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州、 佛山两个地处珠江三角洲的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走在广东省前列.在国家大力倡导区域合作背景下,强化广州佛山同城效应,推进广佛同城化建设,对于加快推进珠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打造世界级城市群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稳步推进,我国城市化发达地区出现了同城化发展的新趋势。在综述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重新定义了同城化概念内涵及其理论框架,并以广佛同城化为例,具体分析了同城化的基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实证检验了广佛同城化战略实施以来的要素集聚、扩散以及产业结构优化效应。研究发现:(1)同城化的实施强化了广佛在省内的经济比重,但在珠三角的份额变化不明显;(2)广州对佛山的公共服务和产业扩散效应不明显;(3)同城化对广佛两市产业结构优化具有负效应。最后提出了进一步推进广佛同城化的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同城化背景下广佛的挑战与机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珠三角一体化的必然路径 2008年12月,广佛同城化战略正式启动实施.但早在2005年,桂城就提出建设广佛RBD,到了2008年,我们牵动帮助南海做城市发展战略,也是基于广佛同城化这一大背景.所以整个南海对推动广佛同城化的热情非常高,尤其是南海,对其作为广佛桥头堡的定位把握得十分深刻,对自身的地理特质挖掘得很深,这个非常好.  相似文献   

4.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两个抓手,一个是城镇化战略,一个是都市圈发展的战略.珠江三角洲是中国三大城市群和经济圈之一,应不断创新,大力推进珠三角高水平的城镇化,并促进大珠江三角洲成为世界级都市圈.应以一条城市主轴和三个城市群支撑大珠三角都市圈的发展.大力推进广佛同城化,加强深港合作、珠澳合作.  相似文献   

5.
王达梅 《城市观察》2011,(1):166-174
广佛同城化是一种新型的地方政府合作模式,不仅有助于推动两市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且对中国区域一体化发展也将具有示范意义。鉴于当前中国地方政府合作中存在着不少问题,广佛同城化要想走出现有合作模式的困境,一方面,必须要确定同城化合作的具体内容,没有合作内容,同城化就是虚假的;另一方面,还必须构建一套完整和有效的同城化合作机制,这是广佛同城化的重中之重,如果没有稳定合作机制作保障,那么同城化合作将陷入空想之中。  相似文献   

6.
雷郎才 《城市》2011,(7):30-31
正如“城市化并非一个城市的城市化”一样,广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亦不能自说自话。广州应当顺应世界浩浩荡荡的城市群建设发展大势,携领珠三角地区城市群发展,并形成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和城市群发展彼此借势、互推互促的格局。  相似文献   

7.
正京津冀是我国东部沿海三大城市群之一,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要求,推进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打造首都经济圈。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抓紧编制首都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相关规划,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2014年3月,《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年~2020年)》出台,要求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以建设世界级城市群为目标,加快形成国际竞争新优势,在更高层次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发挥对全  相似文献   

8.
李超 《城市观察》2009,1(1):94-100
国家正式出台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是引领支撑未来全局性改革与发展的纲领性文件。《纲要》着眼于调整城市功能布局与定位,以区域经济一体化为手段强化城市群合作,强调珠三角对省内外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对提升珠三角地区城市群的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作为省会城市的广州,应充分利用省会城市优势提高辐射带动能力,发展高端服务业提升广州的服务业辐射水平,同时也要加大研发投入,增强广州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9.
一、双子星建设需要解决的三大问题 在广佛同城的大背景下,我们要谈桂城、芳村片区的建设,定位为双子星是很恰当的.芳村桂城片区,在我看来确实是广佛同城化的重要节点.在这样一个片区的发展过程中,要求两市的有关部门必须解决三大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一、芳村桂城片区现状概述 早在去年,广佛两地就已经划定了划定了五沙、新客站、芳村桂城、金沙洲、花都空港这五个同城化重点区域.在这五个同城化重点区域中,芳村桂城片区尤其引人关注,该片区不仅仅是广佛地域空间的几何中心,也是广佛同城化的中央地区,更是沟通广佛地区的主要交通枢纽,以及广佛互动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相似文献   

