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力  曹萌 《社会科学论坛》2011,(11):230-234
察哈尔抗日同盟军是20世纪30年代初兴起的一支抗日武装,它的成立是由多方原因促成的,其中,中国共产党对于抗日同盟军的建立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民族危机不断加剧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与冯玉祥再次合作,建立了察哈尔抗日同盟军,抵抗日寇侵略,在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2.
1937年7月,日本法西斯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全面侵华战争。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严重关头,国民党终于放弃了“剿共”政策,实现了与中共的抗日合作,但抗战时期国民党的联共抗日政策却随着抗战形势的变化而不断发生演变。1936年12月,西安发生了国民党东北军、西北军对蒋介石的兵谏─—“西安事变。”该事变在共产党的努力下得以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不仅是中共的‘通蒋抗日’到‘联蒋抗日’策略方针的转折点,而且也是中国国民党由‘剿共’内战到国共合作抗日政策重大转折的开端。”①还在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谈判过程中,…  相似文献   

3.
瓦窑堡会议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策略。毛泽东深入论证了广泛争取国民党地方实力派抗日合作的可能性和必要性。阎锡山是华北地方实力派的代表人物并控制着扼制红军东进抗日通道和晋绥战略要地。毛泽东充分估计到争取阎锡山抗日合作的重要意义:坚持以抗日为旗帜,以实力为后盾,诚恳交友,共谋发展,成功地争取阎锡山的合作,对于中共赢得山西乃至华北敌后的大好抗战局面可以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高正礼 《江汉论坛》2001,2(5):40-43
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地方实力派抗日统战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促进了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二者在抗战中的军事合作,构成了国共两党军队并肩抗日的主体;抗战相持阶段,中共通过争取地方实力派的同情和中立,粉碎了顽固派的三次反共高潮,维系了中国的抗战局面;抗战后期,中共与地方实力派,尤其是与西南地方实力派的合作,推动了大后方民主宪政运动的发展,推动了中国抗战的胜利。  相似文献   

5.
1937年,宋美龄在争取苏联援华抗日的交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她参与国共第二次合作谈判的斡旋协调,促进了抗战初期两党合作抗敌局面的形成;她还身体力行积极投身于抗战的实际工作,致力于争取国际援助的对外宣传活动。联苏、和共、抗日,宋美龄作为中国政治舞台上具有特殊影响的人物,在中国由内战转向抗战的关键一年,作出了顺应时代潮流的正确抉择。  相似文献   

6.
对于西安事变,史学界一向评价甚高,认为它是由国内革命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对推动国共再次合作、团结抗日,起了重大的作用。对此,我有不同的看法,愿就教于史学界同仁。我认为,国民党统治集团对日本由妥协退让转变为抵抗,根本原因在于日本侵略者扩大了对中国的侵略,危及到国民党集团的统治,使它从本质上有了抗日的愿望和要  相似文献   

7.
在抗日民族解放战争期间,国统区抗日知识分子与其它地区的抗日知识分子一样,也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一贡献不仅表现在抗战的政治、文化、军事、科技和国民外交方面,而且也表现在抗战理论方面的建树.这里,笔者试对国统区抗日知识分子在抗战理论方面的贡献作一探讨.在从事这一问题的探讨之前,有必要对抗日知识分子的概念作一界定,并对国统区抗日知识分子的类型作一划分.本文依据“九·一八”事变后中国知识分子的抗日实践认为,抗日知识分子是以直接或间接方式主张、参加、支持和同情抗日救亡斗争的知识分子.而与抗日知识分子有本质区别的概念为“汉奸知识分子”.抗日知识分子在不同地区依据不同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类型.就国统区抗日知识分子而言,依其社会地位与政治态度,大致可划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由胡适等为代表的资产阶级右翼知识分子所构成,是国统区抗日知识分子的一个组成部分;第二种类型是由沈钧儒、邹韬奋、王造时等为代表的资产阶级左翼知识分子和由青年学生代表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所构成,是国统区抗日知识分子的主体部分;第三种类型是由郭沫若、茅盾等为代表的无产阶级知识分子所构成,是国统区抗日知识分子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上三种类型的划分,大致包容了国统区抗日知识分子的全部.当然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现代性得以顺利生成的一剂良药。由于有了邓小平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文化科学化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系统理论 ,中国的现代性的生成才找到了合理解决的思想和原则 ,当代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才得以全面、迅速、良性的拓展  相似文献   

9.
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根据地内部不同阶级阶层之间、政府与民众之间、党派团体之间的各种矛盾,相互交织,错综复杂。中国共产党抓住这些社会矛盾的利益关系突出这一特点,找到了调节各阶级之间利益关系的平衡点,综合运用行政、政策、法律等手段,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解决抗日根据地社会矛盾的利益调节机制。抗日根据地社会矛盾的妥善解决,不仅促进了根据地社会经济的发展,保障了抗战物资所需,而且巩固扩大了抗日民主政权的社会基础,为中国共产党争取抗战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政治合作与政治冲突的互动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治合作与政治冲突的互动关系研究是冲突政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对它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对达尔有关思想的内在的逻辑、原理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讨的基础上,我们指出,政治信任是政治合作与政治冲突互动关系得以形成的前提和基础;合作与竞争相互支撑,在此基础上才会有选举制度、分权制度、政党制度这样一些多头政体的关键制度;多头政体有赖于一种把政治冲突视为合作秩序的一个因素并受到合作秩序限制的公民文化;妥协是冲突在受到合作的限制的情况下的正常而又令人想往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正> 山东抗日根据地是全国主要根据地之一,地处华北敌后战场的东南端,是联系华北与华中两大敌后战场的枢纽,对牵制、打击日伪兵力,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在抗日敌后解放区的建设中,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建设,占有重要地位,积有丰富的经验。本文试就山东抗日根据地的经济建设历史进行概述,以求得同志们的指正。一、一九四一年至一九四三年山东根据地经济建设方针政策的确定  相似文献   

