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0 毫秒
1.
60年前,斯大林在谈到党的政策要适合东部边疆实际情况时,曾经批评了这样一种现象:在那里,柯尔克兹伊斯兰居民是从来不养猪的。可是上级部门却按摊派方式要他们交猪。这的确是件荒唐的事。但是,无独有偶。在我国“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时期,有的地方就曾提出过“兴黑(猪)灭白(羊)”的口号。现在,随着民族政策的落实,类此荒唐之事已不复听到。然而不注意少数民族的特点,不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事,还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2.
从原始落后状态走向社会主义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潞西县三台山生产文化站,是一个崩龙族和景颇族的聚居区。崩龙族和景颇族是居住在祖国西南边疆的两个古老的少数民族。传说崩龙族就是我国汉代文献里的“哀牢夷”,景颇族在唐代文献中称呼他们为“寻传蛮”。景颇族和崩龙族的共同特点是:都受傣族封建土司的统治,生产极为落后,生活十分贫困。民族内部虽已产生一些阶级剥削因素,但是还保持  相似文献   

3.
编辑同志: 近闻云南省的“崩龙族”已改称“德昂族”,请问,为什么要改呢? 安徽读者马文杰马文杰同志: “崩龙”一词来自傣语,有两种截然相反的意思:一是“亲家”;二是“顺水逃走的人”。这一称呼始见于清代乾隆年间的有关记载,以后一直沿用至今。“崩龙”是他称,而非本民族的自称。很多崩龙族干部、群众对称他们为“崩龙”颇有意  相似文献   

4.
在社会主义生产建教大跃进中,少数民族地区的许多事实都说明:少数民族劳动人民,特别是他们中的积极分子,对改革陈规陋习、迷信忌讳的要求是很迫切的。本刊这期发表的“挡不住的激流——佧佤族青年在跃进”和“二村社辩倒了迷信思想”两篇文章,就具体生动地说明了这种情况。我们认为,勐峨乡和坡岗乡的党团组织所采取的态度和领导群众所作的斗争是完全正确的。但是,也有些干部在这种情况下,畏首畏尾,没有采取积极的态度。这是不对的。民族的风俗习惯决不是永远不变的,每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都是在这个民族的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  相似文献   

5.
我国一些少数民族的群众为什么不吃猪肉,这是一个人们经常问到的问题,也是往往得不到科学解答的问题。吃猪肉的人对此感到奇怪,不吃猪肉的人往往也说不出其所以然。因而常常引起误会,甚至导致冲突。林彪、“四人帮”也和反动统治阶级一样,在这个问题上大搞破坏活动,造成了严重的恶果。  相似文献   

6.
编辑同志: 我部是一支由多民族干部、战士组成的部队。近日,有两名少数民族战士(一名维吾尔族,一名回族)说:“我们要开戒,跟大家一起吃。”这时,几位汉族战士开玩笑地对其他少数民族战士说:他俩都开戒了,你们怎么不开戒?弄得这些少数民族战士很不愉快。领导得知这件事后,在军人大会上严肃批评了那几位开玩笑的汉族战士,并说:“你们这种行为是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这句话使大家面面相觑。请问:他们的行为是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吗?法律上对少数民族同志自愿改变风俗  相似文献   

7.
据初步研究,大約在两千年前的秦汉时代,有一种称为哀牢夷(或称濮)的人居住在現在的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和临滄專区的广大地区。到后來,哀牢夷逐漸地形成为三个民族,就是布朗、佧佤和本文所要介紹的崩龙族。崩龙族現在有七千多人,居住很分散。他們分布在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的潞西、瑞丽、保山、盈江、騰冲、畹町,临滄專区的鎮康、耿馬,以及思茅專区的瀾滄等县,同汉族、傣族、景頗族、佧佤族、拉祜族等杂居在一起。居住在不同地区的崩龙族,他們对自己的称呼和所操的語言往往有些不同。不同的自称达十六种之多,“崩龙”是其中一种比較普遍的称呼。在語言上大致有三种不同的方言,就是“布雷語”“繞进語”“汝灵語”。大部分崩龙族人民在日常生活中通用汉語、  相似文献   

