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一关于我国农村人口城市化的问题,目前比较流行的看法是:城市的计划生育工作比较好搞,控制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困难不大,而限制农村人口盲目流入城市已经有了不少经验并取得很大成就;于是最困难的就是在抓好农村计划生育工作的同时,还要为实现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剩余人口寻找出路,从而便得出“离土不离乡”的要求,和发展农村集镇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有些同志在研究过剩人口问题时,把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由于生产力水平和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而产生的过剩人口叫做“生产力压迫人口”型过剩人口,把我国目前存在的过剩人口称作“人口压迫生产力”型过剩人口。这种划分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在《强迫移民》一文中的论述。马克思在该文中指出:“现在(指资本主义社会——作者注),不是人口压迫生产力,而是生产力压迫人口”①。我认为这种提法是值得商榷的。其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3.
《广东社会科学》1985年第3期刊登了关秀芳的《评七十年代以来的中国人口研究》。文章首先回顾了国际国内人口学研究的历史及我国的计划生育工作,认为国内形势及国际交往迫切需要人口学的理论指导,中国的人口研究因此破土而出。  相似文献   

4.
中国近代人口史论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代人口是现代中国人口发展的直接基础。今天,人口问题不仅是一个引人注目的全球性问题,而且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面临的严重现实问题。探讨中国近百年的人口发展史,对于深入认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近代社会以及制定新时期的人口政策,是具有一定意义的。  相似文献   

5.
中国近代人口城市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中国近代人口城市化的概况 中国社会进入近代以后,随着外国和本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发展、通商口岸的开辟、现代工业部门的成长和交通运输结构的改变,一批近代式的城市迅速兴起并扩大,取代了旧式城市的主体地位;传统城市也被加以近代式的改造或受到近代因素不同程度的影响,从而使城市的数量、规模、职能性质有了明显变化。城  相似文献   

6.
70年代以来,随着计划生育工作的广泛开展和不断加强,中国人口高速增长的势头得到了有效控制,在短短十年内,人口出生率就由70年代初的30‰以上下降到了20‰左右.进入80年代,中国人口出生率及妇女生育水平出现了徘徊波动的趋势,年平均净增人口达到了近1600万.由于中国人口多,基数大,人口不断增长的压力对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冲击已越来越突出地表现出来.90年代是中国现代化经济建设的关键时期,直接关系到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目标能否实现的人口发展势态也更加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将着重利用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结合对1982年以来中国人口增长情况的剖析,分析90年代中国人口发展的形势,并对当前的人口控制对策做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近代是中国历史上社会发生大变动的一个时期。这种大变动直接影响到广大民众的生活,包括人口的流动。本文试图以中国近代人口城乡流动为主线,同时结合城市居民构成等情况,对我国历史上这一时期的人口变动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8.
人口再分布指的是人口分布的改变。在本文中,人口再分布具体的含义是各地区人口占全国人口比重的变化。 中国的近代人口数据并不可靠,有些数据明显有误,但研究者往往缺乏足够根据去更正。赵文林、谢淑君著的《中国人口史》研究了历代各地区人口数量,并根据有关史  相似文献   

9.
韩国人口政策及其对中国农村人口政策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姚兴云  付少平 《西北人口》2009,30(2):120-123,128
韩国的人口政策经历了由控制人口增长的计划生育政策到鼓励人口增长的新人口政策的转变,成功控制了人口的快速增长。缓解了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但也引起了人口老龄化、出生婴儿性别比失调等一系列社会问题。这些社会问题如今也正在中国农村上演。如能借鉴立法先行、大力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善于运用经济杠杆等经验,对维持中国农村人口的低出生率,抑制出生婴儿性别比例失调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人口问题是关系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问题 ,迫切需要解决。但目前对中国人口问题的认识 ,却存在诸多疑义和隐忧。按照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 ,应将中国人口问题纳入社会生产力这一终极原因作考察认识 ,并定位定性为 :相对于生产力而言的中国人口问题。缘于此 ,要根据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来决取中国人口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1.
91年第5期《内蒙古社会科学》杂志上刊登了潘力的《对中国农村人口流动传统观念的分析》一文。文中对限制农村人口流动的一些主要因素进行了剖析。1.所有制构成上的单一化,以计划体制为基础而建立的以保证计划体制得以顺利运行为目的  相似文献   

