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微信已经成为继QQ和微博之后的新型社会化媒体,它通过强关系的人际传播,在熟人社区中既联系他人,又呈现自我。研究发现,微信的朋友结构与微信用户的学历、年龄、工作经历和人生阅历紧密相关:微信的自我呈现基本发生在熟人社区,因而其名字、头像、个性签名、微信号、相册封面、地区显示等tt个人信息,,更能呈现其真实身份;微信朋友圈留言具有性别和年龄差异,并且日志类留言多于非日志类留言,强制ct求转”的情况并不多见。  相似文献   

2.
微信已经成为继QQ和微博之后的新型社会化媒体,它通过强关系的人际传播,在熟人社区中既联系他人,又呈现自我。研究发现,微信的朋友结构与微信用户的学历、年龄、工作经历和人生阅历紧密相关;微信的自我呈现基本发生在熟人社区,因而其名字、头像、个性签名、微信号、相册封面、地区显示等"个人信息"更能呈现其真实身份;微信朋友圈留言具有性别和年龄差异,并且日志类留言多于非日志类留言,强制"求转"的情况并不多见。  相似文献   

3.
随着"微时代"的到来,"微媒介个体"和"普通日常生活"成为微文化的两个面向。微信分享是一种自我建构行为,用户通过分享的"作品"期望好友欣赏、接受来建构自我形象,从而实现想象和现实两个层面的交互。用户借助微信与好友的共时互动实现审美愉悦与社交实用功能的统一,与艺术"类而不同"构成微信分享审美的内在结构。通过微信分享塑造的自我形象既具有审美的普遍性,又指向现实个体。微信分享不能放在费瑟斯通带有精英色彩的日常生活美学框架中来阐释,它是偏向于社会大众个体普通日常生活的审美呈现。  相似文献   

4.
作为时下最流行的社交沟通软件,微信以其独特的魅力备受大学生的青睐。文章旨在从实证调查角度研究该群体对微信社交的态度。基于对构成“态度”要素的解构,从对微信社交的总体认知、情感偏好、行为意向三个方面,了解大学生对微信社交所持态度的总体现状。从微信如何满足大学生社交需求、大学生个性化特征、新媒体文化熏陶三个层面,思考影响大学生上述态度形成的因素。从霍夫兰德观点的说服模型出发,针对大学生对微信社交所持有的非理性的态度,探索性地提出引导对策。  相似文献   

5.
宋健 《天府新论》2022,(4):138-144
微信“朋友圈”既是现代精神的典型显象,同时也在形塑未来社会的伦理品格。已然与将然交叠穿梭,使“朋友圈”呈现三重吊诡:首先是熟悉与陌生的置换,人们一方面与陌生群体畅享几何倍增式的互粉关系;另一方面,又将有着一段“不可解之情”的熟人关系变为某种“弱连接”。其次是自由与秩序的悖谬,当人们不再依循血缘、地域来建立社交网络时,正是自由意志的某种体现;但同质化的“秀”“晒”“炫”,又迅速将人们囚禁在资本衍生的“铁笼”内。最后是理想与虚无的变奏,现代社会中的每个人,既有意气风发、高标理想的一面,也有佛系心态、甘于躺平的一面,常常游走在希望与恐惧之间。  相似文献   

6.
基于印象管理理论、脸面观与私人关系视角,通过情景实验探讨了私人关系(强关系vs.弱关系)视角下朋友圈内容(情感性内容vs.工具性内容)对微信朋友圈评论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私人关系在朋友圈内容与微信朋友圈评论的关系中具有调节作用,即弱关系下工具性内容会引发更多的朋友圈评论行为,强关系下情感性内容会引发更少的朋友圈评论行为;(2)私人关系在朋友圈内容与社会动机的关系中具有调节作用,即强关系下情感性内容比工具性内容更能激发人们的损失规避动机,弱关系下工具性内容比情感性内容更能激发人们的损失规避动机与自我提升动机;(3)损失规避动机负向影响微信朋友圈评论行为,自我提升动机促进微信朋友圈评论行为。此外,不同关系下,朋友圈内容引发微信朋友圈评论行为的作用路径不同。强关系下,情感性内容通过激发损失规避动机抑制微信朋友圈评论;弱关系下,工具性内容通过激发自我提升动机促进微信朋友圈评论。研究丰富了关于朋友圈评论的研究,并对营销人员合理利用朋友圈这一平台提供了理论建议。  相似文献   