8.
串姑娘     
串姑娘,崩龙语为“毫味尼别”,是崩龙族社会流行的一种谈爱方式。一般十四岁以上的未婚男女,就开始参加了社交活动,不受社会舆论谴责。崩龙族男女之间,有两种恋爱方式:一种是一群小伙子对一群姑娘的集体社交活动。男女双方有自己的头头,男头头称“叟色离”,女头头称“叟色别”,他们都是利用节日,婚礼等场合集体对歌而寻找对象。一种是小伙子钟情于某个姑娘时,往  相似文献   

9.
读者来信     
今年八月十三日伊斯兰教开斋节那天,收听到省人民广播电台“联播节目”中一条关于开设回民市场,方便回族群众购买付食品的消息。我认为在少数民族的宗教节日时,播发此类新闻是应景适时的。然而,由于撰稿者不了解回族的风俗习惯,致使在新闻稿中出现了“回民在节日时买酒、菜”的外行话。这完全违背了回族的传统习惯,因为在民族节日期间,回民是根本不喝酒的。另外,消息中还说:“回民开的铺店,蓝色的牌匾上都写着白色的拉丁文”。这更是无稽之谈了。  相似文献   

10.
编辑同志: 有的文件或报刊,将我国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如:回、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吉克、乌孜别克、塔塔尔、撤拉、东乡、保安等10个兄弟民族、概称为“禁猪民族”,这是不科学的。因为,信仰伊斯兰教的人被称为“穆斯林”,而穆斯林的传统饮食习惯除了喜食牛、羊肉(反刍动物),鸡鸭鱼肉和禁食猪肉外,也不吃驴、骡等不反刍动物的肉和一切凶禽猛兽的肉,更不吃一切动物的血和自死动物的肉。此外,穆斯林还有在宰牲时口诵真主“安拉”名字的宗教习俗(回族一般由阿訇或专职刀师傅专门屠宰牛、羊、驼、鸡、鸭、鹅),否则就是“非礼之妄  相似文献   

11.
有些人认为,回族忌食大肉(猪肉)的习俗来源于伊斯兰教教规。这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历史表明,忌食大肉乃是北非、西亚、阿拉伯地区各族人民的古老习俗,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而伊斯兰教创立只有一千余年。现代的犹太人和在黎巴嫩的部分阿拉伯人,从来没有信仰过伊斯兰教,但他们也不吃猪肉。如果说,他们忌食猪肉也来源于宗  相似文献   

12.
1935年10月5日,毛主席率领中央红军主力部队来到回族聚居地六盘山下的单家集。在到达目的地之前,毛主席对身旁的警卫人员说:“回民有许多规矩,比如他们不吃猪肉,不说‘猪”字。我们到了回族地区,买牛羊肉吃可以,对猪肉提都不能提,这叫尊重少数民族习惯。你遵守这些规矩,他们就欢迎你;搞得不好,就会出问题。”毛主席的话很快传遍了整个部队。5日后半晌,毛主席兴致勃勃地走在单家集的街道上,他边走边向街旁的回族群众招手致意。当晚,毛主席就住在单家集一户姓张的人家里。单家集的人们对这位红军首长和他的队伍  相似文献   

13.
试论明清时期回族伊斯兰经堂教育丁洪涛伊斯兰教自唐代传入中国,至今已逾千年。虽然它不曾像佛教那样对中国文化产生重大影响,但是它至今仍然是中国境内十余个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并对他们的风俗习惯、心理状态等产生了深刻为影响。而且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形成了一个新...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出版产业的发展,市场上民族宗教类图书或是带有民族宗教内容的图书品种越来越多。这些图书为积累和传播民族文化、宗教文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在这类出版物中,违反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伤害信教群众宗教感情的错误也有发生。 《出版管理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任何出版物不得含有“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或者侵害民族风俗,习惯”的内容。1983年以来,国家民委、中宣部、  相似文献   

15.
△崩龙族制造银器在附近各民族中享有很高的声誉。有自己的银匠,有传统的工艺,可打制银耳环、银手镯、银钮扣和各种头部装饰品。△住房。德宏地区崩龙族住竹楼。竹木结构,一户一院。楼上住人,楼下圈拦牲畜。镇康县的崩龙族住长方形楼房,多是三、五户小家庭同住一幢大房子,各户之间隔以竹壁。  相似文献   

