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钟鸣长 《创新》2009,3(11):39-43
近年来,区域经济发展问题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战略问题,受到中央和地方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区域经济发展的质量与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区域内中心城市的辐射扩散功能。运用动态脉冲函数模型与时间序列收敛模型分别测算上海与北京的经济辐射能力,研究表明:上海的经济辐射能力远大于北京,造成这一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城市规模、经济腹地实力、产业结构关联程度、区域一体化程度,等等。长三角地区的发展模式为其他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乃至全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2.
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是上海经济振兴的重要方面。本文通过对建立上海农业技术模型背景的刻划,勾勒出农业技术在农业生产要素(包括资金、土地、劳动力和科学技术)之中所特有的质性规定和量化特征。本文提出的农业技术进步评估模型将80年代上海农业技术进步的综合评估具体化,进而预测了其未来走势;而农业技术选择模型则为90年代上海农业技术选择的重大决策工作提供了一个可供实际操作运用的优选技术项目,具有十分明确的政策导向意义。  相似文献   

3.
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潜力的实证分析——以黑龙江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发展潜力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本文在国内学者研究经济发展潜力指标的基础上,构建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潜力指标体系,并以黑龙江省为例运用因子分析法对经济发展潜力指标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欠发达地区黑龙江省经济发展潜力具有较大的差异,哈大齐工业走廊经济发展潜力较大,东部煤电化基地发展潜力次之,北部生态功能区域潜力最弱,研究结果为科学分析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发展的前景和方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以上海为中心的金融产业集聚对长三角经济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融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是近年来学术界关注的重要课题.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及金融业最为发达的区域之一,以上海为中心的金融产业集聚对长三角经济发展影响有一定的典型性.本文首先从理论上论述了金融产业集聚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机理;其次,主要采用OLS的计量方法,进行实证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即以上海为中心的金融产业集聚对长三角整体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优化具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是用对中国三个最大城市(北京、上海、天津)2974位居民抽样调查的资料(1991年)来考察西方有关工作与家庭角色压力的模型。研究中的应变量是经修正后的精神抑郁症量表,工作压力与家庭压力为二维用于指证精神抑郁的主要自变量,同时控制了社会人口因素和调查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西方工作与家庭角色压力模型可以用来研究非西方与发展中国家的精神幸福状况。  相似文献   

6.
论上海人口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孙常敏,芮政先本文从邓小平同志关于人口与发展的理论出发,运用社会学的宏观理论,深入剖析了上海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与未来问题。作者着重就当前上海人口自然变动负增长趋向、人口年龄构成的变化、流动人口激增,以及人口分布、文...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北京和日本东京的生活时间分配调查资料,从生活时间分配角度分析比较了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等不同的两个城市居民生活活动的性别差异。研究表明,提高受教育水平和就业水平,对于提高社会成员特别是女性的社会地位、家庭地位,实现男女平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上海华商证券交易所是旧中国最主要的证券市场,对我国近代社会、经济发展有一定影响。本文从上海近代有价证券、证券交易的沿革、上海华商证券交易所产生的历史条件、经过,早期经营活动、特点及社会影响,进行了历史的考察。  相似文献   

9.
近代上海市场发育的若干特点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市场发育是近代上海经济发育的一条主线。本文阐述了上海市场发育的四个特点:(1)在全国居超前地位;(2)门类齐全,体系完整;(3)同内地、特别是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流域的联系十分紧密;(4)直接同国际接轨。作者认为,上海在全国率先建立起近代化的大市场,促进了上海的经济发展,使上海成为旧中国最大的近代化都审和多功能的全国经济中心。文章还强调这一历史经验为今天重振上海雄风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结合上海人口发展的历史以及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依据人口演变的特有规律性,对上海人口的未来发展进行了预测和分析,阐述了“九五”期间上海人口在期望寿命,增长方式,入托入国及入学人数,劳动力供给,人口老化,人口素质,人口的就业、分布、流动和迁移等10个方面的主要发展趋势及其可能的社会经济后果,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小野进  崔岩 《日本研究》2007,17(1):20-28
为了更深入地理解存在于东北亚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MMED)的形成,本文首先以日本的国民国家的形成为核心,讨论了国家主义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然后从国民国家的形成相关联的角度,考虑了经济发展的各种理论是如何看待国家的作用的。在概要分析明治时期经济发展历史的基础上,提出了日本的多层式经济发展模型(MMED)。最后概括了日本经济起飞时期的历史经验和二战后的产业政策,对MMED模型进行了历史检验。  相似文献   

