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地下"六合彩"在我国一些贫困农村肆虐,使人心涣散,社会风气不正,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受到干扰,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受阻。它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农村精神生活的贫乏,农民的愚昧无知和歪风邪气在农村落后地区的泛滥。必须对地下"六合彩"采取综合治理的办法。教育广大农民,认识地下"六合彩"的危害性和欺骗性,要加强地方政府监管力度,依法严厉处罚地下"六合彩"庄家;大力发展农村的公共文化事业,丰富农民的精神生活;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实现科学致富,科技兴农。  相似文献   

2.
农村“买码风”的成因、特征与危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国部分南方沿海农村地区的地下六合彩活动十分兴盛。并且这股“买码风”已经蔓延到了中部农村,而且相当严重。尽管地方政府已经明令禁止人们参与地下六合彩,也着实处分了一批,但仍然没有取得好的效果。如今,“买码风”已经严重影响了农村正常的经济、社会秩序以及农民的正常生活和生产活动。一、成因 1.诱惑大。一旦买中特码——也就是中奖数字,地下六合彩具有40倍的赔率。这一诱惑使人们尤其是农村的劳动农民很难抗拒。如此高的回报  相似文献   

3.
职业教育与西部地区农村经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部"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本质上是文化科技素质低下问题。根据非洲经验和我国西部农村经济发展需要,应该大力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农村劳动力大量外移的现实背景下,创造条件积极培育新型农民是农村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新型农民是顺应我国社会转型和农村社会发展需要的现代职业农民、知识农民和现代公民。新型农民的培育应注重四个方面的建设:营造留住农村人才的有利环境;加大政府在义务教育方面的投入;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重视农民组织化建设。  相似文献   

5.
当前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农民文化素质低、农业基础条件差、交通、通讯条件落后、自然灾害严重等。要大力发展西部经济,必须大力发展农业。应推出具有地方特色的项目和产品;促进生产的专业化、产业化;大力发展农村个体私营经济;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全面促进中国农村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农业的发展、农村经济的繁荣一直是我国国民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我们党一贯将农业问题、广大农民的生活问题放在极为重要的位置。《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以及1993年初召开的农村工作会议都对我国现阶段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作了认真分析,对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农业的全面发展,千方百计地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增加农民收入是九十年代我国农业的重要任务。笔者认为,要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实现农村经济的全面繁荣,关键在于完善双层经营体制,下面就此谈点认识。  相似文献   

7.
在长期的农村计划生育工作实践中 ,笔者深深感到 ,虽然农村计划生育工作总体上有了长足的进步 ,农民的婚育观念有了较大的转变 ,违法生育逐渐下降 ;但不可忽视的是农村违法生育处罚难的问题却日渐突出。这个问题不解决 ,不仅严重影响对我国农村人口过快增长的控制 ,影响我国计划生育各项方针政策的落实和各项目标任务的实现 ,而且还将严重影响计划生育法规和政策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污染农村计划生育环境。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范和解决。笔者建议的是 :1 抓“本”治“根” ,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努力改善农民的生存、生产、生活和生育环…  相似文献   

