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东方女儿国之称的沪沽湖,位于四川省盐源县与云南省宁蒗县交界处。湖畔世代居住着男不娶女不嫁,以女人主权一切的摩梭人,这里至今仍然保持着母系氏族时代的生活方式,为中外人士所神往。笔者在探访沪沽湖摩梭人的生活中,有缘拜访、结识了女儿国的传奇人物,被誉为“摩梭女王”、“末代王妃”、“当代王  相似文献   

2.
农村计划生育工作步履维艰,是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除了生产力水平比较落后、农业机械化程度不高等客观原因外,主要还有以下一些因素。 1.旧的婚姻习俗、生育观念的影响和老年赡养制度的非社会化问题。我国旧的婚姻习俗男娶女嫁,只生女孩子的农民家庭,一旦女孩子出嫁,就认为“断了香火”。受这种旧的婚姻习俗影响的人的生育动机,或曰:“传宗接代”,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或曰:“积谷防饥,养子防老”。或曰:“人丁兴旺,招财进宝”。这种生育动机,成为当前推行计划生育的心理障碍,另外,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许多原来的公益事业受到损害。  相似文献   

3.
《诗经》有赘婚和弃夫现象的描写和反映:赘婚是一种男“嫁”女的婚姻形态,是远古母权制时代的野蛮婚俗———对偶婚的遗迹;在赘婚家庭中,女子居于支配地位,“弃夫”现象几乎成为当时一种常见的婚姻现象而不足为怪。  相似文献   

4.
《周易》与古代礼制、礼俗关系匪浅,《周易》中具备五礼,《周易》的许多卦爻辞反映了上古时代我国的婚俗婚礼情形,详细考论了《周易》中的奇异的婚俗现象,虽以男娶女为正,但亦有母系制残余,并考论了媵婚制的一些鲜为人知的礼制情况,如“反归以娣”、“归妹愆期,迟归有时”等爻辞。《周易》时代的许多婚俗婚礼一直延续到春秋时代,而男娶女为正等婚姻六礼的实行则一直延续到晚清。  相似文献   

5.
“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见《诗经·豳风·七月》。解者或曰是采桑女“感事苦”而悲,如“毛传”;或曰是女为“思男”、“欲嫁”而悲,如“郑笺”;或折中以上二说,“疏不破注”,如“孔疏”;或曰是“贵家大族许嫁之女”因“远其父母”而悲,如朱熹。王力《古代汉语》认为这是采桑女“怕被公子强迫带回家去”而悲,则又是今天较有代表性的说法。笔者以为,上述诸说均未能尽解其意。在这句诗中有二个关键词语:“公子”、“归”。“公子”一词在先秦时代的含义,不仅包括公的儿子,也包括公的女儿。如《公羊传·庄公元年》:“群公子之舍则以卑矣”,孔颖达疏:“是诸侯之女称公子也。”近人吴闿生《诗义会通》云:“公子,谓公之女。”其说同。“殆及公子同归”中的“公子”,实指公之女而言。至于另一关键词“归”,许慎《说文解字》:“归、女嫁也”,  相似文献   

6.
《周易》反映西周以前社会生活的史料极为丰富。在婚姻方面,记录了男娶女嫁、一夫一妻制、畜妾和婚禁制度。载录了古代婚姻过程中的窥观、求婚、定婚、送聘礼、迎娶、哭嫁、祭祀完婚等特有风俗。还反映了当时人们已熟悉生育现象,如多年不孕、孕而不育、产妇分娩等,并掌握了一定的生育知识。  相似文献   

7.
中国近代之前有多种初婚年龄制度或标准,其功能有别.男30而娶、女20而嫁这一古礼婚龄与社会实际和民众期望有较大差距,引导和约束效果有限,但男20而冠、女15而笄这一冠笄婚龄在后世有较大导向作用.春秋以来至隋唐时期,因时而变、且较古礼婚龄、冠笄婚龄为低的政策婚龄对民众婚姻缔结有较大影响.宋元之后,特别是明清时期,法定婚龄成为主导,客观上讲,它与民众的适时婚配的愿望是比较接近的,但其对民众婚姻实际约束力不大.在民间社会中,各地百姓遵循着具有较强地方特色的惯习婚龄.  相似文献   

