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0 毫秒
1.
从跆拳道推广发展的历程,以及所取得的成功之处进行分析,从而得出一些对中国武术发展有益的启示。它促进世界人民对博大精深的中国武术的了解,有利于扩大中国武术的对外宣传,加快武术的国际化步伐。  相似文献   

2.
《可乐》2010,(6):M0001-M0001
为什么武汉有这么多跆拳道馆?前不久,有网友在腾讯·大楚网上发出疑问,引起大家对武术的热议,点击率过万。楼主引用了《可乐)2010年第5期里面的《中国武术竞技力真相》。该文说,中国武术并没有传说中的或者我们大多数人想象中的那样“神”,特别是其竞技力,把所谓的“高手”放到搏击擂台上,根本就支撑不了多长时间。  相似文献   

3.
武术作为中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全民健身计划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学校又是推广、发展、普及武术的重要阵地。随着高校基础课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体育课教学改革的不断完善,现行的教学内容弊端越发突出,不能达到武术教学的目的。针对当前高校武术教学内容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拓宽发展高校武术教学的新思路,意在提高高校武术的教学水平,推动中国武术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从韩国跆拳道运动探索中国武术国际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韩国跆拳道运动国际化成功发展和普及的过程,进行剖析和论述,阐述了跆拳道的发展对中国武术国际化发展的启示.提出了中国传统武术与散打进行有机结合,形成统一的、新型的中国武术技法,并进行统一规划、制定科学有效的国际化发展运作体系和管理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5.
武术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流传于世。武术不仅仅属于中国人民,而且属于世界人民。如何让武术更快地走向世界,本文通过对同属亚洲运动的跆拳道和武术,从运动发展、传统礼仪精神、段位制和竞赛的基本理念四方面加以比较研究,并指出武术可以借鉴跆拳道的方面,从而加快武术走向世界的步伐。  相似文献   

6.
中国武术文学源远流长,它以武术文化活动为基础,与社会历史发展密切相关。中国武术诗歌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中国武侠小说的产生和发展有其自身的轨迹,体现了东方人特有的审美理想与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7.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和中国武术本身及其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科学精神的缺乏,人文精神的缺失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将西方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渗透到武术的继承和发展及武术的教育之中,同时也应该向西方社会充分展示中国武术文化的精华。  相似文献   

8.
中国武术历经几千年的发展,蕴涵了深厚的文化内涵。本文从武术运动所具有的深刻文化内涵入手,阐述了这一项目的发展内因及其走向世界具有的必然性,并就如何使武术文化走向世界的几点外因进行剖析,使其推动武术运动及武术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国武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与独特的精神内涵。目前中国武术文本的对外翻译实践却存在着一词多译、误译、乱译等普遍问题;在翻译策略方面,异化与归化之争旷日持久。针对这一现象,本文从跨文化传播与杂合理论的内在契合性出发,提出“归化+异化的释译求‘合’”翻译策略,探讨武术文化“在对话中求生存,在杂合中求主宰”的社会价值,以期为中国武术跨文化传播以及中国文化“走出去”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韩国的跆拳道运动在中国迅速市场化发展,其成功的经验有:明确的宣传定位、文化象征定位、传承主体的定位、运动功能定位、需求定位等;集中管理、连锁培训、自主经营的良好的经济运作模式也是其成功的条件。中国武术市场化运作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在其市场化进程中呈现弱化趋势,借鉴跆拳道的成功经验,寻找中国武术市场化发展的出路,为中国武术现代化的发展提供一点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中国武术通过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不断粘附和涵摄,形成了具有东方文明所特有的哲理性、科学性和艺术性的武术文化体系。本文就中国武术文化理论进行深入研究,为弘扬中国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推动武术文化国际化发展,提供文化学意义上的理论信息。  相似文献   

12.
对传统武术审美之“和谐”特征的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荣  李高  陈冲 《宿州学院学报》2009,24(3):45-47,61
武术之美是东方的古老文明之美的缩影。中国武术具有丰富多彩的“美学”思想和价值,在内容和结构上都倾注了极为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文化意识。文章通过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的方法对传统武术的审美特征中的和谐美、形神美进行研究,目的是为弘扬武术文化,更好、更快地推动武术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内涵博大。其中的武术套路文化底蕴丰富,具有很强的技击性和艺术美感,劲力协调,姿势优美,关节灵活,反应敏捷,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观赏性是武术套路中劲力的显著特征。本文通过对武术套路运动中力度表现方式及对运动训练影响的比较分析,提出解决武术套路运动中力度表现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资本全球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历史过程。中国传统武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成熟于中国的农业社会,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和时代性。在资本的作用下,随着中国传统社会的改变,中国传统武术所依赖的经济基础以及社会形态也逐渐改变。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传统武术的"传统性"显露无遗,面临生存和发展的巨大挑战。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传统武术除了有强身健体和修身养性的功能,还有着武术的技击价值,这对于武术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传统武术发展到现在,武术主要的运动形式便是套路练习。它既蕴含着现代武术的技击价值及作用,也通过套路演练充分体现了武术的神韵。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继承、变通、探寻的眼光,用一定深度的对比考量,并结合事例,提出用淡化的方法浓缩武术核心精华,然后增加传统武术发展的渠道,试图找到传统武术从当今走向未来新的发展路径,使武术这颗中华民族的瑰丽宝珠随着时代的发展永放光芒。  相似文献   

17.
中华武术这一悠久传统的民族体育运动项目,自产生与发展至今,始终师承着“习武先修德”这一传统思想道德理念。然而,在不同的社会,不同的发展时期,有其不同的道德规范及要求。道德规范作为人类道德行为的基本准则,是对一定社会的人们提出的道德要求,道德规范在现今的社会主义思  相似文献   

18.
五年来,中国传统武术的研究表现为两个视角:一个是传统式的本体研究,一个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式视角。许多学者在此前研究的基础上开始更加注重从后一个视角关注中国传统武术的发展现状与未来,更加重视中国传统武术在国内及国际上的出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