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赵沛霖 《中州学刊》2006,4(5):224-228
进入20世纪以后,在现代学术意识的主导下,《诗经》传注和训诂也悄然发生变化,并逐渐呈现出有别于传统的现代性特征:体现科学精神,突出文学特征,具有文化视野和简明精要的传注风格。  相似文献   

2.
先验的模糊──再论艺术传播的本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对艺术传播信息量的分析出发,阐释了经典信息理论在解释艺术传受过程时的矛盾;通过对“有效信息”的揭示,演绎出了艺术传播学理论的崭新概念:信息质。正是由于信息质的存在,艺术语言才以本质上的模糊而表情达意;也正是由于信息质的存在,受众才得以在受传时跳出文本而产生主体化的阅读。由此本文推论,从必然性和充要性来看,艺术作为传播,具有先验性的模糊特征。  相似文献   

3.
武宁打鼓歌具有浓郁的赣西北音乐文化特征,它是山地稻作文化衍生的独特艺术样式.特殊的表演方式发挥着以歌促劳,以歌传史的作用.武宁打鼓歌是吴、楚声腔相融汇,比、兴、赋手法并用的艺术活化石,值得保护与传承.  相似文献   

4.
中华苏维埃文化具有农村文化的典型特征。它强调文化发展的共产主义方向;文化机构实行政府宏观指导、群团自治的民主化管理方式。苏维埃文化受俄国革命文化的影响,二者有明显的互动关系,其基本特征延续至今并蕴含于当代先进文化之中。  相似文献   

5.
何峻 《天府新论》2002,(1):83-85
翻译是跨文化传通 ,尤其是在文学作品中 ,翻译文化沉积很重的语言 ,就需要先对原语文化进行解码 ,再将其用目的语表达出来 ,让原语文化特征及信息得以再现 ,使读者更加了解原著及原语文化。  相似文献   

6.
融合文化本质与受众自我赋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融合文化本质上是一种参与式和互动式文化。在传播新技术的驱动下,受众通过参与和互动以生产融合文化,并与"传者生产"进行博弈而实现了自我赋权,最终分享了原来由垄断媒介文本和媒介文化生产的"传者"所牢牢掌控的媒介文化权力。融合文化还是一种新型的大众文化,也是现阶段正在出现的新兴文化样式和文化特征。当前,融合文化中受众的自我赋权及其赋权模式不断扩张和深入发展,但却面临着复杂的现实困境。  相似文献   

7.
陈文敏 《兰州学刊》2010,(8):179-181
互联网的普及衍生出了名目众多的网络"客"族,"客"族的生存方式承载着纷繁复杂的网络文化,在媒介形态、传受身份、话语叙事、意见表达等方面呈现一系列新变化,深刻变革着人们的生活、交往与思维方式。从技术融合到媒介经济的拉升、从个体崛起到公民社会的变迁、从解构霸权到多元文化的混搭、从平等参与到公共空间的建构等方面,"客文化"彰显出独特的意义。文章以国内互联网"客"族的出现为例,对"客文化"的传播特征及意义做初步探析。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 ,中西文化逐渐走向融合。由于生活习俗、历史及审美定式等诸多因素的不同 ,中西文化又必然存在着差异。语言反映文化并受文化的制约 ,在翻译过程中为了使译作既传意又传神 ,必须重视文化因素的影响 ,视具体的原语采用异化、归化等不同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9.
《清代学者像传》配有多篇序言、题词、题诗,全面展示了《清代学者像传》的流传过程与文化意义,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女性休闲方式及其特点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女性休闲是休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古代女性由于受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的影响,使她 们的休闲活动具有许多区别于男性的独特方式和特征。了解这些方式和特征,对全面认识古代女性的生活和 研究古代的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云梦学刊》2005,26(3):F003-F003
儒学国际传播 朱仁夫等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12月出版。属于中国也是世界的儒学,从诞生起,就开始了它的国际传播;首先播传东北亚和东南亚诸国,形成亚洲儒教文化圈,然后随西方传教士播传西欧、北美,19世纪起中国国门打开,儒学随学者、华侨播传世界各地。该书分章阐释了儒学播传朝韩、日本、越南、新加坡、意大利、法国、德国、英国、俄罗斯、美国等世界主要国家的历史。中国商贾小说史 邱少雄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出版。该书旨在探寻中国商贾小说发展的历史线索,探索中国商贾小说发展的特征和规律,探讨中国商贾小说的思想意义和文学价值,从小说这个角度挖掘有中国特色的商人文化。该书从中国商贾小说的具体描写出发,分析小说中的“商人行为”所表现出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商人文化精神,挖掘表现在中国商贾小说中的中国商人文化,因此,中国商贾小说史可以说是有中国特色的商人文化精神的形成史、发展史。  相似文献   

