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1626年(天命十一年)努尔哈赤的继承者皇太极承继皇位。当时,后金三面临敌:南有强敌明朝,西有叛服不定的蒙古,东有与之为敌的朝鲜。内部满、汉、蒙几十万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人都聚集在辽河东、西。征服者和被征服者之间、满族统治者内部等等各种矛盾都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后来,又数次入关掳掠了上百万人畜,辽东汉人一下子几倍于满人。如何稳定汉族人的民心几乎成为后金胜败存亡的关键。面对“邦家未固”的局面,皇太极意识到“治国之要,莫先安民”。因此,他即位之初,就强调“满汉人民,均属一体”,特别注重消弥和缓和辽东满汉民族间的矛盾。1626年(天命十一年)皇太极即位的当年,就屡下谕旨,强调宽待辽东汉人,“我国中汉官、汉民,从前有私欲潜逃,及今奸细往来者,事属以往,虽举首,概置不论”;强调满汉一体  相似文献   

2.
19世纪中叶,清廷统治者在内有农民起义,外有列强侵略的险恶形势下,被迫放弃传统的强满抑汉政策,改行汰满用汉,联合、借重汉族地主中迅速崛起的地方实力派,对内镇压人民起义、兴办洋务;对外交涉于列强之间,延缓了清王朝的覆亡。满汉联合是洋务运动时期中国政治的一大特点,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晚清满汉关系的大背景着手,认为新疆建省时期,正值满汉博弈的关键时期,新(新疆)、伊(伊犁、塔城地区)分治局面的形成,是满汉官僚调和矛盾、互相妥协的产物;新、伊分治造成了巡抚、将军的并立局面,两大不容,权力掣肘,事实上削弱了新疆的防务体系和行政的统一性,是新省体制中的不和谐音符。  相似文献   

4.
高强 《西部论坛》2001,3(3):70-72
在《中国近代史》的教学中,以往对满汉民族关系及其矛盾这个晚清社会客观存在的问题重视不够,由于种种原因关于这方面的历史知识给学生传授得不多。这种倾向应予纠正,因为在《中国近代史》的课程教学中,满汉关系及其矛盾是不应也不可能回避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试论清末新、伊分治的满汉关系因素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力 《青海社会科学》2009,(6):111-114,143
本文以清末满汉关系为大背景,分析了新疆建省时期新(新疆)、伊(伊犁、塔城地区)分治局面形成的满汉关系因素及其影响。认为新、伊分治局面是满汉官僚调和矛盾、互相妥协的产物,事实上造成了巡抚、将军的并立,两相不容,权力掣肘,削弱了新疆的防务体系和行政的统一性,是新省体制中的不和谐音符。  相似文献   

6.
在满文化与汉文化的长期接触、影响过程中,满族文化并未发生单方面变迁,满汉文化也并未融合为一个新的文化,而是出现了“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满汉文化“涵化”。无论是在伦理思想、语言、服饰方面,还是在饮食、文学艺术、习俗等方面,满汉文化都表现出涵化的现象。  相似文献   

7.
陆勇 《北方论丛》2015,(3):84-87
"曾静案" 表明, 清王朝对满汉民族关系的认识, 已经超越历代 "华夷观念" 对民族关系的理解, "中国" 在新的大一统基础重新定位. "曾静案" 和杭世骏的命运反映了满汉在文化与政治上的不对等所造成的民族畛域对传统士人政治生命的影响, 体现了清王朝通过阐释传统 "华夷观念" 来重构王朝合法性的良苦用心, 以及由此引发的满人 "中国" 观念的嬗变.  相似文献   

8.
一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到甲午中日战前是中国近代革命的低潮时期.清王朝凭借中外反动势力与满汉地主阶级的相互勾结,血腥地镇压了各族人民的大起义,暂时稳定了自己的统治地位,并且大肆吹嘘所谓"同治中兴"、"中外和好".然而就在同治小皇帝死去的第二年,敏感的官僚知识分子薛福成已经看出中国的形势"譬诸厝火积薪,廪然不可终日".这种惶急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在七十年代以后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都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正是在此期间,向帝国主义过渡的国际资本主义逐步加强了对中国友邻国家的掠夺,相  相似文献   

9.
本文指出皇太极称帝后,面对社会经济一度凋敝的现实,实行一系列的改革:调整生产关系,提倡发展农业、手工业、商业,促进了经济发展,安定了人民生活;为了缓和满汉民族间的矛盾,笼络汉族的官将和知识分子;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统治,废止了“八家共理国政”的政治局面。文章以充分的事实,论证了皇太极本人颇有胆识,能顺应历史潮流,对促进满族社会的发展和清王朝的建立,起了重大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10.
立宪时期清政府的融汉倾向林吉玲有清以来,满汉关系一直是清民族关系中的核心。随着时间的演进及统治阶级政策的变异,满汉关系时张时驰。其中抑汉与反满始终为满汉关系的中心议题之一。清末立宪运动时期,清政府出于策略的需要,一反传统表现出融汉倾向。本文试就特定历...  相似文献   

