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作为技术社会中的角色之一 ,技术领导在技术创新活动中有其特殊的地位与作用。一方面 ,为了企业的生存与持续发展 ,技术领导必须致力于推动技术创新 ,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另一方面 ,为了防止落入技术创新陷阱 ,踏入技术创新追赶的误区 ,防范各种技术创新风险 ,技术领导又必须对技术创新活动小心谨慎。正确认识和分析技术领导在技术社会和技术创新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 ,建立技术创新机制 ,是技术领导摆脱两难困境、实现企业持续技术创新的前提和关键  相似文献   

2.
SST视角下对技术创新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的社会形成"(SST)是一种对技术的社会学分析,强调社会因素在技术发展中起核心作用,借鉴SST的研究进路和方法,从技术创新与社会互动关系研究技术创新过程中技术因素与非技术因素的参与作用,探讨了技术创新的选择性、不确定性和过程性等特征的社会形成,强调成功的技术创新不是单纯取决于技术自身的技术因素,也不是单纯取决于非技术的社会因素,而是取决于形成"新组合"的过程中诸种技术、非技术因素的共同建构,通过"社会的形成"使技术因素与非技术因素形成一定的衔接,进而"社会地形成"技术创新过程.  相似文献   

3.
国内对于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的技术机会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主要表现在从技术机会的来源角度对技术机会的含义作了初步的界定,同时还从企业外部和企业内部两个视角探讨了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技术机会的发现与功能,为技术机会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由于国内对于技术机会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仍旧存在许多问题.究其原因,既有国内社会环境方面,又有学术研究背景方面的因素.针对以上研究现状与困境,提出了国内技术机会研究的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4.
论社会资本对技术创新的作用与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影响技术创新的因素有很多 ,社会资本就是其中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作者从社会学的视角 ,运用社会关系网络理论、社会资源理论、嵌入理论等理论 ,着重分析社会资本对技术创新的环境、动力、业绩等方面的作用与影响 ,从理论层面上为我国的技术创新提供了新的视野和思路。  相似文献   

5.
中国产业的技术追赶与市场化改革过程同时推进,所以市场竞争在产业技术追赶过程中的作用特征及变化是分析产业间技术追赶绩效差异的重要视角。产业组织理论用市场结构分析产业的市场竞争特征,通过对市场结构与技术创新关系的分析,把握市场竞争在产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作用。文章借鉴相关理论的研究思路,提出在产业演进中研究技术创新与市场结构互动过程的分析框架,进而从整体上把握中国产业技术进步的过程特征。  相似文献   

6.
面对传统技术创新理念与实践的严重缺失,企业需要从“生态———经济———社会”系统整体上来重新考虑技术创新。结合生态学的有关理论,把企业技术创新组织放入技术生态大系统中。充分考虑企业技术创新与环境的关系,积极谋求各利益群体的支持,选择适合自身模式的企业技术创新生态位。在技术创新生态化发展过程中,提高企业技术创新集群程度,建立绿色结算体系,定期进行生态化评估,把生态观念融入企业技术创新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7.
企业领导人是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因素,但其影响过程与机理还未完全揭示。文章重点从企业领导权结构和董事长技术背景两个维度来分析企业领导人对技术创新的影响。通过协方差分析发现,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对企业技术创新有促进作用,而两职分离则抑制技术创新;董事长有技术背景的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更强。因此,得出两职合一是当前我国中小民营企业更合理的领导权结构,同时,董事长有技术背景也更有利于企业长期发展。  相似文献   

8.
技术知识的生成与获取是企业技术创新的起点,关系到企业技术创新的成败。在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个人构思和组织研发是技术知识生成的两种主要方式。企业从外部获取的显性技术知识和隐性技术知识,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在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技术知识的生成与获取,所体现的哲学思想不同,对企业技术创新周期的影响也不同。  相似文献   

