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守仁是生活于明朝中期,致力于正人心、救时事的传统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著名的理学家,他提出的"心说"、"良知"、"致良知"、"知行合一"等,对当世、后世以及中国文化精神都产生了长久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教育可以为社会成员提供合乎社会目标的社会价值观和社会行为模式,可以调适人际关系,制约和指导社会成员的社会行为,它是社会控制的手段之一。王阳明以"致良知"作为其教育思想的核心,致力于将社会民众培养为符合封建准则的理想角色,在一定时期和一定区域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李翔海 《船山学刊》2014,(4):101-109
"良知自我坎陷"说在牟宗三思想乃至现代新儒学中均具有重要地位。它不仅是连接"无执的存有论"与"执的存有论"的纽带,而且是"德性主体"开出"知性主体"的枢机,在一定意义上堪称现代新儒学理论建构的逻辑归结。之所以围绕此说长期纷争不休,除争论参与者对相关问题的义理把握与价值判断存在差异外,论衡"良知自我坎陷"说的层面或角度不同,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尽管"良知自我坎陷"说很难真正为中国文化带来科学与民主,自现代新儒学"道问学"的理路可以对"良知自我坎陷"说提出质疑,从外在于儒学的立场更可以对"良知自我坎陷"说做出更为严厉的批评,但如果仅就儒学作为一种安身立命的终极关怀而言,"良知自我坎陷"或许是一有其内在必然性的理路,从而很可能会在儒学未来的发展中产生久远影响。  相似文献   

4.
见在良知与现成良知是阳明后学经常提及并引起争论的话语,前者强调的是见在,即良知本体具有先验的完满性,并有当下完具地呈现自我之可能;后者偏重于现成,即良知本体具有经验的圆成性,并能在当下得以完整体现。见在良知是良知学内在逻辑的必然展开,现成良知更是将这种展开在实践经验层面推向顶峰,然而这一推进本身却包含着对良知本体消解的可能。  相似文献   

5.
经纶 《船山学刊》2012,(1):122-126
目前,学界乃至中学、大学语文在选编《秋水》篇时都认为,该篇的主旨是阐述认知与价值判断的相对性等等。若从篇章结构、语境、内容及其哲学思想等总体把握该篇,其所探讨的人对万事万物价值判断的相对性等不是该篇主旨,恰是得出"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名,谨守而勿失"总论的重要缘由和依据,而"三无一守"又是构成其后"反其真"命题的前提和条件,故"三无一守"所指向的"反其真"命题应是《秋水》主旨的落脚点,展示的是一条层层推进的为何、又如何"反其真"的逻辑线索。该篇在结构的安排和布局上与《逍遥游》有异曲同工之妙,凸显了《庄子》以其独特的文学艺术风格阐发丰富的哲学智慧这一特色。  相似文献   

6.
"三基"工作是大庆的光荣传统,有效开展好"三基"工作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如果将"三基"工作喻为"石"、取得实效喻为"金"、推进"三基"工作方法喻为"指",那么抓好"三个到位"的工作方法,即思想认识到位、科学方法到位、管理工作到位,就是确保推进"三基"工作取得实效、起到点石成金的"金手指"。  相似文献   

7.
"致良知"是王阳明道德学说的一个核心范畴,挺立道德主体是王阳明"致良知"思想的伦理精神,意即"我"作为一个完满自足的道德主体,能够成就自身德性,并将"我"之"灵明"融入万事万物,使其浸染"我"之道德精神,纳万物入"我"之道德世界;秉持慎独之功是王阳明"致良知"思想的伦理特质,他尤为强调在"人所不知己所独知"之域用力,主张通过"省察克治"、"破心中贼"、"存养夜气"等一系列内在工夫杜绝恶念、塑造新我;至达中庸之道是王阳明"致良知"思想的伦理归宿,他特别注重"喜怒哀乐之未发"、"勿忘勿助"、"无适无莫"作为"致良知"的重要内涵。  相似文献   

8.
尽管"新时期"初期小说以"写真实"话语和"人学"话语呈现出向"五四"启蒙精神的回归,但在"新时期"特定历史意识和文化逻辑的制导下,其启蒙认同的建构却又显示出不同于"五四"启蒙文学的文化心理机制和叙事表征。  相似文献   

9.
徐洪军 《云梦学刊》2012,33(2):25-31
关于"新世纪文学"研究的论争是近年来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在有关"新世纪文学"命名的论争中,"新世纪文学"建构者阵营中存在着较大的学术分歧,这种分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提倡的原因、概念的界定以及文学特征的概括。学术界对"新世纪文学"命名进行批判的时候也出现了较为明显的"错位"现象,基本上没有意识到"新世纪文学"建构者阵营中的分歧。  相似文献   

10.
《理论界》2016,(11)
良知的"自信"是王阳明致良知思想中的关键一环。良知本体知是知非,但是受到遮蔽的良知如何真正得以落实,是工夫上的一大问题。由于良知本体的"无善无恶",一方面很难真切体认良知本体,做到对良知"信得及",另一方面容易将自身的经验知识或者意念加诸良知,混淆私欲和良知。这些缺乏良知自信的表现都会阻碍良知本体的发用。同时在良知本体上无法做工夫,而从后天意念处下手,又不能直截了当。因而只有通过立志成圣对良知起信,真正将良知实有诸己,才能悟入良知本体。不过,对良知自信过分,就可能引发普遍认同的客观化问题。  相似文献   

