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孟加拉湾是连接印度洋与太平洋的重要海上通道,具有极其重要的地缘战略和地缘经济价值,该地区的安全状况及治理事务正受到域内外利益攸关方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探析了孟加拉湾地区安全治理模式的变迁,即从沿岸国家开展的科层制治理逐步向域内外多元行为体共同参与的网络化治理的转移。而地缘环境的重要性和脆弱性同时增加,是推动该地区安全治理网络化发展最为重要的动因,同时,身份认同和学习因素也是重要驱动力。网络化治理模式的兴起正在改变该地区的安全治理结构,甚至是地区权力结构。不过,当前该地区安全治理网络仍不完善,还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网络化进程面临诸多困境。未来,孟加拉湾地区安全治理的发展走向和具体成效与治理网络化进程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2.
3.
特朗普政府对华发动贸易战,是中美关系近年所面临的最严峻挑战。特朗普政府对华贸易战是经济、战略、政治和特朗普总统本人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美国作为贸易战的挑起方,依靠自身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在中美经贸关系中的相对优势,围绕道义、法律、中国身份、技术、联盟和具体公司等领域对华重点施压,中方也在相应领域对美采取反制措施,迫使美国用谈判方式解决双边贸易摩擦。从进程看,经济和政治因素深刻塑造着贸易战的走向。总体上,中美经贸关系的政治和安全外溢性有所加强,容易成为两国战略竞争的诱发因素,需要双方进行严肃管控。  相似文献   

4.
根据日本制订的《防卫计划大纲》等战略文件,冷战后日本防卫政策的调整可划分为“全方位防御”构想、“多能、灵活、有效防卫力量”构想、“机动防卫力量”构想、“联合机动防卫力量”构想、“多域联合防卫力量”构想五个发展阶段。《国家安全保障战略》《国家防卫战略》《防卫力量发展计划》三个新战略文件的出台,标志着日本防卫政策展开了新一轮重大调整,其突出内容是把中国列为“前所未有的最大战略挑战”,强调要从根本上强化防卫力量,提出日本可对敌领域实施反击的所谓“反击能力”构想,从而使日本防卫政策由守转攻。这不仅给中日关系的发展带来冲击,给地区安全稳定也将带来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5.
欧盟正在强化对华经贸防御机制,表明其对中国越来越防范并且在切实采取措施加大对华施压。本文认为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欧盟意图维护欧洲主权并确保在对华关系上拥有独立决策权;德法将提防制衡中国的理念附加在欧盟对华战略上;以及欧盟在产业政策上视中国为主要竞争对手。当前欧盟正在构建的是一个涵盖投资监管、出口管制、公司治理、外国补贴审查以及反制裁胁迫的全方位对华经贸防御工具箱,这将产生一系列负面影响,包括强化欧洲对中国“竞争对手”的定位而更加防范中资企业;还可能导致欧美对华政策趋同进而采用统一监管机制。但欧盟也面临多重制约,盲目使用对华经贸防御工具反而可能会损害自身利益。中国应提前准备,通过切实可行的反制措施给欧盟以警告。同时,应深化中欧双边合作来阻止欧美对华经贸政策一致化的倾向。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美国对日政策的总体趋向,是放手日本摆脱政治约束、在强化军事实力的基础上扮演更重要的安全角色。支持日本恢复在安全领域的主权权利以及对中日钓鱼岛争端的表态更具倾向性,是其最新表现。这一政策内含矛盾:它与美国对日总体政策缺乏整合性,与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存在结构性、成长型冲突,与美国地区战略的其他部分不兼容,与美国对战略整体效果的追求相背离。美国在安全上的纵日政策,导致亚太秩序建构失去方向,面临分裂、对立的风险。亚太地区安全中的日本因素上浮,安全态势更趋复杂。美国自身也面临战略困境,地区控制力开始受到质疑。  相似文献   

