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70年代末中日两国签署日元贷款协议以后 ,日本政府向我国提供了大量的政府开发援助贷款 (简称 ODA贷款 ) ;同时 ,还通过日本输出入银行对华提供了大量的低息贷款。这些贷款对我国基础设施的改善、企业技术的升级改造与出口创汇能力的提高及我国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都起了很大的作用。然而 ,冷战结束以后 ,为了实现成为政治大国的目的 ,日本一步步地使其对外经济援助贷款政策成为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点在对华援助贷款政策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日本对华贷款已不仅仅局限于为其经济利益服务 ,而是带有越来越浓厚的政治色彩。本文就日…  相似文献   

2.
美国全面调整阿富汗政策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富汗战争已历时十年之久,美国因深陷阿战国力严重消耗,其振兴国内经济的目标也未实现.鉴于此,奥巴马政府再度大幅调整阿富汗政策,在阿战略重点由“反恐至上”转为“地缘优先”,并出台“新丝绸之路”计划,采取措施推进中亚、南亚一体化,召开多轮阿富汗问题国际会议,加速阿富汗重建进程.在美国推动下,阿富汗形势面临重大拐点,并将对该地区安全及地缘政治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3.
郭渊 《太平洋学报》2012,20(7):35-43
冷战初期,尽管美苏两大阵营主要角逐的地区在中东与东欧一带,但美国从来没有把虎视的目光从南中国海移开,早已纳入其海权影响的范畴.美国对中国的遏制战略就不可避免地要与南海问题联系在一起,这是其形成南中国海主权争端的立场、政策的起点和基础.美国对南中国海战略地位的认知,侵扰中国南海疆域的行为,以及对南海诸岛归属问题的“模糊”立场,不能不对南海局势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美国跨国公司对华投资新特点及其实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作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跨国公司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蓬勃地发展起来,而美国作为世界经济舞台上的最强者,美国跨国公司的足迹遍布全球。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积极地参与到全球化的竞争中,中国大市场成为众多跨国公司努力抢占的重要目标。了解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特点和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清醒地面对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对于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增长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20 0 5年3月2—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和日本研究所在北京共同举办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九届国际问题论坛”。中国社科院院直机关及日本所有关负责同志和来自上海、长春等地的专家学者约30余人出席了会议。会上,专家学者们围绕着“当前中日关系的问题及对策”这一议题,从内政、外交、经济、社会舆论及思潮等角度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认真的分析。值得指出的是,不仅那些在国际问题上有较高造诣的资深学者披露了颇有学术价值的新见解,许多年轻学者也发表了富有新意的观点。为了将围绕这一议题的讨论进一步引向深入,本刊特从与会者提交的会议论文中选出四篇摘要刊出,欢迎相关学者对此发表高见  相似文献   

6.
随着北极地区的形势变迁,奥巴马自第二任期以来加大了对北极事务的关注和北极政策的调整与落实。在2013年颁布《北极地区国家战略》的基础上,美国进一步整合和优化了北极事务机构和决策体制,并推动北极气候治理以引领北极事务议程。奥巴马政府的此番调整有其深刻的原因:北极地缘政治重要性的提升,美国担任北极理事会轮值主席国引领北极事务议程的雄心,以及美国力图实现以其为主导的北极地区新秩序等目标。奥巴马政府尤其重视提升国内北极事务决策体制的效力,加强北极战略的落实以及重视北极地区的安全利益。随着奥巴马任期即将结束,其北极政策的遗产以及美国北极政策的走向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7.
赵爱龙  夏耕  邓越 《社科纵横》2011,26(5):112-114
美国作为一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在维护其国家利益的前提下,于不同的时期采取了不同的对外政策。本文以20世纪30、40年代美国对华政策的变化为出发点,逐步剖析出当时美国对华政策演化的实质。  相似文献   

8.
战后日本的农业,同工业一样发展很快。到六十年代末,即实现了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在人均只有七分地的条件下,主要农产品基本实现自给。这不能不说是农业上的一大成功。日本农业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从根本上讲,是日本政府执行了一条保护农业、发展农业的政策。而这一政策的具体体现就是不失时机地完成了几次大的转变。  相似文献   

9.
近代日本的崛起是与对以中国为中心的殖民地掠夺分不开的,而对华金融政策是其殖民地掠夺的核心政策。随着日本侵华的不断深入,其对华金融政策也在不断调整。其金融掠夺体系最终随着法西斯统治的崩溃而瓦解。  相似文献   

10.
40年来,美国政府一些献策人、决策人在对华政策方而,有很多问题使人们百思不解。其具体表现为:50年代的既“试图建立两国关系”,又采取“不承认主义”,对新中国实行“遏制、威慑”政策;80年代的一方面在两国关系正常化后,“超越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进行国际交流与合作”,另一方面又施以“和平演  相似文献   

