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理解马克思所提出的认识过程的“两条道路”,关键是把握作为两条道路转折点的“最贴近的规定”.由分形理论可知,认识过程的两条道路具有普遍性.近代以降,科学的发展在整体上经历了两条道路.“两条道路”本身具有反身性.科学哲学及其与科学关系,目前所呈现出的纷争的缘由之一,在于没有区分行进于两条道路上的科学,没有觉察到科学哲学自身的发展也经历两条道路.在第二条道路的科学和科学哲学发散的基础上,“新科学”——新的收敛正在酝酿、萌芽.中国科技哲学界在厘清自身定位的基础上面临两大挑战和机遇:其一,发展中国的“地方性”科学哲学;其二,关注并参与“新科学”.  相似文献   

2.
对于形而上学是否可能这个问题的回答,取决于对人类认识能力的阐明。柏拉图和笛卡儿认为人类拥有理性的直观,所以肯定形而上学的客观实在可以被人类所认识。康德不承认人类拥有理性的直观,所以否定形而上学的客观实在可以被人类所认识,人类的知识限定于现象界的范围。这样,在康德与柏拉图及笛卡儿之间就展开了一场关于理性的直观能否为人类所拥有,以及形而上学的客观实在是否可为人类所认识的对话。这场对话引出了如何界定哲学的性质的大问题:哲学的性质究竟是什么?哲学是趋近于宗教呢?还是趋近于科学。如果哲学趋近于宗教,那么哲学必然要回答形而上学的问题;如果哲学趋近于科学,那么哲学必然要拒斥形而上学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哲学、世界观、辩证法、认识论是同一个东西.哲学是世界观,又是认识论.世界观是指人们观察、认识客观世界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统一体.人们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站在一定的立场、应用某种观点和方法去认识客观事物,并根据这种认识,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就把世界观转化为认识论了.哲学、世界观、认识论是同一个东西.唯物辩证法是唯一科学的认识方法.这种方法主要地是教导人们要善于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运动,开始怎样,后来怎样,现在怎样,矛盾双方是怎样对立和统一的,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这个分析矛盾的过程,就是认识的过程.辩证法、认识论是同一个东西.哲学就是认识论,是对哲学的本质的科学概括.  相似文献   

4.
海德格尔存在主义哲学的创立标志着胡塞尔现象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在海德格尔哲学中 ,现象学真正由认识论过渡到存在主义本体论 ,其直观方法所包含的经验与先验的矛盾最终被圆满地解决了。与此同时 ,海德格尔一贯地坚持并发展了胡塞尔所创立的关于理性、科学的批判概念和原则 ,将认识批判原理发展、改造为存在批判原理。  相似文献   

5.
系(所)资料室在高等学校教学和科研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长期以来,由于封闭体制的束缚,它被自身无法克服的诸多矛盾(即有限的经费购买能力与文献需求量增长的矛盾,资料的专业局限性与读者知识综合化发展需求的矛盾;基础管理工作与开发研究工作的矛盾等等。)所困扰,而深深陷入困境之中。为解除这种困境,不少资料工作者进行了大胆地探索和不懈地  相似文献   

6.
信息哲学:从历史走向现实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信息哲学已经成为信息学界和哲学界广泛关注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信息哲学起源于具体科学的理论性和实用性研究,并随着信息本质的不断揭示而走向现实.信息哲学由认识维、方法维和存在维三维架构而成.它是西方科学哲学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具有信息学和哲学的双重内涵,同时正在成为科学技术哲学的新"范式".  相似文献   

7.
尚伟在《南京政治学院学报》1999年第3期撰文指出,对科学和哲学关系的研究是当代科学哲学的中心问题之一,旨在揭示科学与哲学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的相谐性规律及其表现。一、科学与哲学在发生学意义上的同源性与同流性。古希腊哲学史表明,西方哲学与科学共同脱胎于古代神话这一母体,因而是同源的。哲学与科学在其早期发展中都以外部世界的本质和规律为认识对象,都以概念为最基本的认识工具,都以系统的理论形式来表达,因而又表现出同流性的特征。二、科学的分化与近代机械论主导下的科学和哲学。15世纪下半叶,自然科学开始从哲学和神学中分化…  相似文献   

8.
发展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研究 ,应着力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面临的现实挑战 ,深化对人文精神的当代认识 ,实现人文精神、科学理性和技术行为的共同进步 ,以促进人文精神的重建。  相似文献   

9.
突飞猛进的技术给人类带来了大有希望的未来,可是,技术异化、生态危机使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时代的焦点,如何行动成为哲学关注的主题。生态哲学就是哲学转向行动,是行动的哲学。它提倡关系、有机、整体,以此为基础关注人的行动,生态哲学意味着生态性的哲学。哲学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主题,这是哲学在不同时代的外在转向;哲学还有其内在发展逻辑。从外在的转向和内在逻辑的研究可以看出生态哲学就是哲学本身的发展。它的构成应该有生态本体论、生态认识论、生态方法论。生态方法论体现为环境伦理学。由于生态哲学是哲学转向人的实践、人的行动,哲学在关注世界、关注人的思维之后,关注人的行动就是发展的必然。环境伦理、生态道德就是人的行为规范,环境伦理学把人的道德关怀扩展到生态环境,生态哲学才会在环境伦理学领域里率先发展起来。生态认识论的研究可以从人类思维的历史分析中来阐释,在时间维度的整体中考察哲学思想的历史。从哲学的逻辑起点开始,研究不同时代哲学所关注的主题,分析生态哲学思想之所以生成的逻辑必然性,解析哲学的发展历程,分析思维整体中的生态哲学思想,这是认识论维度的生态哲学研究。生态本体论体现了生态世界观,本体论可借助于自然科学成果来研究。在自然科学蓬勃发展的今天,哲学把认识世界的任务交付给了科学,生态哲学的本体论有着丰富的科学基础,那么生态哲学本体论的阐明就离不开认识世界的科学理论。宇宙论是最宏大的自然观,它对生态本体论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现代自然科学所提供的作为生态哲学科学基础的生态学科学、地史地质学、相对论、量子力学、系统论、混沌理论等如何支撑生态哲学,如何深化有关生态本体论的研究,是研究生态本体论不可缺少的。  相似文献   

