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历史性捕鱼权的习惯国际法效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性捕鱼权是国际法领域长期存在的一个命题。历史性捕鱼权属习惯国际法范畴,是由于长期的、连续的"使用"而应被尊重的一项既有权利,是历史性权利中的一项常见权利。即使是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确立了专属经济区制度之后,历史性捕鱼权仍具备国际习惯的构成要件,是一项习惯国际法规则。历史性捕鱼权应继续在渔业资源分配和海域划界实践中发挥效力。  相似文献   

2.
学界的研究和条约法的实践表明,对于国际法是否具有体系、是否存在位阶,以及《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第31.3条(c)项的含义、作用等问题,尚存较大分歧。由于国际法的体系化与碎片化、开放性与自足性并存,基于共同的价值和初步位阶基础,现存国际法是个发展中的不完备体系。"碎片化"损害了国际法的体系性,其产生的原因较复杂,包括国际法本身的局限、执法者的缺失、国际关系的演变等。本文探讨了《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第31.3条(c)项所具有的整合功能和发展功能,从条约解释角度维护国际法的体系性,这不失为减少"碎片化"的有效途径。但该方法尚存局限性,国际法体系现状决定于国际社会权力结构的现实仍难以撼动。  相似文献   

3.
在南海仲裁案中,菲律宾试图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专属经济区"主权权利否定中国主张的南海"九段线"内的"历史性权利",毫无疑问是对中国的属地权威及其主权权利的侵犯。这实质上是以1982年建立的海洋法制度挑战"二战"后的国际法条约体系,以求达到对南海区域海洋资源重新分配之目的。如按这种方式进行海洋区域资源的重新分配并以此为基准去建立海洋"新秩序",那么不仅在南海,恐怕整个世界都要重新洗牌,其结果极有可能引发区域冲突甚至世界大战。  相似文献   

4.
在钓鱼岛争端的论战中,日本官方回避《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为代表的雅尔塔体系法律文件在确定战后东亚领土中的地位,反而将《旧金山和平条约》作为日本对钓鱼岛"主权"主张的条约法依据。本文结合历史学对"雅尔塔体系"的研究,侧重从国际法尤其是条约法角度,重点考察和论证"二战"后国际秩序的雅尔塔条约体系的"强行法"特质,并分析这些条约与钓鱼岛问题的紧密关联,以批驳日本的官方主张。  相似文献   

5.
国际法的效力依据是国际法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对这个问题不同的学派有不同的看法。本文拟从国家法的法律渊源这个角度对国际法的效力依据进行讨论,提出国际法效力的依据有形式的依据和内在的依据两个方面。所谓形式的依据就是指各国以明示和默示的形式达成的共识,而内在的依据就是国际社会的秩序要求和人类社会的正义要求。  相似文献   

6.
《美国国际法杂志》(AmericanJournalofInternationalLaw)涵盖的内容包括在国际法和国际关系研究领域有突出成就的学者的论文 ,国内和国际法庭裁决摘要以及当代美国的国际法实践。该杂志对于从事国际法、经贸和外事工作的人员来说是不可或缺的。《美国国际法杂志》的电子版为读者提供部分文章的全文。刊物网址 :http : www .asil.org Abtajo .htm。《美国国际法杂志》@月儿  相似文献   

7.
日本和平宪法是在占领军主导下制定的,战后制宪权的正当性时常遭到质疑。这是目前日本宪法出现和平主义危机的直接诱因。"强加宪法论"、"新老两代人交替论"等修宪主张立足于人民制宪权立场,但人民制宪权蕴含着极权主义陷阱、不能为宪法秩序的建构提供稳固基础。从权力来源来看,国际法限制战后制宪权是基于二战时期日本犯下的国际罪行。宪法不能违背国际公认的价值规范,国际法为制宪权划定底线与主权独立并不矛盾。从制宪过程来看,国际力量的中立地位和制度经验积累,使其具有了为战后日本立宪的独特优势,其权威地位得到了日本人民认可,确保了宪法持久的正当统治。国际法与宪法规范在价值上具有同构性、国际力量的制宪权威确保了日本战后制宪目标得以实现,这为辨别日本战后制宪权的正当性提供了重要视角。  相似文献   

8.
国际强行法的出现改变了国际法体系纯粹由任意法组成的局面,使得国际法获得了“公法”属性,成为名副其实的“国际公法”.国际强行法的约束力并非根源于主权同意,其法律渊源与传统国际法大相径庭.国际强行法与《联合国宪章》第103条共同促使国际法律体系出现了一定规范的等级秩序,前者在于维护所确立的法律关系之排他性,后者在于确保宪章义务之优先性.  相似文献   

9.
包红君 《社科纵横》2010,25(6):138-139
以人民有权、政府有能、权能平衡为基本内容的孙中山的权能分治理论的产生有其深厚的中外思想渊源,其中西方启蒙思想家卢梭的“主权在民”思想、孟德斯鸠的分权学说成为孙中山权能分治学说的主要思想渊源,对其,孙中山既有借鉴也有超越。  相似文献   

10.
陈丛兰 《社科纵横》2004,19(6):110-111
作为中华文明史中的元典性著作 ,《礼记》所包含的婚姻伦理思想是二千多年中国封建社会婚姻观的渊源与核心价值。本文拟从婚姻伦理原则的角度对《礼记》婚姻伦理观进行理论阐述  相似文献   