12.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 ,也是一种经济现象 ,其产生与发展受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 ,同时又推动、影响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研究转型期青海文化的特征及其原因 ,对认识掌握青海文化的发展脉络、规律 ,分析青海文化发展的前景 ,推进青海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徐振祥  冉华  刘艳娥 《云梦学刊》2009,30(5):151-155
电视娱乐节目以其参与性、娱乐性、体验性、互动性等优势能够充分建构利益联盟和开发产业链接,形成节目的规模效益。电视娱乐经济的兴起是与注意力消费和乐趣消费导向为基础的。我国电视娱乐经济具有鲜明的特征.电视娱乐经济价值的实现是以资本创造力、注意力吸引、公众参与性和传受双方的共赢性为基础的。  相似文献   

14.
论文化发展与戏曲传播格局之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戏曲体现的是传统文化的一种中和精神,强调道德人伦教化和文化思想整合。戏曲所具有的这种对于主流文化的把握,使得它在自然经济时代(包括计划经济时期)赢得了受众的最大化。而当今艺术多元化时代的到来,使戏曲失去了昔日独大的基础。戏曲在新时期的自我定位应立足于现代文化的发展,凸现出自己文化娱乐的本质属性。戏曲的娱乐属性决定了戏曲以传播为自己的生存方式,传播是戏曲艺术生命力的体现,传播技术的革新为戏曲的生存发展和传受提供了多元选择。  相似文献   

15.
用典是《莫须有先生传》突出的文体特征,从用典可以看出废名的知识结构和文化保守主义倾向,可以透视出废名儒、释互补的文化品格。《莫》用典手法多样,表达效果丰富,但也存在不可忽视的缺陷。  相似文献   

16.
郭英德 《人文杂志》2007,(5):119-127
明人传状文不仅格外关注践行日常人伦的平民,塑造出一批平民化的道德人物形象,而且尤好为出身平民的"畸人"立传,包括符合传统价值观念的奇节独行之士和富于时代文化特征的放荡形骸之士。明人传状文传主身份的平民化,从一个方面昭示出明代文人勇于突破"区隔"界限的时代文化风向。在传主事迹的选取方面,明人传状文偏好选择传主的奇特之事、奇异之事与奇趣之事,加以重笔渲染。同前代传状文不同,明人传状文的选材求奇嗜异,表现出以奇显真的文化趋向。明人传状文大多兼用叙事、抒情、议论、写景等多种表现方式,作家在对各种表现方式进行多元选择和复杂组合时,往往自说自话,注入极其鲜明的主体意识,即着力以自我及其与环境的关系作为出发点和参照系,来认知和评价传主的言行,彰显自身的主体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17.
李蓉 《江淮论坛》2009,(1):140-144
媒介化生存时代的显著特征是在信息传受中蕴涵观点偏倚、在传媒体验中取舍信息,而传媒体验的一个重要方面就在于媒介趣味的触发、传递、品赏或碰撞。媒介趣味是指以媒介为载体呈现出来的传播内容所蕴涵的具有集体性、普遍性或类型化的精神意趣。它是传者驱动、受者反馈和媒介形式制约三方面综合互动的产物,其动力结构应是一种具有交互联系性、独立平等性、可沟通理解性的间性主体。共感化、符号化、感官化有系统地构成了媒介趣味的内在生成机制,分别主要联系着媒介趣味的生产、显现与接受。  相似文献   

18.
《高僧传》延续了《左传》、《史记》以来的"记梦"传统,对梦文化及梦文学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书中所述帝王、传主、他人等不同类型之梦,展露出特定的文化习俗与社会心理,印证着中土与佛教两种文化的共生互融。书中诸梦虽有区别,但其要义都在宣扬佛教义理,沟通现实与超验世界,而不同类型的梦境描写也在审美、情节及题材方面丰富了《高僧传》的文学性特征。  相似文献   

19.
《格萨尔》中的原始文化特征何天慧长篇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从它产生至今,已经经历了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阶段,其中吸收和沉积的社会文化内涵是多方面的,也是极其丰富多彩的。本文打算就其所反映的藏族原始文化特征,作一些初步的探讨。一、关于天地宇宙起源的传说...  相似文献   

20.
潘照东 《阴山学刊》2006,19(3):46-48
"西口文化"具有源远流长的历史性特征;具有草原文化与晋、陕文化有机结合的复合文化特征;具有商业文化的显著特征;"西口文化"基础深厚,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具有与时俱进的开拓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