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变色龙》是十九世纪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的讽刺揭露小说,发表于一八八四年,它在契诃夫的早期创作中占有极为突出的地位。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在俄国历史上是极其黑暗的一个时期。列宁说过,当时的俄国整个是一座牢狱。沙皇政府残暴的高压统治窒息着整个俄罗斯。丑恶的社会制度到处在繁殖着罪行和恶德,社会风气糜烂不堪。契诃夫的这篇小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一罪恶现实,揭露和鞭挞了腐朽的沙皇专制制度。小说的题目本身就具有强烈的讽刺意义。“变色龙”是一种蜥蜴类的动物,它为了进行  相似文献   

2.
张建伟 《齐鲁学刊》2012,(3):152-155
《无字》饱含了张洁的生命和感情,是其思想与艺术积累的一次总爆发。《无字》对于张洁创作的意义,在很大程度上呈现为对其创作中的男神镜像的建构和解构。张洁创作中的男主人公由"男神"到魔鬼的蜕变是她内在矛盾冲突的多向呈现,这多向呈现可作为研究张洁思想性格变化的依据,她的思想性格的矛盾冲突又形成她文学创作的种种新面貌。  相似文献   

3.
张洁是新时期女性作家的突出代表,她以独具的侠骨柔肠创作出一部部优秀的文学作品。从1978年的处女作《从森林里来的孩子》至1998年发表的《无字》20年的文学创作中,始终贯穿着人与爱的主题。在张洁一系列的创作中,有一部作品令人难以忘……  相似文献   

4.
张文娟 《齐鲁学刊》2004,(6):110-111
基于张洁一贯的女性主义立场,《无字》无疑是一部关于女人的历史性作品。从《爱,是不能忘记的》到《无字》,经过了执着呼唤理想真爱、寻求女性方舟庇护、揭开两性温情面纱、切号母亲历史的脉搏,张洁的作品是一个诠释两性以及人类不可回避的问题序列,从中我们可以清晰窥见张洁对文学和现实的二重世界进行探索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5.
吴惠敏 《江淮论坛》2003,6(4):126-130
本文利用近年来凌叔华研究新成果--《凌叔华文存》、《凌叔华年表》中的若干史料,从影响研究的角度,在原先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论述了契诃夫对凌叔华小说创作的影响。文章通过比较分析指出:凌叔华的成名得益于契诃夫;凌叔华受契诃夫的最重要的影响是冷静幽默的艺术风格。同时,作者还指出凌叔华具有终生不悔的契诃夫情结,在她的阅读、翻译、戏剧创作和评论、文艺观等等方面都体现出了这种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王薇 《重庆社会科学》2006,(1):66-69,81
巴金反映抗战时期平民生活的长篇小说《寒夜》是其写“小人小事”的巅峰之作。作品中“小人物”形象和冷峻的基调与巴金的其它作品相异,却与俄国作家契诃夫的“小人物”系列形象及其一贯基调有很大的相似性。本文从《寒夜》与契诃夫小说表面的相似性中找出差异点,在更深的层次上找到巴金受契诃夫影响的契机,分析了产生这种影响的途径和实质,以及在《寒夜》中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7.
契诃夫一生写了七、八百个中、短篇小说和约二十部剧本,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的大师。《宝贝儿》就是他的短篇小说代表作之一。《宝贝儿》写于1899年,它和契诃夫的其他许多作品一样,是俄国十九世纪最后二十五年社会生活的现实主义的反映。那时俄国正处在极端反动的沙皇统治时期,资产阶级的民粹派运动已经彻底破产;马克思主义的工人阶级革命运动正在成长,为将来的斗争积蓄力量。民粹派不了解工人阶级在革命中的先进作用,认为主要的革命力量是农民;但他们并不了解农民的实际生活和利益,得不到农民的拥护。于是民粹派的秘密组织“民意党”决定不依靠人民,而用个人的力量来跟沙皇专制政权进行斗争。1881年3月1日,民意党  相似文献   

