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奎报的晚年诗歌创作,无论是其诗意、诗语,还是诗体、诗律,都深受白居易为人为诗的影响。在李奎报的诗歌创作(与文学批评)中,完整地遗存了白居易的诗学观。  相似文献   

2.
王昌龄与李益同为唐朝的著名诗人,他们都有题材丰富的大量诗歌创作,从两人的闺怨诗入手,从他们的思想内容、表现手法等方面来比较他们在以闺怨为题材的诗歌创作方面的异同,从而展现出两位诗人不同的风格与特色。  相似文献   

3.
在牛汉的诗歌创作中,俄罗斯诗歌史上普希金、莱蒙托夫等诗人的影响是挥之不去的,后者不仅潜移默化地融入其诗性品格甚至诗歌的艺术形式中,而且在后来的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诗歌内涵和诗学指向。我们可以通过选取牛汉1940年代和"文革"时期的诗歌创作来剖析这一深远的精神关联。  相似文献   

4.
李东阳诗歌创作既有台阁体面貌,也展现出其诗歌创作的转向,其诗风渐趋沉郁、硬瘦,宗杜是他重要的诗歌主张。李东阳诗歌创作中还有一种倾向,即欣赏、学习宋代诗人,其诗学主张兼顾宋诗,他作于不同年代的两批集句诗则印证了其宗宋的诗学观念,说明其诗歌创作转向宗宋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不同时期、不同性别的两位英国诗人弥尔顿、白朗宁夫人在诗歌创作中运用多视角多种手法的研究,体现他们风格设计的精妙之处,反映出英语诗歌在思想和艺术等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境界。  相似文献   

6.
陶渊明与艾米莉·狄金森在隐逸状态下的诗歌创作总是在其分别特定的环境下被激发,即酒后与门后。通过对这两个环境形象的平行比较研究分析,发现他们与诗人特定的心理情绪产生条件反射,使诗人们获得隐逸生活精神支撑力和诗歌创作的心理环境。透过他们各自的历史环境、性别与性格的分析,可以解释他们各自选择的不同。  相似文献   

7.
河淮地区是汉晋时期文化最发达的区域,亦是诗歌创作最兴盛的区域之一。现可知120余位文士在此创作380余首诗。该地区又包括中原和齐鲁两个文化区,中原地区本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又是该时期大部分时段的政治文化中心所在,文士云集,故该地区是河淮地区最主要的诗歌创作地,占河淮地区诗歌总量的约九成。齐鲁地区是儒学发祥地,诗歌创作相对薄弱。河淮地区是赠答、咏史、咏物、咏怀等题材诗歌的重要发源地、兴盛地。对于汉晋河淮诗的考索分析,亦能为该时期诗歌史、文学地理等研究提供相关基础。  相似文献   

8.
19世纪加拿大联邦诗人兰普曼在他不同时期创作的诗歌里,以“诗人”和“诗神”为题材,就诗人应具备的特质及其人生观、诗歌创作的外部客观环境、诗歌优劣评定的标准等问题,明确或含蓄婉曲地阐述了自己的诗学观,折射出英国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对他的深刻影响及其对诗歌创作发生学、诗歌的社会接受和积极的社会作用认知的深度。  相似文献   

9.
19世纪加拿大联邦诗人兰普曼在他不同时期创作的诗歌里,以"诗人"和"诗神"为题材,就诗人应具备的特质及其人生观、诗歌创作的外部客观环境、诗歌优劣评定的标准等问题,明确或含蓄婉曲地阐述了自己的诗学观,折射出英国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对他的深刻影响及其对诗歌创作发生学、诗歌的社会接受和积极的社会作用认知的深度.  相似文献   

10.
中西诗歌翻译的改写与诗体移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演论》的译者严复提出"信达雅"历经百余年,文学翻译评论家成仿吾提出了诗歌翻译的两种方法,以庞德为代表的中国古诗词英译实践,以卞之琳为代表的英诗汉译,都在不同层面上追求忠实于原文。优秀的创造性翻译(改写)的汉诗英译,从一种全新的角度巧妙地传达了原诗的神采,并影响了美国诗歌创作;以似致信的英诗汉译法,忠实地再现原诗格律形式与意义,发挥汉字在诗歌表达上所具有的意象和音律上的优势。中西译诗的成功案例均展现了原诗精髓:以诗译诗,气韵神采,跃然纸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