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卡夫卡式”略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奥地利德语作家弗朗兹·卡夫卡(1883—1924)是本世纪初欧洲文坛上一位独特的作家,这位终身未婚、身体赢弱的保险公司职员,1935年,即他去世后的十一年,由其挚友马克斯·勃罗德违背他的把他的著作“全部予以焚毁”的遗愿,出版卡夫卡六卷本文集。尽管当时纳粹政权禁止其发行,但它却不迳而走,在欧美各国形成一股“卡夫卡热”。1958年又出版了卡夫卡九卷本全集。1963年为纪念卡夫卡诞生八十周年,在他的故乡布拉格举行了卡夫卡国际讨论会,卡夫卡成为一位有广泛影响的国际作家。1982年一位西德学者约阿希姆·翁塞德在他的专著《弗朗兹·卡夫卡》中指出,世界上研究卡  相似文献   

2.
殖民主义精神黑洞中的阳光——析英国电影《印度之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作家E·M·福斯特的小说《印度之行》发表于1924年,1960年改编 成舞台剧上演,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印度名导演萨蒂亚吉特·雷依六十年代就想拍摄这部影片,甚至连演员都已经物色停当。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影片没有拍成。  相似文献   

3.
舍·罗布桑旺丹于1910年出生在蒙古人民共和国巴彦洪戈尔省乌力吉图苏木(原赛音诺彦汗盟葛根喇嘛谢必乡)的一个牧民家里。八岁时读私塾,1924年在车车尔勒格满都拉县巴彦居力贺读小学。1927年在乌兰巴托文化教育部做秘书工作,在此期间他勤工俭学读完中学。1929—1930年赴苏联布里亚特教师进修班学习。毕业回国后,先在乌兰巴托市试验重点中学  相似文献   

4.
索尔·贝娄是二次大战以来美国文坛上最重要的一位作家,这几乎是极大多数文学评论家共同的看法。因为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他的成就与影响都可以与诸如海明威、福克纳那样的不世之材相提并论,被视为影响了一代人的小说大家,1976年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更奠定了他在当代美国文坛上的这种地位。索尔·贝娄原是一个俄国犹太人,1913年他们家从彼得堡搬到了加拿大的魁北克,1924年又举家迁居美国芝加哥。他曾先后在芝加哥大学和西北大学攻读社会学和人类学,1937年又进著名的威斯康李大学成了一名人类学的研究生。他特殊的家庭背景和专业知…  相似文献   

5.
由罗伊·查普曼·安德鲁斯、斯文赫定、亨宁·哈斯伦德·赫里斯坦森分别领导的美国中央亚考察队(1921—1930年)、中国—瑞典中央亚考察队(1927—1935年)、丹麦中央亚考察队(1936—1939年)以及尼古拉·康斯坦丁诺维奇·廖里赫和尤里·尼古拉耶维奇·廖里赫考察队进行的考察(1924—1928年),给西方蒙古学的发展以促进性的影响。这几支考察队并不是专门研究蒙古史的。他们的任务是多方面的,主要任务是:研究中央亚地区及其中心所在——蒙古的自然气候特点和古今动植物、地理构造,寻找原始人类的最早分布点等等。其主要成就在自然科学方面。  相似文献   

6.
莫泊桑与契诃夫、欧·亨利齐名,并称为世界著名的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莫泊桑出生于1850年8月5日。早在他进入鲁昂中学学习时,就尝试诗歌和戏剧的创作。由于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结识了诗人和剧作家路易·布耶先生,布耶就鼓励他写诗。同时,他也认识了当时法国著名的小说家居斯塔夫·福楼拜先生。认识福楼拜先生,可以说是他一生转折的开始。从此,莫泊桑就踏上了短篇小说创作的征程,开始了他一生中新的一天。事实证明,福楼拜不仅是一位天才作家,而且是一位卓越的导师。正是这位小说大师,因势利导,循循善诱,才把莫泊桑引向了小…  相似文献   

