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列宁在领导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多次表达关于“链条──环节”的思想,即关于全部政治生活就是一条无穷无尽的链条,必须在特定时机抓住链条上的特殊环节以掌握整个链条,并切实准备过渡到下一个环节的理论。本文试图对列宁“链条──环节”论的提出和发展、哲学内涵和现实意义作一初步探讨。 一、列宁“链条──环节”论的提出和发展 把社会主义从科学理论转变成革命实践是列宁面临的时代主题,与此紧密联系,列宁提出并具体运用了“链条──环节”论。从理论上讲,“链条──环节”论是列宁提出社会主义“一国胜利论”以及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的70年,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取得伟大胜利的70年。70年的历史,我们的党历经磨难而不衰,千锤百炼更坚强的历史经验归结到一点,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这也是70年里我们党领导和建设走向胜利的根本经验。一、中国共产党奋斗的历史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史1.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19世纪中叶,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阶级对立的加剧和工人运动的高涨,马克思主义诞生了。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马克思宣布:“工人阶级的解放只能是工人阶级自己的事情,……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后来,马克思、恩格斯又总结新的历史经验,提出必须实行无产阶级专政,才能过渡到共产主义。列宁总结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他们的科学著作中,最先说明了社会主义不是幻想家的臆造,而是现代生产力发展的最终目标和必然结果。”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宁分析了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以后世界政治经济的新情况,创立了关于帝国主义的理论。确立了在帝国主义统治链条的薄弱环节,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一国首先胜利的理论。列宁发展了  相似文献   

3.
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这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根据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得出的科学结论。然而,自“趋同”思想于40年代产生以来,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极力用“趋同论”来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特别是从60年代以后,资产阶级学者从不同方面论证补充、发展了“趋同论”,由此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趋同论”。“趋同论”的流派很多,而且彼此互有差异。英国肯特大学学者库马在《社会的巨变:从工业社会迈向后工业社会》一书中,把“趋同论”划分为三大类七个派别:(1)所有社  相似文献   

4.
当人们把注意力集中到无产阶级绝对贫困化问题的讨论时,却忽视了对“相对贫困化”问题的研究、有的同志认为, “相对贫困化”已有定论,不需要去探讨了。果真如此吗?我们不妨把问题摆一摆。 列宁对“相对贫困化”的论证 在经典著作中,马克思、恩格斯并没有直接提出“相对贫困化”,这个概念是列宁在一九一二年首先提出的。他在《资本主义社会的贫困化》一文中写道:“工人的相对贫困化,即他们在社会收入中所得份额的减少更为明显。工人在财富迅速增长的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比较份额愈来愈小,因为百万富翁的财富增加得愈来愈快了”。①列宁是用国民…  相似文献   

5.
福泽谕吉的中国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福泽谕吉的中国观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臧世俊福泽谕吉是近代日本著名的思想家,他的《劝学篇》、《文明论概略》等启蒙著作,在唤醒日本国民砸碎旧的封建制度枷锁和向欧美资本主义学习方面确实起到相当大的作用。但同时,他也渐渐形成了“脱亚”思想,对中国、朝鲜等邻近国...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在“一国胜利”和在“一国建成”是两个相互联系而又相互区别的问题,前一问题已有了完满的回答,后一问题则是一个并未答完的课题。这就需要我们深入认识社会制度变革的超前性和文明基础的滞后性的矛盾,从而对现实社会主义进行彻底反思。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应当从历史的发展和现时代的的国际大环境中认清其历史方位和历史使命。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作为跨世纪的战略抉择,其实质就是要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借助于由资本主义创造的文明去否定前资本主义的文明,进而构造高于资本主义的文明,实现人类文明史的一次新的否定之否定。  相似文献   

