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土地征收是对土地财产权的强制取得,是对土地财产权行使的最严厉的制约。土地征收要遵循正当的法律程序,否则就难以保证征收行为的正当性、征收过程的合法性和征收补偿的公正性。通过探讨建立我国集体土地征收目的的合法性审查程序、完善土地征收补偿程序、设置土地征收补偿的法律监督制约程序、健全土地征收补偿纠纷解决程序的具体思路,建议制定一部单独的《土地征收征用法》,对包括集体土地征收补偿程序在内的土地征收补偿所有事项加以明确具体规定,以使我国集体土地征收补偿活动早日走上法制化轨道。  相似文献   

2.
试析我国土地征收行政补偿制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地征收行政补偿很有必要.当前,我国土地征收行政补偿中存在诸如土地征收补偿标准过低、补偿项目构成不规范、利益分配不合理、农民自主权受到限制以及土地征收行政补偿程序不完善等问题,因此,有必要明确界定土地征收中"公共利益"的范围,完善土地征收行政补偿程序,明确补偿标准、范围和方式以及引入司法救济,从而完善我国土地征收行政补偿制度.  相似文献   

3.
论我国土地征收征用正当程序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征收征用现象越来越普遍.正当程序是防止行政权力滥用的屏障,也是保障土地权利人合法权利的基本要求.通过对各国土地征收征用制度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现行相关程序制度的缺失.构建合理公正的征地程序,对实现社会公平、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丁娜娜 《南方论刊》2007,(11):26-27
当前,我国正处于一个全面发展的时代,我国市场经济建设中存在着大量的公益征收行为,但是,至今还没有一部专门的法律来对其进行规制,可以说,我国还没有建立完整的公益征收制度。建立完善行政征收的具体补偿法律已经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5.
程先艳 《理论界》2008,(12):96-97
行政征收、征用权是超越私权的一种公权利,国家制定有关行政征收的法律法规的意义在于对行政征收、征用权进行约束,以防止行政征用征收对私人财产权的剥夺与限制。世界各国因此在以宪法中对征收征用加以确认的同时,多制定系统的征收征用法。新颁布的物权法对征收征用作了原则性的规定,但缺乏系统的操作性及适用的规范,应加紧制定与物权法相配套系统的征收征用法。  相似文献   

6.
我国土地征收补偿法律制度自2004年以来虽然日趋合理,但补偿原则、补偿制度和纠纷救济机制的缺漏.使得农民利益遭到极大的侵害,严重影响了农民的生存与发展空间。有必要对涉及土地征收补偿问题的宪法原则以及行政法、民法制度进行反思和完善,并对解决土地征收补偿纠纷的行政和司法救济机制提出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7.
过往的土地征收存在征地范围过大、土地资源浪费严重、征地程序不规范、补偿标准偏低、农民权益受损、腐败问题多发等问题。土地征收法制改革的关键还是要落实土地征收以公共利益需要为前提,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实现治理民主化、法治化、廉洁化,切实保障集体组织和农民的权利,履行正当程序,规范交易秩序,严守政府与市场边界,谨慎行使权力。这是实现治理现代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在土地征收中,存在着政府、被征收人、开发商、社会公众等多方利益主体,这些利益主体有着不同的利益诉求。土地征收应以实现公共利益为目的,以必要性为前提,以最小损失为原则,由正当程序来决定,以公平补偿为核心,以完善的救济制度为保障。必须看到,政府利益在现实生活中是客观存在的,并时常会侵害公共利益,这也造成了利益博弈过程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9.
正当的土地征收程序应当具备保障公平、提高效率、化解纠纷、保护权益等功能,但通过立法和法律实施层面考察可发现,现行土地征收程序在功能发挥上存在障碍。究其原因,除立法偏差和法律实施的失范外,还有土地财政的驱动和违法成本低廉等深层次根源,因此,应当从价值目标的重新定位、程序制度的优化设计、法律实施的内外环境等多个层面通盘考虑,使土地征收程序的功能从应然走向实然。  相似文献   

10.
肖磊  王宗正 《江汉论坛》2008,(3):132-135
本文首先运用系统结构分析方法,解析了土地征收征用纠纷解决机制的几个重要影响要素的层次关系,揭示了影响土地征收征用纠纷解决实际效果的根本因素是体制不完善和手段单一.然后,围绕如何合理有效地建构我国土地征收征用纠纷解决机制,考察了西方两大法系关于土地征收征用的相关制度和方式,并总结出几点值得关注与借鉴的经验和启示.最后,基于上述分析和考察,建设性地提出了建构我国土地征收征用纠纷解决机制的几点法律设想.  相似文献   