7.
微信朋友圈“晒”现象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宠,微信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风靡各类人群。微信朋友圈中“晒”美食、“晒”心情等内容折射了社会进步引发的人们乐于接受新观念、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亟需精神慰藉的现状。晒微信朋友圈已然成为现代人的一种生活方式,人们应该以一种包容的态度和理性的思维来看待这种行为。文章通过实证研究分析微信朋友圈中“晒”现象的现状,揭示微信朋友圈中“晒”现象的深层原因,提倡人们以理性的态度对待这一行为,并从中汲取正能量,实现对优质生活的追求。  相似文献   

8.
微信体现了媒介化社交的诸多优势,随着微信的普及和社交功能的延伸,微信化生存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值得高度关注.微信成瘾不仅具有网瘾的一般特征,其过度虚拟社交导致生活紊乱和精神空虚,陷入“越微信、越焦虑、越冷漠”的怪圈,也进一步地疏远了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容易产生人格分裂、社交幻化和自我迷失.如何培育微信的社交理性,是合理运用微信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9.
一幅漫画戳中泪点 “前几天刚拉黑我妈!”“好烦啊,我爸竟关注了我的微博”……当年轻人在微博或者微信朋友圈中分享自己的一言一行时。父母作为“粉丝”或“微信好友”出现,反而让不少年轻人生出各种抱怨。  相似文献   

10.
陈萃琳 《理论界》2014,(2):174-176
在校大学生是接受网络新生事物的主要群体,社交网络对大学生的认知、情感、行为都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继而在整体上也将对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产生一定的影响。国内外学者主要从社会资本、自我呈现、社会支持、社会比较等理论框架出发,探讨社交网络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其研究结论也不尽相同。浅析社交网络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有助于高校、媒体及相关管理者有针对性地引导大学生合理使用社交网络。  相似文献   

11.
知识型微信社群是移动社交时代用户进行交互式学习的新型虚拟社群.文章依托社会心理学经典的动机过程理论“自我决定理论”,从自主需求、关系需求和胜任需求三个维度,构建了参与动机对参与行为影响的理论模型.通过网络问卷测量和结构方程模型检验得出结论:学习动机、社交动机、成就动机对用户参与行为有着显著正向影响,兴趣动机和互惠动机并不直接影响用户的参与行为,其中兴趣动机通过学习动机的中介作用、互惠动机通过社交动机和成就动机的中介作用间接地影响社群用户的参与行为.  相似文献   

12.
《江西社会科学》2016,(11):217-224
我们正生活在一个以智能手机和移动应用软件为载体的"微社会"中,我们在享受微信给我们生活带来便捷和愉悦的同时,各种微信消费异化也开始层出不穷:微信依赖症日益严重,微信依赖者沉迷于朋友圈的自我呈现,生产着自我快感并自我消费;人们满足于微信朋友圈的虚拟生存状态,却消解着现实的人际圈;信息超载过量,使人们注意力难以集中,逐渐习惯"浏览式阅读"模式;微信内容的碎片化,对人产生精神麻醉;微信谣言四起,求转发体、拟名人体、微信体的流行,正异化着人们的社会认知和社会情感;利用微信犯罪数量呈快速增长态势,威胁到人们的财产生命安全。沉溺于微信消费中的"自我",随着逐渐失去的自控力、判断力、思考力,成了马尔库塞所描述的那个"单向度的人",成为微信的奴隶。但是,微信和人的关系问题归根结底还是人自身的问题,要想摆脱被异化的命运,更多的还是需要提升"自我"的素养水平,把握住自己的主动性、思考力和批判力,理智地使用微信。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社交焦虑发生机制,使用33名高社交焦虑大学生和33名低社交焦虑大学生作被试,采用修订版的线索——目标实验范式,来检验高社交焦虑大学生是否比低社交焦虑大学生对评价性信息更敏感;为了检验高社交焦虑大学生是否有功能失调的自我评估,实验前和实验后,要求被试对自己在实验中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估.研究结果显示,与无社交焦虑的控制组相比,高社交焦虑大学生有显著低的注意倾向分和注意倾向率.与无社交焦虑的控制组相比,实验前,高社交焦虑大学生的自我评估要低,但实验后的自我评估两组没有差异.该研究结果说明,高社交焦虑个体对社交评估信息更加敏感,他们实验前自我评估低不是由于自我图式的功能失调所致,可能只是自我呈现的一种防御策略.  相似文献   

