文化当中,严重危害高校女生的身心健康,阻碍平安法治校园的建设,破坏社会公平正义.以潜规则为独特视角,发掘高校性骚扰滋生蔓延的深层原因在于高度集权的官僚体系、组织结构氛围及中庸文化三者的融合碰撞导致的明规则缺位,提出治理高校性骚扰关键在于以法祛"潜",依法治"性骚扰".  相似文献   

8.
当前,女大学生遭遇的生命及健康安全风险与日俱增。通过问卷调查、质性访谈和二次文献分析,发现女大学生对与生命教育相关的健康、自杀、性行为、安全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均有初步的认识,也愿意参与相关的活动,但大部分没有付诸行动,其影响因素包括个人、家庭、学校、社区以及社会系统等。当前,女大学生自我保护和生命质量提升的意愿不断提升,生命教育的服务需求日益凸显,需要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对遭遇心理、生理危机的女大学生进行个案管理,运用小组方法对不同需求的女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通过社区教育进一步完善女大学生生命教育体系,从女大学生生命教育中提升女大学生的生命及健康质量。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是困扰社会的难题,大学生为了就业不惜牺牲各方面的利益,使得自身权益遭受侵害的现象层出不穷。大学生不仅要立足社会,还要加强维权意识,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高校也应该注重此方面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社会诚信文化建设面临的困境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社会日益严重的诚信缺失现象,大力推进诚信文化建设乃当务之急。目前诚信文化建设遭遇传统文化引导乏力、外部失信文化强势蔓延、参与各方积极性冷热不均、精神文化向度薄弱等问题。从诚信理论文化研究、信用制度配套、提高大众主体意识和建立长效机制上寻求破解路径。  相似文献   

11.
性骚扰现象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然而对于性骚扰究竟属于何种性质的行为,却存在颇多争议。由于其起源于性别歧视,因而被许多国家定义为性别歧视的一种加以规制。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性骚扰现象的复杂,如何定性能更好地保护被骚扰者的权利已引发很多探讨。本文将性骚扰定性为侵权行为,以为其规制创造更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网络性骚扰是困扰女性网络用户尤其是女性未成年人网络用户的突显性问题。网络性骚扰是对这些网络用户合法的性权益的侵害。网络性骚扰是社会性观念扭曲、家庭学校性教育缺失、网络监管不力、法律规制不健全等多方面原因引起的侵权行为。应从加强正确性观念的宣传、加强对女性未成年人的性教育、加强对网络的监管力度和对网络性骚扰的司法规制等方面,确保实现法律有效保护女性未成年人性权益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论先进性别文化与先进文化的同建和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性别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先进性别文化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离开了先进的性别文化,先进文化将无从谈起,反之亦然。两者具有同建性、互促性,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人类性别文化发展建构的过程有纵向继承,也有横向开拓。我国现阶段的性别文化依然具有多样性和层次不一的特征,这同我国先进的社会制度不和谐,因此先进性别文化与先进文化的同建与发展是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4.
解读职场性骚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些年,职场性骚扰话题愈演愈热,然而多数人对这一概念的理解是片面的、直观的。论文从职场性骚扰的定义、特征、主体、客体、对象等方面对其进行界定,兼对“如何理解性骚扰中的‘性’”,“女性可否成为性骚扰主体”,“同性之间能否成立性骚扰”,“双性恋者可否成为性骚扰主体”等争议问题作出解答。  相似文献   

15.
性骚扰行为侵害的权益具有侵权法上的可救济性。侵权责任法确立的雇主责任和违反安全保障义务的责任,可以适用于职场性骚扰和公共场所性骚扰;但该法难以涵盖这些性骚扰行为的全部类型,需要与其他法律一起共同实现对性骚扰行为的规莉。  相似文献   

16.
性骚扰对妇女人身权的侵害及法律规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追究性骚扰者民事责任在中国属于新颖的研究课题.本文试图通过对性骚扰概念界定以及特征的比较,研究性骚扰究竟侵犯公民的哪种权利,分析在认定性骚扰时适用哪些证据规则,并且比较了当今中外关于性骚扰立法规制,重点阐述了我国今后惩治性骚扰应当采取哪些有效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17.
农村初中女生性别教育应立足于相应的性别文化之上。以"男性为主导"的性别文化,制约着农村初中女生性别教育的顺利开展。因此,树立女生主体意识的性别教育理念,建构体现男女平等的性别教育课程内容,建立突出性别关怀的性别教育评价体系,走一条性别文化的重建之路,就成为推动农村初中女生性别教育健康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性观念开放是当今中国社会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之一.大学生处于青春后期,随着性生理方面的逐渐发育成熟,会产生强烈的性欲望和本能的性冲动,同时他们的性心理也得到发展,有了强烈的性意识.本文通过对上海市若干高校的931名大学生的实证调查,运用社会学的相关理论,对大学生的性观念、性行为的现状及特征进行了全面分析.在研究分析过程中,充分利用分析软件和数学模型的功能,以量化指标来说明当代大学生"性"的问题和发展趋势.最后根据大学生"性"的问题与困惑,提出了多元化的性教育对策,以促进大学生性教育模式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9.
工作场所性骚扰的法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工作场所性骚扰行为在我国已对劳动者和用人单位造成很大影响且有愈演愈烈趋势,目前我国对其的认识也已突破"是道德问题还是法律问题"的争论趋向于采用法律手段对它进行规范,并且已经出现受害者胜诉的案例.  相似文献   

20.
性骚扰是近几年引起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有许多的案例发生。实践中性骚扰行为已经发生了很多变化,突破了人们固有的认识与理解,要想减少并防止该行为的发生,必须对其重新定位与思考。本文试图通过对性骚扰行为的概念、行为主体、侵害客体、以及发生场所进行分析,以揭示该行为的本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