11.
王玉明  王沛雯 《城市》2015,(1):42-47
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自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城市群以超常规的速度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发展奇迹,已成为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和重要的增长极.2008年12月,国务院颁布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以来,珠三角不断推进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布局、环境保护和基本公共服务“五个一体化”.推出“广佛肇、深莞惠、珠中江”三大经济圈的战略布局,三个城市圈竞合发展,形成了一个由“圈内一体”到“三圈联动”,由小及大,共同促进珠三角一体化的局面.笔者总结近年来珠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主要做法和经验,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对下一步推进珠三角一体化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唐启国 《城市》2010,(12):17-20
一、建立宁镇扬同城化示范区是宁镇扬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同城化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 同城化是城市发展进程中打破传统的城市之间的行政分割和保护主义限制,促进城市一体化发展,提高城市整体竞争力的一种发展战略。随着信息化、全球化、网络化和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科技创新成果和资金、人才、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的流动更加广泛、迅速,  相似文献   

13.
国家战略层面的大珠三角城市群发展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珠三角地区已经进入以创新为驱动力的经济发展阶段,区域国际竞争力转向以提升城市群创新潜力的时期.本文从区域经济增长驱动力的基本判断、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和大珠三角城市群良性互动出发,探讨了大珠三角城市群未来发展战略的可选择路径.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效,并成功抵御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实现了经济企稳回升的积极转变。面对后危机时代的新机遇和新挑战,针对区域一体化合作中出现的问题与瓶颈,文章提出推进新一轮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十点建议,重点提出要以上海"两个中心"建设和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突破口,努力构建起分工合理、功能完备的长三角城镇体系,全面加快长三角城市的国际化进程,使长三角城市群尽早成为我国最具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相似文献   

15.
南站新城建设在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中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州南站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广佛都市圈的中心地带,其服务辐射的范围可以覆盖整个珠三角和周边地区,为广佛同城化建设以至广佛肇经济圈内部协调和外部合作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在其建设和发展中,如下若干因素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交通运输路线的合理布局与有效对接问题;利用高铁建设发展新兴产业的问题;现代服务业的优先发展问题;共谋商圈经济与旅游经济协调发展问题;交通基础设施服务功能的有效发挥问题;区域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问题;从局部城乡一体化到整个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6.
简讯     
《城市》2009,(11)
中部蓝皮书:中原城市群谋求一体化发展近日,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中部地区发展报告(2008)——开创城市群时代》(中部蓝皮书)在京发布。该书指出,中部地区要朝着一体化的愿景目标,谋求促进各行政区间的社会经济资源要素不断向极核型城市与极域  相似文献   

17.
覃剑 《城市》2016,(12):44-48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浪潮中,开放合作是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基于经济发展水平、阶段和特征的分析发现,韶关与珠三角地区产业经济发展存在明显梯度差,具备较强的融合互补发展潜力."十三五"及未来一段时期,韶关可通过强化与珠三角地区产业链分工,善用珠三角地区优质资源推动产业发展和城市发展转型升级,深度分享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红利,发展成为环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新高地.  相似文献   

18.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历史演进与整合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伟霞 《城市观察》2009,1(1):108-116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城市世纪已经到来,城市群成为未来国际竞争的主体。珠三角城市群发展很快,一体化已成大势所趋,但在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许多制约因素。将珠三角打造成世界级城市群,必须先了解其发展历史及掣肘因素,从观念意识、功能规划、产业协作、利益协调等多方面进行整合,才能实现可持续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9.
《城市观察》2009,1(1):24-25
如同企业的发展必然要经过一个由小到大的过程一样,城市的发展也日益显现出向集团化、规模化和一体化发展的特征和趋势。在中国,大城市群正以前所未有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孕育着中国未来城市“集团”的新雏形,这就是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和京津冀城市群。  相似文献   

20.
李樱  周嘉毅 《城市观察》2009,1(1):136-143
珠三角城市群产业一体化将成为必然的发展路径。与此同时,轨道交通的建设将迅速缩短沿线城市之间的时间距离,从而重构城镇产业的竞合格局。本文在分析珠三角产业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加强了轨道交通对未来城镇格局的影响,试图从空间格局的角度理解区域产业一体化,对未来珠三角产业一体化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