9.
卡尔·波普尔不仅是一位科学(自然科学)哲学家,而且是一位社会科学(技术)哲学家.波普尔从"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转化视角提出"逐步的社会工程"理论;从社会科学"有限理性"视角提出"社会技术"范畴,并把"社会技术"视为"政治的科学基础";从社会本体的主体际性视角分析了"社会技术"(社会工程)与"物理技术"(物理工程)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针对人们在研究技术创新的过程中 ,往往片面强调社会需求的压力 ,而忽视技术支持力的情况 ,从技术系统论的角度着重分析了技术创新过程中主导技术与支持技术的关系 ,指出无论主导技术的创新还是支持技术的创新都是至关重要的 ,不能片面强调主导技术的创新而忽略支持技术的创新。同时以当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材料技术的关系作实证分析 ,以期更好地认识技术支持力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技术创新是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技术发明、技术的首次商业化使用或技术扩散,带动创新链中相关主体从事该链条中同一环节或不同环节的活动,并依此增强各主体之间的链接,使整条创新链不断扩展、延伸,并带动以创新技术为支撑的农业产业链顺畅运行,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过程。它的创新机理是:同一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技术创新链中每一环节的反应循环,推动同一或不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技术创新链中同一或同类环节之间的催化循环,再由催化循环推动同一或不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技术创新链中各环节之间的超循环。通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技术创新的超循环,实现教育、科技、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2.
科技创新激励机制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只有拥有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才能转变经济的增长方式,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快速提升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分析了激励对企业科技创新的作用,研究了激励理论与方法如何作用于企业的科技创新过程。提出了科技创新激励机制设计的目标和原则以及完善各激励制度的对策,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构建了完整的科技创新激励体系。  相似文献   

13.
技术创新的人文化,是对传统技术创新理论的一种新的诠释。它要求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全面引入人文思想,以人为本,既要考虑技术对人、社会的影响和作用,又要保证技术的创新性和实用性,确保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实现技术创造商业价值的同时,又能创造人文价值,最终目标是协调人类发展和技术之间的关系,实现人类社会的健康、和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秉承技术过程论思想的基础上,针对当前技术社会中技术给人类所带来的各种问题的现实,就技术是一种什么样的过程的问题进行了思考。首先从对技术认识的历史梳理中发现问题并给出自己的理解——认为技术是一种社会活动过程;接着从技术与人类社会相始终、技术的活动性以及技术的社会性等三个方面着重分析了作为社会活动过程的技术,认为只有把技术当作一种社会活动过程来看待,才能更好地把握技术的本质和特性,才能更好地发挥社会的作用去积极解决技术所带来的各种问题;同时,这也为技术控制主义、技术的社会形成理论等提供认识论层面的前提与基础。  相似文献   

15.
绿色技术创新是一个相关社会群体共同参与的社会过程。仅将企业作为绿色技术创新的惟一主体具有明显的局限性。绿色技术创新主体系统应将政府、高校、科研院所、公众等相关社会群体均纳入其中,并强调它们与企业的相互作用,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科技企业是实现科技创新的驱动者和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推动研究开发的重要参与者,科学评价科技企业创新能力有助于企业自身不断发展壮大。在分析国内外新区科技企业创新驱动发展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从研发投入、研发基础、研发效益和现代科技四个角度,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科技企业创新能力评价系统,并通过实证分析说明评价系统的可靠性;根据评价系统测算出现阶段雄安新区科技企业创新能力,通过与成熟新区科技企业的比较,发现其短板和不足,力图为决策者科学合理评价、管理科技企业创新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7.
科技产业化中的市场创新是一个科学技术、经济、社会整合的过程.我国市场创新中存在着市场创新与社会经济系统的失衡,表现为市场创新与资本化和投资子系统、生产和组织子系统、文化价值系统的失衡.构建新的协调均衡,首先是建立市场创新风险资本,健全市场创新的投资系统,其次是促进市场创新的制度供给,健全市场创新的生产、组织系统以及推动市场文化和企业文化发展,健全市场创新的文化价值系统.总之,市场创新对科技产业化和经济发展的影响有赖于科学技术、经济与社会的整合,有赖于市场创新与社会的整合和均衡.  相似文献   

18.
建立有效的技术创新能力机制是企业得以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的形成机制与财务能力、学习吸收能力、创新过程适应能力和满足市场需求能力密切相关,而创新主体意识、激励机制、创新战略选择等方面是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9.
科学技术的价值负载与社会责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科学技术具有多重价值,包括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目的价值和工具价值,同时也有负面效应。在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过程中,人们面临许多伦理问题和道德抉择,需要社会价值规范的引导。科技发展受到社会的选择、调节和制约。科技工作者承担着强烈的社会责任。科技创新和应用要以人类内在的、终极的价值为引导,以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和谐为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