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试论科学自我实现观在历史唯物论中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历史唯物论中,科学自我实现观应该成为其中的理论构成部分。阐发科学自我实现观是当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回答西方人本主义自我实现理论所提出的某种理论挑战以维护历史唯物论基本立场、观点的需要;该理论的提出和阐发构成了历史唯物论研究的新视角、新内容,有助于使唯物史观更加全面、具体、丰富、深刻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出发 ,指出现代西方人本主义的抽象自我实现观的重要特征之一 ,是割裂了人的社会责任和自我实现的辩证关系 ,结果必然导致理论自身和理论与实践的矛盾。然而 ,实际上人的自我实现与人的社会责任是辩证统一的 ,自我实现本质上是人的客观社会发展要求的主体能动形式 ,履行社会责任是自我实现的基本实现形式  相似文献   

3.
论马斯洛自我实现理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肯定了马斯洛自我实现理论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但对马斯洛把自我实现作为健康人格的标准提出了质疑,也指出了自我实现理论的理想性。  相似文献   

4.
人的自我实现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人的自我实现不仅具有普遍性而且还具有社会历史性。人的自我实现有自我牺牲、利己主义和个人与社会发展一致三种最基本的形式,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自我实现必需确立个人与社会发展一致的主导价值观。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毛泽东青年时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实践观等自我实现论,这些理论对毛泽东一生的活动趋向和思想发展轨迹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指出大学生是国家重要的人才资源,处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发展的关键时期,面对社会深刻转型、思想日益多元、技术不断变革等社会现实,深入学习青年毛泽东的自我实现论,对当代大学生的成长有很好的启发。  相似文献   

6.
马斯洛自我实现理论的特点及其价值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我实现理论是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核心思想。本文对马斯洛自我实现理论进行了概括,并从价值哲学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指出自我实现不是人的机体所固有的自然性,作为一种价值追求,自我实现是人的主体性实现的一种方式,本质上是人的能动的社会化的成长过程,是人的自身潜能和价值、理想目标的实现,是人对自身能力的肯定和对现实自我的超越。  相似文献   

7.
"自我实现"的人,是马斯洛提出的一个理想的、健康的人格模型.他认为自我实现是人格发展成熟的标志,是人性发展的理想阶段或最高阶段.自我实现者具有鲜明的人格特征,自我实现的动机来自于人的内在需要,并且指出了实现自我,塑造健康人格的途径.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从肯定人性积极方面的崭新的视角来研究人,这一理论对于启发人们积极向上,勇于挖掘创造潜能,塑造健康人格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为考察在校大学生自我实现与学业成就水平及发展特征,探索大学生自我实现与学业成就的关系,本研究以自我实现量表和学业成就量表为调查工具,对在校394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运用相关分析、线性回归等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大学生的自我实现与学业成就水平总体处于中等以上;在人口学变量的差异比较上,大学生自我实现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学业成就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自我实现与学业成就两者在专业上均没有显著差异;大学生自我实现与学业成就呈显著正相关;大学生的自我实现对学业成就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9.
青年毛泽东的自我实现论是一种以实现自己体魄和精神极致的人生观、价值观,也是他青年时期的实践观。青年毛泽东将人生价值的实现和祖国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这种人生观、价值观对他以后的思想和行动都产生了巨大影响,使他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相似文献   

10.
自我实现预言理论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我实现预言理论是关于社会和个人行为的理论,得到了西方学术界的普遍认同,并广泛为公众所知悉和应用。但是从该理论出发,通过严格的逻辑推导,却能得到有关理论的悖论,且从科学哲学的角度来看,其证实逻辑亦存在不合理性。事实上,这一理论流行的原因在于其"实用性"而非其科学性。而该理论也有其危害作用,为此必须采取一些措施以停止理论上之危机。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的“自我实现”理论是马克恩人学观的核心构成。人的自我实现包括确立自我本质的起始阶段、人性的建构完善阶段以及最终人的完整化全面化阶段这三个持续辩证的过程。马克思的自我实现理论为当代中国的和谐社会建构事业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理论指导与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12.
青年毛泽东的自我实现论是一种以实现自己体魄和精神极致的人生观、价值观,也是他青年时期的实践观.青年毛泽东将人生价值的实现:和祖国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这种人生观、价值观对他以后的思想和行动都产生了巨大影响,使他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相似文献   

