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在分析湖南城市群与产业群协同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城市群规划建设理论与产业群协同发展理论,提出了城市群圈层结构体系并探讨了其与产业群的协同发展的内在关系,构建了湖南“3+5+6”绿色”城市群与四大“绿色”产业群协同区,建立了产业结构多目标动态随机优化模型.  相似文献   

2.
湖南省"3+5"城市群从理论酝酿到概念提出,日前已进入启动实施阶段,作为保障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力量,"3+5"城市群法律协调机制便呼之欲出。"3+5"城市群法律协调的现实基础有":3+5"城市群区域经济一体化;3+5城市群的各成员行政区划不变;法制统一不能"3+5"城市群经济一体化的需求。构建"3+5"城市群的法律协调机制,需从建立统一机构、推进地方立法、扩大公众参与以及注重评估咨询等方面着力。  相似文献   

3.
大庆抢抓哈长城市群建设历史机遇,积极主动与哈尔滨、绥化、松原、齐齐哈尔、呼伦贝尔等周边城市沟通对接,推进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积累了宝贵经验,区域合作正由"小范围、单一化"向"多层次、广领域"转变.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的加速,构建区域城市群,已经成为许多国家或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主体战略。城市群的发展最终还是体现在城市群整体的产业发展上,而产业发展的关键在于结合区域优势,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文章通过对长株潭3+5城市群现状与机遇的分析,从产业集群这一独特视角出发,提出了长株潭3+5城市群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5.
赵曼丽 《学术论坛》2012,35(12):38-41
公共服务协同供给是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效率和效益的必然之路。要正确认识公共服务协同供给的必然性、必要性,探索构建协同供给机制,需要完善的理论体系进行支撑。文章运用生物学中的共生理论,论证了在公共服务多元主体间实行协同供给的可行性和重要性,提供了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协同共生的组织模式和行为模式。并以促进共生能量生成为导向,对目前协同供给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从准入机制、运行机制、监管机制三个方面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旅游共生理论强调共生单元(旅游地或企业)的协同与合作,以推进各单元发展,为打造旅游共生体提供了理论基础。东金澎旅游经济合作区是一个覆盖东山、金门、澎湖三岛的跨越台湾海峡的区域旅游共生系统,具备良好的共生关系构成条件,在构建的过程中,要实现东金澎旅游经济合作圈的理想模式——一体化对称互惠共生模式,三岛须健全三大主体、形成共生合力;整合旅游资源、优势互补,夯实共生基础;多样营销、共拓客源,提升共生积极性;生态共建,优化共生环境,提升共生后续力。  相似文献   

7.
共生理论在社会科学领域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从德国真菌学家德贝里1879年提出“共生”概念,共生引起了生物学界的普遍关注。世界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物质组成,所以共生现象不仅存在于生物界,也广泛存在于社会系统中。20世纪中叶以来,“共生理论”很快在社会科学领域得到了借用。本文在回顾生物学中共生理论的基础上,归纳了共生理论在社会科学领域如哲学、工业生态学、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中的应用。在社会科学领域中,运用共生现象的“普遍性”和“互惠性”观点来看待人类社会中诸如政治、经济、文化等关系,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把握这些关系存在的客观性,按照共生原理不断推进社会协同进化、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8.
共生理论:民族关系研究的新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共生理论是生物科学中的一种视野独特、逻辑严谨的描述物种关系的方法论。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共生理论被注入了超出生物学领域的更深刻的社会意义。共生理论中的进化理念、共同理念、合作理念、互惠理念以及平等理念在不同层面揭示了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民族共生关系是一种多层面的民族共同适应、共同发展的优化路径,要求诸民族在合作竞争机制的驱动下,互惠共生。协同共进。民族关系的存在,最重要的是体现在形成一种共生能量。  相似文献   

9.
文章利用产业演化理论的基本原理分析了企业集聚的内在机理,认为企业的集聚是一个具有自组织特征的过程,企业因为某些资源禀赋而聚集起来形成产业集群。根据其形成机理,将企业集群划分为四种共生形态:亲缘共生态、业缘共生态、地缘共生态及网络共生态,集群就是这样从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的不断演化中发展壮大起来的,而在这种自动演化的过程中施加适当的外力将会使得企业集群的发展更加迅速和有效。  相似文献   

10.
刘云 《学术探索》2013,(6):35-38
在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日益向纵深发展的背景下,为了更好地促进作为开放型产业的旅游业的发展,区域旅游合作已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区域旅游合作既有助于整合旅游资源要素、共享客源市场,也有助于追求多方共赢,提升区域旅游整体竞争力。本文运用种群生态学的共生理论,以“孟中印缅旅游圈”区域旅游合作为例,剖析其区域旅游合作共生的驱动力,并在分析其“一体化共生、互惠共生”合作模式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合作共生机制。  相似文献   

