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自称“现代法家”的“四人帮”鼓吹“法家爱人民”,用儒法斗争抹煞阶级矛盾,贩卖反动的阶级调和论,为他们篡党夺权制造反革命舆论。江青叫嚷:“历史上,凡是法家都是受压迫的,他们是基层起来的,要斗争”;“总的来看,历史上法家对群众是爱护的,使群众受到鼓励。”她甚至说:“法家中无农民,农民不识字,可以有他们的代言人嘛,是否法家即其代言人”,竟把地主阶级的法家说成是农民阶级的代言人。“法家爱人民”论是孔孟之徒“仁者爱人”说的翻版。“四人帮”贩卖这一谬论,  相似文献   

2.
一九七四年在批林批孔运动中,“四人帮”为了给他们的篡党夺权制造舆论,嗾使其御用文人罗思鼎梁效等,抛出了大量论述历史上儒法斗争的大毒草。他们用唯心论形而上学的观点同方法,歪曲历史事实,背叛马克思主义,把两千多年来在封建社会中的历史发展,说成是地主阶级内部法家一派推行政治革新运动的结果,而一部中国政治思想史,主要是一部儒法斗争史。  相似文献   

3.
“儒法斗争贯穿两千多年,一直影响到现在,继续到现在”,这是“四人帮”利用批儒评法,大搞影射史学,进行篡党夺权活动而制造的一个无耻谎言。他们为了把这个谎言说成是真理,继承了买办洋奴胡适的衣钵,大搞实用主义,把历史看成可以任意摆布的一百个大钱,硬把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代史,说成是两千多年来“儒法斗争的继续”。并且在他们  相似文献   

4.
“黥劓师傅”出自《战国策·秦策一》,说的是商鞅变法中一场打击政治教唆犯的斗争。公元前三五九年,历史上有名的商鞅变法在秦国展开。在轰轰烈烈的革新运动打击下,腐朽的奴隶制“忽喇喇似大厦倾”,没落的奴隶主贵族声名狼籍。那些“怨毒商鞅之法甚于私仇”,变天之心不死的家伙,在他们的阴谋复辟活动屡遭失败的时候,变换招数,用更隐蔽狡猾,更阴险毒辣的手段继续同新兴地主阶级较量。进行政治教唆,就是  相似文献   

5.
伟大领袖毛主席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从来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是千百万劳动群众积极参加阶级斗争、生产斗争,推动着人类历史不断向前发展的。劳动人民在改造社会、改造自然界的斗争中,具有无穷无尽的智慧和力量。无数历史事实证明:“卑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是奴隶们创造历史。而孔孟之流却说,有“生而知之”的“圣人”,“唯上智与下愚不移”,“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也”,宣扬“天生”的“圣人”创造历史。孔老二的忠实信徒林彪一伙说:“先知先觉是有的”,只有他们一伙“天才”才能给劳动人民“除千年暗”,“灭千年  相似文献   

6.
毛主席说:“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反对中国独立,反对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历史,就是中国的近代史。”我们研究近代鸦片战争时期的历史经验,为现实的政治斗争服务,也是非常需要的。那时,面对英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掠夺侵略战争,是爱国抗战,还是卖国投降,两派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斗争。清朝政府中以湖广总督林则徐(1785~1851)为首的抵抗派,坚持爱  相似文献   

7.
刘知几的《史通》成书后,立即得到他的知己、当时的名流学者徐坚、朱敬则等数人的推崇。徐坚赞叹说:“为史氏者宜置此坐右也。”(《新唐书·刘知几传》)但是,由于《史通》批判了包括经书在内的以往一切史书中的谬误和各种神道邪说,体现了某些朴素唯物主义的历史哲学,触及了封建当权者藉以维护其腐朽统治的理论基础,动摇了他们当时的神权统治,从而开展了一场保书和毁书的尖锐斗争。刘知几在这场斗争中的态度是十分坚决的。他说:  相似文献   

8.
在“四人帮”掀起的“儒法斗争”的叫喊声甚嚣尘上之时,梁效、罗思鼎们曾抓住秦始皇二十六年“更名民曰黔首”一事,兴风作浪。他们煞有介事地胡说:“民”与“黔首”是两个不同的阶级概念。“在中国历史上,‘民’是伴随着人类第一次大规模的阶级划分,即人类分裂为奴隶主和奴隶后出现的阶级概念,是对奴隶的称呼。”“‘黔首’是我国历史上第二次大规模的阶级划分的产物,是伴随着新兴地主阶级和农民出现的名称。”他们又绘声绘色地说:“公元前  相似文献   

9.
抗日战争结束后,我国历史进入了解放战争时期。中国面临着两种前途、两个命运的最后决战。国共两党围绕着建什么“国”的问题展开了激烈斗争。毛泽东曾指出:“蒋介石说要建国,今后就是建什么国的斗争。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新比主主义的国家呢,还是建立一个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呢?这将是一场很复杂的斗争。”①这场斗争的开始,表现为蒋介石要篡夺抗战胜利果实和共产党反对他篡夺的斗争。而斗争的首要问题,则是争夺东北。  相似文献   