12.
农村人口城市化是世界各国共同趋势。在全球城市化演进过程中,各国因其主导产业有序变换而呈现出大体相同的四个阶段,即缓慢——加速——稳定——减速阶段。本文拟通过对世界城市化演进阶段的分析,正确判定我国城市化处于何种阶段,并采取相应对策以推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人口问题是目前全国人民普遍关心的问题。纵观我国历史,分析社会主义政治经济现状,展示四个现代化前景,人民群众已经逐渐认识到,提倡和奖励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在特殊情况下有计划安排二胎生育)是现阶段较为可行的人口政策。由于各地计划生育工作的普遍开展,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已是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最慢的国家之一,就降低的速度来说,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的工作也取得了进展,以北京市丰台区为例,1980年7月份全区独生子女率达92.2%,其中城镇为96.7%,农村为82.6%,  相似文献   

14.
一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生产力迅速地发展,中国经济逐渐从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化,农村人口流动日益加剧,迅速汇集成一股汹涌的浪潮。同时,这一规模巨大的流动人口也给他们自身的生育行为带来了重大影响。现实需要理论及实际部门探究这一崭新的课题。本文主要探讨农村人口流动的生育效应。所论及的农村人口流动,是指不变更户籍,  相似文献   

15.
<正> Ⅰ中国人口问题的重要性,已日益为大家所认识。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人口问题有人口发展与生产资料生产之间的比例不够协调、人口发展与消费资料生产的比例不相适应的经济问题,也有人口再生产、社会世代交换、人口老龄化等一系列社会问题。本文拟就老年人口问题作初步的探讨。单纯从人口结构和人口与生产资料发展、消费资料供应上看,中国的老年人口问题并不算严重。1964年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表明:60岁以上人口占人口总数的比重只占6.09%,是一个人口老化水平很低的国家,老年人口问题还不严重。但是,如果从我国当前的社会情况来看,不但老年人口正在不断增长,目前已超过8,000万,占人口总数的8%以上;而且由于老人问题还没有得到普遍重视,这就大大助长了“养儿防老”  相似文献   

16.
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中国人口的死亡水平如何?第三次人口普查第一次公布了分年龄死亡人口的详细资料,使我们有可能对这个问题进行研究。本文就是利用第三次人口普查的死亡资料,对中国近代的死亡水平(确切地说为1981年的死亡水平)进行分析。模式生命表是研究死亡问题的重要工具。较为准确地搞清中国人口死亡属于何种模式生命表,就易于将中国的死亡水平与其它发展中国家相对比了。利用模式  相似文献   

17.
关于中国的农村人口移动魏津生如果把人口移动广义地理解为人们自身存在状态的某种改变的话,那么它至少包括两种类型的移动:一种是改变人们的地理存在状态的水平移动,另一种是改变人们的社会存在状态的垂直移动。在水平移动中既包括改变人们常住地的永久性迁移,也包括...  相似文献   

18.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从而,决定社会所能提供的物质生活资料的数量和质量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便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人类自身的生产和再生产。本文试通过对人口增长与生产力增长的一致性和不一致性以及控制人口的可能性和必要性等问题的讨论,初步探讨生产力对人口数量的制约性。  相似文献   

19.
人口质量是一个以寿命、身体素质、健康状况、道德、智力、知识、技术等为标志的综合性概念。作为社会经济范畴的人,是社会生产和社会消费的对立统一体。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口质量包括生活质量和劳动质量两个方面的内容。而且,这两个方面也是人口质量最普遍最本质的东西。作为人口质量消费表现形态的生活质量,是指全体人口的物质生活资料消费水平和文化教育、科学技术水平;作为人口质量物化表现形态的  相似文献   

20.
1932年1月五日《新社会》第2卷1期载张格惟《中国人口食粮问题与东王省}}。1月21日《现代评论》第7卷第163期载益和《都市与乡村人口的增长》。4月3日《北平晨报》(人口副刊>第1跟我许仕廉《世界节育运动沿革一反对与赞成两方面论调》。毛月3日《北平晨报》从口副刊>第1期我除这文《日本的人口压力与移民》。5月《独立评论》第3卷第9期翁文淑《中国人口分布与土地利用》。毛月3日《北平晨报》<人口副刊)第1期载陈达《(人口副刊>引言》。5月15日《村治》第2卷第9、10期载《山东邹平县举行全县人口调查}}。5月《村治》第2卷第9期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