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9世纪中叶,晚清社会兴起了一股激烈地反传统的重商思想,一些近代资本主义的经济思想和经济因素伴随着重商思想的发展而出现在中国大地上。这些具有近代化性质的因素,从思想、经济、政治等方面奠定了晚清社会近代化转型的雏形。在重商思想的实践中,晚清中国开始了举步维艰的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近代的工商业社会转型的近代化历程。  相似文献   

2.
一、晚清白话文兴起概况本文试图从汉语史角度切入思想史,通过“白话问题”这一语言现象来透视晚清思想和社会、政治、制度等各方面的变化,以及这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并揭示晚清文言白话的“中心边缘”位置移动的思想史意义。当社会的思想发生大的变动的时候,一般是对...  相似文献   

3.
晚清思想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诸多因素中,三大因素最重要:一是紧迫的民族危机,一是社会变迁,一是中西文化之间的冲突与交融。研究晚清思想不能不研究晚清社会思潮。《晚清社会思潮》一书从社会思潮去研究晚清思想,可以说找到了一个极好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4.
"重商"是研讨晚清社会转型的一个关键词,它不应放在现代语境中来理解,以传统之"商"来"格义"近代经济社会的新事物赋予晚清"重商"思想以丰富的"政治经济学"内涵,其中包含着重商—重工、观念—制度、单维—系统的演进逻辑,尝试从结构性制约探寻富强之道开出了中国经济思想的近代面向。重商思想试图推动晚清经济社会的近代化进程,但封建体制的顽固性未使清政府适时通过主动的制度转换来协调社会转型,近代工商业社会的发育和转变,未能跨出划时代的步伐。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和晚清时期,“夷”的含义不同。“以夷制夷”思想的产生有深刻的历史根源和社会原因,在其实施过程中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点,失败的根源在于晚清政治腐败、经济落后。  相似文献   

6.
张謇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实业家和改革家,他提出了一系列农业科学发展的思想,其中农工商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人才兴农、科教兴农,创新农业经营体制、实现规模耕作,利用外资发展农业等思想对我们今天进行现代化建设,尤其是时下的新农村建设有许多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7.
湘军集团主导了晚清政治思潮,主要表现在:晚清社会的变局观、洋务思潮、西学之引介以及早期维新思想。  相似文献   

8.
晚清以降,西势渐强。在近代中国这个特殊的大背景下,伴随着制度、思想、文化等方面的转型,在社会风俗上也出现了重要的转型,并具有自身显著的特点,对中国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科教兴农”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在农业领域的具体运用。邓小平“科教兴农”的思想包括科技与农业相结合,发展与农业相关的高科技,充分开发智力资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在继承邓小平农业现代化思想的基础上,结合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创造性的提出了新时期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战略思想.江泽民提出的科教兴农战略、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农业产业化发展战略、农村城镇化发展战略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战略措施和根本途径;在当前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江泽民的农业现代化思想,对推进农业现代化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