7.
哈贝勒(Gottfried Harberler)于1900年7月20日出生在维也纳附近的帕克斯多夫村,他是奥地利学派目前仍在世的代表之一。他在维也纳大学学习经济学,就教于弗里德里希·维塞尔(Friedrich Wieser)和路德维希·冯·迈塞斯(Ludwig Von Mises),获得两个博士学位,  相似文献   

8.
约瑟夫·康拉德(1857—1924)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他生于波兰,父亲是波兰民族解放运动的领袖之一,被沙皇统治者流放到俄国,并死在那里。康拉德十一岁便成为孤儿,十六岁时离开祖国,翌年在法国马赛登上一条商船,开始了长达二十年的水手生涯,  相似文献   

9.
阿弗里德·马歇尔(1842—1924),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世界著名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是英国剑桥学派的创始人。他的主要著作《经济学原理》(1890年初版),被西方经济学界看作是划时代的名著。本世纪三十年代以后,它在资产阶级经济学中的统治地位,虽  相似文献   

10.
M·M·斯贝兰斯基(1772—1839)是俄国十九世纪著名的法学家、国务活动家.他诞生在一个农村牧师的家庭.从青年时代起,他就刻苦攻读、博览欧洲的政治文献,尤其是刻苦攻读法国启蒙派的著作.1791年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彼得堡宗教学院.1797年开始在元老院里任职,曾先后担任亚历山大一世的御前大臣、司法部付部长,国务会议主席等职.1808年底,他受亚历山大一世的委托,拟定了《国法概论》(1809年)《国家法典草案》等提案.他的国家机构改革方案(下称改革方案)就是在这些提案里提出来的.但由于大贵族的激烈反对,改革失败.1812年春斯贝兰斯基被贬流放.斯贝兰斯基的“改革方案”早已引起了俄国及西方学术界的重视,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末到二十世纪初,俄国著名学者尼·伊·屠格涅夫,(?)·阿·科尔佛,尼·格·(?)尔尼  相似文献   

11.
《阅读与作文》2011,(3):10-13
诺贝尔是以马利·诺贝尔和卡罗琳·诺贝尔的第4个儿子。以马利·诺贝尔是一位发明家和工程师,1827年娶了卡罗琳。这对夫妇有8个孩子,但只有阿尔弗雷德和3个兄弟长大成人。阿尔弗雷德小的时候易生病,但与母亲关系亲密,年幼就对知识表现出活跃的好奇心。他对炸药很感兴趣,跟父亲学习了工程基本原理。其间父亲在生意上的尝试屡遭失败,  相似文献   

12.
罗扎诺夫·瓦西里·瓦西里叶维奇生于1856年4月20日科罗特罗姆省维特鲁加市,逝于1919年2月5日谢尔季叶夫巴萨特市。名作家,历史学家,哲学家,政治评论家。童年在科斯特罗姆渡过。父亲去世后,家庭生活极其不稳定,不仅生活负担沉重,而且罗扎诺夫一家人精神不振。和兄长,继父以及性格易受刺激而操劳过度母亲一起渡过的童年给他留下凄凉的回忆。古希腊及历史小说的情节虽说开拓了他的头脑,然而他平时性格内向,童年时代就饱受家庭生活的孤独。起初就学于西姆比尔中学,后来转到下城中学。罗扎诺夫在中学2—3年级就已拜读Г·勃克利,К·福赫特,Д·И·比沙列夫的作品,象他同龄人一样非常欣赏物质主义和实证主义。然而学业快要结束时发生令人不快的事,家庭生活发生了重大变化,罗扎诺夫失去了母亲。  相似文献   

13.
德国法西斯头子阿道夫·希特勒从我们这个星球上消失已经快半个世纪了,但是他给人类造成的灾难却仍然留在人们的记忆中。历史是一面镜子,它从正反两方面来总结经验和教训,以利于保卫今天的和平事业。深入地研究希特勒及第三帝国的兴衰史,分析它们所以能在人类历史上猖獗一时而最后导致灭亡的原因,也许是有益的。《我的奋斗》第1卷于1925年秋季出版,第2卷于1926年出版。严格说,它不是希特勒的亲笔作。它是1924年希特勒在兰兹堡要塞被囚禁时,由他口述由鲁道夫·赫斯记  相似文献   

