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姜凌 《学术论坛》2005,(12):93-97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中国累计吸引外商直接投资金额近5000亿美元,外资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文章在现有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依据中国经济的具体数据,研究了外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作用和影响,并提出进一步改善利用外资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全球化是当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任何国家、任何民族如果不想被历史所抛弃,就必须融入这一历史进程。融入这一历史进程,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是实现自我发展的一个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为适应这种趋势而发生的社会转型,及由之引起的社会震荡。加入WTO标志我国已跨入全球化的门槛。我们的体制虽然自改革开放以来有了很大的变化,但旧体制仍以其巨大的惯性在某些领域延续着,从而与全球化要求不相适应。与此相伴,进一步对外开放后也将有一系列新的问题产生。这些都是从理论与实践上需要解决的。对此,我刊特邀请南开大学哲学系、经济系、政治学系等部分博士参加笔谈。现将其中一部分笔谈刊登出来,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西方发展经济学的外资利用理论评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以外资利用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为主线 ,从两缺口理论、索洛经济增长理论、城市化理论、基础设施理论、托达罗的起飞阶段理论等方面 ,评析了发展经济学外资利用理论研究成果对经济发展的重要贡献和不足 ,在此基础上 ,阐述了中国招商引资对这些理论的借鉴和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提出 ,为南京今后的发展提出更新的要求 ,南京利用外资正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笔者就自己所掌握的资料对此阐述一些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外资利用与民族地区资本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程度低,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资本形成、资本积累不足。促进民族地区资本形成以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是民族地区发展进程中一个重要的课题。对地方政府而言,改善投资环境和提供地方特色优惠政策是其行为的主要内容。地方政府政策重点在引资环节中应注意均衡分布。民族地区既有的引资政策大都集中在分配环节向外资让利,忽略了在成本环节的相关政策,导致外商投资的高成本,民族地区政府应当在这些方面改善管理,不仅提供分配环节的优惠,而且降低成本环节的支出。  相似文献   

6.
本文将云南省利用外资和引进技术的历史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886年到1911年的清末光绪、宣统年间,是云南利用外资和引进技术的开端时期;第二阶段:从1911年辛亥革命到1949年云南解放即民国时期,是云南利用外资和引进技术的扩大时期;第三阶段:建国以来,云南利用外资和引进技术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文章通过历史的回顾,展示了云南省在利用外资和引进技术方面所走过的曲折道路。  相似文献   

7.
外资并购国有企业的相关法律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婷 《社会科学》2006,(7):98-104
近年来,在跨国收购领域,国际收购基金身影频现。通过分析国际收购基金的概念,与传统产业资本并购的对比,以及并购国有企业的利弊所涉及的法律问题,可以发现中国国企无论是“引进来”还是“走出去”,国际收购基金都提供了资金和技术支持。要防范其消极作用,关键是健全法律机制。  相似文献   

8.
论外资并购国有企业的法律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外资并购国有企业已成为当前外国对华投资的一种新趋势。我们一方面要发挥外资并购国有企业 ,推动国企改革的动力源作用 ;另一方面又要积极预防外资并购国有企业所带来的负面效应 ,建立和完善我国的对外引资法律法规 ,保护我国的民族工业  相似文献   

9.
引进和利用外资这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实现经济起飞的重要的助推器。纵观世界经济发展史,除了荷兰、英国等少数几个早期的资本主义国家外,几乎所有国家在其经济起飞的初期都注意运用了外国资本,有的国家甚至自豪地将“负债中发展”视为其基本国策。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认真借鉴其他国家“负债中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充分有效地引进和利用外资来加快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步伐,这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本文拟就此谈点粗浅的认识。 一、“负债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著名国际经济学家阿拉莫维克(D、Arramovic)1964年在其著作《经济发展》与外债)中提出了这样的债务循环周期模式:头15年外资净流入;15至25年期是高负债时期,流入停止,国内储蓄增长;25年至35年期为净偿债时期,顺利解除债务关系,经济得以高速增长。阿拉莫维克的观点成为发展中国家引进外资发展经济的理论模式。 从理论上讲,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吸收外资至少有以下好处: (一)提高投资率,促进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按照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原理,在一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始终存在着储蓄(S)和投资(I)、进口(M)与出口(X)和资本流入(K)三个基本差额可供政府调节。即S+M=I+X+K。当国内投资不足时,可引进外资加以平衡。否则会闲置一部分生产要素,  相似文献   