10.
董仲舒的哲学与汉武帝封建大一统的关系问题,历史上已有很多关于这方面的记载,只要稍加分析,便十分清楚。然而,在“四人帮”霸占史坛的日子里,唯心主义泛滥,形而上学猖撅,历史成了他们篡党夺权的如意棒,随意歪曲,任我臧否,搞乱了人们的思想。他们出于篡党夺权的政治需要,捏造了一部以儒法斗争为主线的历史,并以此出发,硬是把汉武帝说成“是个大法家”,是“反儒的”,把董仲舒说成是个“屁儒”,妄图从根本上否定汉武帝与董仲舒的真实关系,从而否定董仲舒的哲学与汉武帝封建大一统的联系。这是货真价实的历史唯心主义。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在近代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中,孙中山是起过重要推动作用的伟大人物。可是,“四人帮”极力贬低和否定孙中山。他们不择手段,伪造历史,把中国近代史上由资产阶级民主派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历史,歪曲为所谓的“儒法斗争”的历史,大野心家江青甚至公然辱骂孙中山是“牛鬼蛇神”,妄图打倒一切资产阶级革命的正面人物。今天,我们回顾和探讨孙中山在中国革命过程中如何认识和对待帝国主义这一课题,从中吸取必要的经验教训,进一步肃清“四人帮”的流毒,无疑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四人帮”为了宣扬“老干部是‘民主派’,‘民主派’就是‘走资派’”的反革命政治纲领,达到篡党夺权的目的,大搞影射史学,贩卖唯心论和形而上学,虚构出一部所谓“儒法斗争史”,疯狂制造反革命舆论。他们的反动逻辑是:历史是儒法斗争的历史;儒法斗争史就是复辟与反复辟斗争的历史;儒家都是复辟派,法家都是反复辟派,以此影射攻击  相似文献   

13.
论太平天国革命与宗教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人帮”出于篡党夺权的反革命政治目的,利用太平天国史,大搞影射比附,掀起恶毒攻击敬爱的周总理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阵阵恶浪。利用历史反党,必然歪曲历史。他们不仅用“反孔斗争”取代太平天国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把这场波澜壮阔的农民战争,纳入“儒法斗争”的轨道,而且对太平天国革命领袖洪秀全文过饰非,百般神化,对太平天国革命与宗教的关系问题讳莫如深,竭力掩盖,一部太平天国革命史被他们糟蹋得面目全非。当前在揭批“四人帮”斗争的第三战役中,有必要探讨一下太平  相似文献   

14.
整整150年前,中华大地上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反鸦片斗争,通常称为“禁烟运动”。这是一场空前规模的反贩毒、反吸毒运动,是一场反对英美鸦片贩子用鸦片毒害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是一次轰轰烈烈的爱国运动。对于这场斗争,以往的评述往往只注重广东一隅,忽略了当时遍及全国的禁烟活动,面对围绕如何才能禁绝鸦片的大讨论,则被说成是严禁派和弛禁派的一场斗争。这些评论未免失之偏颇,本文拟就此谈些个人的看法和认识。  相似文献   

15.
整整150年前,中华大地上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反鸦片斗争,通常称为“禁烟运动”。这是一场空前规模的反贩毒、反吸毒运动,是一场反对英美鸦片贩子用鸦片毒害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是一次轰轰烈烈的爱国运动。对于这场斗争,以往的评述往往只注重广东一隅,忽略了当时遍及全国的禁烟活动,而对围绕如何才能禁绝鸦片的大讨论,则被说成是严禁派和弛禁派的一场斗争。这些评论未免失之偏颇,本文拟就此谈些个人的看法和认识。  相似文献   

16.
“三反”运动是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以后为防止党员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腐化变质而进行的一场反腐败斗争。这场斗争的成功留给了我们许多宝贵的历史经验。今天 ,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 ,认真地研究、总结和借鉴这些经验 ,对当前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无疑有着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阶级斗争的具体历史环境决定了哲学斗争的特征。我们同“四人帮”的斗争是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展开的。这是一场史无前例的大革命,重点是整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它采取了新的形式,要解决新的任务,需要有新的政策,会遇到许多新的  相似文献   

18.
抗日战争胜利后,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历史任务,就是建国问题,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的问题。毛泽东同志说:“抗日战争的阶段过去了,新的情况和任务是国内斗争……。是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新民主主义国家呢,还是建立一个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这将是一场很复杂的斗争。”广大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要不失时机地争取建设一个独立、民主、自由的各阶级的联合政府,  相似文献   

19.
《神灭论》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唯物主义无神论者范缜所留下的重要著作。在范缜生活的时代,曾经开展了一场反对佛教宗教哲学的激烈斗争。这场斗争实际上是庶族地主反对贵族地的斗争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反映。《神灭论》一书就是在这场斗争中用唯物主义批判唯心主义的战斗檄文。在此以前,有的哲学家曾提出哲学的基本命题:“形、神相资”。意即精神依赖形体,二者不能分离。他们把形神关系,“譬以薪火。  相似文献   

20.
1957年四川大学学报第四期上发表了曾君一先生的“鲍照研究”。我们读了之后,感到有些值得商榷的地方,现在提出来就教于先生。一、在政治上对鲍照估计过高曾先生在“鲍照研究”中说:“鲍照个人的历史,就是新兴势力和陈旧势力进行斗争的历史”。曾先生认为这种新旧势力的斗争,反映在政治上就是“寒门”与“世族”的斗争,反映在文学上就是较广泛地反映现实的鲍照一派与词藻华丽、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