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华阳国志》是西南历史文化研究的非常重要的文献,《华阳国志校补图注》又是任乃强先生潜心研究《华阳国志》的精心之作。然其考证注释难免还有可商之处,对此进行辩证,意义极为重大。  相似文献   

2.
《舆地纪胜》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历史地理学著作,它为三峡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提供了许多珍贵的资源信息。本文从名胜古迹、自然景观、民情风俗、土特产品等方面论述了《舆地纪胜》在开发三峡旅游资源方面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略论《华阳国志》的地名学成就华林甫东晋常璩撰著的《华阳国志》是我国第一部地方史志著作和研究西南地区历史、地理的重要著作.倍受历代史家重视。常璩(约公元291年-361年),字道将,东晋蜀郡江原县(今四川崇庆县)人。常璩少年时.遍读先世遗书,颇负才名。...  相似文献   

4.
《华阳国志》是研究西南地区早期历史的珍贵资料,书中关于祠庙的记载对认识巴蜀等地的宗教信仰和祭祀文化具有重要价值。《华阳国志》中祠庙的祭祀对象具有多元性,大致包括帝王、神仙、清官循吏、当地名士和自然生灵。全书罗列了先秦至三国时期32座祠庙在巴、蜀、汉中、南中等地的分布情况,其中蜀地最多。通过对《华阳国志》所载西南地区祠庙的梳理,可以看出,秦汉魏晋时期的巴蜀文化在整合自身并主动融入大一统潮流之中的同时,依旧保留着自身的底蕴和魅力。  相似文献   

5.
卷首语     
如何凭借我省丰富优质的民族文化资源,充分利用其生物、生态、旅游以及宗教文化等资源,以加快发展新世纪的贵州旅游事业,是我们十分关注的大事。为此,本期特开辟“民族文化与旅游开发”特色栏目。其中,龚锐博士《从异域到本土——旅游人类学的西学东渐述评》一文,客观评价了相关的旅游人类学的基本理论,强调旅游研究的视野主要应以文化为切入点。石朝平副教授《区域旅游合作战略——施秉与镇远旅游城市区域联动开发研究》一文,通过对两地旅游资源秉赋、区位条件、市场状态、形象定位、产品开发策略等方面的分析表明,两地加强合作可…  相似文献   

6.
从《华阳国志》看巴蜀世风的演变史建群晋人常璩所著《华阳国志》记载了公元4世纪中叶以前巴蜀等地的历史风云变幻与地理状况。本文试图从《华阳国志》等文献资料中,寻绎古代巴蜀世风演变的轨迹,探索影响世风演变的种种原因。“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李白:《蜀道难...  相似文献   

7.
文化旅游一直是政界、业界与学界共同关注的前沿问题,其研究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不言而喻.以CSSCI收录的1998-2020年的文化旅游研究成果,运用Cite Space基本上可绘制出当前文化旅游的主要研究机构、学者和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等.从发文机构上看,以四川大学、吉首大学以及北京联合大学等主要高校为代表的研究贡献突出.从研究学者上看,王兆峰、侯兵、张晓萍等学者对文化旅游研究贡献较大,但是尚未形成高度核心的学术团体.研究内容逐渐多元化,研究聚焦在民族文化旅游、文化旅游资源等层面.文化旅游研究呈现出由浅入深、理论构建、视角转换的发展过程,热点研究问题与国家政策和社会发展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8.
20世纪早期以来,中外学者开始关注海南苗族,从历史与现实两个层面对海南苗族文化进行整体记述和具象研究,收集民族志资料,争论海南苗族的历史渊源,探究苗族民间文学艺术的文化内涵,解释宗教信仰的意义与功能,关注民族旅游资源的开发,并提出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对策,取得了非常显著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9.
20世纪早期以来,中外学者开始关注海南苗族,从历史与现实两个层面对海南苗族文化进行整体记述和具象研究,收集民族志资料,争论海南苗族的历史渊源,探究苗族民间文学艺术的文化内涵,解释宗教信仰的意义与功能,关注民族旅游资源的开发,并提出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对策,取得了非常显著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0.
从1969年起,苏联和蒙古两国学者根据两国科学院之间的科学合作计划,组建苏蒙历史考察队,对蒙古境内古代和中世纪各个阶段的考古遗存进行调查发掘。截止到1983年,参与考察的苏蒙两国学者共发表有关论文二百余篇,有关著作十部。《蒙古的古代文化》是第十一部著作。  相似文献   