8.
目前人们一般对张洁的“大”散文缺少关注,其实,这些“大”散文占了张洁散文创作的绝大部分,而且它们很鲜明地反映了张洁心灵深处与主流意识形态的契合,那就是她的爱国主义精神、共产主义信念和乐观主义品质.这与她诚实、正直、进取的性格是分不开的.散文是最自由的、最真实的,并且“有一种人便有一种散文”,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张洁的散文也反映了她自己的心曲.  相似文献   

9.
纵观国内当今契诃夫研究领域,对其小说研究较多而对其戏剧探索相对薄弱;在契剧研究中,单篇论文较多而专门著作鲜见。陈晖的专著《契诃夫戏剧创作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10月出版),致力于全面观照和综合研究,特别是抓住四个要点,突出一个关键,把握一个核心,显现其专题探索的开拓性和优长点而引人瞩目。  相似文献   

10.
凌叔华是中国现代文坛著名的女作家之一 ,她活跃在二、三十年代 ,曾与冰心、丁玲齐名 ,是“新闺秀派”的代表人物 ,近年来学界对她的研究成果不断。本文试从影响研究的角度 ,论证契诃夫对她成名阶段所起的重要作用。 192 5年是凌叔华小说创作生涯中极其重要的一年。 1月 10日《现代评论》发表了她的成名作《酒后》 ;周作人与鲁迅分别在《京报副刊》和《语丝》上著文评论此文 ;著名喜剧作家丁西林将《酒后》改编为同名独幕剧。① 一时间模仿者甚众 ,以至形成了名噪一时的“酒后派”。② 良好的开端催发了凌叔华旺盛的创作热情 ,仅此一年她就…  相似文献   

11.
季红真文学批评管窥●李秀萍季红真从事文学批评的源头,是在大学时代。在她读大学二年级时,张洁的短篇小说《爱,是不能忘记的》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季红真参与了这次论争,在《读书》杂志上署名禾子发表了《爱情、婚姻及其他》一文,从此走上了文学批评的道路。此...  相似文献   

12.
女性在历史与现实中的生存图景、命运际遇呈现出的失败姿态展示了悲剧性的女性宿命。这样的主题在以女性代际延续为主线的小说中得到更加完整的阐释。一些满怀焦虑的女作家从母系的发展脉络中发现并感受着女性人生的不幸与惨败 ,在她们的笔下是充满困惑的文本 ,留待我们解读并为此寻找出路。萧红的《红玻璃的故事》、铁凝的《玫瑰门》及张洁的《无字》三部作品就从女性生命历程的视角展示了女性不幸的人生遭际 ,使女性的悲剧历史以形象的方式得以展现。  相似文献   

13.
喜欢张洁小说,是因为她有独特的女性视角,女性写女性让人感到真实鲜活,不像传统文学中有的男性作家揣摩女性心理而作有男权之嫌。而且,作为一个女性作家,她对女性的解放和独立的关注有着自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她的思考是严肃而深沉的。《方舟》中的三位女性都是在文革中成长起来的,既没有前一代人的自信,也没有后一代人那么悲观,足见其是属于坚强一类。她们是离了婚或形同离婚的独立女性,荆华是理论工作者,梁倩是电影导演,柳泉是外贸部门的翻译,她们是当时凤毛麟角的高级知识分子,然而,她们在走出家庭寻求在社会上的立席之地…  相似文献   

14.
《聊斋》“短篇”,是与《聊斋》“大篇”对举的一个概念,与我们通常称谓的“短篇小说”不是一码事。特为先作说明。《聊斋志异》号称“短篇小说集”,有人还把它的作者蒲松龄,与现代世界短篇小说之王的契诃夫相提并论。其实,“三会本”《聊斋》所收504篇(包括附录九篇)作品中,堪称现代严格意义上的短篇小说的,大约只有一百七八十篇。这一部分作品,大多篇幅  相似文献   