8.
社会性别与招赘婚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招赘婚姻是古老婚俗,也是非正统的婚姻模式,具有女娶男嫁、夫从妇居的特点。中国古代招赘婚姻的存在,其本质原因是宗法制度的要求和传宗接代的考量,社会性别视角是男尊女卑、男权至上。中国当代招赘婚姻的产生,其原因是多侧面的,既有经济、法律因素,又有婚姻观念和婚姻价值因素,是政治、经济、法律、文化、习俗等综合作用的结果。如今,招赘婚姻已显示出性别平等、民主协商、权利义务相统一的特质,是性别平等的生育观和养老观的体现。  相似文献   

9.
武则天为了乞福,让公主为女官。太平公主、西城公主、隆昌公主,都曾为女官。后蔚成风气,公主们纷纷为女官。女官一向指九嫔、世妇、女御(管燕寝沭浴)女祝(管祭祀)女史(管内治文书)这些官是后、妃、夫人以下的,皇帝的四等、五等……乃至未等小妾。公主肯定不能当这种官。《通鉴》“女官杨太真”太真是法号。玄宗要娶儿媳杨玉环,让她出家,以事掩盖。说明女官实际是女冠。公主们出家当庙里的女冠,不是当宫里的女官。当女冠是不准出嫁的,可是公主们当女冠不过是装个样子,大抵都是出嫁的。也有不嫁的,因为庙里更可以放纵自由。武则天十四岁入宫,为太宗小  相似文献   

10.
关于婚礼,《礼记》中有一段话:“夫婚礼万世之始也,壹与之齐,终身不改,故夫死不嫁。男女别,然后父子亲,父子亲然后义生,义生然后礼作,礼作然后万物安。婿亲御授,亲之也。出乎大门,男帅女,女从男,夫妇之义由此始。妇人从人者也,幼从父兄,嫁从夫,夫死从子。”这里所说的嫁从夫,夫死不嫁,夫死从子,认为这才合乎夫妻关系的准则,显然是阶级社会中的伦理道德。但把婚礼说成是万世之始,则未免有些荒唐了。 实际上,婚礼不是从来就有的。占时的所谓吉、凶、宾、年、嘉五礼,其中吉礼又分为十二种,宾礼分为八种,凶礼、年礼各分为五种,嘉礼分为六种,这一切的礼,也不是从来就有的。  相似文献   

11.
读了今年第7期《家庭科技》杂志转载的文章《要娶就娶能干的女人》后,有些话忍不住要说出来。我认为,作者在文中提到的那种貌似完美无缺的所谓的“能干的女人”,其实就是整天围着丈夫和孩子打转转,甘愿当丈夫奴仆的女人。作者实际上是鼓吹了一种大男子主义和“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笔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名公书判清明集》户婚门的相关判例出发,讨论“女合得男之半”法的相关问题.“女分法”的立法目的是保障男性继承人在分家析产时,能够获得较大比例的份额,在满足这一前提时,给予未成年或未嫁的女儿一定的经济资助作为她们日后的生活之资和嫁资.男性继承人所得的一半并不意味着女儿获得的财产与之性质相同,只是借以计算女儿应分的基数.女儿分得的财产是一种纯利益,她们不承担祭祀的义务,因此她们也不具备传统家族法意义上的“承继”权利.  相似文献   

13.
长沙唐运昌妻黄韵琴女士著、诗有词意、始作诗即有一庭人瘦百花肥之旬、女虽内母家其嫁曰于归嫁女女有家声义良可思敬夫善教儿德福咸(?)斯蚤寡复绝祀薄命将焉依之死矢靡他柏舟爰有诗入梦常见夫择继无异儿不惭古井  相似文献   

14.
简论摩梭风情的实质和存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祖国大西南的云南省丽江地区东北部 ,有一个美如仙境般的湖泊叫泸沽湖。湖周围数百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居住着古老而神秘的三万多摩梭人 ,他们至今保留着母系大家庭和“男不婚 ,女不嫁”的阿夏婚姻习俗 ,被誉为“地球上最后的女儿国” ;海内外学术界和新闻文化界历来对泸沽湖畔摩梭人的奇异风情十分关注 ,并进行了多学科、多角度的研究。本文在此基础上 ,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为指导 ,参与摩梭风情文化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正她和他是大学同学,毕业后在同一座城市工作。一年后他辞职,借了启动资金开始单干。她希望他能常陪在自己身边,但他总是很忙,被债务和不景气的生意搞得焦头烂额。她最终选择了分手,因为看不到未来和希望。后来,她嫁,他娶,但已不是彼此的另一半。他的妻子也是她的大学同学,在他最落魄时嫁  相似文献   