11.
许昌三国文化旅游线路的整合开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许昌的三国文化中曹操在此留下众多遗迹,历史价值非常高。但这些资源多是一些遗迹、遗址,可观赏性都不强,且一些文物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另一方面许昌缺乏自然旅游资源,很难产生大的引力,吸引众多旅游者。应该通过区域联合开发拓宽旅游资源空间和市场空间,树立品牌、降低成本、提高整体竞争能力,顺应区域经济一体化大趋势增强区域旅游业的市场竞争力;从组织三国文化旅游线路、提高知名度、联合省内外的城市进行区域旅游的联合开发等几个方面加强区域之间的合作。  相似文献   

12.
四川省德阳市不仅是我国重大装备产业基地,同时,德阳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境内山水、森林资源突出,地貌多样、气候多变,旅游资源组合较好,还拥有古蜀文化的代表“三星堆”、三国文化的瑰宝“白马关”、绵竹年画等人文、民俗资源。但德阳的旅游收入近年却逐年下滑,鉴于成都旅游发展的经验,德阳旅游发展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乡村旅游、体闲养生优势还不突出,休闲旅游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湘西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湘西州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在取得很大成绩的同时,也遇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开发好湘西州民族旅游资源对于湘西地方旅游业乃至地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探讨了当前湘西州开发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作用与意义,分析了湘西州在开发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资产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内容复杂,涉及面广。中国资源资产管理研究起步较晚,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资产化管理仍然存在着一系列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民族文化旅游持续、健康与快速的发展。强化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资产化管理,应当重视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资产价值理论研究、强化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资产化管理的可行性与操作性研究、注重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资产产权的界定和产权管理研究、完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资产评估工作、加强法律法规建设与行政管制等措施。  相似文献   

15.
学术书评作为一种重要的学术语类,富含评价资源,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重视.本文在评价理论框架下,通过随机选取的中英文学术书评各十篇作态度资源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发现为了使自己的评价显得客观,书评作者很少使用情感和判断资源,而比较青睐鉴赏.中西方文化语境下这一现象的跨语言跨文化一致性,说明学术书评这一语类对评价资源中态度意义的表达具有相似的制约性.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贵州旅游业落后于周边一些省份,其原因多种多样,但历来只重民族风情,忽视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的作法也使它逊色不少。如何开发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打造好各景区的人文景观,推动旅游业发展应该是贵州旅游部门和学术界高度重视和认真探讨的问题。贵州旅游业要发展,必须吸取他省在开发历史文化等资源方面的有益经验,并结合本省的省情,探寻出一个良好模式。  相似文献   

17.
文化与旅游的相互辉映,将为开拓文化产业市场和提升旅游产业附加值提供良好的契机,因此三国文化旅游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经济和体验价值。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三国文化旅游研究可划分为个案研究、初步探索和热点研究三个阶段。总体而言,三国文化旅游研究还不平衡,也不成系统,应注重整体研究和开发,实行跨区域合作,以形成三国文化大旅游圈,增强其在国际旅游市场的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山西省旅游资源丰富,为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然而近年来由于该产业迅猛发展,加之人们的旅游环境观念落后,重发展轻保护,致使旅游环境严重恶化。为优化山西省的旅游环境,应加强旅游环境的研究和管理,不断提高公众的旅游环境意识,积极开发和推广生态旅游,广开思路,创造良好的旅游社会环境和人文旅游环境。  相似文献   

19.
试论中原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入挖掘、有效地开发利用中原文化资源,是提高河南省旅游产品品位、促进旅游经济上层次的重要措施。要认真对文化资源和旅游市场需求进行研究,在文化旅游资源的形象化、愉悦化、生活化和商业化上下功夫,同时注重保护、宣传、创新和品牌打造。  相似文献   

20.
《揽辔录》是范成大使金途中记载沿途风物民俗的见闻实录。书中记载了河南境内大量的旅游文化资源,如雷万春墓、双王庙、伊尹墓、扁鹊墓和开封、安阳城市面貌以及风土人情。这些记载对于了解当时的社会风俗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作为当前旅游资源开发的佐证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