7.
项海容  肖刚 《求是学刊》2004,31(2):68-72
中国加入WTO以后,跨国公司购并中国企业已成为对华投资的形式之一,并且具有不同的动向和类型.从外资购并的目标来看,资本密集型的制造业、金融和零售业是首要目标.从长远看,跨国购并将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增强经济可持续发展后劲,而且越来越成为推动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方式.对外资的购并行为,在遵守世界贸易组织规则,推进国民待遇原则的同时,必须始终以我国的国家经济利益最大化和保护投资者权益为根本出发点,对外商投资企业的行业涉足、运作模式、发展目标等进行综合考核,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分步骤地推动外资购并的进程.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国在南太平洋地区不断扩大政策利益和战略力量,中国在该地区开始扮演积极的战略角色,引起了美国的担忧。中美目前在南太平洋地区处于一种软平衡的博弈态势。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中美在南太平洋地区的博弈态势将以软平衡为主。未来,中国在南太平洋地区应该以合作为主,不应直接挑战美国在该地区的主导地位;同时需维持目前的博弈态势,稳步推进我国的南太平洋地区战略。本文首次从软平衡的角度探究了中美在南太平洋地区的博弈态势、动因及双方所采取的战略手段,不仅将丰富学术界对软平衡概念的认知,而且有助于我国合理践行在南太平洋地区的战略。  相似文献   

9.
近来日本政府抛售日元阻止其不断升值的干预行动深刻反映了日本经济的问题和困境.本文在对日本经济问题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从经济和政治两个角度探讨了日本政府干预汇市的主要原因.并以日本为前车之鉴提出了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日元国际化:进程、动因、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日元国际化的历史进程日元国际化的进程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 964年至 70年代末为日元国际化的第一个阶段。 1 964年日本正式接受 IMF的第八条款 ,承诺履行对日元自由兑换的义务。但布雷顿森林体系中美元的霸权地位并没有给日元国际化留下很大的空间。 1 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后 ,黄金美元的脱钩使多元化的国际储备成为现实。日元凭借日本迅速崛起的经济实力而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崭露头角。但从日本国内来看 ,日本政府和央行对日元国际化持一种否定态度 ,甚至采取种种措施加以限制。其原因主要是日本特有的政策性金融体制 ,大…  相似文献   

11.
印越战略伙伴关系:发展、动因及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冷战结束初期,印度与越南的关系处于不温不火状态,这种局面直到20世纪末才逐渐被打破。2003年,印越签署的《全面合作框架联合宣言》是双边关系发展的重要里程碑。2007年签署的《战略伙伴关系联合宣言》将两国关系推向战略伙伴的新高度。两国的外交调整、发展张力及地区格局变迁等是推动战略伙伴关系发展的主要动因。印越战略伙伴关系在安全、外交及贸易等方面都产生了诸多影响,但受两国地理与实力等局限,这些影响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英国历史的考察,对英国在此一时期内所奉行的“绥靖政策”进行了分析,认为传统观点中对这一政策形成原因的论述,多偏重“祸水东移”等国际政治等外部原因,较少述及内在动因。本文据此从国民公众心理、传统对外政策及政府决策中的现实内政等方面,分析英国绥靖政策形成的内在动因,以拓宽研究这一问题的历史视野  相似文献   

