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苗防备览》是清代后期关于湖南西部和贵州东北部苗族地区地理、政治、经济、风习等方面的综合性著作。其中《风俗志》一门介绍了生活在苗疆地区的苗族、土家族、仡佬族和汉族的风俗习惯。由于地理环境、人文环境、社会发展水平等原因,生活在湘西苗疆不同地区的汉人形成了迥然不同的风俗习惯。  相似文献   

2.
苗族的人类学研究已有150余年的历史,其成果蔚为大观.本文对此从四个方面做了简略的概述及评价:一、早期西方冒险家、传教士对苗地和苗族各支系的一般描述阶段;二、二十世纪初期--中期,西方学者和早期受西方文化影响的中国学者对一些苗族地区进行的人类学调查和研究;三、本民族的知识分子对本民族历史文化、风俗习惯进行的早期调查研究活动;四、上世纪中期--迄今,国内外苗族研究的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3.
作为物质和精神文化的结合体的体现——民族服饰,体现了该民族的生活面貌。本文基于中国民间设计艺术的价值取向审视苗族服饰纹样,对中国苗族聚集区的苗族服饰图案的艺术性和文化内涵和特点进行了研究,结合民族的风俗习惯、审美意识、文化积累及生活面貌,对苗族独特文化内涵在苗族服饰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漫话油茶     
吃油茶,是苗族的一种特有风俗习惯,不但每天自己要吃,每当客人到来,必要打茶招待。而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的油茶是誉满全国的。  相似文献   

5.
<正> 随着改革开放逐步深入,相比之下,苗族地区和内地发达地区及沿海开放地区的差距出现了逐渐拉大的趋势。苗族经济的发展问题已引起越来越多的人普遍关注,针对苗族地区经济发展迟缓问题,一个制约着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落后的经济心理,似乎还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如果对这个问题不及时引起重视,那么苗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将继续迟缓下去.  相似文献   

6.
<正> 一、研究目的 我国是一个有五十多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有各自的历史渊源、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等,这些都直接影响一个民族的人格形成,使各民族具有独特的人格特征。苗族是我国人数较多的少数民族之一,在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占有重要地位。但迄今为止,关于苗族人格特点的研究较少,本文旨在通过对苗、汉中学生人格特征进行  相似文献   

7.
历史上民族地区书院的创建对民族地区的文明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清代湘西苗族地区书院的创建,成为湘西发展史上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对湘西苗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认为湘西苗族地区书院的创建过程,是特定历史条件下民族文化互动交流的产物.湘西苗族地区书院的创建顺应了湘西苗族地区特有的文化生态,满足了湘西苗族社会对文明进步的迫切需求.  相似文献   

8.
<正>据"五普"统计,湖南共有苗族人口192万余人,约占全省少数民族人口的30%,主要分布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邵阳市城步苗族自治县、绥宁县,怀化市麻阳苗族自治县、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会同县、沅陵县等地。4月28日(农历四月初八),是苗族人民聚会欢庆的重大节日,在我省大部分苗族地区都十分盛行。苗族"四月八"源于苗族祭祀活动,  相似文献   

9.
<正> 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使世代生活在湘西自治州境内的240多万土家苗族人民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都发生了崭新的变化。特别是有极大相对稳定性的、由历史沿袭而来的、具体地体现在土家苗族人们的行为方式、风俗习惯、心理特征、价值观念上的、构成民族精神重要内容的传统道德文化出现了创造性的转型。当代湘西土家苗族人民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在治穷脱贫的艰苦实践中,继承优良传统,超越旧传统,创造新道德文化,有力地推动着湘西社会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10.
<正>贵州凯里地区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全国最大的苗族同胞聚居地,也是苗族山寨最为集中的地区,比较著名的有雷山县西江千户寨、郎德上寨、大塘寨、开觉寨、从江县岜沙寨。2007年5月,我们课题组人员一行,先后来到上述五个苗家山寨对其民居进行了实地考察,深入地了解苗族民居的建筑  相似文献   