7.
《社科纵横》2018,(2):22-28
在齐泽克看来,资本主义条件下,意识形态大他者攫取了主体的实质内容,从而将主体变成了一种残缺的存在。在寻找重建主体的革命策略中,所有通过多元、合法的斗争方式解决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斗争策略,仅仅是"解决部分社会问题"的替换游戏,并不能动摇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框架。在各种抵御资本主义的革命策略显得无能为力时,齐泽克将目光投向了列宁,在他看来,回归列宁主义的行动式革命是主体和主体性建构在当下的唯一出路。作为今日革命担纲者的无产阶级,如何在资本主义之中挣脱资本主义、重建自身?齐泽克认为出路就在于重述列宁。重述列宁,一要恢复笛卡尔式的理性"我思",认清资本主义隐性的思想控制实质。二要回归拉康式的"无意识",采取瞬时行动,重新唤醒无产阶级的行动力,并以行动的列宁主义为武器来对抗今天的全球资本主义,构建全球政治新秩序。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中提出的“重建个人所有制”主张就是指他在《经济学手稿(1861—1863)》中提到的“社会个人所有制”。本文详细分析了“社会个人所有制”的思想渊源,认为这一思想是马克思在有条件地批判和扬弃了资本主义前所有制关系和资本主义所有制关系的基础上产生的:它一方面在新的基础上继承了日耳曼的“个人所有制”,抛弃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异化与人的贬值;另一方面有条件地弘扬资本主义的协作与社会化生产而抛弃古代所有制的分散、孤立与生产的狭隘性。不过,马克思仅仅是从所有制的客观演变趋势来确认未来社会的所有制将朝着社会个人所有制方向转化的,而并未对这种所有制的具体形式和内容加以具体描绘。  相似文献   

9.
多年来,经济学家、科学共产主义专家、社会学家、哲学家们一直在引证一个论点,其基本意思可表述为:社会经济进步的速度取决于生产资料对于消费资料的优先发展。同时引证马克思所说资本主义为生产而生产,资本主义社会取得较之以前社会形态从未有过的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当然也引证列宁所说关心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然而不知何故却忽略了列宁和马克思认为的,人,劳动人民是最主要的生产力这一至关重要的环节。马克思确实把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看作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优于封建主义的主  相似文献   

10.
新鲜而丰富的史料证明,列宁晚期经济思想的实质是在认真地“建立实事求是的经济关系”的科学方法指引下,探索社会主义与商品经济、社会主义与民主经济相结合的途径;在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长期、复杂、曲折的历史发展大趋势中,每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具体的历史命运就往往取决于这两个结合实现的速度与程度;由列宁亲自领导的俄国“新经济政策”时期,实际上发生了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改革运动,列宁晚期的经济思想奠定了社会主义经济新体制的坚实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二、三权分立制与民主集中制、人民代表大会制的比较 (一)就历史的长河言,三权分立制作为资产阶级政权的组织形式是为资产阶级革命和专政立了功的。它曾动员和组织了资产阶级和工农大众向封建专制开火,也推动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就生产力的发展说那是以前所有朝代的总和都不及的。所以,列宁在1919年《论国家》中就说:“资产阶级的共和制、议会和普选制,所有这一切,从全世界社会发展来看,是一种巨大的进步。”但三权分立制毕竟是依附于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并为其服务的,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都是作为历史的过客而存在,并且总是要退出历史舞  相似文献   

12.
辩证法的三个要素是列宁首先提出的,它概括了列宁对辩证法理论的主要贡献,可以说是列宁辩证法思想的精华。列宁的这一思想无疑是唯物辩证法理论体系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内容,可是,长期以来,却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在《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中,列宁总结了自己对黑格尔辩证法的研究工作,提出了辩证法的十六要素。对这十六要素,大家都很熟悉,它是列宁所拟的唯物辩证法纲要,是列宁的珍贵哲学遗产。但是,就在这十六要素前面,列宁先提出了三个有关辩证法的理论问题,并且就这三个问题明确指出:“大概这些就是辩证法的要素”,接下去说:“或者可以较详细地把这些要素表述如下”,然后,才谈到十六要素。显然,在列宁看来,三要素是辩证法最一般的  相似文献   

13.
论列宁“遗嘱”的文化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原著解读基础上 ,深入探究列宁以“遗嘱”为代表的有关俄罗斯文化传统与社会主义建设关系思想。文章认为 ,列宁晚年侧重从文化传统、民族心理习惯层面剖析十月革命后俄国面临的文化困扰、文化“脱节”现象 ,其结果表现为对社会发展进程前资本主义性质的严重文化制约 ;列宁文化批判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引起全党的重视 ,能否遵循文化发展规律与俄国社会实际发展进程自觉进行有效的文化建设 ,关系着共产党及其事业的兴衰成败 ;2 0世纪实践证明 ,“遗嘱”文化思想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社会主义执政党必须成为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忠实代表。  相似文献   

