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姚扶有 《职业》2013,(10):82-84
职场其实很像如今的娱乐圈,如果你在职场这个大舞台是个角儿的话,那么老板就是台下的评委或观众。如何讨好老板、让老板为你的表演喝彩,甚至成为你的“粉丝”?这不是一件可耻的事。根据自己在“职场舞台”上的角色位置,加上正确的表演技巧,你就会很快得到老板的赏识,在老板面前迅速“窜红”,让老板成为你的第一号“粉丝”。如此,升职、加薪便指日可待。  相似文献   

2.
睿雪 《女性天地》2011,(8):24-24
“蜀汉人家。火锅店虽然规模不算大。但开业半年来,生意却非常火爆。说起做生意的秘诀,火锅店老板何庆牙总是笑咪咪地拿起一把汤勺说:“这就是我的镇店之宝。”这把汤勺到底有什么秘密?它真能招揽顾客吗?  相似文献   

3.
赵凯 《伴侣(A版)》2011,(11):46-47
正有一次,住在田纳西曼菲斯的克莱伦斯·桑德到当时新兴的快餐店去吃饭,他看到这里生意兴隆,人们排着长龙在这里吃饭。顿时,他灵感在腹:能不能在杂货店里也采取这种让顾客随意挑选自己包装的形式呢?随后他就把这个念头说给他的老板听,没想到却遭到了老板的大声呵斥:"收回你这个愚蠢的主意吧,怎么能让顾客自己选择、自  相似文献   

4.
好形象人人都爱,但并非人人都懂得塑造好形象的艺术。有些人费尽心思想打造一张好“名片”,但每个跟他打过交道的人都说“他糟糕透了”;有些企业花费大量财力物力用于形象包装,但顾客的反馈却与企业的期待南辕北辙;有些地方政府意识到良好形象的重要性,但他们的做法离公众的期待还有很长一段路。盘点近期新闻,我们一起来聊聊:拿什么打造“好形象”?  相似文献   

5.
将计就计是古今中外谋略家常用的一种战术。今日的“将计就计”已运用得相当成熟,且花样不断翻新。其随着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家们如何寻找、利用有利于企业公关宣传的时机,达到既能树立自己企业的形象,又能不失信于“上帝’”的“一谋双效”呢?笔者择其典型事例作如下谋之:“将城就诚”挑逗术美国的圣路易斯城有一座“SNA”超级商场。某日一顾客发现其中德国产名牌达玛三角钢琴标价仅为2500美元。啊,好家伙这价大约只是其店店的十分之一。此顾客遂掏出2500美元欲“买”为快。销售小姐一看即傻了眼原来标价单上少写了一个…  相似文献   

6.
方东 《公共关系》2001,(5):42-42
近来,“顾客忠诚度”使用频率越来越高,常用以衡量品牌及企业在顾客心目中的地位和价值;不少企业也对顾客的忠诚度津津乐道,乐于用来表现自己品牌在市场上的畅销程度。然而,在已跨入21世纪的今天,企业能否要求顾客对自己忠诚?我们究竟应当讲对谁的忠诚度?这不能不说是个值得重新思考的问题。十分明显,忠诚一词带有非对等色彩,表明施受双方在地位上存在或多或少的不平等。或许“顾客忠诚度”的使用者在主观上并不想凌驾于顾客,但在客观上.轻则会引起顾客及社会公众的误解.重则会误导企业的经营观念和行为,直接影响对顾客在市场中重要意义的正确认识.使企业失去顾客的支持和信赖。我以为,顾客忠诚度的提法缺乏科学性,用来表达顾客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多有不妥。  相似文献   

7.
吴强 《职业时空》2002,(6):40-42
“顾客第一”在中国工商企业早已深入人心,然而“顾客第一”理念的背后却是企业在人力资源方面的重视程度不够。在新的国际国内环境条件下,越来越多的企业把“顾客第一”修改为“员工第一”。企业要赢得自己的陔心竞争力,必须加强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的重视,转变观念,实施“员工第一”的人才理念是必然之势。  相似文献   

8.
作为下属,努力经营好自己手中的这份工作,不但是做人的本分,也是事业通向成功的根本。于是,心中总是充满了种种渴望,希望在同行中出类拔萃,希望得到老板的肯定与赞赏。但是,不要总以为得到老板的赞赏就意味着你能升迁或加薪。因为,老板的“甜点”并非全是美味可口的。有时候,你正因老板的赞扬而飘飘若仙时,说不定一封辞退函正在老板的手下起草,马上就会飞到你的手中了。那,如何消化老板给你的“甜点”呢?首先,你要学会捕捉老板的“弦外音”,不要一切信以为真。大多数老板总想给职员亲切、宽容的印象,所以他们通常会给你一份…  相似文献   

9.
周斌 《职业》2013,(22):47-49
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强调,“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赡养人,要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人,子女‘不经常’回家看望老人,老人可以诉诸法律。”此事一经报道便引起东莞网友围观,在有数以千万计外来打工者的某沿海城市成了热门话题。网友“一气种田”在阳光网发帖说,他也想常回家看看,可是“1个月最多4天假,清明、元旦只有1天或者2天假”,并称如果回家就要付出辞职的代价。网友“saikenki”以“老板!我爸把我告了,你是第二被告!”为题发帖,调侃若自己被老爸告上法庭,老板应该是第二被告。  相似文献   