11.
苗族接龙舞     
正湘西苗族接龙舞诞生在苗族古典祭祀仪式中,相传古代苗家太阳山有48条真龙,主管苗区行云降雨。每遇大旱,苗族男女老少就成群结对去接龙降雨,形成了苗族的风俗习惯。人们认为"接龙"能够祛病除灾,人寿安康,风调雨顺,年丰畜旺。因此,除抗旱起舞外,每年秋后的十月和春耕生产大忙前的二月或者大兴土木和办喜事时,都要举行"接龙"。举行活动时,苗族青年男女身着盛装,手持红伞,表演龙翻身、二龙抢宝、黄龙进门、关龙门等动作。苗族接龙舞动作优美、生动别致,基本步伐多用半圆步行走,似游龙蜿蜒,线条流畅。接到龙后,大家情绪热情奔放,舞者撑开了青布伞,伞伞相接,起伏旋伞,队形变化似龙腾虎跃,有如活龙驾雾之感。伞立起  相似文献   

12.
峒河苗风     
从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州政府所在地——吉首城西出发,出城不远,映入眼帘的便是峒河了。好友老石是峒河沿岸的苗族,很了解当地的风俗习惯,初春时节,我约老石沿峒河作了一次徒步旅游。  相似文献   

13.
梁世生 《民族论坛》2008,(2):32-33,27
<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乡风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方面,其具体内容包括农村文化、教育、医疗、风俗习惯、社会风气、社会治安等诸多方面。能否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一个以土家族、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集区,农村  相似文献   

14.
我们苗族同胞现有人口500多万,分布在黔、滇、湘、川、鄂、桂、粤等省、区。苗族主要经营农、林、牧各业,从工从商者甚少,又因交通不发达,故苗族地区的经济不活跃,富者不多。相比之下,贫穷落后,文盲众多。贵州的大部分苗族地区都属于贫困行列,其他省(区)的苗族地区也大都是贫困地区。这种状况已经引起广大苗族同胞的深切关注。  相似文献   

15.
<正> 解放4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的10多年来,湘西自治州苗族地区的经济有了很大发展。但与兄弟民族地区的发展水平相比,差距很大,特别是与全国、全省的经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更大。为此,本文就苗族地区如何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缩短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与各兄弟民族并肩前进的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刘莲玉 《民族论坛》2008,(10):18-19
<正>在历史的长河中,长期生活在湘西地区崇山峻岭中的土家族、苗族、侗族、瑶族、白族等少数民族群众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民间文化,形成了独特的民族语言、生活方式和民族风情。如,祭祖仪式类的土家族社巴日、毛古斯、梯玛跳神、苗族椎牛、苗族椎猪、接龙跳香;舞蹈类的苗族鼓舞、土家族摆手舞、侗族多耶  相似文献   

17.
<正>吕洞山地区是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保靖县水田河、葫芦、夯沙三乡镇苗族聚居地,这里的苗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苗鼓文化。它以其多样的表现形式,丰  相似文献   

18.
<正>湖南工业大学民族预科班主要面向全省招收少数民族预科生,学生大都来自湘西、怀化、张家界及一些民族自治县,包含土家族、苗族、侗族、白族、壮族、回族及畲族等多个少数民族。这些学生在宗教信仰、风俗习惯、语言等方面与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如语言方面,有些学生到校后甚至不会说普通话,而湖南省各地方言土语差异巨大,  相似文献   

19.
<正> 女性,在远古时代普遍受到尊崇,被人们奉为神圣而顶礼膜拜。苗族至今还把领袖人物尊为“仡奶”。自从男性登上统治的宝座之后,便剥夺了她们的权利,特别是受教育的权利。儒家鼓吹“女子无才便是德”,公开反对妇女受教育。在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妇女受害尤为严重。解放前,湘西苗族妇女受到初等教育,粗知文化的万不及一。建国初期,提倡男女平等,广泛发动妇女入学,积极培养妇女干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可惜,这一趋势没有继续发展下去,特别是在近些年来新的“读书无用论”的影响下,苗族妇女受教育面越来越小,成为苗族和苗族地区突出的社会问题之一。苗族妇女正在愚昧无知中悄悄沉论,这不能不令人忧虑和沉思。下面是我仅就一个县调查所得的情况:  相似文献   

20.
跳月,是湘西苗族地区古代盛行的一种自主婚恋习俗,是苗族未婚青年男女择配的盛会,也是苗族人民繁衍生息、文化娱乐与人际交往的一种重要形式。它体现了苗族人民崇尚自由生活、向往和谐与发展的民族心理模式。尽管这种婚恋习俗在今天的湘西苗族地区已经十分罕见,或者说甚至绝迹,但这种婚恋习俗的遗韵仍然渗透进民族的心灵之中,它像一首余音袅袅的民歌,将永远响彻在苗族历史的晴空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