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共领域的异化:哈贝马斯视域中的"公共性"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哈贝马斯对于公共性的关注,是基于近现代的社会背景提出并加以讨论的。从批判功能上说,它被称之为“公共性”;从存在空间上而言,应为“公共领域”(即政治公共领域),它处于私人领域与公共权力领域之间。“公共性”观念不仅具有解释性功能,而且具有批判性功能。由于私人领域的扩展或公共权力领域的膨胀,因而存在这样的发展趋势:公共性过多,公共领域忽视并削弱甚或侵占了私人的权利;公共性过少,公共领域当中秘密日益增多,批评的公共性失去了其原则力量。也就是说,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相互渗透导致社会国家化、国家社会化同时发生,因而公共性处于危机之中。其中,哈贝马斯最为忧虑的便是社会的国家化,因为它将致使公共性原则及其批判功能不断消解致使公共领域异化,真正的公共领域将不复存在。  相似文献   

2.
具有公共性质的自卑心理态势已成为当下社会管理创新的一个瓶颈问题。35年前的“个体自卑”促成了改革开放,现在改革开放又造成了“公共自卑”。这种自卑心理上的螺旋式运行是否是社会的一种常态,还需要进一步的观察和思考。现实是,一方面是人际之间的交往、沟通、理解和支持越来越少;另一方面则是“私性”的认同、私欲的膨胀、私利的猖獗,进而导致了世风日下甚至人心迷乱。对国家来说,“公共自卑”是“国家意识”的一种毒瘤。既然是毒瘤,其内部就势必蕴涵有一种特别和特殊的势能。用好了,可以把“反能量”转化为“正能量”;用不好,则容易把“正能量”转变为“反能量”。十八大报告的“自信说”不仅提出“公共自卑”管理的“公共自信”的方向、方面和方法的思路,而且还提供了一个克服“公共自卑”的心理学上的有力武器。  相似文献   

3.
伦理的开端与公共伦理的理性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华兴 《浙江学刊》2004,(6):161-165
每个人都是首先作为个体而存在的,保存自我是每个人的自然权利,因此"我是我"是个体生存的最初原则.然而,由于这一原则的主观性和非社会性,使得它与人类的现实本质--社会性相悖谬.因此,它必然要上升为"我是人".正是由于"我是人",使人类开始了伦理的生活,也使公共伦理有了现实基础和基本原则.本文通过"我是我"到"我是人"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概念推演,从"感性的人"到"理性的人"、"从个体理性"到"公共理性",从"抽象理性"到"现实理性",揭示了伦理的内在原点和公共伦理的理性实质,彰显了埋藏在人类公共生活和历史发展中的逻辑线索和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4.
一个国家公民的公共素养,表面看表现为道德和素质,实质上则是公民个人长期形成的习惯。习惯是一个人接受、训练并逐渐适应的行为方式。公共文明建设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在公民个体中进行文明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的训练。由于习惯具有后天习得性、相对稳固性等基本特征并由此对公共文明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建设的参与者在习惯形成的过程中,必须明确公共文明习惯形成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计划性和可行性、艰巨性和长期性。个体为公共文明建设所做出的习惯改变不仅是公民道德建设的外在要求,更应该成为每个人自觉提升素质层次、完善人格修养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5.
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理论的规范性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哈贝马斯对公共领域的研究始终抱持一种规范性的视角,着重探讨公共领域的理想状态与功能。单纯的规范性阐释不仅易导致对公共领域的片面理解,忽视公共领域中的内在张力,也往往因缺乏对社会经济、阶层结构的深入分析而大大削弱理论的现实解释功能与实践功能。这种研究方式往往容易使研究者沉溺于理论的抽象构建与自我陶醉,它虽然能够让人体会到规范的深刻,却不具有切实有效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6.
汉娜.阿伦特是最早从哲学视角对公共领域问题进行深入系统思考的哲学家。在建构公共领域理论时,她将世界性作为公共领域的存在论基础,目的是建立一个世界性的公共领域,为人类寻求一个稳定的家园,型塑一种世界性的生活方式。这一探求成为贯穿阿伦特政治思想的主要线索,使阿伦特政治理论之特色得以彰显。  相似文献   

7.
潘华琴 《学术交流》2007,(11):151-154
文学是人学,文学的"主体性"问题有着诸多的阐释可能性。从生命本体论的角度上来讲,文学是对人类生存境况的关注。在文学言语活动中,公共语言的个人化表达方式使不可言说的私人感觉得以呈现,营造了留存个体生命之私有性的精神领域与审美空间。在其间,无论是文学言语活动中的创作主体、接受主体还是人物主体都实现了生命的自我完善,文学为人类提供了突破自身存在困境的一种可能性。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文学是人学。  相似文献   

8.
公共理性范畴的历史演进及其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理性范畴是在历史演进中逐渐展开其内涵的,霍布斯、卢梭、康德等思想家对公共理性范畴都曾有论述,特别是当代政治哲学家罗尔斯对公共理性的理解做出符合现代民主宪政精神的阐释.在当代,公共理性具有双重认知维度,即公民自我理性和公民社会理性.公共理性以公民自我理性的认知维度为出发点,其最终取向是社会理性维度,目的在于寻求沟通、实现合作、达成共识、塑造公共话语平台.  相似文献   

9.
现象学还原是现象学的一套方法 ,它的运用意味着回到认识过程的始源和客观性 ,从而获得真实的实在性。审美还原是这一方法在美学领域的真正现身。在审美活动中 ,我们得到的是人与世界的情感交往 ,在主体的审美经验与审美对象的互为显现中 ,人还原到他的本真境况 ,世界还原到它的原初样态 ,这一过程在作为审美对象的艺术作品中得到了最完美的彰显 ,现象学“回到实事本身”的精神也在此得到最恰切的美学诠释。  相似文献   

10.
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属于跨文化研究的理论范畴.在近代中国"公共领域"建立、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公共领域一开始就表现出明显的政治性质,在此基础上文学逐步摆脱对政治的依附关系并形成了相对独立的"文学公共空间".作为一个理想模式,文学公共空间应当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广泛参与的,自律、理性而又多元、宽容的交往对话空间.它是发表作品的阵地、文学传播的载体、争论的讲坛、作家聚集的核心,各种思想、观点、主张借此进行多元、理性、批判性的对话和讨论,进而,以此空间为核心的文学群体、流派得以凝聚壮大,新的文学思想观念得以产生,从而促进了文学整体上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