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郑国庆 《理论界》2012,(12):186-188
创办民族特色大学,应以民族团结和睦为基础,构建民族认同与共识;以科学研究为动力,保护、开发与传承民族文化;以课程教学为主渠道,努力创办民族特色大学;以学生活动为载体,进行传统文化、民族文化教育;为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2.
吕明灼 《东岳论丛》2012,33(7):77-85
儒学是我们的母体文化,与我们每人筋骨相连;现在强调传承儒学精华,是时代的召唤、社会的需要、民众的期盼;儒学以“以仁为本、以礼为序、以中为度、以和为贵”为核心价值观;并追寻“以乐为美”的“乐道”人生观;儒学铸造了中华民族与中国文化的特性,形成有别于西方文化的特色文化;儒学在新时期必须溶入现代,创建具有中国精神与民族灵魂为特征的现代儒学;并要努力构建“民众儒学”、“实践儒学”,使其通俗化、鲜活化,与孔子进行心灵交流,净化灵魂.  相似文献   

3.
论江泽民的历史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首先建立了历史观之“体、用”架构,亦即历史观之本体与运用的价值取向。中国中古史观以“天命观”为体,以儒家伦理观念为用。中国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之“体、用”演化:毛泽东以唯物史观为体,以阶级斗争学说为用;邓小平以唯物史观为体,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为用;江泽民对唯物史观的继承与发展。江泽民以唯物史观为体,以“三个代表”的思想为用。对“三个代表”思想的阐释。江泽民历史观的方法论——系统的方法。江泽民历史观之产生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与知识背景。江泽民历史观、历史思想之社会实践:高度重视历史学习;弘扬爱国主义,推进中华民族新一轮的伟大复兴;关注并引导中国史学的发展;从历史的角度看问题,以史为鉴;用其唯物史观的“体、用”架构理论来分析、解决现实的问题;等等。  相似文献   

4.
宗教工作作为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工作,必须以先进文化统领宗教工作的全局。以先进文化为引领,把广大信教群众凝聚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上来;以先进文化为引领,挖掘宗教文化的积极资源,为社会主义社会服务;以先进文化为引领,挖掘宗教经典、宗教教义、宗教道德中的积极资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以先进文化为引领,促使宗教与社会、宗教与宗教、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信仰不同宗教群众之间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5.
刘忠华 《阴山学刊》2004,17(1):70-73
古代汉语的"为动"与使动、意动用法有质的不同.为动句是用"主·谓·宾"结构("S+V+M")表示了"S+为+M+V"式表示的语文关系的内容,二者是同义句式,可以共时变换;在古代汉语中"主·谓·宾"结构具有多义性;使动、意动用法的句子中主、谓、宾之间的语义关系与为动句不同;使动、意动与为动同义变换的句式结构不同.  相似文献   

6.
现代生产力发展变化的重要特征是:精神生产力正上升为主导地位;科学技术劳动力开始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直接为人们日常生活服务的第三产业生产力成为生产力发展重心;合理的先进性,成为现代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现代生产力社会化的国际扩展成为重要趋向。现代生产关系发展变化主要表现为:社会福利保险收入、知识与能力收入、资产收入“三分天下”;所有权方面出现了多层次、多侧面相互制约的结构关系;在人与人关系方面,形成了全社会范围内的生产关系与社会生活关系的交织与重合状态。  相似文献   

7.
从地理与社会学视角对一个世纪以来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国籍、性别、年龄特征、家庭背景、受教育程度以及创作语言、体裁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在空间分布上具有地理集中的趋势,体现出明显的欧洲中心主义与西方中心主义。从总体趋看,欧洲中心主义在逐渐减弱,世界性在增强;诺贝尔获奖者的平均年龄为64.6岁,主要作品与获奖作品的创作平均年龄为42.5岁,但是以诗歌为主要体裁的获奖作品与主要作品的平均创作年龄比以小说为体裁的平均创作年龄小;女性作家的获奖比例较小;获奖作家的平均寿命略高于发达国家的平均寿命;获奖者的创作语言主要属于印欧语系,以英语为最多,其他语系相对较少,语言上具有明显的欧洲中心主义与西方中心主义色彩;大多数的获奖者都受过较好的教育;家庭出身多元化特征明显,文学艺术家庭具有一定影响,但纯文学世家不多。  相似文献   

8.
朱德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理论的内容十分丰富,主要包括终生为党服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科学精神、团结意识、革命纪律、艰苦奋斗与勤俭节约等六个方面的教育。朱德认为,要增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实效性,就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了解和关心教育对象;身体力行,言传身教;和风细雨,以理服人;注重发挥"典型"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宋代诗歌的中年文化心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诗代表了一种中年文化形态。中年文化心理体现在宋诗中,具有五个特点:沉重的人生沧桑感与不得不达观的人生态度;强烈的忧患意识与“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士大夫情怀;以平淡为美、以老丑为美的风格追求和成熟、理性的思维模式;以议论、哲理入诗与理学诗的盛行;重视主体审美感悟与人文化世界的构筑。  相似文献   

10.
王竹波 《理论界》2008,(2):142-144
谭峭与谭紫霄;谭峭、宋齐丘与《化书》之间历来记载混乱、争议颇多。本文通过相关历史文献的记载,从成长背号、人生经历、学术旨趣及承传等方面考证谭峭与谭紫霄的关系;梳理谭峭、宋齐丘与《化书》的关系。指出谭峭与谭紫霄为不同的两人,《化书》为谭峭所著。  相似文献   