8.
目前农村"精神文化症候"主要体现在农民科学素养、政治参与、法律与道德、宗教信仰、精神文化生活等几个方面,它是由农村社会精神文化变迁引起的,与农村物质、人才的匮乏和农村制度配置的失当紧密相关,是社会变迁过程中不同层面的文化内容的失衡引起的.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精神文化症候,必须对农村社会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方面进行协调统筹,实现精神文化症候的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村地区的社会保障水平很低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缺失的成因中,农村人口规模庞大、农民缺少利益表达渠道是主要原因.政府应从"城乡统筹"的高度,对农村社会保障担负起重要责任,建立健全农村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以切实解决农民养老、医疗和最低生活保障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农民教育是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中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农民是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主体,农民受教育程度的高低将直接决定和影响农村小康社会的建设。当前,由于农村所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需要农民通过教育加以适应、农村人力资本的开发和利用需要通过农民教育加以实现、农民持续的增收需要通过农民教育加以保证,所以必须大力发展农民教育,以推进农村小康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1.
转化农村人力资源为人力资本最为有效的途经是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应立足于我国农村、农民的实际,多渠道多形式地提高农民素质,改革和完善农村教育体系;建立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互补充、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相互配合、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沟通的多层次、多形式、综合化、整体化的农村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2.
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不仅是振兴乡村的必要基石,同时也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效载体和改善农民生活的重要依托。但在当前农村空心化背景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较为迟滞,既表现出整体形态的"空洞化"和经济效益的明显低下,同时也反映为城乡发展差距的愈发悬殊。分析表明:发展主体、发展资源和农民公共精神等要素缺失正是导致集体经济发展迟滞的根源。为此,只有积极推动相关要素的回归与重塑,才能真正优化农村集体经济。一方面,继续吸引高素质农民工返乡,培养"订单型"人才、挖掘培育本地人才,充实农村集体经济建设主体队伍,并大力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资源集聚;另一方面,也要通过重构农民集体主义价值观念,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注入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农村工业化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农村工业化概括地说,就是在国家政策指导下,为了改变二元经济结构,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农民致富,依托市场和农民自身优势,在农村兴办现代化工业,并使工业成为农村的支柱产业.从中国目前的现实情况来看,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仍然非常庞大,大城市的人口已经接近饱和,容纳能力十分有限.所以,实现农村的工业化,大力发展"近"农产业,特别是农产品加工业,延长经营链条,对于缓解城乡剩余劳动力就业的压力,有效增加农民的收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贫困在我国尤其是在广大农村仍广泛存在,其中老年人口相对于青年人口而言更容易陷入贫困,这主要表现在农村老年人口面临着严重的经济贫困、精神贫困,在老龄化背景下还面临着严重的代际矛盾,更容易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这就需要政府在农村原有的“五保供养”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基础上,完善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扩大救助资金来源渠道;对老年贫困人口进行分层分类救助;加大对农村医疗救助的投入;将社会救助与子女养老挂钩;在农村实行教育救助,对预防老年贫困起到未雨绸缪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是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农民走向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功告成的根本标志。从江苏省欠发达地区涟水县五港镇的现实状况来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着力解决几个现实问题更新农民旧的传统观念、用新的理念塑造“新型农民”;改进农民的物质生活环境,打造出“环境友好型新农村”;大力发展农村经济,进一步改善农民的物质生活;积极创建农村新文化,进一步丰富农民的精神生活;消灭贫困现象、引领农民走向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农业文化与农村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发展和建设农村社区合作组织,应遵循合作社原则,坚持"姓农"的方向,依法进行内部管理,才会使农村社区合作组织健康发展;客观、具体地分析传统农业文化对于农村变革的正、负效应,继承其积极因素,才能在多元文化的碰撞中,建构适合中国特点的、有利于农村和农民发展的、具有不同层次的农业文化;新农村建设要通过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在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信息化和生态化协调发展的大格局中,推动农村走上文明发展之路;还必须加快转移农村劳动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加大农业科技的引进和开发力度,走科技兴农道路;挖掘和利用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通过制度创新,组织生活在各地的"村里人"捐资、捐劳,可以有效解决公共财政投入不足的问题;乡村旅游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是新时期城市反哺乡村的有效方式,突出"农"字,建立社区参与制度,乡村旅游才能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大力发展农村文化基础设施是湖南文化强省战略实施纲要总体目标中明确提出文化保障力的具体体现,也是满足我省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必然要求.通过对我省农村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存在着诸多问题,与文化强省的战略目标存在一定差距.因此,构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长效机制,提升农村群众文化精神生活面貌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8.
随着农业农村综合环境的变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既面临诸多有利条件,亟需破解各种难题。这就需要深入分析新形势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出现的新问题,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要求,以完善体制机制、强化教育引导、拓展创建活动载体、丰富农村文化产品和服务为手段,以提升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保障力度、提高农民文明素质、提升农村社会文明程度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水平为目标,不断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9.
随着农村生产、农民生活方式的变化,农村认同的基础发生了较大改变。村民生产方式的转变导致农村社区共同性降低,村民生活方式的转变带来农村社区异质性增强,"合村并居"带来农村社区融合困难。农村社区认同及其边界逐渐模糊甚至瓦解,降低了农村社区的凝聚力,不利于农民之间的合作,也给农村社区带来治理上的困难,阻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社区建设正朝着"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目标迈进,培育社区组织、完善社区服务、重构社区文化成为农村社区认同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农村空心化、农民荒与职业农民培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空心化是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中必须面对的复杂问题。本文将农村空心化、农民荒和职业农民培育作为系统逻辑体系,构建了一个全新多维研究框架。农村空心化不但带来了"农民荒"的严重挑战,而且也带来了农业规模化经营历史机遇。鉴于"农民荒"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在把农民兼业化作为短期有效缓解手段的同时,长期中应积极实施职业农民培育,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业收益,以此化解农业生产接班人危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