11.
张世亮 《阴山学刊》2010,(4):102-104,121
方以智针对"有"、"无"这一对范畴提出了"不落有无"说。经过对"半提"与"全提"的批判,他在"允中氏之则天"、"子思之言‘中、和’"与"孟子之创为‘养气、践形’之说"三个方面,详细阐释了"大全提"意义上的"不落有无",从而指出"大全提"才是"不落有无"的真正内涵。方以智"不落有无"说的提出最终导致了其学术取向上的"统合三教"主张。  相似文献   

12.
李向农  周克花 《云梦学刊》2010,31(6):138-140
"蛮"和"顶"是常宁话中使用频率非常高的两个程度副词,从语法、语义和语用三个方面加以考察可以看出:两者虽都为程度副词,"蛮"的使用频率远高于"顶";"蛮"几乎可以与所有形式的词语相结合,而"顶"的适用范围则窄多了。  相似文献   

13.
"图像时代"是一个伪命题,它是为建构一个话语而有意或无意无视其他文化现象作为代价的,这种话语建构方式不仅没有扩展文艺学的话语空间,相反会压缩文艺学的空间。通过对"图像时代"的反思,可以看出文艺学学科在理论建构方面的危机:顾此失彼和脱离实际。这要求我们在建构文艺学学科时,应回到现实中来,并在一个瞻前顾后的生态性架构中去发展文艺学。  相似文献   

14.
王建民 《江淮论坛》2011,(5):20-24,85
网络社会的来临,意味着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发生深刻变革。在比较的意义上,可以将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网络社会中获取信息的典型方式概括为"道听途说"、"你说我听"和"你演我看",以及"转载搜索"。三者的时空依赖性依次降低,时空的虚化程度渐次增加。在网络社会中,信息的"脱域机制"造成个体时间感与空间感的虚化、个体与社会的疏离以及社会认同难度的增加。现实的生活世界是社会团结与社会认同的真正来源,因此,建构一个意义丰富的生活世界,是塑造社会认同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5.
阳明所谓良知,就是人所固有的先验道德意识、先验道德规范和先验道德本体,就是天理人性的自觉自明;阳明所谓"致良知",就是本心良知的发明扩充与发用流行,就是知行合一并进的过程;阳明"致良知"的方法原则与功夫理路主要包括立志成圣、知行并进、动静结合、内外合一四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16.
"新时期"初期,在新的历史意识的推动下,作家们开始重新建构"文学"和"人"之间的关系。在"归来"作家的笔下,"人民"成为一个不可置疑、不可分析的元话语。作为一种新的伦理样式和评价原则,其内部渗透着浓郁的革命伦理和政党伦理。"知青"作家则重构了以个体生命体验为核心的"人民"认同。"人民"褪去了主流政治话语曾强加于它的油彩,成为这一群体的带有民粹主义、理想化色彩的生命和精神寄托。在"新时期"初期小说中,"人民"主要是在"精神返乡"的意义上发挥其政治功能、道义功能或精神寄托功能。这种理想化、抽象化的"人民"话语昭示着"新时期"初期小说中个体化启蒙叙事的内在困境。  相似文献   

17.
在人的结构中,“良知”的地位究竟如何呢?有两条线索可供我们来思考:一个就是孟子的“良知”,“良知”即四端,这是从性的本原来讲,是人的结构中的先验层面;一个就是《大学》的格致系统,王阳明早期循朱子讲格物致知和知行合一,“良知”即是从“心意知物”的“知”转化而来。  相似文献   

18.
致良知是王阳明哲学以及道德哲学的核心内容。而对良知的分析则是理解致良知的起始和基础。此外,致良知这个命题本身蕴含着多重内涵,需加以多方位的阐释。另外,对如何致良知的分析可以从另一个层面帮助我们开拓和加深对致良知命题的理解。  相似文献   

19.
坚持"三贴近"是新世纪新阶段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方针;"三深入"是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对文艺工作提出的一个根本原则问题,也是对文艺工作者的具体要求。正确看待"三贴近"与"三深入",不是以"三贴近"取代"三深入",而是以"三深入"推动"三贴近",在"三贴近"的基础上做到"三深入"。文艺界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表明,"三深入"是新时代文艺创作的灵魂,对文艺工作者和文艺创作来说,今天和明天仍然要强调"三深入"。  相似文献   

20.
"权"是儒家非常核心性的实践概念。阳明"良知说"对心物关系的讨论与其经权结构有着一致性,根本而言是希望以动态性实践结构来改造程朱的静态结构。这种改造典型体现在以明镜比喻心体,这个比喻一方面将工夫落在当下的瞬间,澄清了人道德实践的本源性结构;另一方面却构成了对更广阔时间尺度的遮蔽,由此带来对经史实学的忽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