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民增收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本文从邗江区农村居民收入入手,分析了制约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因素有:农业发展中当前与长远利益;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村经济发展不协调;农业生产投入不足影响农民长效增收;城镇化水平高低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巨大。  相似文献   

2.
发展综合经济组织帮助农民增收致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增收困难,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帮助农民增收致富。在西部广大农村,要帮助农民增收致富,笔者认为,发展综合经济组织是一个切实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农民增收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如何才能实现农民增收的目标?笔者认为,除了政策优惠、资金落实、环境宽松外,作为各级领导干部来讲,还必须念好"活"、"特"、"实"三字经.  相似文献   

4.
中央1号文件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符合农村实际,抓住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核心环节。作为农业大县,要把这一纲领性文件贯彻落实好,关键是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好、解决好“三农”问题,真正找到与中央1号文件的最佳结合点,使广大农民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增收。一、做好农民增收工作难在全面任何健康的发展,都应当是全面的发展,解决“三农”问题更应如此。但在现实工作中,我们感到要实现绝大多数农民的全面增收难度很大,不仅在数量和领域上如此,在过程和质量上也如此。从一定意义上讲,“三农”问题的主体是农民,核心是农民,难点也是农民。…  相似文献   

5.
农民收入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在新形势下探讨构建我市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对于加快农民增收步伐,推动农业科学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三农"问题一直以来是制约我们发展的瓶颈,而"三农"问题的关键又是农民增收问题。本文作者通过对新疆农民收入的现状分析及自治区对农民增收的相关举措,提出了一些如何促进农民增收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三农"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社会公平、实现现代化的核心问题之一.要解决"三农"问题,根本出路在于通过城镇化减少农民的数量,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即促进农村城镇化发展.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始终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三农"工作的核心,推动农民生活水平向全面小康目标迈进。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到 2020 年,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一○年翻一番。201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讨论有关中央一号文件及相关问题时,明确提出要在"收入倍增"进程中着力促进农民增收。"今后一段时间,农民收入至少应与城镇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并力争超过。要从战略上研究采取综合措施,营造有利环境条件,不断开辟就业门路、拓宽增收渠道。"随着中央一号文件的下发,目前各地开始结合中央精神,把农民增收当成头等大事来抓。  相似文献   

9.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说:"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发展乡镇企业,壮大县域经济,多渠道转移农民就业。"这段话强调的是"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方针路线问题;是关系到建设全面的、和谐的、平衡的小康社会的核心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问题。纵观全国乡镇企业的发展历程和目前形势,乡镇企业的最大功能和作用是承载广大农民就业、增收、致富梦想的忠实载体,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在解决"三农"问题、帮助农民增收致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科学咨询》2004,(15):35-36
"三农"问题是今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的重点.要高度重视"三农"工作,要更多地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采取更直接、更有力的政策措施,加强农业、支持农业、保护农业,努力增加农民收入,粮食安全和"三农"问题不仅关系到农民增收和种粮积极性,涉及国家经济安全,关系到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  相似文献   

11.
12.
13.
以"小"赢"大"     
赢得国际市场的份额,是国内众多企业梦寐以求的。但很多企业认为小产品价廉利薄,难以做大规模,能出口的产品必须是高、精、尖的。其实不然,有不少企业仅凭着一些价格不过几毛钱甚至几分钱的小产品,在国际大市场上创出了品牌。宜兴兴达集团的文具胶,每支最高不过2元钱,却被认为是亚洲第一品牌,曾接下美国埃尔默公司1亿元的大订单;驰马拉链公司的一条拉链平均不过1元钱,目前年生产拉链上亿条,长度能绕地球两圈,在很多国际知名品牌服饰上都可见到驰马拉链;海门市以四分钱一根的机针做成了一个创汇大产业,其中的白鹤公司是目前…  相似文献   

14.
15.
"特赦"     
两名机修工在安装设备时一不留心,把刚从外地购来的特种电机滑落在地,端盖砸裂了,连轴摔歪了,厂里原计划明天试车的计划泡汤了.闻讯后我赶紧来到现场.两位机修工如同两尊塑像,正望着摔坏的电机发呆.  相似文献   

16.
17.
适应"强将"     
  相似文献   

18.
"汇丰"下乡     
2007年8月6日,湖北随州曾都汇丰村镇银行获准筹建,"汇丰"由此成为首家获准进入中国农村地区的外资银行.  相似文献   

19.
论"猫"     
“不管黑猫白猫,能捉到老鼠就是好猫”,此话妇孺皆知。用“猫论”甄别人或事物的优劣,深入浅出,精辟科学。国人正是用“猫论”发现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认识到对外开放引进“外猫”(喻外企,下同)利于发展经济。因此,坚持改革开放才创造了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奇迹。在我国经济缺乏“好猫”的情况下,引进“外猫”是搞活经济的必要措施,这是问题的一方面。另一方面,引进“外猫”有利亦有弊,适当利用利大于弊,过份依赖则后患堪忧。我国目前GDP只排世界第6,而引进外资仅次于美国,排世界第2。这说明我国经济对外依赖性远远大于发达国家,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20.
说"炒"     
"炒"字原本并无特别之意,可在改革开放之初却是用得发了烧的一个字:炒地,炒房,炒股,炒电影电视,炒歌星影星……说来也怪,无论什么东西,不炒不热,一炒就火.到了时下,有种不该炒的东西也被炒了,那就是炒"政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