10.
职业搜索     
新新职业关系经理:企业的亲善大使“关系经理”负责处理不可能完满解决的问题。例如,一家媒体公司设了“迎新送旧经理”,负责为新顾客制作欢迎包装以及争取顾客回头的工作。一家德国西部的大银行设了“令顾客满意经理”,工作的重点在于积极鼓励顾客提出申诉并为之解决问题。一位屋顶系统生产商的服务经理为其从事手工业的用户开发了一揽子服务计划,  相似文献   

11.
可欣 《职业》2013,(7):30-31
在讲究实际、注重数据的当今商业世界,作为一家企业的老板,你是否有魄力在公司陷入困境的时候,去奖励一个无论业绩还是能力都并不突出的普通员工,只因为他有一个乐观豁达的心态?你是否能够预想到,一个已被列入裁员名单的员工,可以凭借一个微笑挽救整个公司濒临破产的命运?一位小公司的老板就突发奇想地设置了一项“微笑工资”,从而收到了奇效。  相似文献   

12.
播客、抱抱团、换客、偷听城市……仿佛一夜之间,这些奇奇怪怪的新名词便如雨后春笋般在我们身边冒头。它们的传播能力还格外强劲,打着“新奇”的招牌,往往一露面便以星火燎原之势,迅速在全国都市遍地开花。但追根溯源,这些新鲜刺激的娱乐游戏无一不是“西风东渐”——在国外红了火了,便糊上层中文包装,“进口”到国内来。  相似文献   

13.
生命像一条河,命运会不时改变它的流向。可是又有多少人清楚,一个人的命运不是靠别人来主宰而是由自己来把握。在这一点上,我眼前这位餐馆的陈老板真是最清楚不过了。他说:“中国菜肴之美,实际上就是中国文化在膳谱上的延伸和发展。我们要让中华民族的文化意识在餐饮的经营和管理上体现出来。进而让更多的外国人了解中国文化。这样就可以吸引更多的顾客。”  相似文献   

14.
密友 果说过多介入老板的私 生活已经使你脱离了与 老板的正常关系,那么,了解老板的个人秘密和事业上的“秘密”对你更没有好处。 上下级之间的确可能建立友谊,但是友谊过了头,过多地参与老板的秘密,却只能是有百弊而无一利的。 应该时刻清楚地记得,你和你老板的地位的确是不同的,至少在你们建立关系的一定范围里情况是这样。亲密的关系虽有一种平等化的效应,但这可能扭曲老板与你之间正常的上下级工作关系。起先你也许会因为是老板密友。两人可以无话不说,而洋洋自得。可是,在这种亲密接触中,老板已经给了你能用于反对他的利器…  相似文献   

15.
卞文志 《职业》2008,(3):23-23
一次与单位的同事就企业管理这个话题进行讨论时,笔者提出了“谁是企业领导者”这个问题。对于这个很少有人提起、看起来不是问题的问题,同事们脱口而出老板。其依据是虽然企业中有不少冠以总监、经理等各种头衔的人,但他们都是被老板管理的管理者或执行者,只有站在最高位置发号施令的老板,才是企业的领导者。  相似文献   

16.
九十年代商战是攻心战。面对日益挑剔的“上帝”,企业更应注重文化包装,赋予企业经营宗旨以深刻的文化内涵,将企业经营活动置于特定的文化背景之中,使企业生产与社会文化结构的发展和变迁相契合,这样,顾客(用户)在得到产品或服务的同时,还能感受到独特的文化氛围,从中受到熏陶,带走一份全新的感觉,提高需要的满足系数。这种无形的感受,正是文化包装所产生的附加值,其价值大大超出产品价格。  相似文献   

17.
由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营养与食品专业委员会推出的“老年营养食品”推荐活动即将启动。 获悉,推荐活动通过采取生产企业自主申报、专家委员严格审评、社会公示等程序,遴选出一批具有较高营养价值、确能促进健康并适合老年人的产品,由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营养与食品专业委员会授予“老年营养食品”标志并颁发证书。获得推荐的企业可在其产品的包装、资料和广告上加注“老年营养食品”标志,授权企业还可被吸纳为专委会会员。  相似文献   

18.
人都有喜怒哀乐,老板也不例外。无论他的脾气如何好,涵养如何高,企业的生存发展都会给他的人格和情绪形成强劲的挤压。尤其当员工做错了事,经营中出了大问题,他也需要宣泄,也需要找到新的平衡点,弄不好,他也要责骂下属。责骂可能给企业形成一种激励,但也可能给企业造成负面影响。所以作为企业的最高层领导,心中应该装着一部秘而不宣的书——老板的“骂经”。  相似文献   

19.
正与"麻豆"结缘纯属偶然。2009年,退休在家的我,为圆年轻时候的"老板"梦,投资10万元,开了一家名为"俏夕阳"的老年时装网店。一天,一位老年顾客光临本店,她从店中所挂的服装图片中相中了一款咖啡色风衣。她很想见到这件衣服的实际穿着效果,便向我提出能否提供有关该服装的模特照片。我灵机一动穿上风衣,通过视频随便  相似文献   

20.
阿芳 《公共关系》2001,(12):38-38
一个成功的导购代表,是一个善于洞察顾客心理,懂得顾客心理的人,能针对不同的顾客运用不同的销售服务技巧。一个失败的导购代表,由于不懂顾客在购买过程中实际上是一系列的心理活动,总认为买卖双方就是“看货-收钱-拿货”这么简单。顾客进店后,往往会留意和注视所展示的商品,当驻足于某一商品前或看POP上的信息时,表明顾客已对该商品产生兴趣,同时还会问一些他所关心的问题,并联想购买后会对自己带来哪些好处,能解决什么问题,能从中得到哪些享受,产生一种将其占为己有的欲望和冲动,进而产生购买欲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