10.
真理问题是中西哲学的核心问题.但现代以来,随着西方传统认识论被解构,三个问题暴露出来首先,由于人认识能力的有限和世界的无限之间存在着难以克服的矛盾,知识能否切中对象成为一个引人质疑的问题;其次,既然人的认知能力不足以把握世界整体,关于其存在根据的本体设定就更缺乏对世界实然状况的揭示能力;再次,人作为认识主体,理性灵魂长期被视为人获得真知的内在根据,但现代生理学、心理学的发展,却对这种内在根据进行了否定.这三个问题导致了西方传统知识价值体系的瓦解,使反本质、非理性、去中心成为现代哲学的走向,并使虚无代替真理成为世界最后的本相.虚无的发现是西方现代哲学出现人类学、语言学、生存论转向的根本原因.而中国哲学由于在其奠基期就对人认识的有效性提出质疑,并因此产生了道家的本无论和禅宗的空观,所以在这一问题上,中西哲学不但可以相互印证、相互发明,而且中国哲学虚无论的漫长传统,可以将相关问题的探讨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11.
Inter网作为新的信息技术和"虚拟空间"两方面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人们的存在方式:拓展着人们的交往空间、扩大着人们的实践领域、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实现着人的个性和自由;同时也深化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客体关系、物质观时空观、唯物史观的内容。  相似文献   

12.
论虚拟与现实矛盾关系中人的主体性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化带来了人们现实生存的虚拟化,生存方式的虚拟化导引出人类从未体验过的虚拟世界,而虚拟世界正潜在地改变着人类现实的实践活动,由此便引发了虚拟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只有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高度去反观这一社会现象,揭示虚拟与现实矛盾中的和谐关系,使人类的实践活动不断得以丰富和完善,才能更好地完成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类社会现实问题研究的理性升华,促进人的和谐、自由、全面发展,才能在虚拟与现实矛盾关系中实现人的主体性价值.  相似文献   

13.
凤蝶  梁悦凤 《宿州学院学报》2005,20(1):11-12,22
在西方传统哲学的历史长河中人的主体性被长久遗失,而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将人的主体性复归于人,揭示 了人类与自然、社会关系中的主体能动性。"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创新的科学,它离不开理论创新。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和发展,赋予它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使它永葆科学青春和旺盛的生命力;理论创新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理论创新提供正确的世界观,提供科学的方法论,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全面贯彻“三个代表”的要求,才能在实践中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15.
体系与方法之间的关系是黑格尔哲学的一个重要矛盾,正是这个矛盾使黑格尔哲学不可避免地走向解体。也正是为了克服这一矛盾,马克思哲学才得以产生。正确地理解黑格尔哲学体系与方法之间的关系,对于我们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个开放的体系、一个不断发展着的科学理论,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哲学发展的动力,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特别是系统科学的创建,必将极大地丰富马克思主义哲学。钱学森在其深厚的科学技术理论功底与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概括总结了现代科学技术的新成就,从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科学革命—技术革命—产业革命—社会革命和社会系统工程三个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或“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是与马克思主义基本精神相一致的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创立、坚持和发展的辩证法。它包括一般意义上的“辩证法”、“自然辩证法”和“唯物主义辩证法”三个层次,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重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目前国内理论界出现的片面强调自然科学而忽视社会科学,片面强调“应用研究”而忽视“基础理论研究”,片面强调“和谐”而回避矛盾、否认“斗争”以至否认辩证法,甚至以“科学技术哲学”取代“自然辩证法”等现象,在本质上都是违背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极其不利,必须予以纠正。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时空观的最大优点在于它是开放的、动态的,能够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地变化和提升,形成与时代息息相通的新的时空理念。科学发展观蕴含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其理论溯源与实践检验无不与时代紧密相关,并在时空发展的历史中获得时空理论内核的支撑。科学发展观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时空观理论的精神实质,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时空观,也为人类的进一步发展开拓了广泛和深远的时间与空间。  相似文献   

19.
论人工智能的哲学意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哲学和科学技术的联系和区别是 ,它们都面对着同一个客观世界 ,但哲学是出于对人的理解和关怀 ,才去关心世界的。同样 ,哲学是出于对人类自身智能的关心而去关心人工智能的。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来 ,人工智能的产生 ,是人类智能在实践中分化的产物 ,这一分化的意义在于人类智能将在人类智能和人工智能的矛盾运动中迅速而自觉地发展。但是要发挥好人工智能对人类智能的积极的推动作用 ,还需社会制度的改革与完善、人类自身素质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20.
在 2 0世纪的近半个世纪中 ,李达通过自己的再阐释再创造 ,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发展 ,赋予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以中国特色的性格。他所强调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精神 ,所主张的以马克思主义结合中国国情来探寻中国出路的致思趋向 ,所凸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继承人类认识史积极成果的方法论原则 ,在 2 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中必将仍然闪耀着不可磨灭的光辉 ,启示着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新的世纪中与时俱进 ,继往开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