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探讨《红楼梦》情节运筹的特点,指出按照人物性格逻辑运筹情节发展趋向、借助偶然性契机造成情节发展、汇聚细线情节成为枢纽性情节等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红楼梦》是小说,红楼世界是个模拟的世界,应该按照小说的模拟化特征去诠释研究,那种把大观园当作实在园林去考证寻踪,把秦可卿当作历史人物去考证索隐,离开作者自己的交代去另觅她的出身未必寒微的方法,是不足取的,违背小说的艺术特征的。  相似文献   

3.
《红楼梦》意境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楼梦》的艺术成就之一 ,就是在传统意境的基础上 ,创造了一种宏阔、悠远而又鲜活、深刻的艺术境界。《红楼梦》意境独特之处 ,便在它不仅以实写虚 ,而且以虚写实。有无相生之间的真情幻灭 ,隐含着沧桑的生命失落的悲剧  相似文献   

4.
本文探讨《红楼梦》动态描绘艺术的特点:善于选取过渡性环节画面,借助不同艺术画面的有机组合,把空间广延性与时间连续性结合,产生奇妙的效应。  相似文献   

5.
日本近世元禄时代文艺界的三大巨匠之一——近松门左卫门,一生不记名利,创作了大量“净瑠璃”、“歌舞伎”剧本,流传至今的仍多达一百余部,在日本戏剧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近松身处变革的元禄时代,创作出深受町人大众欢迎的庶民悲剧,同时也形成了其独自的悲剧创作方法。不仅如此,近松还通过自己创作实践,提出了剧本创作理论,尤其在艺术论上主张"虚实难辨论",为日本近世戏剧和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贾雨村在《红楼梦》艺术结构中具有独特的艺术作用。首先,从虚构的形象系列看,贾雨村与甄士隐一正一反,相映成趣,相反相承;从现实社会形象系列角度看,贾雨村与贾宝玉构成鲜明的正反对举;在官场世界的形象系列中,贾雨村与贾政、贾赦形成相得益彰的衬托关系。其次,贾雨村在作品的情节链的跃进中,起着重要的贯穿首尾、穿针引线、提纲挈领、转换时空的艺术作用。作者对曹雪芹与高鹗在贾雨村的结局处理上的差异进行了对比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艺术的辩证法来自生活的辩证法.曹雪芹敏锐地发现了生活中充满着各种相互矛盾的东西处于统一体中和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现象,因而就能在艺术创作中对辩证法自觉或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在曹雪芹笔下,艺术辩证法的运用表现在氛围的营造、形象的描绘、性格的刻划、材料的取舍、情节的组织等诸多方面,这是《红楼梦》具有恒久不衰的艺术魅力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论悲剧艺术的魅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悲剧艺术的魅力李玉悌对悲剧的人生的浑然无知或因此而悲观厌世,都是不可取的。正是在这两种人生观的挑战面前,悲剧艺术显示了独特魅力。首先,悲剧艺术给人提供一种对人生不幸事件的严肃思考。这是因为,人类生活中的悲剧性事件是普遍存在的,然而由于它们的司空见惯...  相似文献   

9.
曹雪芹,是伟大小说《红楼梦》的作者,他的名字,已并列于世界伟大作家之林。曹雪芹,名露,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祖籍今辽宁省辽阳市。①曹雪芹的上世有可靠史料证明的是六世祖曹世选和五世祖曹振彦。世选又名锡远,单名“宝”。汉族。他们原是明朝驻防辽东的军官,...  相似文献   

10.
黄金台和《红楼梦》王人恩乾隆五十年(1785)以前,《红楼梦》尚流传不广;乾隆五十年以后,《红楼梦》始流传开来①;而《红楼梦》风靡一时,形成“闲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是枉然”的社会风尚,真正成为一门专门学问——“红学”的时期,已经到了程甲本刊行的乾...  相似文献   

11.
赵飞鸣 《社科纵横》2007,22(11):126-127
《红楼梦》写作的"复义"性决定了它是多层次整合的结构,悲剧性主题居于中心地位,其根源在于日常生活定性范式和性格悲剧对生活主体的迫害。但是,作者通过人物内心的描写和他们在大观园中诗意生活的创造,对这一悲剧起到溶解、消蚀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司马迁在《史记》中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其中许多属于悲剧人物。本文探讨了《史记》悲剧人物的层次、悲剧人物的审美特点、悲剧人物的塑造成因。  相似文献   