15.
早在六十年代,林海音已经蜚声台湾文坛。而大陆读者认识她,则在她的成名作《城南旧事》搬上银幕以后。不久,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相继出版了这部佳作,深深的乡愁国恋感动着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心,而希望读到她更多的作品,为此,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了她的另一重要小说《孟珠的旅程》,以飧读者。如果说《城南旧事》是由几个系列故事组成的思乡曲,那么,《孟珠的旅程》则是一首优美动人的叙事诗。它叙述一个名叫孟珠的少女的人生旅程:徐蚌会战,失去了父亲,母亲  相似文献   

16.
随着对民族志写作认识的不断拓展,人类学界逐渐将契诃夫视为同行,但对于《萨哈林岛》又有着相互矛盾的认知和理解。《萨哈林岛》是契诃夫思想由个人性的伦理道德解释转变为结构性的社会改良(或革命)期待背景下完成的调查和写作。流放犯们被动组织起来的“临时社会”之临时性,层层贯通了萨哈林岛的生计、劳动、身份、婚姻家庭、村落生活等方方面面,并与生活分配制相互促生、相互适应。不过,“临时社会”之所以生成,是由不负责官僚等级制和法律的悬置共同制造出来的,是人的无意义感与社会的制度体系相互构造的产物。以“临时社会”为核心线索,可以重新阐释《萨哈林岛》所提供的系统行为资料,重新审视和理解《萨哈林岛》的民族志知识品质和价值,补充文学研究所忽略的面向,呈现早期民族志写作丰富、多元的实践样态。  相似文献   

17.
十九世纪一位聪明的俄国观众,在看完《海鸥》的最早演出之后,曾给契诃夫写信说:“你这剧本里有着生活本身……几乎没有一个人看懂了它那内在的,严酷的讥讽。”的确,意蕴极其含蓄,隐晦,丰富是契诃夫剧作的艺术特色之一。他常常从充满抒情基调的,日常生活的轻描淡写中,或通过人物凝炼的语言,停顿,叠句,或通过某一道具的重复出现等方式,埋下各种伏笔,哑谜,令人读后不得不久久去思索,咀嚼与回味其中的各种含意,从而理解它的深刻的思想内容。他的四幕喜剧《海鸥》以热爱幸福、自由的海鸥来隐喻,对比一些沙俄社会献身艺海的贵族阶级,小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他们当然不可能是不食人间烟火,超然于世俗之外  相似文献   

18.
肖红以《生死场》蜚声于中国文坛,并以《生死场》奠定了她明丽,清新中蕴含着粗犷的风格,使她的创作,别具一格于中国现代文学的园地里。对肖红《生死场》的成就,文艺界评论基本是一致的,但对《马伯乐》等小说的评论,说法并不一致。在有些文学史的课本里,认为肖红“继《生死场》之后写出的《马伯乐》和《呼兰河传》等似乎是在走下坡路了”。或者是说她在困居香港时期的作品,没有反映出那个时代的气息,看不到“火热的希望”,“充满了怀旧的情绪,失去了她早期创作的光彩。”众说纷云。我们认为,肖红困居香港期间完稿的《马伯乐》等作品,有着她内心的苦闷之情,但并没有离开那个时代,仍可听到时代的声音,使我们仍然看到她关注着祖国人民的命运。  相似文献   

19.
一、窦娥的卒年和贞节观念《窦娥冤》对窦娥一生经历作了概察:她七岁别父,作了童养媳;十七岁与夫成亲,不上二年丈夫“害弱症死了”,接着守寡三年;正当她孝服将满的时候,遭张驴儿的坑害,被贪官杀死。照说她死时正好二十二岁。但《元曲选》中的《窦娥冤》在两个地方出了破绽:一是第一折窦娥的自白:  相似文献   

20.
张洁的《无字》文本采用了具有原型意味的意象来展现女性视角观照下的女性意识,通过“塬”的意象对女性灵魂和生命创造力进行赞美;通过火的意象来象征女性灵魂的涅磐,焚毁男性的残酷力量,方法独特,意味深厚,极富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