12.
兰州新兴产业的因子分析选择及发展途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突出工业、工业强市”是兰州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同时也是兰州经济实现超常规发展的有效途径和目标。区域经济和产业经济发展规律表明,一个地区的产业发展不可能齐头并进,而必须以比较优势为基础确定轻重缓急的产业发展安排。本文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兰州新兴产业进行量化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系统地提出了兰州未来产业发展的重点和顺序。  相似文献   

13.
在经济增长分析中,结构变化始终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本文探讨高结构变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在生产函数基础上提出了分析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影响的计量模型,改进了传统的经济增长——技术进步分析模型。作者还应用该模型对上海的工业增长和结构变化进行了定量分析,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本文阐述了循环经济的含义、目前上海市循环产业运营与管理的现状和发展循环经济产业的优势,指出把发展循环经济确立为上海经济发展的基本战略目标,才能有效克服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环境与资源危机,实现上海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居住作为人民生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其小康目标是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本文从分析上海的居住现状和特点出发,参考了国际上所使用的与生活水平各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居住标准,提出了上海到本世纪末应该实现的小康居住目标,并对实现这个目标的意义和可能性作了较为细致的分析和论证。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运用宏观社会学理论和研究方法,客观地反映了近年来上海的人口转变进程及其未来发展趋向。作者从上海劳动市场的中、长期发展,外来流动人口对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影响和作用,妇女就业和提高妇女社会地位,人口年龄结构对上海劳动市场的发展、社会变革和提高生产率的正负效应,经济的转变与人口老龄化的关系,以及为保障未来发展而建立网络化政策等角度出发,就上海人口发展对劳动与经济的影响和作用问题作了多层次的剖析,并提出了上海人口划时代转变的两个前提:勾画具有承受能力的社会蓝图和制定积极进取的社会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7.
中国社会保障公共支出省际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借鉴社会保障制度比较研究的经典理论和模型的基础上,本文依据中国31个省份的年度截面数据对影响各省社会保障公共支出水平的因素进行了统计分析和模型检验。研究结果发现,中国各省级政府的社会保障公共支出水平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政府力量是造成各省社会保障公共支出水平差异的首要因素,其次是单位体制因素,再次是经济发展水平因素。  相似文献   

18.
本文是提交“振兴上海第三产业研讨会”的一篇研究报告。作者认为,保持并加强第三产业超前增长的趋势,使上海逐步形成以第三产业为主体的经济结构,应成为指导上海经济发展的战略思想。报告回顾了解放后上海第三产业的发展过程,通过分析第三产业落后对上海社会经济的消极影响以及上海经济功能转变的要求,阐述了发展第三产业的客观必然性;指出上海第三产业超前增长是合乎规律的现象,上海经济工作重点应逐渐转到第三产业上来。报告对“七五”时期上海三次产业发展方案进行了讨论,认为采用全市国民生产总值年增长率5.2%,其中第三产业年增长率10%,1990年第三产业比重上升到30%的方案,人力物力财力较有保障,也有利于上海经济结构的调整。作者强调,发展第三产业的政策实质上是发展商品经济;为了保证第三产业超前增长,需要一个商品经济的市场体系。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比较马克思和韦伯关于社会分层理论的基础上,运用多层分析的方法对上海的社会阶层进行了实证研究。本研究的中心概念是“职业地位”,它包括权力、财富和声望。作者指出,上海的主要社会阶层按职业由高到低排列为:党政机关企事业(包括私营企业主)负责人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职员阶层、商业工作者和服务性工作人员阶层、工人、农民。这些阶层在社会交往、社会关系和生活方式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别。他们之间的社会流动主要是结构性流动。社会资源配置机制首先是通过权力,其次是资本和劳动。最后,作者对中国的中间阶级和市民社会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本文运用耦合性原理,阐释了公路交通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并结合甘肃省公路交通的实际,通过建立计量模型对这种耦合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快甘肃公路交通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