14.
“今天吃了海鲜大餐”“新买的衣服好看吗?求点赞……”每个人的朋友圈,总会有那么几个朋友异常活跃,无时无刻不在“晒”生活.他们恨不得将每天24小时做的事情全程用微信记录下来,并随时刷新微信,查看朋友们的点赞和评论.这样的行为,让朋友们有些“招架不住”.  相似文献   

15.
新媒介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人们将网下的生活移居到网上,习惯于通过网络来进行社会资本的积累。然而,以微博为代表的网络社交平台的大众传播特征使得社会资本容易集中流向网络场域中的强势话语阶层。而微信的“生成”式结构所形成的信息过滤机制,使得每一条信息必须跨过圈与圈的屏障才能够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传播,这不仅有利于还原信息本身的价值,同时有利于消解网络核心话语节点的话语权力。在此基础上,经过层层过滤的“序参量话题”不仅对人们的生活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也让微信场域中,基于话题本身价值的人际交往更加平等和理性。文章试图从微信朋友圈的“生成”模式入手,分析朋友圈的结构形式,通过描绘朋友圈的话语传播机制,探索在基于内容价值的传播条件下的人与人的关系变化。  相似文献   

16.
随着智能手机与移动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微信、微博、QQ、人人、陌陌等手机App社交软件的普遍应用,“人随网走”已经变为“网随人走”,移动互联网在深度改变着当今大学生生活、交往和行为方式的同时,也改变着他们的恋爱方式,大学生“网恋”已经进入“手机恋”时代.文章通过开放式问卷与封闭式问卷相结合的方式,调查研究并阐释了具有多媒体性、移动性、交互性、即时性、虚拟性等特征的智能手机以及其给当代大学生爱情观带来的影响,分析了其中的五种影响因素,总结出应对手机技术冲击下当代大学生爱情危机的策略和措施.  相似文献   

17.
正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爱尔兰都柏林圣三一学院的神经心理学教授西蒙·琼斯对于社交"上瘾症"做了研究。在琼斯看来,从古至今,人类一直试图在生活中尽量避免被操纵。然而,随着朋友圈的兴起,人类正在失去自我。琼斯表示,朋友圈等社交平台正在背后悄无声息地一点点侵  相似文献   

18.
《家庭科技》2014,(4):39-39
微信朋友圈有各种各样的人天天在发表现状、发布言论。通过这些“状态”,可以一眼看出手机那端的那个人是怎样的性格和心态。  相似文献   

19.
腾讯发布的数据显示,微信的月活跃账户数高达5亿个.全国“微民”每4分钟低一下头看微信.每天早晨,人们从微信中醒来,不刷牙、不洗脸、不下床,第一件事是用各种移动终端奔向同一个APP:微信.微信在中国的风靡程度,似盖过以往任何一个流行时尚. 随着微信的日趋“发烧”,朋友圈成为人们最喜爱的信息发布平台,同时扩大了朋友之间的交往内容.  相似文献   

20.
在我们享受网络带来的无穷便利时,也产生了许多社会问题。大学生作为网络最活跃的使用者之一,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更是深切体会到这把“双刃剑”的利弊。厘清网络伦理对大学生虚拟社交的影响,建构大学生和谐虚拟社交体系,合理规范大学生虚拟社交行为,对更好地利用网络社会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