11.
刘助仁 《创新》2010,4(5):30-33,37
互联网已经融入了当代社会的各个领域,并成为了一个国家赖以正常运转的"神经系统",而一旦出现网络危机,该国整个社会有可能陷于瘫痪。因此,网络安全已成为国家公共安全的"致命威胁"。美国政府在确立维护网络安全的国家战略,完善维护网络安全的管理机制,优化网络安全的技术组织结构,健全维护网络安全的法制体系等方面的经验对我国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日本对华ODA政策的演变和中日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日本对华ODA政策的演变和中日关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金熙德自1979年末以来,日本一直是最大的对华ODA(即政府开发援助,下同)提供国。在历年日本ODA的受援国顺序上,中国始终占据第一、第二位。日本ODA中金额最大的对华日元贷款,已构成中日政治...  相似文献   

13.
"政经分离"是战后日本对华外交的重要政策之一。现阶段的主要特征是安倍内阁对中日战略互惠关系的"政经分离",一方面矢口否认钓鱼岛存在主权争议,另一方面不断强调两国应就推进经济合作展开对话,并意图用"以包围迫谈判"的方式,在渲染"中国威胁"的同时,重拾"价值观外交",积极构筑对华的战略对冲。对此中国除继续坚持"政经不分离"的原则外,还应以"两手对两手",强调战略定力与政策弹力的相辅相成,进一步提高中国对日战略布局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抗日战争胜利前夕美国对中国共产党政策发生转变原因初探刘焕明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和美国的关系经历了从开始接触不多,发展到较为密切,最后走向破裂的曲折道路。中国全面抗战爆发之初,美国采取中立政策,既不愿得罪日本,又不想失去在中国的利益,对华的态度不够...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对外贸易正遭受着反倾销的严重冲击。作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美国对华反倾销不仅数量多、力度强,而且具有很大的示范性和不公正性。对华掀起反倾销高潮的实质是保护国内产业和市场进而缓和国内矛盾,同时借机谋求在中国市场上更大的贸易和投资利益。长远来看,由于中美贸易具有广阔的互补空间,因而,中美贸易摩擦不会极端激化,中美贸易将在摩擦中加深相互依赖。  相似文献   

16.
俄罗斯诸多方面继承苏联超级大国的地位,安全战略有其特点。旨在重振大国雄风,确保原苏联地区势力范围,竭力防止北约东扩。恢复元气前“绵里藏针”,基本上守而不攻,至多守中有攻。安全战略的调整,体现综合国力,适应形势变化;注重当前,着眼长远;重视地缘因素,突出大国关系。表现为从对西方“一边倒”转向外交全方位;在平等基础上与西方国家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加强独联体经济、军事安全一体化。中国处于俄安全与外交战略亚太方向之重要位置。地缘因素对中俄关系存在双重影响。目前两国睦邻友好、互利合作关系发展顺利,潜力巨大,彼此得益,并将对世界形势和国际关系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7.
安倍上台以来,以"俯瞰地球仪"视野倾力推动其所谓的"战略外交"。战略外交的开展,以深刻的国内外形势变动及日本战略调整为背景,以维护体系、提升政治、助推经济、保障安全、制衡中国为主要目标,以政治性外交、经济外交、安全防务外交、社会文化外交为达成路径,以全球治理、"价值观"纽带、经济协力、安全合作、社会贡献等为实施方法,行为特点则有顶层设计、综合统筹、全球经略、借美出海、内外互动等。战略外交的很大一部分内容被认为是针对中国展开的"包围外交",已在战略、外交、安全、经济等多个层面,对中国的发展及安全利益产生影响。中国应着眼全球、着手双多边,保持定力、扬长避短、多向操作、综合平衡,展开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8.
《社科纵横》2015,(9):65-68
政策与民意之间的互动关系,是一个令人好奇与值得探讨的现象,也是学术研究的重要主题。西方学者对政策与民意的相关性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研究。分析表明,西方政策与民意采集结果的一致性以多种形态呈现出来,表现为政府政策对民意采集结果的响应,政府通过引导使民意与政策趋向一致,不同政治领域与事件中表现的一致性关系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9.
理解1949~1962年印度尼赫鲁政府的对华边界政策需要一个整合性的分析框架。它涵盖三条线索:当时在中印关系中日益凸显的西藏问题、印度国内政治和反对派,以及主要决策者尼赫鲁的认知与心理。上述因素交织在一起,直接催生了尼赫鲁政府在中印边界问题上变化的立场、目标以及追求目标的途径和行为方式。中印争议边界至今仍然处于悬而未决的状态,显示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复杂性与艰巨性。对此既应该从各层面、更需要整体地认识和理解其历史和现实。  相似文献   

20.
本文针对克林顿总统就职伊始所发表的演讲,即表示美国要在世界经济中保持领导地位这一姿态,指出由于亚太地区的经济和贸易快速增长已成为世界经济的增长中心,因此美国要保持在世界经济中的领导地位,就得同时保持美国在亚太经济中的优势地位。作者认为,从目前的形势看来,美国在亚太经济中的地位已摇摇欲坠,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威胁,加以美国的亚洲政策具有“两种标准”,严重影响美国同亚太国家(地区)的经贸关系,使得美国能否保持它在亚太经济中的领导地位也成为一大问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