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兴与云南     
本文通过黄兴与唐继尧、黄兴与蔡锷、黄兴与吕志伊、黄兴与李根源、黄兴与云南河口起义的关系 ,探讨了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 ,对云南民主革命产生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2.
<正> 凡是稍懂历史的中国人,都知道辛亥革命及其领导者孙中山,但对其他领导者则不一定知道,甚至一无所知。一般外国人就更不必说了。从事历史研究和教学的人,都深知除了孙中山之外,还有一批革命领导人和孙中山一起领导了这场伟大的革命,其中最突出的是黄兴。但是研究孙中山、推崇孙中山的甚多,研究黄兴、推崇黄兴的却甚少。即使对黄兴有所研究,但多局限于就事论事,对他在辛亥革命中的贡献多估计不足,评价偏低(年谱除外)。一部辛亥革命史固不可没有孙中山的革命史实,如果没有,就等于去掉辛亥革命的灵魂;也不可没有其他革命领导人、众多的革命战士及广大人民的斗争史实,如果没有,就等于去掉辛亥革命的血肉之躯。黄兴作为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的忠诚拥护者和辛亥革命的杰出领导人,在革命斗争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其功甚伟。  相似文献   

3.
一、蔡锷是民初著名的风云人物蔡锷将军于1916年(民国五年)11月8日去世,年仅34岁.他在民国初年仅仅生活了5年时间,然而正是这风云变幻的5年,使这位青年将军创造了奇迹,头角峥嵘,叱咤风云,从而奠定了他在近代中国的历史地位.民国初年,是中国历史发展的特殊阶段.辛亥革命一度辉煌,随即又被窃国大盗袁世凯篡权,让人沮丧;护国战争再度辉煌,随即又为军阀割据与混战所取代,黯然失色.旧民主主义革命似乎没有了出路,革命者也感到了绝望,然而接着却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开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进程.民国初年,这是个新旧民主主义革命转折的关键时期.“乱世出英雄”,确实,在民国初年这个历史转折时期的混乱年代里,出现了一批又一批的混世魔王,而更多地则出现了一大批救世英雄、爱国主义者.这批救世英雄,可以开出一大串名单.胡耀邦同志在首都各界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大会的讲话中,就提到了辛亥时期著名的风云人物,除孙中山外,还有陆皓东、郑士良、黄兴、章太炎、邹容、陈天华、宋教仁、朱执信、廖仲恺、蔡元培、胡汉民、陶成章、秋瑾、徐锡麟、熊成基、刘静庵、詹大悲、张培爵、吴玉章、陈去病、柳亚子、居正、于佑任、李烈钧、蔡锷、朱德、焦达峰、董必武、林伯渠、冯玉祥、续范亭、张奚若、司徒美堂等30  相似文献   

4.
蔡锷与黄兴     
蔡锷与资产阶级改良派的领袖梁启超的亲密关系,是众所周知的。蔡锷与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领袖黄兴也有频繁的交往,知之者却甚少。 一九一三年(民国二年),蔡锷还在云南担任都督时,黄兴曾写一对联赠送蔡锷,全文是:“松坡我兄正之:寄字远从千里外,论交深在十年前。民国二年夏六月。黄兴书于申江。”这说明蔡锷与黄兴早在辛亥前  相似文献   

5.
辛亥革命时期 ,人们把黄兴和孙中山并称为“开国二杰” ,是推翻帝制、维护共和的“天生豪杰”。但是 ,对这样一位开创民主共和新时代的民族伟人 ,中国内地一直没有一部记事翔实、评析公允的传记问世 ,萧致治教授的《黄兴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 2 0 0 1年版 )弥补了辛亥革命史和黄兴研究中的这一不足。《黄兴评传》具有较高的学术性和思想性 ,求真务实是该书的一大显著特点 ,首先表现在对黄兴生平的叙述中。厘清历史事实 ,是史学著作的起码条件 ,是人物传记的基础。《黄兴评传》对传主的生平作了认真细致的考证。比如 ,关于黄兴的家世源流 ,…  相似文献   

6.
蔡锷是我国近代史上一位颇有影响的风云人物。如何正确评价蔡锷,对于研究由辛亥至护国的革命史具有重要意义。党的三中全会以来,史学界认真学习和贯彻党中央所提出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对许多资产阶级代表人物重新评价,力求恢复其历史面貌,给予应有的历史地位。但在这当中,似乎也出现了某些不太符合历史实际评价过高的倾向。近年来,对蔡锷就有越评越高的趋向。有的同志把蔡锷称为“杰出的资产阶级革命家”,蔡的历史地位被提到了接近孙中山、黄兴等资产阶级革命家的高度。这究竟是否符合历史实际,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7.
黄兴是辛亥革命史上与孙中山齐名的伟大领袖,人称孙黄.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把这位饱读儒家经书、深受西方文化影响的学贯中西的学者误解为一个没有理论、没有理想的单纯的“实行家”.本文从三民主义理论、建党理论、军事理论三个方面论述了黄兴对辛亥革命的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8.
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以孙中山、黄兴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决心采用暴力手段推翻清朝的反动统治,连继发动了十次武装起义。其中有:1907年9月钦州、防城起义,12月镇南关起义;1908年3月黄兴在重入十万山之役,4月河口起义。这四次起义地点都发生在广西边沿地区,本文把这四次起义称为广西边境武装起义(河口在云南,为叙述方便暂把它附带进来),作为一个课题来探索,或许有助于辛亥革命史和广西地方史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宋教仁是辛亥革命时期著名的资产阶级革命家之一。与孙中山、黄兴相比较,他不同于“实行家”和武装起义领导者黄兴,是积极的革命宣传家和政治活动家;他也有异于革命“三民主义”的缔创者孙中山,是当时有名的“二民主义者”。当袁世凯窃取政权,孙、黄下野以后,他企图通过和平的议会斗争来拯救和完成资产阶级革命,结果失败了。本文拟对他的政治活动和政治思想作些粗浅的介绍和探讨,这对于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和认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资产阶级的特性,也许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0.
1913年爆发的“二次革命”,是辛亥革命的继续与最后一幕。以孙中山、黄兴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和袁世凯北洋军阀集团进行了一次悲壮的斗争。这次斗争最后失败了,许多革命忠贞之士英勇地牺牲在袁世凯的屠刀下。在这次革命中,东北有  相似文献   

