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晁补之的山水诗既对山水景物作形象逼真的描绘,以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生动地再现了山水的优美情状,描绘出绮丽明媚的自然美景,也借山水陶写了诗人的内心情感.晁补之的田园诗真实地描摹了乡村秀丽的景色,诗作体物精微,寓意深远.晁补之将其品格操守、人生感受通过所咏之山川风物含蓄委婉地表露出来,诗中景物贯注着诗人的情感,融凝着诗人的精神,蕴贮着诗人的气度,呈现着诗人的襟抱.  相似文献   

2.
晁补之的诗风调近唐,不类宋格,气韵上也有华藻秀外、清骨惠中的特点.他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经历也与李白有许多相似之处,其诗歌有许多近似李白的特点.然而,晁补之对李白诗歌的接受其实是零散且无意识的,纵使外在相似,精神内核上却不尽相同.因此相比诗学李白,诗近李白才更切合晁补之的诗歌接受特点.  相似文献   

3.
在当代美国文坛上,索尔·贝娄是一个特例,那就是他在创作中对知识分子的生存的深切关注.他的几部重要作品,包括他最后的<拉维尔斯坦>,都无一例外地将探寻和审视的目光投向了大学的教授们,而索尔·贝娄所塑造的这几位大学教授,却为我们管窥当代美国知识分子的生存状态和本质变迁提供了最好的样本.从某种意义上说,索尔·贝娄以文学创作,印证了雅各比在<最后的知识分子>中所作的历史分析.  相似文献   

4.
世界性知识分子和地域性知识分子:詹姆逊的双重身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詹姆逊对第一世界文化霸权的强烈批判,对第二世界文化和第三世界文化的深切关注,表明他是一个关心公共事务的世界性知识分子.另一方面,他为第一世界文化霸权的辩解,对第二世界文化和第三世界文化的偏见和歧视,说明他又是一个维护地域文化的地域性知识分子.实质上,世界性与地域性是一对相互依存的矛盾,关键在于如何辩证地处理两者关系.  相似文献   

5.
郝岚 《东方论坛》2005,(3):76-80
作为新旧交替时代的知识分子,林纾有一个开明的西方观.他渴望借西方之用来修正中国的传统,而不是完全地摧毁它,这一点相对于后来的五四知识分子尤显重要.他的兴女学但限女权的主张,在当时的语境下也具有相当的现实性.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在民主革命时期就十分重视对知识分子改造.他认为,要处理好党同知识分子的关系,改造知识分子,就必须充分认识知识分子改造的必要性,其由知识分子的地位、知识分子的思想现状、知识分子的作用决定的.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关于知识分子改造的必要性的分析,极大地调动了知识分子革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了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为我们党建国后制定正确的知识分子政策奠定了基础,丰富了马列主义知识分子理论宝库.  相似文献   

7.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两大题材———农民题材和知识分子题材的开拓者。他描写的知识分子小说一篇一个境界,尤其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剖析达到了他的时代的最高哲学深度。他刻画了三代知识分子:清末下层知识分子、辛亥革命时期的知识分子和五四时代的知识分子。当五四时期的众多作家以感伤和自怜作为基点来描写知识分子的众生相时,鲁迅看到了中国知识分子自身的残缺和人格的分裂,并深邃地画出了“他的血和肉来”,其实这也是思想家的鲁迅的内心矛盾的艺术显现。能否寻找出实现知识分子自我人格的途径?鲁迅似乎并未找到  相似文献   

8.
晁补之著述考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晁补之,字无咎,山东巨野人,是宋代文坛上一位卓有成就的作家。他“才力宽绰”,诗、词、文兼擅。苏轼尝称其文“博辩隽伟,绝人远甚”(《宋史·晁补之传》)。他的词能踵武东坡,而自成一家,清人刘熙载在《艺概·词曲概》中,说他的词“堂庑颇大”,开南宋稼轩词。翁方纲曾在《石洲诗话》卷三中赞誉晁补之的  相似文献   

9.
晁补之字无咎,晚年茸归来园,自号归来子。他是北宋文坛上一位非常活跃的作家,在诗词和散文的创作上都取得了比较高的成就。他与黄庭坚、秦观、张来联镳文苑,时称“苏门四学士”。对于这样一位在当时和后来都产生过一定影响的作家,历来的传记史料对于他的生平的叙述,却多有疏漏舛误。本文拟对晁补之的生平做一番系统的描述,以期能够纠谬补阙。 晁补之的一生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一、读书与漫游;二、仕宦生涯;三、闲居田园。  相似文献   

10.
关于晁补之世系的记载,最早见于史籍的,当推南宋王偁所撰的《东都事略》。该书卷一百十六《文艺传》载:“晁补之,字无咎,宗悫之曾孙也。”元脱脱等的《宋史》卷四百四十四对于晁补之世系的叙述,概本于《东都事略》而稍加详细,云:“晁补之,字无咎,济州巨野人,太子少傅迥五世孙,宗悫之曾孙也。父端友,工于诗。”厥后,清人厉鹗的《宋诗纪事》以及今人陆侃如、冯沅君合著的《中国诗史》等,皆沿袭之,把晁补之作为太子少傅晁迥的五世孙,晁宗悫的曾孙,而此说其实谬误。 晁补之是北宋文坛的一位卓有成就的作家,他与黄庭坚、张耒、秦观以文相尚,联镳文苑,号苏门四学士。另外,他所属的家族在有宋一代,不仅仕宦显赫,“大夫学士以西京石氏比晁氏”,而且“家传文学,几于人人有集”。在晁补之的父辈中,如晁  相似文献   