11.
《求是学刊》2019,(2):55-63
哈特、奈格里所著的《帝国:全球化的政治秩序》一书论证了新帝国秩序的生成逻辑,其中有三个不可回避的关节点:一是当代国际法秩序的理性奠定者汉斯·凯尔森,通过理性解构民族国家的主权理论,在主权国家之上建立一个超越各民族国家的国际法秩序,从而形成各个主权国家组成的、具有大同性质的跨国政治有机体;二是由中世纪开始出现的正义战争理论,通过奥古斯丁、阿奎那经院神学家到格劳修斯等新教神学家",正义战争"的概念经过几次嬗变,最终通过几次大型战争创造出符合新国际法秩序的唯一正义;三是借助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本雅明、福柯、阿甘本等预言(证实)的例外状态常规化治理手段,通过"警察权"充当"例外之幕"遮蔽全球规训之实质,对普世秩序进行干涉的强制。  相似文献   

12.
从"国家安全"到"国家主权",从一般国际法原则到国际海洋法制度,综观菲律宾政府对南沙群岛主权主张的演变,其所提出的"证据"与"理由"均属其历史发展及民族主义情绪下行政或立法的产物。随着国际政治现实变化及国际法发展,菲律宾政府的法律主张从单方面依据国内主张或立法,逐步转变为寻求国际法支持,并向《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所确立的制度靠近。未来随着国际法发展、菲律宾国内行政实践以及立法的变化,仍有进一步整合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刘丽 《社科纵横》2014,(11):63-68
从历史的角度看,一般法律原则是《国际法院规约》第38条明确规定的国际法的渊源,同时它也是国际商法的重要渊源。对一般法律原则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它与国际商法的起源、发展与适用关系密切,展示了国际商法本身的性质和发展脉络。本文正是从国际商法渊源的角度出发,对一般法律原则的性质、地位和功能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将其与国际商事惯例这一重要渊源进行比较,并分析其与国际商法其他渊源的冲突与协调,得出一般法律原则是国际商法必不可少的渊源形式,对于弥补国际商法的法律漏洞,促进国际商法的统一和推动国际商事仲裁实践都具有重要的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北冰洋海冰消融使得北极航道得以开通,而北极航道的利用也带来了相应的治理需求。作为世界航运大国,中国在北极享有航行、航行中的安全保障和环境保护以及航行中的搜寻和救助权利义务。《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极地水域船舶航行国际准则》等国际法律制度为中国参与北极航运治理提供了国际法依据。现有国际法依据主要围绕《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展开,同时它们还显现出了从软法向硬法过渡以及全球性条约区域化的特征。基于此,中国可以通过加强与北极国家合作以及提升本国履约能力等方式,充分利用相关国际法依据,积极参与北极航运治理。  相似文献   

15.
何欢欢 《南亚研究》2013,(4):145-157
“原人”思想是吠檀多派直接继承吠陀、奥义书学说的最佳体现之一,但由于留存文献极少,长期以来缺乏系统研究。本文通过翻译并解读梵本《中观心论》第八《入抉择吠檀多之真实品》及其藏译古注《思择焰》中有关原人思想的集中论述,分析了早期吠檀多派有关原人的定义、特性以及意义等,同时考察了早期吠檀多派原人思想的文献依据与学说渊源,借以提供研究早期吠檀多哲学的新资料与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纽伦堡审判与法律价值观冲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丹梅 《求是学刊》2002,29(5):80-83
在纽伦堡审判中 ,辩、控双方围绕《伦敦协定》宪章将多元法律价值观的冲突凸现到极致。《宪章》和审判扩大了战争犯罪的概念 ;确定了战争罪犯的个人刑事责任原则 ;创立了新的国家法规则。法律价值观的冲突丰富了国际法的内容 ,对国际法的新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简讯     
第九届国际法哲学和社会哲学大会在瑞士召开据《苏维埃国家和法》杂志1980年第1期报道,国际法哲学和社会哲学协会于1979年8月26日-9月2日在瑞士的巴塞尔举行了第九届代表大会.参加这届大会的有40多个国家的四百余名学者.会上听取了一百五十余篇报告.大会议题是:《当代法的概念》.分组会的题目有:《法的分析概念》;《东方法的概念》;《马克思主义法的理论》和《自然法的概念》.大会选出?.特拉佩为本届主席,?.乌特茨为名誉主席,?.米勒-施密特、?.克里莫夫、?.多尔赛、?.拉法尔和?.雷阿勒为副主席.第十届大会订于1981年在墨西哥召开.  相似文献   

18.
本文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对国际公法的批判性研究方法进行简要论述,并结合现实解释了国际法学说和国际法规则发生的诸多变化。本文认为,当代国际法的特征是正在从资本主义民主国际法向资本主义帝国国际法转变,这一点已为近年来国际法领域发生的某些变化所证明。但是,就上述问题或对问题的分析而言,本文的论述尚不够详尽。  相似文献   

19.
《日本学刊》2021,(4):35-61
日本将巨量核污水排入海洋的计划可能危及全人类整体利益、相关国家利益和公民个人利益,从而同时涉及国际法和国内法上责任救济的相关规定。保障跨界损害的"国际和国内救济"是国际法委员会有关责任条款草案中的原则要求,也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等诸多条约的相关内容所确认。统筹国际法和国内法上的责任救济路径来分析日本核污水排海问题,有助于更全面地解读相关法律问题并考量应对方案。从国际责任救济的角度看,日本承担的国际义务来自诸多条约和习惯国际法规定,而获得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支持并不能证明日本履行了所有国际义务。从国内责任救济的角度看,日本行为存在触犯各国的国内法律规定并面临各国政府和国民进行国内追诉的可能性。不管是通过国际法还是国内法寻求司法救济,均有其局限性,有必要结合法律、外交和舆情手段做好综合法治战略预案。  相似文献   

20.
一、主题斯大林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其理论渊源可以追溯到《资本论》,从原理到方法论都可以看到《资本论》的强烈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资本论》的延续和发展。《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是继《资本论》之后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要著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