10.
就我国的外资并购的法律法规而言,从内容上看,缺乏系统性、协调性、完备性、甚至相互冲突,可操作性差;从形式上看,大多是行政法规,立法层次低,不利于规范我国外资并购行为。应呼吁加强外资并购立法。外资并购立法可采用"单轨制"、"双轨制"和"外资法"三种模式,我国应采纳"外资法"的模式。  相似文献   

11.
12.
面对来势迅猛的外资并购,对于反收购的可行性和合法性,我国学界众说纷纭,政府犹豫不决,立法混沌不清.文章围绕反收购的价值、反收购的主体、反收购的方法展开讨论,认为应当肯定反收购的法律价值,同时分别赋予股东会和董事会反收购的权利;文章分析了反收购的各种方法,希冀成为我国反收购实践可以利用的资源.  相似文献   

13.
引进外资和技术是许多发展中国家在其经济发展中弥补资金缺口和技术缺口的重要手段。对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促进产业技术进步的三种模式及其不同效果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提出若干有关我国利用外资提升产业技术水平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流动性过剩"已成为现今困扰中国政府和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的最令人头痛的问题。流动性过剩的表面原因是人民币外汇占款规模过大,而深层原因则是人民币升值预期被外资所利用。巨额游资以贸易、投资为掩护,甚至通过地下非法渠道涌入境内。在期待人民币升值带来丰厚利益的同时,这些国际热钱在国内四处寻找任何可能的获利机会,股市、房地产成为其炒作的首选目标。破解流动性过剩,必须采取综合配套政策措施,一方面要尽快解决国际收支失衡问题,另一方面要疏导国内资金的投资渠道。  相似文献   

15.
我国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速度已经加快,外资进入我国资本市场从事战略性并购的制度壁垒将逐步消除,外资收购我国上市公司国股票的制度性障碍已扫除,必将对我国的相关政策和法律形成挑战,通过政策引导和规范法律可以使外资并购在健康的轨道内运行。  相似文献   

16.
论外资并购中的国有资产流失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和加入世贸组织进程的临近,外资对中国企业的并购活动已经大规模展开.与此同时,外资并购中的国有资产流失问题也日趋严重,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本文分析了外资并购中国有资产流失的状况和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郑宝鑫 《理论界》2005,(5):82-82
外资并购是目前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要选择和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途径。由于我国外资进入时间不长,在外资并购领域尚存在一些不尽人意之处,本文通过对这些不足的分析,提出规范外资并购行为的相应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8.
外资并购我国企业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分析外资并购我国企业的概念及动因的基础上 ,着重就我国加入WTO后外商并购投资我国企业的负面影响和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 ,并提出了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9.
在外资并购的浪潮中既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又维护国内企业以及国家的整体利益成为当前重要的话题。反垄断法作为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在外资并购的规制中有着关键性作用。我国可以运用域外效力保护我国利益。  相似文献   

20.
中国外资税收优惠政策包括所得税、流转税(关税、增值税)等方面.目前的外资税收优惠政策缺乏合理的产业导向,加大了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为外企避税提供了条件,破坏了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原则.调整外资优惠政策应明确税收优惠立法权主体,在统一所得税法基础上统一税收优惠,保障内外资企业平等竞争,调整税收优惠结构,建立多种优惠方式并存的税收优惠模式,加强投资税收政策的国际协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