16.
贵州省兴义县坡岗乡二村是个边远的山区,这里有一个二村农业社,是由布依、苗、汉三个民族的社员组成的。多年来,由于少数民族文化低,迷信思想很厉害,在兴修水利积肥等生产运动中,处处都碰到迷信思想的阻碍。比如一月底二月初正是兴修水利和积肥的好季节,布依族社员却非要“祭山”“祭土”不可。每年从二月到六月总要祭山祭土两三次,每次都得耽误十天半月,他们说:“不祭山祭土,‘土地公公’就不会保佑我们的庄稼,不是被虫吃,就是长不好”。认为人得病是由于“天公”显灵,要杀好耕牛“祭天公”。说养了猪不会生娃娃,因此未出嫁的姑娘和未结婚的男人都不敢养猪。按照当地的季节,二月种玉米三月插秧正合时,可是有些社员们却迷信着;不过二月“龙抬头”和“五月八”,不能下种玉米和  相似文献   

17.
云南潞西县三台山工读学校,是一朵开放在祖国边疆的鲜艳的红花。五年以来,它为景颇族崩龙族培育出了一批既有文化、又会劳动的新人。他们活跃在农业生产战线上,是景颇族和崩龙族第一代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他们听党的话,热爱社会主义,用劳动和智慧奋力改变着家乡一穷二白的面貌,要把落后的山区建设成为美好的新天地;他们在阶级斗争、生产斗争、科学实验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许多人已经成为巩固集体经济、促进生产发展的得力骨干,许多人已经成为移风易俗的尖兵。  相似文献   

18.
人们都知道我们回回吃的食品称“清真食品。”“清真”一词在古代汉语中就出现过。大约在我国南北朝时代(公元420—589年),就有文人在诗词中使用这个词语。他们大都是在赞美某一个人的行为端正或描写优美环境时使用“清真”一词。后来,对按回族风俗习惯制做的食品也都加上“清真”一词,以表示与非回族人制做的食品之区别。故直到现在,我们仍可看到“清真餐厅”、“清真食品店”的招牌。凡是出售清真食品的场所,在门前和牌子上都有一行阿拉伯文,译成汉语就是“这里是穆斯林的食品。”在回族的风俗习惯中,历来把“油香”作为一种既尊贵又香甜的食品。“油香”是一种面食。制作时,把用温水搅和好的白面分别拍成直径约15厘米的圆饼,放在油锅内炸熟。回  相似文献   

19.
犹大教和伊斯兰教以“洁”与“不洁”为原则发展出一套饮食禁忌.其包括“物”、“人”和“法”三个层面.两教都禁食猪、血、自死动物和非经礼定屠宰法屠宰的动物,不吃凶猛、丑陋和肮脏的动物.屠宰须符合宗教要求,采用割喉法,不容许电击或勒死.两教饮食禁忌有共同的、古老的、民族的和宗教的起源.犹太教饮食禁忌体现的是其宗教所追求的“秩序”而非混乱的哲学,而伊斯兰教则追求身心健康和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20.
歌墟风情     
搭歌棚山坡上,小溪旁,为何姑娘特别忙?搭歌棚来迎歌节,邀请四方唱歌郎。楠竹粗,楠竹壮,栽好柱子绑好梁。“远处哥哥来对歌,请到里厢歇歇凉。”歌枷就是大歌台,心中欢歌似水淌。歌栩就是社交所,姑娘歌对如意郎。谁说此风不可长,今见文明又高尚。谈情说爱尽是诗,绝妙好词皆文章。 五色糯饭枫树叶,红兰草,五色糯饭味道好。年年三月蒸笼香,为啥今春更热闹?党的政策回农村,队里生产踏实了。责任田,巧安排,块块地里长俊苗。老人乐,娃娃笑,“知了”、“知了”你迟到!奶奶多养猪鸡鸭,不怕“尾巴”再割掉。爷爷多栽花果树,盼和孙孙尝蜜桃。多劳多得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