13.
“感而能谐,婉而多讽”,是鲁迅用以说《儒林外史》的,我们移来说《红楼梦》,或许会使人感到奇怪:难道《红楼梦》也是一部讽刺作品? 《红楼梦》不是一部讽刺作品,是部难以企及的伟大悲剧,同时也具有十分丰富的喜剧性。它既是时代悲剧,又是人间喜剧。它的艺术美,是悲剧美和喜剧美的和谐统一,其中,悲剧美居于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4.
“《红楼梦》简直是一个碰不得的题目,只要一碰到它就不可避危地要惹出笔墨官司”。不少红学家这么说。我们之所以不知深浅,触及这部大书中一个古老而敏感的议题,主要依仗着我们不是专门家。“文贵丰瞻,何必称善如一口乎”? 每碰到上面的话,就不免联想起《红楼梦》。如同中外古今一切伟大作品一样,《红楼梦》的主题也不具有简单明瞭,可以一语道破的性质。这是作者、作品、读者(批评家)自身矛盾及其相互关系中的复杂情态所决定的。远的姑且不说。1978年以来,有关主题的讨论不是已经取得某种突破性进展了吗?  相似文献   

15.
“无材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这首诗可以看作是《红楼梦》的序诗。诗里暗示我们:这部书是以现实生活作出发点,以干预生活为指归的书。 要干预生活,首先就碰到对生活的评价问题。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肯定趋势的生活是美的,而其否定趋势的生活是丑的。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美是跟丑相比较,并且同它作斗争发展起来的。”这就是生活的辨证法。要真正认识这个辩证法,正确区分什么是生活中的美,么是生活中的丑,并予正确反映,便不那么容易了,这里面就存在世界观等等的作用问题。 《红楼梦》与《金瓶梅…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红楼梦》的情欲描写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分析了多种情欲描写的性质,指出宝黛爱情与作家审美理想的联系。  相似文献   

17.
《红楼梦》第三回,仅万余字,但全书中的三个主要人物──贾宝玉、林黛玉、王熙凤 ,却写得栩栩如生。这三个人物第一次出场,就深深感染了读者,不仅使读者感受到他们各有鲜明的个性,且感受到他们每个人的内心世界。此外,这一回还写了其他众多的人物及其相互间微妙的关系──封建大家族中的几个主要人物,都写到了。贾母的思想性格,迎春、探春、惜春的肖像特征和性格基调,贾雨村思想性格的变化,贾赦、贾政两夫妇的志趣、爱好及其令人费解的矛盾纠葛等,都用三言两语,形象鲜明地揭示出来了。契可夫说,“简洁是天才的姐妹”。以这样短的篇幅,这样精…  相似文献   

18.
论森鸥外《舞姬》的恋爱悲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西洋文化冲击下的自我觉醒  明治维新之后 ,富于生命意识和人本精神的西洋文化如澎湃大潮涌入日本 ,在物质和精神两个文明方面打破了日本过去那种闭关自守的状态 ,空前扩大了日本人的眼界 ,提高了日本人的好奇心和进取的斗志 ,他们向往“文明开化”,要求改造世代相袭的封建文化 ,以尽快脱离落后的文化状态。  森鸥外以典雅的和汉文混交文体著就的浪漫主义短篇小说《舞姬》,所表现的时代 ,恰恰就处于东西方文化激烈摩擦碰撞的历史大旋涡之中。显而易见 ,才能不凡的法学士、主人公太田丰太郎的人生体验和思想感情 ,在很大程度上与鸥外…  相似文献   

19.
尤三姐和司棋、鸳鸯之死 ,尤为惨烈。她们共同追求着理想中的真爱。可是 ,“不惜歌者苦 ,但伤知音稀”。 在希望破灭之时 ,她们同时选择用死亡 ,来抗议这个不公平的世界 !这是她们对虚饰的人世最为强烈的抨击 !可以说 ,黛玉、晴雯、尤三姐等一大群纯情少女 ,是大观园乃至整个贾府这个“黑暗王国里的一线光明”。光明熄灭了 ,生命之火熄灭了 ,一切都归于沉寂。然而 ,黛玉、晴雯、尤三姐以及其他许许多多被毁灭的纯情少女的悲剧形象 ,以及她们所体现的悲剧美 ,将永恒地留在《红楼梦》中 ,永远地留在读者的心里。那些随着落花远去的女儿们 ,…  相似文献   

20.
<红楼梦>展现了十多年间众多人物的生活画面,其中不乏生老病死的描述.仔细追寻,作者对生、老少有涉及,却用较多笔墨述说人物的病与死,尤其对病的叙说颇多.作者之所以如此钟情于疾病描写,不仅仅是因为小说是对生活中常有现象的一种反映,更有深化主旨、谋篇布局等深层次的需要.透过疾病,呈现了封建社会末期病态累累的众生相,也因为疾病,塑造了丰满的人物性格,推动了故事情节的曲折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