11.
学风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社科理论界在学风方面存在学术腐败、学术浮躁、学术消极现象。学术腐败表现为:学术与权力、学术与金钱的交换;“跑”课题,“跑”职称,“跑”科研奖,“跑”硕士、博士点成风;花钱买学历、买文凭;以学术之名,行敛财之实。学术浮躁表现为:追求数量,忽视质量,科研成果粗制滥造;不深入实际,不认真调查、分析,靠拼凑出成果,缺乏真知灼见和实际价值;跟风跑,不专心,滑到哪里是哪里;轻率、盲目地套用国外或别人的观点或理论,脱离研究实际。学术消极表现为:过分夸大社会问题;缺乏信仰和信念;雇佣思想严重,理论联系“实惠”;崇拜权力与金钱。对这些不良现象我们必须下工夫清理整顿,以净化我们的学术环境,促进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五位一体"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障,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对立统一,表现为物质文明的进步;与政治建设相互包容,表现为政治文明的进步;与文化建设相互融合,表现为精神文明的进步;与社会建设相互支撑,表现为社会管理的进步。把握生态文明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内在逻辑关系,可以让我们更加明晰前行的路径,坚定科学发展、绿色发展的信心。  相似文献   

13.
道与无——对本体的形而上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顺福 《东岳论丛》2006,27(5):157-162
道是本体存在的根本与主体,存在者存在的保证。这个最基本的保证,我们把它叫做纯粹本体。它具体为一、性、命、形、德、无。本体是整体;本体是性存在的可能性、出发点;本体是生命与命运;本体是形生生不息、动是存在的根本状态;本体是德道的实现,具体为道德实践,在德性与实践中主体实现了自己的自由;本体是无对于本体,我们不能说,因为我们只能够陈述现象。对本体的言说是一种悖论。本体必然表现为现象,现象因此具有合法性。纯粹本体与现象共同构成事实本体。二者不仅仅是合,而且是分,是一三三一的圆融。这便是存在的综合本体。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在全面依法治国伟大实践中形成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的集大成,为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了根本遵循。习近平法治思想从法治与党、法治与人民、法治与治理、法治与活力、法治与改革、法治与德治等六个方面做出了原创性贡献,提出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揭穿“党大还是法大”这个伪命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法治发展理念,突出法治的人民性;把全面依法治国作为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突出法治的全面性;以法治效能为导向,坚持秩序与活力的有机统一;协调改革与法治的关系,强调凡属重大改革要于法有据;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15.
杨杰 《阴山学刊》2004,17(5):11-17
以人与现实审美关系的构成为逻辑起点,审视审美教育在建构人的和谐意识体系过程中的互动性特征,其具体表现为:主动性与被动性的互动,包括主体与外界客体之间、主体与以自身为客体之间的互动;科学意识与伦理道德意识建构之间的互动;教育的无目的性与以自身为目的的目的性之间的互动等。  相似文献   

16.
电动自行车以它轻便、易用、快速的特点,受到了中老年人和妇女们的喜爱。 我国国家标准规定电动自行车按电动机与驱动轮之间的转动方式分为五种类型。即轴传动,代号为Z;链传动,代号为L;皮带传动,代号为P;摩擦传动,代号为M;其它传动,代号为Q。 那么怎样选购电动自行车  相似文献   

17.
左丘明是与孔子同时代的鲁国史官,为解孔子<春秋>而作<左传>.从天道观、政治观、人生观、历史观分析左丘明的思想,发现其思想与孔子思想有显著的一致性.这与二人为同受鲁文化影响,二人同好恶及<左传>的写作动机都有很大的关系.左丘明是一个被人遗忘的大儒,他在儒学史上的地位应当予以重新评价.  相似文献   

18.
杨波 《南方论刊》2022,(11):73-74+80
运用文献资料、访谈、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新发展理念下粤港澳大湾区体育发展的机遇与进路进行探究。研究认为,新发展理念下粤港澳大湾区体育发展的机遇:缓解制度差异带来的发展约束;推动深层次的粤港澳大湾区体育合作;培育体育产业绿色发展引擎;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体育发展开放格局;实现粤港澳大湾区体育一体化发展。提出以创新为出发点:理念创新与机制创新双向驱动;以协调为切入点:推动大湾区体育协同发展,发挥联动效应;以绿色为支撑点:坚持绿色引领,强化绿色支撑;以开放为落脚点:构建“引进来”与“走出去”双向开放新格局;以共享为根本点:搭建粤港澳大湾区体育资源共享平台的实践进路。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高考制度史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中国高考史研究主要是围绕着高考的历史沿革、高考制度、高考的理论与方法、高考的改革与发展四个方面展开的。在高考历史沿革方面,研究以时间为线索或者以内容为线索进行;在高考制度方面,研究的主题是考试和招生;在高考的理论与方法方面,重视应用性研究忽视基础性研究;在高考的改革与发展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揭示深层次的矛盾。  相似文献   

20.
中国近代佛学大师欧阳竟无,在其所著《瑜伽师地论叙》、《杂集论述记叙》、《瑜伽真实品叙》等著作中,判法相、唯识为二宗,为是时惊世之论。认“法相与法性为一种学”,“法相与唯识是两种学”,并条分缕析,详加论列。兹依所论归纳为四,疏作解读:一、缘起与线生;二、平等与疏胜;三、根本智与后得智;四、能变与所变。欧阳所依为印度佛学原始,并非标新杜撰。如果对判法相与唯识为二作哲学的诠解,乃大师追求终极本体与认知方法的不同。中国近代哲学如果缺少了博深的佛学的一面,是不完备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