16.
18 97年 ,弗洛伊德提出了所谓的“恋母情结”。他认为 ,俄底蒲斯“杀父娶母”悲剧的导演者是“性”。婴儿时代 ,俄底蒲斯潜意识中对母亲的性依恋和对父亲的性仇视是导致其成年后杀父娶母的原因。如果说“杀父娶母”悲剧的根源在于命运的捉弄、非能力性的“不辨血亲” ,而原始的“杀父娶母”的悲剧根源则在于人们还没有建立起血亲观念 ,能力性的不辨血亲。在“不辨血亲”的情况下 ,俄底蒲斯的“杀父”与“娶母”是没有必然联系的两个孤立性的行为 ,它集中体现了原始人所普遍存在的同性倾压与异性冲突。乱伦禁忌以及一切性文明也取决于一个共同的基础———为生存与发展的现实功利  相似文献   

17.
黄帝时代是中国文明的源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黄帝时代与考古学文化 海内外炎黄子孙都尊称炎帝黄帝是人文始祖,这一虔诚的信念,形成了巨大的民族凝聚力。这个始祖史学界过去多作为传说看待,有人把他作为真实的人看待,有人把他作为一个族看待,也有人把他作为一个族的代表人物看待,他既是一个人,也是一个族。 《国语·晋语》说:“昔少典娶有娇氏,生黄帝炎帝。”从这一句话看,炎帝黄帝都是一个具体的人。但是《帝王世纪》却说:炎帝传位八代至榆罔五百三十年,黄帝代炎帝而有天下。黄帝炎帝同父所生,岂能五百年以后黄帝才代替炎帝而有天下,哪里会有这样长寿的人?《史记·五帝本纪》说:“黄帝者,少典之子”,“黄帝崩,葬桥山。其孙昌意之子高阳立,是为颛顼也。”可是《史记·秦本纪》中却说:“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孙曰女修,……生子大业,大业娶少典之女,曰女华。”少典生黄帝,颛顼为黄帝孙辈,女修又是颛顼的苗裔孙,可是女修的儿子又娶黄帝的妹子女华,这是绝对不可能的。如果把少典、黄帝、颛顼都  相似文献   

18.
<正> 看过《红楼梦》的人都知道,贾宝玉性格的最大特点是“行为偏僻性乖张”。其乖张的具体表现为:他所说的名言是“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他的一贯行为是和女儿们在一起。“厮混”,他的人生理想是女孩子们都不死不嫁、终身与他为伴。一句话,  相似文献   

19.
如今男人娶老婆难不难? 时下漂亮的女人贤惠的女人温柔的女人能干的女人令人眼花缭乱,到底娶哪种女人不后悔呢?按经验,类似“西施”是不能娶的。西施太美,太美的东西蕴藏危险,没准闹个“红杏出墙”,岂不美日子过成苦日子?当然,“东施”也不能娶。东施太丑,稳是稳当,可心里总是打不起精神,苦日子过来过去还是苦,一生不甘。  相似文献   

20.
孔子出身解     
<正> 颜征在是春秋末年郰邑大夫叔梁纥的妻子,孔子的母亲。叔梁纥本为宋国贵族,当时是一个以武力致仕的小奴隶主。《左传》襄公十年和十七年两次记他在战争中立过功。他解甲时,已六十多岁。据《孔子家语》记载:“梁纥娶鲁之施氏,生九女。其妾生孟皮。孟皮病足,乃求婚于颜氏征在,从父命为婚”。按当地的习惯,九女均不能继嗣,病足的儿子也“不任继嗣”,于是便要再娶。《家语》中又有颜氏小女自愿嫁给他的记载。后世的《孔庭摘要》亦有“颜氏幼女名征在,生而有贤德,愿应其求”之说。也有的书上记载“颜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