11.
关于"满人汉化"的问题,目前学术界存在着诸多分歧,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承认汉化"和"反对汉化"两种截然不同以及由此产生"折中"的几种观点。从清东陵汉学、汉教习的裁撤以及汉学的再设立这一个案的视角分析,传统的"汉化"观点是正确的,是接近历史真实的。清朝统治者与历史上其他曾经建立过统一政权的少数民族统治者相比,他们的聪明之处在于能够审时度势地根据自己统治的需要学习汉文化和保留本民族的长处。清政权之所以能够统治地域辽阔、民族众多的中华帝国近三个世纪之久,其原因也正在于此。否认汉化,就无法解释清王朝入关以后的陵寝制度以及其他制度的确立,进而也就无法解释整个清王朝的历史。满汉文化尽管在最初接触时发生了某些冲突和碰撞,但最终的结局还是走向了融合,而且这种融合是在清朝统治者自觉或不自觉的过程中完成的。满族文化这股新鲜血液在与汉族文化交融后,为丰富中华灿烂的文明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李静  戴宁宁 《兰州学刊》2010,(10):195-198
文章基于对宁夏固原市回汉民族交往状况的田野调查获得的资料,探讨回汉民族杂居地区人们的交往心理与文化互动,认为深入的民族认知与理性、开往的交往态度是回汉民族文化融合的心理基础,民族认知与交往态度对民族间的交往具有规约性作用,同时,文化因素是影响民族间交往关系与交往程度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范文澜以通史研究为基础 ,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 ,提出了 :历史上民族融合是自然趋势 ,但同时必然伴随着民族间的残酷斗争。汉民族是历史上很多民族的化合体 ,以及各民族共同创造了祖国的历史等一系列符合客观历史实际的民族史理论 ,不仅填补了我国民族史研究缺少科学理论指导的空白 ,也拓展了民族史研究的视野 ,对增进各民族间相互了解和传统友谊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4.
剃发令对清初的政治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南人民对明王朝本无眷恋之情,是清王朝的剃发令将人民推到起义抗清和维护明王朝的方面了。汉民族眷恋自己的衣冠之旧,清初的许多重大政治事件多与剃发相关。汉族人民反抗剃发令是保卫自己的民族传统习惯和民族尊严,有着深厚的文化背景。清统治者以武力强迫汉族人民剃发易服是出于满族贵族狭隘的民族私利和落后的文化观念  相似文献   

15.
从乾隆时期满族文化传统的迅速转变看汉文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乾隆时期清朝的政治经济制度、文化思想等各方面渐趋成熟,博大精深的汉文化在这个时期从政治、经济、意识形态、风俗习惯等各个层面对满族固有的文化传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渗透,引起了满族民族文化的一系列变化。尽管乾隆帝曾极力地想保留满族文化习俗,但采取的种种举措在满汉文化交融的洪流面前显得苍白无力,而且他本人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充当了满汉文化交融的先锋。究其原因,一是汉文化博大的包容性,二是乾隆具有较高的汉文化修养,三是满族民族文化发展需要大量吸收先进的汉文化。  相似文献   

16.
回汉民族干亲交往是在回汉民族和谐交往文化导向下,基于民族认知与民族交往需要内驱力基础上,产生的一种“虚拟亲属关系”,它作为一种社会资本与社交网络,既能够联系回汉民族间的感情,又能够降低人际交往的成本,同时也可以加深民族认知,抵消因文化差异带来的民族隔阂,促进地区和谐民族关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秦汉至明清时期汉民族以其发达的农业经济和文化影响着不同时期的西域各少数民族,民汉民族之间彼此接近、相互凝聚、相互学习,极大地促进了民汉语言的接触,主要表现在:(1)汉语文在西域广泛传播,许多少数民族上层通晓汉语文,下层间通汉语;(2)民汉双语翻译蓬勃发展;(3)民汉语言互相影响、互相借用.  相似文献   

18.
清朝作为一个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的王朝,其在政治制度上的独特安排,使得民族问题成为清末立宪必须面对的一个政治难题。满洲贵族作为清王朝的统治者,是整个立宪运动的领导者和决策者,立宪本身又触及他们自身的特权利益,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清末立宪本身;清末立宪中的平满汉畛域,不仅仅是一个族群平等问题,而且关涉整个宪政改革的内在悖论;清末边疆地区的宪政改革,也是对原有多民族政治秩序的一种重新整理。  相似文献   

19.
满汉关系是清代民族关系史的重要内容,其中驻防八旗的民族关系问题亦颇值得注意.通过对荆州驻防八旗的几个斗殴事件的述评,我们看到,驻防八旗与当地人民的关系,既有友好相处的一面,也有矛盾冲突的一面,而后者也是值得注意的.  相似文献   

20.
在跨文化交流中,由于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或虽属于同一民族、同一文化背景,但分属于不同社会集团或社会阶层的成员,对各种颜色符号的感知是不同的。因此,使得颜色词具有丰富的感情色彩和文化信息。本文旨在探析颜色词在语言运用中的英汉文化差异,力图更好地促进英汉民族间的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