11.
《江西社会科学》2013,(10):215-218
产业链是否稳定,直接影响到相关产业的生产效率。而产业链中附加价值所呈现的"两端高、中间低"的特征,常常会带来产业链内部利益分配机制的变化,进而影响到产业链的稳定性,导致产业链出现波动或中断。基于共生理论的可选择并联耦合模式,可以通过增加模块内企业单元数目、不断深化产业分工和信息交互共享平台的信息共享,有效解决产业链中企业链条之间以及企业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实现产业链的内部和谐,提高产业链的运行效率,从而确保产业链系统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13.
培育和推动城市群发展,是发达国家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成功经验和路径选择,也是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加速现代化进程的必由之路。2010年青海省委、省政府提出打造以西宁为中心的东部城市群,既是立足省情实际、抢抓发展机遇、加快全省城镇化进程的必然要求,也是把握青海发展趋势、符合国家政策取向、顺应城市化发展潮流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对加快青海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正致力于全面改善农村的公共服务状况,以缩小城乡间公共服务水平的巨大差距,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经历了从政府“统治”到社会“治理”的理论变迁,供给模式逐步从单一供给走向多元协同.农村公共服务的协同供给是满足农村公共服务需求的理性选择和必然趋势,但是协同理论在指导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过程中有一定局限性,而源于生物学的共生理论为此提供了很好的理论补充,弥补了协同论在微观层面的不足,为农村公共服务协同供给实现超越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红色旅游,由于其独特的功能,日渐成为旅游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我国各地积极发展红色旅游的过程中,城市中心区与周边地区各自独立,发展空间极为有限,而共生理论为城乡旅游合作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研究城乡互动型红色旅游区的理想共生模式,对优化旅游资源,拓宽红色旅游的发展道路,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江西南昌地区构建互动合作共生模式的城乡红色旅游区进行探讨,认为:要实现这样的互动合作共生,必须由政府主导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通过资源整合、整体营销、共建支持条件等具体措施,共同推动共生体向互动合作共生模式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东盟环境合作是伴随着地区一体化进程的一种地区治理形式。当前东盟治理进程中的环境区域合作展现了蓬勃发展的势头,环境合作议题向多领域拓展,并逐步向机制化方向迈进,但未来东盟环境区域合作的道路仍然漫长艰辛。本文通过比较分析APEC和“东盟10+3”合作模式在东盟环境区域合作中的作用与进展,探讨环境区域合作模式在东盟治理进程中的发展及未来前景。  相似文献   

17.
苗建军教授的《城市群利益冲突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一书,是国内第一部系统研究城市群利益理论的力作。该书以有形手与无形手为视角,从宏观、中观、微观多个维度构建了城市群利益冲突的分析框架。对于城市群研究者而言,书中研究城市群利益冲突的理念与方法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全方位展示了城市群利益格局;从研究方法角度看,非常注重理论与实证分析相结合;从研究结论的统一性角度看,构建了一个涵盖多属性的利益冲突系数。  相似文献   

18.
谷宇 《兰州学刊》2013,(5):205-207
十七年小说在一定程度上呈现了某种杂语共生的话语特征,研究这一特定的表里不一的对象,应该有更宽广的视角:要充分重视十七年小说对读者精神世界的满足程度,要有历史的连续性的视野,应放弃贵族化的精英立场。  相似文献   

19.
基于生物学的企业生态系统共生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共生是生物体生存的重要方式,对生物习性及其他生命活动都有深刻而深远的影响。对企业生态系统运行中的共生现象进行研究必须以生物共生基本原理为基础。企业生态系统分为对象系统、过程系统与环境系统,过程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十分相似,也要经历共生关系的识别、适应与整合、培育以及产生新能量的过程。而企业生态系统共生运行方式表现为互惠共生、自组织共生和异质共生等特点,其运行模式要经历金字塔式的五个梯度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20.
黄建洪 《江海学刊》2014,(3):110-117
基于共生理论与根植性理论,并借助"逻辑—题域—风险"的分析框架,可以清晰揭示中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逻辑发生学与实践运筹学。依据多重混合逻辑所展演的发生秩序、实践动力与目标指向,大转型时代的城镇化正经历一场历时性题域的共时性呈现,同时表现为技术—经济的、社会—政治的、文化—生存的、生态—环境的和心理—体认的复杂面相,这正构成了城镇化发展的"中国道路"。但在此过程中,易于伴生性地出现过载、固化、漂移等诸多风险,并具有跨域渗透性、层叠集群性与虹吸传感性等特征。为此,必须从内生应对的系统性出发,以确立法治化与效能化治理的根植性为目标,通过不断提升国家治理的现代性而实现风险管控、导引良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