11.
农地征收事关农民合法权益保护与和谐社会构建大局。本文从界定公共利益的范围、确立公平合理的补偿制度、健全土地征收程序等方面对我国农地征收制度的完善进行了探讨,以期对完善土地征收制度,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面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2.
我国有关不动产征收程序的立法,散见于一些单行的法律和规章中。目前我国不动产征收程序的立法存在一些问题,包括法律本身、社会公众参与机制、立法救济征收程序的可操作性等。美国、法国、德国、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不动产征收的立法较为完善,值得我们借鉴。我国应对不动产征收程序立法进行完善:第一,制定《不动产征收征用法》,作为不动产征收的一般法;第二,完善公告制度,增加协议征购程序,给予被征收人参与和表意机会;第三,完善征收目的和征收补偿的救济机制;第四,完善不动产物权征收程序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3.
土地征收侵权责任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行立法对“公共利益”规定的缺失、土地征收程序和征收补偿不合理是土地征收侵权原因之所在。现实国情、人民法院受理和审判土地侵权纠纷、保护农民利益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决定了我国有建立土地征收侵权责任机制之必要。存在规范依据、司法依据、法理依据和比较法依据说明我国建立侵权责任机制是可行的。土地征收侵权责任之规制必须要明确责任性质、权利主体、责任方式和责任范围。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重点考察德、美两国土地征收制度,指出公共利益是土地征收的惟一合法正当理由,而公共利益存在的合理性是一个国家对其进行法律、政治、经济、社会的多种价值判断的结果。同时,各国都注重对公共利益的实现方式加以限制,以免对公民私有财产造成侵害,其中依据法律正当程序、公平补偿以及准征收制度特别值得我国借鉴。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现行土地征收制度凸显土地征收补偿范围过窄、补偿标准过低、矛盾解决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对此,应在借鉴国外一些国家土地征收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不断完善土地征收制度,以减少和消除日益增多的土地征收纠纷,从而实现广大农村的和谐与稳定.  相似文献   

16.
黄俊阳 《学术论坛》2007,30(7):148-152
目前征地实践中之所以出现各种矛盾交织、各方利益失衡、纠纷不断的局面,其主要原因是现行征地制度的缺陷造成了对集体土地所有权权益的侵害.土地征收权的滥用使得集体土地所有权被任意剥夺;征地补偿制度的不合理侵害农民集体权益;征地程序的不完善使集体土地所有权权益受侵害时得不到及时有效的保护.保护土地征收中集体土地所有权权益的途径主要有明确规定"公共利益"需要的含义或具体规定国家征地权的适用范围;建立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制度,既能有效保护集体土地所有权,又能满足建设用地的需求;建立土地征收中的谈判协商机制,赋予被征地农民在土地价格谈判中的话语权;完善集体所有权保护立法,规范农民集体组织经营管理层在征地中的权限范围,保护集体成员的权益.  相似文献   

17.
苏惠芳 《阴山学刊》2006,19(4):119-123
行政征收是国家机器运转所需费用的来源,是存在于现代社会的一种普遍的行政行为,涉及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我国有关行政征收的研究起步较晚,行政征收领域存在着许多不尽人意之处。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行政征收的设定混乱及相对人不服行政征收的法律救济体系不健全。  相似文献   

18.
现实生活中因土地征收引发的社会问题愈演愈烈,农用地产权不清晰、公共利益界定不明、征收补偿不合理、征收程序规范缺失等等,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完善。  相似文献   

19.
我国行政征收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志泉 《齐鲁学刊》2004,(2):98-101
作为国家财政主要来源的行政征收,由于制度不健全及管理不到位,出现了目前征收较为混乱的局面。针对这一现状,应改革和完善我国现行的行政征收制度,包括建立纳税评估制度、完善税务代理制度、健全行政收费制度和改进行政收费救济制度等,实现行政征收制度的法制化。  相似文献   

20.
赵刘洋 《东南学术》2021,(4):209-217
由于土地征收纠纷持续出现以及可利用耕地迅速减少,国家十分重视对地方政府土地征收行为的监督.因"土地财政"对地方经济增长具有关键意义,以及现有农地征收制度下行政的主导地位,不少基层法院对农地征收纠纷案件是直接驳回的.法院在土地征收中主要发挥辅助行政措施的功能,既防止土地征收中出现过度专横的行为,实质上又给予地方政府土地财政政策一定的正当性依据.新时代中国经济由高速度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需要更加妥善处理经济发展与共享之间的关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也需要基层法院认真对待农民合理诉求,提高基层法院判决公信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