13.
马斯洛“自我实现”的实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我实现”是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核心命题。研究它的实质,对于我们客观地评价马斯洛的自我实现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自我实现”概念的历史渊源入手,通过分析马斯洛几本著作中“自我实现”概念的意义,探讨了马斯洛“自我实现”的实质。认为马斯洛的“自我实现”实质上是指潜在人性的一种自然显露和现实化过程,是理想人格的完善,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渐进过程、是人发展的根本动力、途径和目标,是自我意识和人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4.
《珍珠》是美国诺贝尔文学奖作家约翰·斯坦贝克著名的中篇小说.小说主人公奇诺的自我实现过程,体现了瑞士分析心理学创始人卡尔·荣格的自我实现理论.自我实现意味着个体人格的发展与完善,奇诺的故事正是其人格发展过程的写照.在自我实现的过程中,奇诺意识到自己的人格面具,直面自己内心的阴影,从智慧老人那里获得帮助,并看到自己的灵魂形象阿尼玛,对自性有了充分的认识,实现了心灵与外界的和谐统一,最终成功达到了自我实现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女性运动以来,女性的"自我实现"一直是女性主义者们所关注的焦点。作为二次女性运动的领军人物,弗吉尼亚·伍尔夫通过其"雌雄同体"式的女性观为广大女性构想了一条自我实现之路。然而,身为二次女性运动的"女儿",加拿大作家艾利丝·门罗通过对"雌雄同体"式女性人物的戏仿,拒绝并解构了这条女性自我实现之路。同时,在还原女性最真实的生存空间及内心感受后,门罗也提供了女性自我实现的现实途径,即在现实空间与理想空间间双重栖居,去发现最真实的自我。  相似文献   

16.
本文第一部分通过分析儒家之“尽性”思想,试图对它作符合现代理解的阐释以 凸显其中蕴涵的“自我实现”思想。第二部分则通过与西方有关思想的比较,试图揭示这一思 想何以在今天不足以应对源于个人主义的“小我”思想之挑战。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自我实现"理论在思想者身上不能适用的情况出发,从物质层面的需求和思想者自我实现需求的矛盾、思想者自身的成就感和社会的价值评估之间的矛盾、思想者自身对自我实现的胜任感(预期)和自身对实现结果评价上的矛盾这三个方面分析了思想者自我实现时的困难和矛盾,并进一步探讨了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18.
社会化过程中预言的自我实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预言的自我实现是一种社会心理效应,指对某件事情即将发生的预期或估计导致这件事情果真发生的过程。本文主要研究个体社会化过程中预言的自我实现问题。首先分析了社会化过程中自我实现的预言的几种主要表现,然后重点探讨了以下两个问题:(1)社会化过程中预言的自我实现的心理过程与机制;(2)社会化过程中预言的自我实现的影响因素。在结论部分,作者从预言的自我实现这一独特视角对社会化过程中应注意的某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自我实现是"存在人"的精神家园,是一个人想要成为他自己而非预设人的自由选择。教育以培养和发展"人"为目的,却习惯性地回避自我实现问题。自我实现是人类需要心理的最高表现形式,弱化自我实现在教育中的本体性价值,会导致教育目的异化。教育要全面提升生命的品质,就应超越社会的功利性,回归生命本身,使学生在"娱乐精神"中享受学习,在人性关怀中自由呼吸,在人生反思下开放性成长。  相似文献   

20.
受杨昌济“自我实现主义”的影响,青年毛泽东把“自我实现”作为人生追求的最高目标之一。在青年毛泽东看来,“自我实现”即充分发达自己身体及精神之能力量于最高,其具体内容包括身体、精砷、心性、意志力的发达,其实现途径是立志求真、修学储能、强健体魄和立足现实。青年毛泽东的“自我实现”观具有解放个性的时代意义,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具有历史局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