12.
抗战时期沦陷区妇女的抗日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册上不可缺少的一页。沦陷区妇女抗日斗争的历史向世人揭示;中国共产党是沦陷区妇女抗日斗争的发动者、组织者和领导者;沦陷区城市的妇女,主要以隐蔽、秘密的形式从事抗日斗争;沦陷区农村的妇女参加抗日工作比较普遍和深入,牺牲也十分惨重;沦陷区妇女抗日救亡,以秘密斗争为主要形式,但在某些地方,妇女也直接参加抗日武装斗争.沦陷区妇女艰苦卓绝的反日斗争,配合了根据地、国统区的抗日战争,打击了日伪统治。  相似文献   

13.
百团大战后,中共领导的抗日事业面临严重困难。亲历者的口述回忆资料表明,当时,中共在根据地推行的多项措施,都促成了根据地农民的精神解放,根据地农民因之而成为中共抗日事业的支持者和参与者,中共当时的困难局面,由此得以扭转。  相似文献   

14.
第二次国共合作,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这次合作“酝酿时间很长,差不多‘九·一八’后就逐渐向着这个方向发展。”在重谋国共合作问题上,中国共产党表现了很大的主动性,并根据形势的变化,不断调整自己的政策,其中从“反蒋抗日”向“逼蒋抗日”方针的转变,为实现第二次国共合作,完成抗日大业,奠定了基础。我党这个方针的转变,是几方面原因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中国抗日战争是在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进行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刚建立时,毛泽东就指出:“这在中国革命史上开辟了一个新纪元”,“将对于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发生决定的作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之所以能够形式,最关键的因素是由于中国共产党制定了正确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考查这一正确政策制定时所经历的由抗日反蒋—一逼蒋抗日——联蒋抗日的复杂过程,对于帮助我们认识过去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和今天的“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和实行,都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16.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随着抗日战争局势的变化,为了适应抗日战争形势的需要,使各战区邮政能够互相畅通,在中华邮政协助抗日的前提下,为了更有效地保证国统区与根据地之间的信息畅通,更好地合作抗日,中国共产党首先提出国共两区正式通邮的号召.晋绥边区为切实贯彻通邮号召精神,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保障了国共两化信息畅通,为更好地合作抗日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7.
社会距离与农民间的合作行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合作的发生有两个必要条件:一是必须有可供选择的合作者;二是行动者之间相互信任.对于农民群体来说,较近的社会距离虽比较容易建立信任感,但由于人的精力所限而决定的近社会距离人群规模过小,进而导致农民找到适当的合作者的机会大大降低,使农民之间真正的合作较少发生;与此相反,较远的社会距离虽可以让农民找到足够的可供选择的合作者,解决了合作者问题,但由于农民特有的人际信任结构决定的相互信任的缺乏,也同样使合作行为很少发生.所以,社会距离过大或过小都会导致农民合作行为的减少,中等社会距离的农民之间才最容易发生合作行为,从而使合作行为发生率曲线呈"倒U"状.因此,在增大农民近社会距离人群规模没有太大的空间的情况下,促进农民间的人际信任向制度信任或契约信任转化,从而使远社会距离的农民间较易建立相互信任感,才是提高农民间合作的最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强化党的领导、进行根据地建设、开展武装斗争和土地改革是刘少奇敌后抗战思想的四个组成部分。他认为,加强党对抗战的领导,要从党的组织建设和思想建设入手;进行根据地建设,重要的是要抓抗日游击战争根据地的建立与抗日民主政府的组织;开展武装斗争既要有站在抗日前线的抗日的军队和那些武装起来的人民,又要广泛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开展土地改革,必须为土改立法并总结推广土改成功经验。这四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刘少奇成功领导敌后抗战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正> 山东抗日根据地是抗战爆发后山东党组织领导山东人民建立起来的。1939年春,罗荣桓同志率领八路军115师主力一部来山东,使山东的抗日局面为之一新;发展了抗日武装,扩大和巩固了根据地。但是到1942年,由于日寇发动大规模的“扫荡”和国民党顽军不断制造磨擦,山东抗日根据地却出现了困难的局面,部队减员四分之一,根据地缩小三分之一,并形成被敌、顽分割交叉的情形。这种困难局面的到来,与当时山东分局党内主观上的错误是有很大关系的。分局在  相似文献   

20.
今年是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五十周年.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工农商学兵、各民主党派、抗日团体、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广泛参加的一次全民族抗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