11.
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是我国革命知识分子的光荣传统,也是中国共产党为了使知识分子在革命和建设事业中更好地发挥作用,对知识分子所提出的一贯要求.我国广大知识分子也正是遵循了这一要求,坚持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在革命和建设事业中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2.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从经济地位、家庭出身、为谁服务、生活条件、思想状况等五个方面界定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充分肯定了知识分子在革命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认为知识分子经历了革命、反革命、不革命三条发展道路.所有这些,对于团结和动员知识分子为革命服务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民主革命时期他划分知识分子阶级属性的方法的消极方面,对知识分子地位作用和发展道路的认识中的不科学成分,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逐步突出地显现出来,并且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发展.毛泽东知识分子观中的错误,促使他在1957年以后社会主义事业的各个领域都出现了错误,二者相互影响和作用,形成恶性循环,造成了严重的危害,留下了惨痛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13.
一晁补之是北宋文坛上一位卓有成就的作家,他与黄庭坚、秦观、张皆师从苏轼,联镳文苑,时称“苏门四学士”。《宋史·黄庭坚传》记载:“(黄庭坚)与张、晁补之、秦观俱游苏轼门,天下称为四学士。”最先将他们四人并提和加以宣传的,是苏轼本人,他在《答李昭书...  相似文献   

14.
北宋初期词,承袭晚唐五代余风,狃于婉娈风情,无论在深宅大院,抑或瓦舍勾栏,回响的主调是“意传心事,语娇声颤”的纤弱“女音”.苏轼出,以雄视一代的才情和自成一家的精神,秉笔创作出须关西大汉抱铜琵琶,绰铁板而高唱的新声.苏门四学士之一的晁补之,在词的创作上踵武东坡,承流接响,但又拥有他“自己的声音”“个人的音调”如果说苏武词的主旋律是“天地阔远随飞扬”的男高音;那么,晁补之词的基调则是“幽咽泉流冰下难”的男低音.正如罗丹在《艺术论》中所说:“在艺术中,有‘性格’的作品,才算是美的.”晁补之就是这样一位具有鲜明“性格”特质的作家.  相似文献   

15.
知识分子问题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周恩来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从我国历史和现实的实际出发,着眼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及社会主义国家的兴旺发达,科学地认识和处理这个问题,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思想和观点、政策和原则。这是他在社会主义时期对党的知识分子理论的重大贡献。.能否正确地把握知识分子的性质和地位,是能否全面正确地对待和处理知识分子1问题的一个关键周恩来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知识分子是“劳动阶层’地观点,根据历史的发展变化,对我国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时期的阶级属性及社会地位…  相似文献   

16.
鲁迅具有解剖社会的深刻的洞察力,因而他对知识分子的解剖也是极为深刻的。他的笔下所塑造的一批灰色、黑色的知识分子形象,生动地揭示了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前后知识分子的生活道路,展现了他们各种复杂的内心世界。腐朽的封建文化教育制度和科举制度,毒害着人们的灵魂,制造了许许多多的牺牲品和殉葬品。(孔乙己)中的孔乙己和(白光)里的陈士成,就是鲁迅笔下深受封建科举和封建文化教育制度毒害的牺牲品和殉葬品型知识分子。孔乙己是一个浸透了封建病毒的旧社会的知识分子形象。他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满口“之乎…  相似文献   

17.
晁补之崇尚积极入世的儒家思想,儒学经世致用的思想对其影响深刻,而其释道思想也比较浓重。晁补之尚儒而兼济释、道的思想有着深刻的时代特征,其融会三教思想的形成既受到当时社会思潮的深刻影响,也与家学渊源关系密切。晁补之三教兼容的思想在其一生中呈现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儒释道思想的强弱、起伏、消长与其人生际遇、仕途的顺逆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8.
学术界在研究邓演达思想时,极少关注他的知识分子观。知识分子观是邓演达的平民革命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知识分子观主要是,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传统知识分子在官僚政治中的附属性与南京政府中知识分子的寄生性,强调革命的青年知识分子在平民革命和新社会建设中的特殊重要性,尤其是他最早也最系统地提出知识分子与农工相结合的思想。这些,不仅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而且具有现实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9.
建国前毛泽东对知识分子问题已有相当的认识和实践经验,如何认识知识分子与如何使用知识分子,构成了他知识分子观的主要内容.阶级分析法就是他认识和分析知识分子群体的理论工具,这构造了毛泽东知识分子观的理论基础;而革命斗争的现实性及复杂性,则决定了在如何使用知识分子的问题上讲求策略性的一面,从而在实践过程中形成了具体的知识分子政策.认识毛泽东的知识分子观必须兼顾这两个方面,同时也要看到,无论什么情况下,毛泽东始终坚持知识分子与工农群众的区别,并强调改造的必要性,对建国后的知识分子政策与实践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也给今天留下了启示、经验与教训.  相似文献   

20.
试论赵树理的"知识分子"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于赵树理这样一个对中国现当代文学有着重要贡献的作家,只有把他置于"知识分子"文化范畴中才能显示其特殊意义.他的"社会角色"身份游弋于"启蒙者"与"实践者"之间,"情感角色"、"权力角色"则在"知识分子性"的自觉强化过程中被定位.在当代复杂多变的文化语境里,他的"角色焦虑",一直以困惑、痛苦的方式呈现着.他的创作体现为对"知识分子性"的完整性的坚韧卫护和摆脱痛苦、冲出困惑的不懈挣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