14.
几年前,我刚一就任《消息报》驻罗马通讯员时,就结识了费奥多尔·费奥多罗维奇·沙利亚平——费奥多尔·伊万诺维奇的儿子。我记得他把一幅由科罗文、谢罗夫和他本人费奥多尔·伊万诺维奇共同画的父亲肖像寄到莫斯科,真费了不少劲!虽然我们年龄相差很大,但却交上朋友了。我不只一次去过他在圣托马昨一达库因诺街上那所朴素的住宅。费奥多尔·费奥多罗维奇也常上我家来。 当我准备为报社写回忆费奥多尔·费奥多罗维  相似文献   

15.
李季     
<正> 李季(公元1922·8·16—1980·3·8),中国现当代著名诗人,曾用笔名:里计、李寄。出生于唐河县祁仪镇的一个农民家庭。念了半年初中,即于1938年奔赴陕北参加革命,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后,1939年7月至1942年9月,在太行山敌后根据地任八路军总部某连指导员、联络参谋。1942年冬至1947年间,从太行山转到陕北三边担任小学教师和县区行政干部及地方石印小报编辑。他的代表作著  相似文献   

16.
易司马仪是伊朗萨曼王朝的第二任统治者(27/892—295/907),他在这个伊朗民族王朝中,扮演了一个极为重要的角色,他的各项改革在伊朗乃至中亚史上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打算就他的改革活动作一初步探讨.一、易司马仪的上台易司马仪·伊本·阿赫马德(lsmail jbn Ahm~ad)于234/849年出生在河中地区最著名的萨曼家族.据说他的祖先萨曼是萨珊朝大将巴赫兰·处  相似文献   

17.
《阅读与作文》2011,(5):12-15
詹姆斯·沃森生长在美国伊利诺斯州的芝加哥。他是一个神童,15岁就进入芝加哥大学。4年之后,他取得了动物学学士学位,继而在印第安纳大学攻读该学科的博士学位。当他得知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正在进行生物分子研究时便在丹麦的哥本哈根大学投身于该项研究。1951年,沃森加入了弗朗西斯·克里克在剑桥对此项目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老宇妥·元丹贡布 老宇妥·元丹贡布(),于藏历土蛇年七月十五日(唐开元十七年,己巳,公元729年)出生在前藏堆龙·吉那地方的医学世家。他的曾祖父洛哲希宁是藏王松赞干布的御医,祖父斋杰加嘎尔巴札是藏王贡日贡赞和芒松芒赞的御医。父亲宇妥·琼布多杰是藏王都松芒波杰的御医。母名嘉巴曲珍。 他从三岁起,在父膝前学习藏文写读,听讲医理,颖悟敏锐。五岁时,随父受“甘露化  相似文献   

19.
威廉·帕特里克·希特勒于1911年在英国出生,30年代初移居德国。他的叔叔德国元首阿道夫·希特勒曾向他下最后通牒:要么加入德国国籍,要么就离开德国。他选择了离开,并于1939年抵达美国。美国宣战后,帕特里克·希特勒请求加入军队,遭到拒绝。于是,他在1942年3月3日直接写信给罗斯福总统进行请战。尊敬的总统先生:恶名昭著的德国元首现在丧心病狂地想要奴役世界上所有自由的人们和基督的信徒。而我是他惟一的侄子。在您睿智的领导下,人们不分种族不分民族,一起进行战争,这场战争意义重大。当今,世界上每个人都必须回答这样的问题:自己应为谁…  相似文献   

20.
黑色幽默是一个六十年代流行于美国的文学流派。为代表的有布鲁斯·杰·弗里德曼、托马斯·品钦、约翰·巴思、约瑟夫·赫勒、小库尔特·尼格、库特·冯尼格等十几位作家。他们用辛酸却又是尖刻的、悲观甚至是绝望的笔调,描绘出一个荒唐可笑、支离破碎的世界。他们在探索不同于传统小说的艺术表现手法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鲍里斯·维昂(1920—1959)是法国文坛上的一位黑色幽默作家。他早在1947年就发表了其代表作《似水年华》。这是一部成功的黑色幽默小说。作品描写了一对深深相爱的青年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