14.
列宁后期思想的政治性质及发展中的一贯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经济政策时期,列宁主张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和改善工农关系,认为对资本主义的发展一是不能“堵塞”、二是必须引导,并且要求缩小肃反委员会的权力,维护执政党的团结和统一,改革国家机关和反对官僚主义,反对大俄罗斯沙文主义。这说明,列宁的后期思想具有政治平稳性的取向,或者说具有追求国家政治生活平稳发展的政治性质。列宁在十月革命胜利初期的思想也具有这样的性质,在国内战争时期的思想的多方面内容具有这样的性质。本文对此进行了全面的论述。  相似文献   

15.
列宁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当时俄国的国情相结合的产物,是列宁正确地运用《资本论》的理论科学分析当时俄国实际状况的结晶.《资本论》对列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资本论》指引列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形成,列宁运用《资本论》的理论和方法批判民粹主义,列宁在《资本论》启迪下系统研究黑格尔哲学.列宁以马克思的《资本论》为典范,运用其中的理论和方法、特别突出运用揭露矛盾和分析矛盾的唯物辩证法,对帝国主义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深刻研究,撰写出《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简称《帝国主义论》),明确提出和论证了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垄断阶段和最高阶段,揭示了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和基本特征,为俄国在帝国主义时代进行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科学依据,提出并论证了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一国内胜利的可能性和必然性,把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推进到一个新阶段.十月革命后,列宁又运用《资本论》的理论和方法提出、制定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和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道路、纲领及各项方针、策略等.  相似文献   

16.
本文第一部分介绍了马尔库塞关于发达工业社会的“单面性”的基本论述。作者认为这一理论的提出,旨在揭露、批判当代资本主义采用新形式对人加强奴役与压抑,具有积极意义。但他站在弗洛伊德主义立场上,把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龟缩成人性的压抑与反压抑的矛盾,并把“单面性”看成是超社会制度的。第二部分分析了马尔库塞关于社会“单面性”根源的理论。认为其中提出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值得研究的新现象,所论不乏合理因素,具有现实感,但其基本结论与历史唯物主义相悖。第三部分论述了马尔库塞关于“单面社会”革命前景的理论。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金融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我国金融事业的根本指针,因此,学习邓小平金融思想,以邓小平理论指导金融工作实践,是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一邓小平金融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金融理论的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早在《共产党宣言》中就指出: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后必须掌握大银行,并且要使银行“独享垄断权”,并指出:“按照全体人民的利益来调节信贷事业,从而破坏大金融资本家的统治。”列宁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提出改造资本主义银行,“砍掉使这个极好机…  相似文献   

18.
法律是阶级社会及从有阶级的社会向无阶级的共产主义社会的过渡阶段——社会主义社会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它以不同方式、在不同程度上体现和执行专政的职能。“一国两法”,即“一个国家,两种法律制度”;说得具体一些,即1997年和1999年以后,在香港和澳门等特别行政区基本保留原来的资本主义法律制度,在大陆坚持社会主义法律制度。“一国两法”排除不排除人民民主专政?“一国两法”与人民民主专政有什么关系?在“一国两法”体制下人们要不要有专政意识、要什么样的专政意识?这些问题,将提到包括各特别行政区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面前,困扰人们的思想,理论界必须加以超前探讨,及时给予回答。  相似文献   

19.
列宁在1907年和1921年历经两次思想上的重大转变 ,从而在对资本主义、民粹主义以及俄罗斯革命的道路等问题上 ,完成了肯定—否定—肯定的认识周期。但1921年以后的列宁思想决非是对1907年前列宁思想的简单回归。学术界把1921年以后的列宁思想称为列宁晚年思想 ,它是列宁对传统和自身的超越 ,是基于对俄罗斯社会性质重新认识的、落后国家走向社会主义的理论模式 ,是东方复兴之路  相似文献   

20.
一九六五年,毛泽东同志提出了一个著名命题:“哲学就是认识论”。这个命题反映了哲学科学发展的历史趋势,概括了哲学科学的根本任务和基本内容;同时又为我们完整地、准确地把握毛泽东哲学思想及其基本特征,为正确的认识毛泽东同志在哲学上做出的理论贡献,提供了一把钥匙。一“哲学就是认识论”,这是毛泽东同志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一贯思想做出的新的阐发。早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马克思就提出,哲学要成为无产阶级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精神武器。列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归结为工人阶级的“伟大的认识工具”,并认为全部哲学史“就是整个认识的历史”。列宁还指出,哲学的基本问题,物质和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