11.
<正> 黄兴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优秀代表,与孙中山齐名,合称“孙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一般史学家都认为他对辛亥革命和讨袁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尽管他也有很多缺点,但是个应予肯定的伟大历史人物。之后由于“左”的思想影响,尤其林彪、“四人帮”的干扰,有些史学家对他的评价就不够实事求是了。在这方面,初中历史教学参考书是有代表性的。该书在罗列了黄兴在辛亥革命后为湖北会馆题词“南北一家”,以及不参加孙中山  相似文献   

12.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旗手,是具有世界声望的一代伟人;黄兴长期以来作为孙中山的助手,追随孙中山,为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在为创立民国的斗争中以及民国建立后的一段时间里,“孙黄”并称,成为美谈。然而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黄兴等革命派逃亡日本,围绕着“宋案”处理、对二次革命失败原因的追究以及中华革命党的成  相似文献   

13.
由湖南省、长沙市政协、民革,省社联、省社会科学院和明德中学校友会等13家单位联合举办的“1988年黄兴研究学术讨论会”,于1988年12月29日至翌年元月2日在长沙举行。出席这次研讨会的有来自京、津、沪、鄂、粤、云、贵、川、辽及湖南等省市的专家学者和美国、日本国的学术界朋友共90人。黄兴的儿子黄乃(在北京)、女儿黄德华(在美国)也应邀莅会。黄兴是中国近代杰出的民主革命家,是辛亥革命时期与孙中山并称的重要领袖人物。他的一生是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的辛亥革命研究已形成几个热点:对辛亥革命本身的研究触及越来越广泛和深入;对人物评价,主要集中在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章太炎等人身上,而对陈其美、黎元洪等颇有争议的人物的评价变得醒目;除了资产阶级革命运动这一主线外,研究者还将清末统治集团的研究收入视野。现将史学界一些比较重要而争论又较多的具有代表性的问题,作一概要介绍。 一.有关辛亥革命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初期,即从辛亥革命到大革命时期,以孙中山、黄兴、朱执信、宋教仁、廖仲恺、宋庆龄、何香凝、邓演达等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派在从西方寻找救国救民真理的过程中,看到了欧美日本资本主义国家在从自由竞争阶段过渡到垄断阶段的过程中出现了贫...  相似文献   

16.
饶怀民 《云梦学刊》2011,32(2):158-160
黄兴是辛亥革命时期著名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军事家,也是一位思想极其活跃的革命理论家、宣传家,是与孙中山齐名的伟大领袖,人称"孙黄"。由于他英年早逝,没有给后人留下可资研究其思想理论的宏篇巨著,加以他的一生在戎马倥偬中度过,其理论方面的建树似乎被掩盖而不甚显著.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初期亦即从辛亥革命时期到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以孙中山、黄兴、朱执信、宋教仁、廖仲恺等为主要代表的一批早期国民党人一直在探索着社会主义(非科学社会主义).对于这一历史现象,长期以来学术界很少有人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进行探讨.本文拟就此课题作点研究.  相似文献   

18.
杨毓麟是辛亥革命时期杰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宣传家。他一生追随孙中山、黄兴奔走革命,以务实、勤勉、激进而著称于世。他力主“中央革命”,多次图谋打入清廷内部,实行反戈一击;积极参与响应华兴会策动的长沙起义和在上海发动的鄂、宁起义,起义失败后,他又亲制炸弹,组织暗杀团,对清廷要员实施暗杀。他还是著名的《新湖南》一书的作者,先后担任过《游学译编》、《神州日报》、《民立报》等多种报刊的总主笔或撰稿人,撰写了大量社论和时评,“皆能言人所不敢言”①,为辛亥革命大造舆论,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黄兴赞誉他…  相似文献   

19.
井勿幕是辛亥革命时期陕西资产阶级左派的代表人物,他在辛亥革命时期所做的出色成绩,赢得了孙中山先生的高度评价,称他为“后起之秀”、“西北革命巨柱”。黄兴、吴玉章、熊克武、张奚若等辛亥革命的亲历者对他在这一时期的活动也都深为赞许。过去学术界对井勿幕在这一时期的活动研究探讨甚少,为此,本文试图在这方面进行一些尝试,以期抛砖引玉。 走上革命道路 井勿幕,字文渊,1888年出生于陕西省蒲城县一个地主兼商业资本家家庭。《辛丑条约》签订以后,随着中国社会危机的日益严重,他的家  相似文献   

20.
一九一三年,孙中山领导了反对袁世凯专制独裁统治的“二次革命”,希望重新夺回已经失掉的辛亥革命成果。过去,学术界多以为二次革命始于一九一三年七月十二日李烈钧江西湖口举兵,中经黄兴在南京、柏文蔚在安徽、陈其美在淞沪举兵,广东、福建、湖南讨袁军之继起,而结束于同年九月十二日熊克武在重庆起义的失败。这种观点却忽视了二次革命期间,在西南贵州、广西、云南所爆发的由革命派领导的反袁斗争。笔者认为,这些地方的革命斗争,是二次革命的组成部分,了解黔、桂、滇地区的反袁斗争,是研究二次革命不可或缺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