13.
在全球化和气候变化的影响下,南极治理已然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为保障南极条约体系的权威性、挖掘南极的科研价值、开发利用部分南极资源、维护南极较为原始的生态环境,美国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实践推动南极国际治理,有效构建了美国在南极治理中的强大国际话语权,进而决定了其有能力影响南极治理的发展趋势及方向。中国在南极地区拥有重要的安全、政治、科研及经济利益,但与美国相比,我国只是南极事务的后来者,在南极治理中的话语权较为薄弱。因而,美国的南极政策对于我国创造性介入南极治理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4.
周生升 《日本学刊》2023,(1):65-93+150
伴随国际权力格局剧变引发的大国博弈及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冲击,经济安全成了日本维护本国主权和安全、竞逐国际影响力的重要议题。在此过程中,日本在经济安全领域加强涉及台湾地区政策的动向值得关注。一方面,日本在涉台政策中,聚焦以半导体为核心的数字技术产业领域,试图确保日本在该领域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日本欲通过“共同价值观”将台湾地区纳入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新秩序”,并配合美西方阵营对中国大陆的遏制战略。台湾问题不仅涉及中国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亦关乎国家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日本在台湾问题上的小动作不断甚至可谓冒进,不仅严重干扰中日关系及地区发展的大局,也对两岸统一的历史浪潮形成逆流冲击。但是,两岸关系主导权和主动权已牢牢掌握在中国大陆手中,日台勾连的收益将极为有限。  相似文献   

15.
美国政策科学的形成、演变及最新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政策科学的形成、演变及最新趋势陈振明政策科学或政策分析(又称政策研究)是二战后首先在美国兴起的一个全新的跨学科领域,它的出现被誉为当代西方社会科学尤其是政治学和行政学领域的一次革命性变化,用Y.德洛尔的话来说是一次“科学革命”,用A.里夫林的话来...  相似文献   

16.
以领导者在公共政策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为切入点,通过政策过程的运行来探讨一下政策领导力的在各个政策过程的环节中所发挥的作用,从而对政策领导力概念的界定,进而对政策领导力在各个不同的政策过程中进行运行的程序做了一下阐述,最后对政策领导力的运行情况进行了反思,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建议,希望能对此问题的研究和发展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7.
自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日本对它的态度经历了由消极到积极的变化过程。日本对一带一路的政策可以概括为有限度对接和多角度对冲,即在一带一路框架内有限度参与合作,同时在框架外加大针对一带一路的对冲。日本转向参与一带一路合作,其基本动力源于改善中日关系的短期需要,以及应对美国对外政策变化以预留行动空间的需求。日本在合作中设置多种限制以确保自身利益最大化,反映出中日合作欠缺必要互信的现实。日本强化针对一带一路的竞争措施,主要动力来自对华战略竞争的长期目标,以及国际秩序变动期内争取主导权的强烈意识。日本国内支持与反对一带一路的力量与观念并存,其复杂态势将影响日本今后对一带一路的应对。  相似文献   

18.
美印核能协议的签署,结束了印度民用核计划30多年的国际孤立。印度迅即与国际上拥有先进核能技术和丰富核燃料储存的国家开展双边合作,其中与日本的核能合作最受瞩目。日印启动核能协议谈判,是双边战略关系内涵不断深化、美日印三边战略互动、地缘政治因素和经济利益考量等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日印核能合作损害了国际防扩散机制的权威性和有效性,促使美日印三边战略互动更为密切,使日本在全球核能技术中的领先地位更为稳固。日本在巨大经济利益与不向非NPT国家出售核能技术的道义原则之间难以取舍,是导致日印核能合作步履缓慢的主要原因。日本国内也存在反对与印度进行核能合作的民意压力,但民众的包容性在逐渐增强。印度核能市场日趋激烈的竞争,一定程度上强化了日本参与印度核能合作的紧迫性。  相似文献   

19.
正日本并非南海域内国家,但曾有对南海侵略和殖民统治的历史。20世纪30年代,伴随对印度支那的扩张,日本逐渐控制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并于1938年将南沙群岛命名为新南群岛,编入日据台湾领土,(1)此后占据南海诸岛直至二战战败投降。战后日本对南海政策的演变可划分为四个阶段:一是战败至1970年代末的出局旁观期,二是70年代末至冷战结束  相似文献   

20.
美国的社会福利政策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福利政策的演变 美国社会福利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美国建国之初到20世纪30年代.随着穷人逐渐涌入市镇,经济不断发展,贫困问题也开始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